新能源車來襲,這個萬億級的暴利行業慌了

2021-01-18 投中網


新能源車時代來臨,由於服務的內容和對技師的要求完全不同,原有做傳統燃油車的汽車修理門店在轉為以電動車為主的服務邏輯時將難以轉型,倒閉潮或將不可避免,而定位為以服務傳統汽修門店為主的汽配連鎖平臺,將有可能喪失其在原有產業價值鏈中的價值。


文丨柴佳音 馬慕傑

編輯丨王慶武

來源丨投中網


80%倒閉的魔咒,正籠罩於昔日利潤率直逼300%的汽配行業之上。


2020年7月,作為年成交額達50億、中原地區最大的「以批發為主,批零兼營」的汽車配件及汽車用品集散地,天榮汽配城的故事卻以「拆遷」落下帷幕。


天榮汽配城的遭遇並不罕見。


投中網了解到,截至目前,廣州陳田汽配城、濟寧金宇汽配城、徐州淮海汽配城、鄭州北郊汽配城、北京燕丹汽配城、北京順義南法信汽配城等知名汽配城都已拆遷或停業整頓。


當下,以「內外交困」來形容當下的汽車後市場並不為過:於內,從業者大多習慣了暴利時代的幸福光景,觀念陳舊、改革乏力;於外,行業在升級,技術在迭代,「灰犀牛」新能源汽車的到來也在對傳統汽配行業造成顯著衝擊。


無疑,汽車後市場,正在迎來一場劇變。

 


倒閉潮洶湧來襲:汽修門店暴利時代不再,80%玩家或將淘汰出局



汽配行業「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昔日暴利時代,「汽配城200至300%的利潤是常態,中等規模的門店,就算只有2000位客戶,2000萬年收入非常輕鬆,1年下來,日子很滋潤。」有汽配行業從業人士曾指出。


但如今,「業內常有人說,3至5年內汽配門店會倒掉一半。但目前看來,最後存活下來的,極有可能僅佔20-30%。」前述汽配行業從業人士稱,「現在汽配行業的很多思維,和20年前我剛入行時沒任何變化。大家習慣了依靠暴利而活。」


如此看來,汽配行業倒閉潮的襲來不無來由。


一汽車行業投資人對投中網直言,「倒閉的門店基本都是雜七雜八的『夫妻店』,因為服務不行。這些店本來也是早晚是要洗牌出去的。行業現在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


2020年,隨著汽配「夫妻店」的逐一出局,網際網路正以其獨特的創新思維倒逼汽車全車件數據化發展,目的則在於使得數百萬種汽車零部件分類供給和需求者快速得到線上線下服務。


對於數以萬計理念守舊的汽配行業從業人群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這個過程很複雜,甚至不僅是B2C、B2B 就能解決的問題,從業者要通過『C2B2B+O2O』模式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極大地使汽車零部件得到再利用,打開數萬億市場。」東興證券在報告中指出。


另一方面,新能源電動車的普及也在對汽配市場造成衝擊。


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16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約542萬輛。新能源汽車2020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36.1%。


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攀升下,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孫明達提到,首先面臨「裁減」的就是修車廠,因為新能源電動車的能耗低,對機械的維修需求已經不那麼頻繁了,這也應該成為企業融入汽車後市場細分領域的考慮因素之一。隨之立即帶來的是基於動力系統的易損件的需求消失,以動力系統易損件快速配送為主要需求的易損件連鎖企業,也將隨著需求消失。

 


新能源浪潮爆發,汽車後市場「灰犀牛」來了?



市值暴漲、銷量普升,在造車新勢力高光時刻的背後,一個顯見的事實是,新能源的未來已來。


正如比亞迪電動汽車投資公司董事長李黔所說,新能源汽車現在處在了重大的歷史變革期,而且是處於暴發期的前夜。不可否認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剛剛開始。


從產業角度,汽車電氣化的變革也深刻影響著整個汽車產業鏈。這意味著,汽車後市場不僅面臨著數位化升級帶來的行業洗牌,還同時面對著新能源汽車井噴式增長下服務需求變化的衝擊。


最明顯的即是汽車保養方面。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最大的零部件差異是發動機不同,一個電動,一個燒油或者燒汽。那麼自然,傳統燃油車的保養方法就不再適合新能源汽車。可以預見的一個變化是,由於服務的內容和對技師的要求完全不同,原有做傳統燃油車的汽車修理門店在轉為以電動車為主的服務邏輯時將難以轉型,倒閉潮將不可避免,甚至連目前定位為以服務傳統汽修門店的易損件汽配連鎖平臺,將面臨行業巨變的嚴重挑戰。


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白皮書2020》,伴隨發動機、變速箱等內燃機動力系統逐步被取代,傳統機械部件價值大幅縮水。與此同時,汽車電氣化部件則將迎來跨越式發展。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普及不僅會影響汽車後市場在維修、保養等環節對金融服務的需要,更會改變整個後市場規模。據估計,汽車後市場的規模會隨著電動車的進入而縮小15%。」孫明達指出。更為嚴重的是新能源汽車保養需求量下降、汽配產品供應鏈的價值重構等,這甚至被稱為是汽車後市場發展進程中的「灰犀牛」。

 

「目前中國保有量汽車近3億臺,而新能源車保有量僅約300萬臺,即便以2025年20%的新車滲透率計算,未來5年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也不會超過2000萬臺,且其中車型車款眾多,電池技術參差不齊,難以形成標準的後市場體系。」山行資本創始合伙人徐詩對投中網直言。


不過,也有人表示,「灰犀牛」論調有些言過其實。

 

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衣家宇表示,按照市場角度,新能源車只是在保養方面相對減少,但在易損和維修方面,新能源汽車的汽車後市場並未有太多改變。

 


電動化趨勢不可避免 投資要有終局思維



儘管面臨著售後質量參差不齊、服務體系不成熟等各種行業痛點,以及商品結構迭代調整等的市場需求變革,但中國汽車後市場的龐大想像空間依然毋庸置疑。


這主要依賴於中國汽車保有量的強勁勢頭。


根據德勤發布的《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中國汽車市場已不再是新車「增量」獨角戲,全球最大「存量」市場即將易主中國。中國汽車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超過美國,預計可達1.7萬億規模,成為全球保有量最大市場。


然而,雖然市場規模巨大,資本對於汽車後市場賽道的投資熱情卻有所下降。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15年-2020年,汽車後市場領域的融資數量持續下降,整體融資規模也於2020年迎來最低點。



由此可見,經過了過去的野蠻增長與關門倒閉潮,如今投資機構對於汽車後市場領域的態度愈發謹慎。在資本的燒錢遊戲之後,現有市場玩家的洗牌與整合將成為整個行業的競爭主題。


《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也提到,從具體後市場內的賽道投資趨勢上看,2019年開始,資方的選擇趨於理性,不再輕易為求新求異的商業模式買單,而是更加客觀冷靜地審視商業邏輯可行性以及企業關鍵業績指標,更傾向於尋找商業模式逐漸清晰、面向未來具備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標的進行投資。

 

「汽車後市場當前的行業頭部地位很難被挑戰。無論是從行業認知角度,還是資本加持方面,基本不會出現新的巨頭,頂多是會出現一些周邊玩家做差異化的補充。」衣家宇強調。


那麼,對於現有創業者而言,如何在此番萬億級市場角逐賽中獲得突圍?


衣家宇的建議是——看懂終局並秉持終局思維。「電動車的趨勢未來不可逆,但要清楚,它只改變了整個車結構裡面的一部分,交易模式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另外,汽車後市場企業還要側重服務終端,以優質服務取勝,因為落地服務的需求是始終存在的。」


在徐詩看來,當前後市場連鎖行業的主要痛點還是低端的產能過剩,以及服務體系的不標準化。加之後服務市場體量巨大,鏈條又很複雜,因此創業者需要有長期投入的心態,並且要充分和保險、二手車等行業進行產業合作,如此才有望撬動汽服連鎖行業的變革。


而對於未來的投資布局,徐詩提到,「車聯網滲透率的顯著提升,對汽車保險和汽車服務的產品邏輯將會帶來較大的影響,我們將以此為切入點,重點關注後服務的數據化升級與改造。」



轉載、合作、加入粉絲群請聯繫小助理
(微信號:ChinaVentureWeixin)

相關焦點

  • 銀河證券李澤晗:2021年關注兩類新能源車企表現
    會上,銀河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李澤晗發表「電動起航,智控未來」主題演講,李澤晗認為,2021年汽車行業景氣度將繼續回升,看好兩類新能源車企表現。李澤晗表示,2021年,乘用車銷量動能持續,預計同比增加12.7%。全年將出現「前高后低」走勢,庫存係數大概率將維持健康水平,自主品牌乘用車市佔率預計繼續向頭部集中;新能源乘用車預計同比增速40%以上,銷量將突破150萬輛。
  • 在我國五大暴利行業當中,哪幾個普通人也可以進行投資?
    現在有不少人想著出來創業,自己做老闆,但又因為種種原因,想創業的人大部分停留在想這個階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過嘗試,當然成功的少之又少。目前,各行各業組成了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商業活動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一些十分暴利的行業。在這些行業當中,有沒有我們普通老百姓也能投資的呢?
  • 度普新能源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亮相,開啟目的地共享充電新模式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越來越多傳感器、晶片、動力電池等新的汽車電子產品進入到汽車行業,「車規級」這個詞也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 如今,一款「車規級」充電樁產品正式亮相。
  • 度普新能源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閃耀亮相,開啟目的地共享充電...
    2020年,在強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新基建」政策的雙重驅動下,充電樁行業變得炙手可熱。度普新能源深耕新能源產業相關技術,產品研發領域涉及新能源產業的前端和後端,包括電池管理/能量管理系統、通訊協議的管理模塊、充電設施的電源模塊軟體等。度普新能源在成立伊始,得到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認可,負責為大眾研發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
  • 廣納諫定義「車規級」電池,蜂巢能源AI工廠投產創造「特斯拉」速度
    從短期看,作為一家獨立電池供應商,蜂巢可以走出原來封閉的體系面對更多元的客戶,從長遠看,蜂巢在定義獨立電池供應商的身份後,可以藉助更多的車用電池行業標準來打造自身的工藝優勢,擺脫傳統電池業只能遊走在A或B之間的供應鏈弱勢地位。車規級AI工廠創造」特斯拉「速度2018年2月,蜂巢能源宣布成立,並於同年10月正式脫離長城汽車。
  • 從蔚來(NIO.US)底牌,窺探新能源車行業的「兩條戰線」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兩條戰線」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分明,海外由特斯拉主導,寶馬、奔馳以及奧迪等傳統車企龍頭紛紛進入新能源車市場,市場份額進一步分割,而國內由比亞迪主導,誕生兩股勢力,自主品牌勢力和海外特斯拉勢力,自主品牌又細分兩股力量,一是以比亞迪為首的傳統車企,二是以蔚來為首的造車新勢力。
  • 3萬億新能源車沸騰了,電池巨頭漲破6000...
    突破車規級晶片、車用作業系統、新型電子電氣架構、高效高密度驅動電機系統等關鍵技術和產品,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載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 此外,國內新能源車廠商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均發布了最新數據。 11月2日,蔚來披露10月交付數據。10月,蔚來共交付5055輛,同比增長100.1%,月度交付數據創下新高,且首次突破5000輛。
  • 乘聯會崔東樹:新能源車是快速跌價市場 除了特斯拉外無一盈利
    「他們選擇的市場基本上都是出租、網約、共享用車,這是極其危險的事情,因為這個市場不可持續,而且是政策推動之下畸形的市場。」崔東樹表示,「明年傳統車、混合動力、新能源各方面都要推進,尤其是插電混動和純電動都是賠錢的,新能源車純粹是快速跌價的市場,不降價的新能源車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一個企業目前靠新能源車真的能夠盈利,除了特斯拉之外,所以明年的日子極其不好過,仍要保持謹慎。」
  • 新能源車概念股到底還會漲到什麼時候?
    新能源車目前在美國市場的一個高價格,雖然也體現了一定的泡沫成分,這種泡沫成分上對未來的一個良好的預期,目前似乎沒有其他的車企或者造車勢力能夠像他們一樣能夠追上特斯拉的發展的線路,美國投資者是認同這個線路和未來的趨勢,因此,給中國的這些在美國上市的車企一個更高的估值,這也是很好的事情」。
  • 周復盤:聊聊新能源車的兩條大消息
    首先,實際上這個退坡在20年4月份已經確定了,退坡時間點以及幅度都是市場預期之內的。同時如果測算下來,退破絕對金額其實不大,3200~4500元左右。另一個關鍵點是,對於現在的新能源車市場,補貼因素已經不算是一個最核心的變量了。在過去這麼多年,補貼是這個板塊的一個關鍵,但不斷燒錢之後真把行業燒起來了。
  • 隱秘的暴利生意:玩車玩出近2000億,個性化汽車後市場藏著新藍海
    如今,隨著汽車文化普及度提升及政策日益完善,這個以往看似不溫不火、整體處於小散亂狀態的行業,正在掀起新的風浪,吸引眾多創業者湧入。 個性化汽車後市場的交易門檻到底有多高?「水」到底有多深?其中又藏著怎樣的暴利?這個行業值得被改造嗎?混亂的市場又是否有機會造就「英雄」? 在禁錮中自我發展的個性化汽車後市場,正在呼喚「破局者」。
  • ETC行業再迎萬億級風口 金溢科技如何下好後ETC時代「先手棋」
    同時,在政策推動下,近年基於5G、C-V2X的車路協同試點示範項目規模擴大至城市級,27個城市獲批開展ETC智慧停車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一個萬億市場的智慧交通市場全面開啟。  得益於政策的持續催化,後ETC時代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潛力和想像空間,城市ETC+應用、V2X車路協同將迎來萬億級市場。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隨著ETC用戶滲透率的上升,後續將逐步向加油、停車、計程車付費、城市道路「擁堵費」等多元化的ETC+應用場景拓展。
  • 新能源車熱銷背後:充電樁生產門檻低利潤薄 廠家向下遊延伸「運營...
    11月20日,比亞迪(002594,SZ)高開高走,盤中一度逼近漲停,最終上漲8.93%,此外,多隻新能源車概念股也收穫較大漲幅。近段時間,受益於利好政策的出臺以及銷量的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板塊走出連續上漲行情,其中,比亞迪10月以來最高漲幅超過70%,長城汽車最高時也上漲了超過50%,各自的年內漲幅都超過了200%。
  • 暴利的玻尿酸行業,茅臺也甘拜下風
    而2019年,以暴利著稱的茅臺,毛利率為91.3%。愛美客的主要產品有逸美、逸美一加一、愛芙萊、愛美飛、嗨體、寶尼達等,這幾款產品的毛利率都超過了90%,最高的寶尼達甚至逼近99%。愛芙萊這個產品,在2019年的單位平均售價為310.83元,但成本僅為30.41元;毛利率最高的寶尼達單位售價超過2500元,而單位成本僅為32.34元。幾十元東西,賣幾百元,甚至幾千億,愛美客這是真的暴利!
  • 馬雲預言2020最賺錢的3大行業,沒人注意的暴利行業!
    馬雲預言2020最賺錢的3大行業,沒人注意的暴利行業!看到這個標題估計很多人都以為是引導別人開網店的節奏,恰恰相反,本文絕對不建議新手去開網店。說到馬雲預言這個,預言那個,最出名的就是未來房價如蔥,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的逃離現實的寄託。要說馬雲預言什麼,有點言過其實。
  • 手握10萬隻能買新能源車?那麼這三款高品質車型值得考慮_易車網
    所以,在這一趨勢下,能上綠牌(不用排隊等指標)的新能源車或許將成為"香餑餑"。而我們今天要與大家聊的正是三款可放心入手的新能源車,它們不僅均是10萬內就能拿下,同時還都有著不錯的產品實力,並很適合城市出行。
  • 鈉離子電池成上海儲能新產業 市場規模或超萬億元
    原標題:鈉離子電池成上海儲能新產業  低成本、安全性高,市場規模超萬億元  見慣了鋰電池的大範圍應用,如果改為推廣使用鈉離子電池,會帶來什麼樣影響?眼下的新能源車,用戶最大的「抱怨」就是充電麻煩和續航裡程比較短,如果改為鈉離子電池驅動,情況會明顯好轉嗎?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鈉離子電池應用示範項目已在上海超碳中心落地,通過這個示範工程,今後將更加有利於鈉離子電池大規模地應用於電力儲能領域,結合智能電網服務於百姓。未來3至5年內,鈉離子的產業化能夠大規模的實現,整個儲能市場前景相當美好。
  • 新能源長期機會在於核心資產 可再生能源發電和新能源車是兩大黃金...
    在發電領域,2019年全球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佔比平均在15.7%左右,可再生能源電力佔比還有非常大提升空間。 在新能源車領域,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只有3%左右。 展望未來十年,無論從發展空間,還是重要程度,新能源車以及光伏風電都是非常好的黃金賽道。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高於預期的銷量表現,似乎並未對三家造車新勢力的股價帶來足夠的刺激效應。事實上,此前總市值衝破1萬億的造車新勢力「三劍客」,在一路狂奔之後,股價在11月底已經開始回落。自11月24日以來的五個交易日,蔚來、小鵬和理想股價分別累計下跌16.12%、24.82%和27.15%,市值蒸發近2000億元。狂歡不再,但泡沫仍存。
  • 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
    原標題:眼鏡行業的「暴利」去哪了一邊是混亂的價格,一邊是參差不齊的服務水平,這個最強調透光率的市場卻不透明中國的近視人口日益龐大。2012年的時候,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近視,而到2020年,近視人數預計將達到7億,是總人口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