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上海自然博物館(ID:snhm01)
一鯨落 萬物生
鯨魚的生命耗盡之後
在海中緩慢下沉
龐大的身軀
為不計其數的海洋生物提供了養分
成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但並非所有的鯨魚
都能完成這場華麗的饋贈
當它們不幸被擱淺在岸邊
一場鯨爆大戲就要上演了
===以下內容逐漸變味===
「鯨爆」顧名思義就是
「鯨魚爆炸」
還記得2004年
在臺南爆炸的那頭抹香鯨嗎?
當時工作人員正在將這頭擱淺的抹香鯨屍體
運送到一處保存地
不料車經臺南市中心時發生鯨爆
腐敗的組織和體液噴湧而出
將周邊的街道車輛染成了紅色
伴隨著滿地內臟殘骸的
還有濃鬱到讓人昏厥的惡臭
鯨魚的爆炸
類似於氣球爆炸
內部的氣體越來越多
壓力過大漲破了外皮
一瞬間形成爆炸
如果看到擱淺在岸上的鯨魚屍體
不要出於好奇在它身邊談笑吃瓜
因為你不知道它體內的氣體
已經醞釀到了什麼程度
鯨魚屍體中的氣體是怎麼來的?
這個球其實是2014年
一條死去藍鯨的頭部
鯨魚屍體擱淺在了加拿大的一個小鎮岸邊
腐敗的氣味通過逐漸疏鬆的皮膚
一絲絲一縷縷一股股地冒出來
幸好被及時處理
沒有發生鯨爆
科研人員通過數年的努力
將鯨魚的骨骼和心臟做成了標本
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展出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展出了這隻藍鯨的心臟標本
實際上,鯨爆的原理雖然簡單
但是產生鯨爆的原因
還需要人們進一步探索
比如
為什麼鯨落過程中沒有發生鯨爆?
人類活動在鯨魚擱淺的現象中
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當你掩鼻看完這篇文章的時候
是否想過鯨爆的鯨魚
沒能在海中找到最後的安息地
本就是一個悲劇
參考文獻:
https://www.rom.on.ca/en/collections-research/research-community-projects/natural-history/blue-whale
作者簡介:雙醬
(跨界扭曲的段子手,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送碗裡 審核: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