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諫定義「車規級」電池,蜂巢能源AI工廠投產創造「特斯拉」速度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孫斌 於建平 常州報導

車用電池,是一項需要設備高投入且在設備到位後,必須依靠調校比拼,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良品率等製程工藝的重資產行業,在蜂巢能源之前,國內只有少數的電池業寡頭把持著製造端的風口,甚至在相當部分整車OEM看來,車用電池業並不是它們不下血本,而是相比重投入,利用可觀的訂單扶植國內的寡頭」代工「企業,在它們間尋找Plan A或者Plan B方案遠比它們親自下場來的實際。

而長城控股董事長魏建軍所投資的蜂巢能源,恰恰希望的是打破這種弱平衡,這是他下重注80億打造車規級動力電池工廠的原因,同時,這也是蜂巢能源的前身——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從長城體系中獨立出來,面向社會融資獨立發展的要義。從短期看,作為一家獨立電池供應商,蜂巢可以走出原來封閉的體系面對更多元的客戶,從長遠看,蜂巢在定義獨立電池供應商的身份後,可以藉助更多的車用電池行業標準來打造自身的工藝優勢,擺脫傳統電池業只能遊走在A或B之間的供應鏈弱勢地位。

車規級AI工廠創造」特斯拉「速度

2018年2月,蜂巢能源宣布成立,並於同年10月正式脫離長城汽車。2019年11月27日,江蘇省常州市以西40公裡的金壇區,一座智能車規級動力電池製造工廠僅用一年時間就拔地而起,在此之前,只有特斯拉在上海臨港創造了如此快的從建設到生產準備階段的項目進度。

在這個佔地達800畝的產業園區,蜂巢能源常州工廠總投資高達80億元,將打造一個總產能達到18GWh的現代動力電池工廠。工廠的主體和一期4GWh的生產線,現已經準備就緒並開始試生產,將於2020年2月進入SOP狀態。

二期8GWh將於2021年1月投產,三期6GWh將於2023年1月投產。這些產能,將可以滿足36萬輛純電動的動力電池的需求。

包括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在內的一幹蜂巢高層,怎麼都沒有想到,原本只是希望宣布智能電池工廠IP投產的大會,成為了2019年中國電動造車業寒冬中最熱的一次行業聚首。

《華夏時報》記者現場注意到,包括寶馬、光束、奧迪、福特、日產、一汽、東風、東風本田、長城、長安、北汽、廣汽、吉利新能源、奇瑞、蔚來、威馬等國內外主流車企的100多位代表,很多都是不請自到,究其原因,只有一個——真正在不久後有能力提供高規格車用電池的工廠,並具備系統/電芯/模組整套體系供應能力的OEM,目前在國內屈指可數。

而在此之前,2016年11月,魏建軍已在保定斥巨資打造動力電池研發中心。截止目前,這個研發中心已經有員工2000名,純研發人員1200名,350名外國專家,佔地面積為105.6畝,總投資7億多元。同時,魏建軍投資10億元的無錫研發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據悉未來這裡業將成為蜂巢的主要研發中心之一。

如何定義車規級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蜂巢能源工廠建成投產日上午,一場源自電池行業的車規級定義研討也在悄然進行中。

據《華夏時報》了解,現場會議由世界汽車組織第一副主席、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鋒、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王子冬、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新能源分會秘書長/清華大學車輛工程系教授田光宇、中國物理與化學電源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主任盧世剛以及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捷威動力總經理王馳偉等專家代表都參與了「車規級鋰離子動力電池」系列標準研討會。

「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新物種,之前適用於3C場景的材料、技術、工藝、標準,均面臨變革。」董揚表示,「需要從車規的角度,提升認識,完善車用動力電池的標準,規範等各方面的要求。」

在此之前,由於業內對於「車規級」標準並無統一的界定,因此這場由蜂巢能源發起的「車規級」系統思考對自身/行業而言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車規級動力電池工廠需區別傳統電池廠,規劃之初就以車為服務目標。」在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看來,車用電池的單體電容量是傳統電池的20倍左右,串並聯數是傳統電池的10倍左右,再結合車輛應用的複雜工況和惡劣環境,對電池安全係數及一致性的要求更高,其嚴苛程度是傳統電池的200倍以上,因此必須制定全新的電池製程規範和工藝標準,以達到車輛使用的安全要求。

蜂巢能源副總經理兼CTO饒忠儒博士舉例稱,傳統消費類電池單體容量一般在2.8Ah—3.2Ah之間;動力電池單體則通常在50Ah以上,純電動車單體容量可達100Ah,其電芯失效機率比消費類鋰電池至少放大200倍。換言之,假如消費類電池單體存在萬分之一電芯安全失效的話,應用在動力電池上就會出現2%的電芯安全失效率,這樣高的安全隱患,是任何一家車企都不可能接受的。

饒忠儒認為,蜂巢能源探索「車規級」動力電池之路的意義,其思路是從規劃之初就以車為服務目標,制定全新的電池製程規範和工藝標準,通過導入AI智能技術,在環境控制、毛刺控制、異物檢出、製程管理、設備自動化等多個維度標準的提升,達到車輛使用的安全要求。

蜂巢能源的時間窗口

據《華夏時報》了解,目前蜂巢除了到目前有魏建軍的大舉投入外,還在融資過程中得到了復興集團等資本身影的加持,由此可以可出,不單單是傳統造車OEM看重這一行業,更為重要的是,動力電池更為龐大的投資體系和產業鏈影響已經引起了更多社會資本的關注。

在電池業內專家看來,動力電池產能建設的成本,通常情況下是汽車產能建設成本的2倍左右。電池專家朱玉龍在與《華夏時報》記者交流中表示:」目前對蜂巢最重要的,是通過高投入快調試強驗證,打造出足夠可靠的動力電池產品,以寶馬為代表的主機廠OEM正是看到了這種供應鏈的可替代性,才會不停培植新的供應體系,而此前包括寧德等在內的電池供應商恰恰是藉助這一機遇逐步實現著自己的地位反轉。「

蜂巢能源做固態電池的優勢是疊片工藝,今年7月,蜂巢能源創造性地推出了動力電池「疊時代」的概念,發布了適用於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巢系列」動力電池產品平臺,以及行業首創的四元電池、無鈷電池,並聯合產學研相關組織共同發布了行業首部《電動車用高速疊片動力電池白皮書(2019)》。

對於寧德、AESC、LG和三星等其他使用卷繞主要工藝的電芯製造商而言,屆時要向固態電池技術方向升級,產品工藝的未來指向都會向疊片轉化,而蜂巢要做的,是用儘量短的時間,完成產能爬坡,在和卷片工藝的效率之爭中逐步取得自己的時間和成本競爭優勢。

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註定是處於行業調整,體系整合的周期。在這個時間段中,整個動力電池的供應鏈,將會飽受因市場衰退而產生的陣痛。在激烈的競爭中,供應鏈的上下遊一些體系能力差的選手,將會被淘汰出市場,與此同時,像蜂巢能源這樣輕裝上陣的「新勢力」恰恰可以藉助調整期練內力,完成產能爬升,別人的寒冬正是蜂巢的機遇。

(編輯:於建平 主編:趙雲)

相關焦點

  • 蜂巢能源官宣電池日,要做中國的特斯拉?
    近日,動力電池新勢力蜂巢能源官方發布了一組蜂·MI海報,官宣將於2020年12月2日舉辦電池日。目前特斯拉、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及動力電池巨頭都在加速產能擴張,而且紛紛亮出各自王牌,如比亞迪推出刀片電池,寧德時代帶來「永不起火電池」,特斯拉在其電池日推出的「無極耳電池」等重磅產品。
  • 解讀蜂巢能源電池日:聚焦安全與成本
    通常來說,蜂巢能源這類上遊供應商的客戶都是車企,它們很少主動去向C端的消費者秀技術實力。但是汽車動力電池比較特殊,如果消費者發現一款新車的電池來自不知名廠商,他們就會選擇PASS。為了讓車企能夠放心地來採購電池,蜂巢能源在大規模量產之前就努力樹立起技術領先的品牌形象。舉辦電池日活動,也是基於同樣的目的。那麼在這次的電池日活動上,蜂巢能源帶來了什麼新技術呢?
  • 國內首個「電池日」 蜂巢能源憑什麼?
    最近幾天,小編的朋友圈再次被「電池日」刷屏!當然,此「電池日」並非特斯拉9月22日舉辦的「電池日」活動,而是中國一家電池企業即將舉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發布會。脫胎於整車企業,擁有車企基因的蜂巢能源,計劃將於12月2日在無錫舉辦「蜂巢能源電池日」發布會,這或將是國內企業首個電池日活動。
  • 對飈特斯拉——蜂巢電池日黑科技全記錄_易車網
    楊紅新說,「因為在我們之前,特斯拉在美國搞了全球第一個電池日。今天我們發布的內容,事實上是可以直接和特斯拉對比的。」12月2日,蜂巢能源在無錫研發中心舉辦首個電池日活動。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發布了一系列的新技術、新產品。
  • 聚焦|蜂巢能源電池日帶來了哪些新產品和新技術?
    導讀:蜂巢能源是特斯拉之後,首個舉辦電池日的中國品牌。 12月2日,蜂巢能源在無錫舉辦了以「蜂啟·領未來」為主題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上,蜂巢能源發布了公司在電池方面的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下面就來看看都有哪些?
  • 蜂巢能源電池日官宣量產無鈷電池
    中證網訊(記者 崔小粟)12月2日晚,由蜂巢能源主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在無錫舉行。此次電池日上,蜂巢能源公布了其在無鈷電池產業化上的最新進展,同時還發布了多項針對現階段動力電池安全痛點的創新科技成果。  成立於2018年2月的蜂巢能源是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新勢力」,前身是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
  • 蜂巢能源舉辦電池日大有搶「正宮」之名
    瘋狂的特斯拉之後,誰會成為下一個有實力舉辦電池日的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還是LG?好像這些都電池企業都沒有搞,12月2日,蜂巢能源在無錫舉辦自己的首屆電池日活動。是不是有點迷糊,誰是蜂巢能源?或許你都不知道。
  • 「無鈷電池」是真技術突破還是概念誤導?蜂巢能源高調叫板寧德時代、比亞迪引爭議
    作為動力電池技術突破方向之一,無鈷電池在被特斯拉和寧德時代炒熱之後,卻由一家成立僅2年的企業搶先發布。5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公司發布了兩款無鈷電池,計劃最早將於2021年6月份推向市場,其中一款電池的NEDC工況續航裡程最高可達880公裡。在發布會預熱階段,蜂巢能源甚至高調地將無鈷電池的性能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和特斯拉等企業進行對比宣傳。
  • 特斯拉計劃在柏林投產100GWh電池工廠杜拜發明充電系統_易車網
    《歐洲汽車新聞》11月25日報導指出,特斯拉在位於柏林近郊的布蘭登堡州格倫黑德超級工廠正在快速建設中,目前在建廠房共有4棟,計劃投產的Model Y預計將在明年開始交付。除了在柏林超級工廠投產Model Y、Model 3以外,特斯拉還計劃在柏林配套建設一座年產100GWh的電池工廠。
  • 蜂巢能源「電池日」 對比特斯拉可以打幾分?
    據悉,蜂巢能源無鈷電池規模化量產預計會在明年6月份,並將搭載在相關車型上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首個「電池日」,蜂巢能源也是對標特斯拉「電池日」,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乾貨,或創新的技術或產品,核心內容還有以下幾個方面:1、無鈷電池開啟全球預定,2021年6月正式量產。
  • 巢能源電池日多項黑科技曝光
    在國內,蜂巢能源的常州二期工廠已經啟動,預計2021年有效產能將達6.91GWh,目標要進入國內TOP3。在海外,蜂巢能源累計投資20億歐元建設工廠,設計總產能24GWh,日前蜂巢能源官宣確定在德國薩爾州建設模組PACK工廠和電芯模組工廠,前者最早2022年Q2投產,後者計劃2023年底投產。
  • 卡門簡報 | 特斯拉等遊說政府2030年全美新車100%電動化;蜂巢能源...
    (未來汽車日報) 特斯拉、Uber等遊說政府,要求2030年美國新車全部銷售電動車 當地時間11月17日,為了遊說國家發布政策促進電動汽車的銷售,包括特斯拉、Uber在內的公司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已經新成立了零排放交通協會(Zero Emission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 度普新能源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亮相,開啟目的地共享充電新模式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越來越多傳感器、晶片、動力電池等新的汽車電子產品進入到汽車行業,「車規級」這個詞也不斷出現在大眾視野。 如今,一款「車規級」充電樁產品正式亮相。
  • 2020北京車展:蜂巢能源無鈷電池產品家族全球首秀
    新能源毫無疑問仍然是本屆車展的焦點話題,各大產業鏈企業紛紛推出自己代表性的新能源產品。中國動力電池領域新勢力標杆蜂巢能源不僅攜多款產品參展,更於9月28日在展臺現場舉辦了主題為「無鈷芯生·啟未來」的無鈷電池產品規劃發布會,順利開啟了其無鈷產品家族的全球首秀,引發行業圍觀。
  • 馬斯克:特斯拉開發1000公裡續航電車,將建造世界最大電池工廠
    【新智元導讀】11月24日,馬斯克在歐洲電池會議上表示,特斯拉正在研髮長距離版電動汽車,續航裡程可達到1000公裡。馬斯克還表示,特斯拉柏林-布蘭登堡工廠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11月24日,馬斯克與德國經濟部長彼得 · 阿爾特邁爾、義大利同行斯特凡諾 · 帕圖阿內利等人一同,參加了歐洲電池會議。
  • 特斯拉可能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4680電池工廠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特斯拉最新資訊 > 正文 特斯拉可能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4680電池工廠
  • 特斯拉德國電池生產工廠可能為當地創造上萬就業崗位
    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歐洲電池會議上透露,特斯拉計劃在其柏林超級工廠內建設一座電池生產工廠。據估計,該工廠可能會為當地帶來1萬多個就業崗位。  弗勞恩霍夫系統和創新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顯示,在電池生產過程中,每生產1GWh的電池需要大約40名工人。鑑於布蘭登堡電池廠每年將生產100GWh至250GWh的電池,該工廠最初可能需要4000名員工,但當產能達到極限後將增加到10000名。
  • 度普新能源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閃耀亮相,開啟目的地共享充電...
    2020年10月10日,北京——在今日開幕的國網電動出行博覽會上,度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度普新能源「)、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聯合發布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AFC產品。度普新能源深耕新能源產業相關技術,產品研發領域涉及新能源產業的前端和後端,包括電池管理/能量管理系統、通訊協議的管理模塊、充電設施的電源模塊軟體等。度普新能源在成立伊始,得到德國大眾零部件集團認可,負責為大眾研發車規級「靈活儲能快充樁」。
  • 特斯拉又「革命」了,馬斯克開始重新定義電池
    「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作為特斯拉的使命,這句話也成為了特斯拉解釋一切的「原理」。從用戶到企業高管,似乎一切的戰略、策略、決策都能用這句話解釋。小到最近在中國區推動的針對燃油車牌潛在車主的貸款補貼政策,大到特斯拉的專利開放,甚至是今天公布的電池技術研發路徑,都可以看做是在擴大電動汽車競爭力,加速取代燃油車。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特斯拉發布「無極耳」電池,但離...
    提升產能 比亞迪將建8條刀片電池產線據報導,為了提升銷量,比亞迪已決定在今年年底之前,在生產刀片電池的弗迪重慶工廠內新建8條生產線,實現20GWh以上的年產能目標。根據此前的規劃,弗迪電池在長沙、貴陽的工廠將於2021年正式投產,屆時(2021年底)刀片電池總產能將達到75GWh,2022年底產能將進一步攀升至10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