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6釐米翅展9.35釐米 我國發現世界最大胡蜂個體

2020-12-03 新京報

據四川在線報導,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這隻超級大黃蜂體長達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膀展開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在此之前,海外媒體報導,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蜜蜂在印度尼西亞偏遠地區被發現,它體長在4釐米左右。

中國大虎頭蜂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是世界最大的胡蜂科種類。它們主要棲息於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是世界著名毒蜂之一。從名字可以看出,它們都有一個黃色的大頭,兇猛如虎,事實也是如此。這個種類個體型碩大,個性兇悍,有關該種的體型,維基百科等多種資料記載,其工蜂身體最長45mm,蜂王可達50-60mm,翅展最大76mm,為世界已知最大體型胡蜂。但是去年底,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雲南中緬邊境地區考察中發現,雲南普洱地區存在體型超級巨大的中國大虎頭蜂,其工蜂個體普遍翅展達8釐米,體長5釐米左右,大型個體體長超過6釐米,而翅展可達9.35釐米!這刷新了世界上已知5000多種胡蜂的最大體型記錄。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說,這超級大黃蜂的發現完全出於偶然。2018年11月,該館考察隊在雲南普洱地區考察時,當地一位老鄉從手機裡傳了一張照片讓趙力看。當這張照片映入趙力眼帘時,他震驚了,照片上是一個他從未見到過的巨大蜂巢,它的外殼已經被剝開,放在一個竹架上,一位小夥子正展開雙臂試圖環抱它。然而他的雙臂完全伸開,也只能在蜂巢邊緣環繞不到三分之一,這個蜂巢內部直徑應該有兩米左右,尺寸超過了所有已知的蜂巢記錄。巢內的蜂室看起來也很大,趙力當時判斷,它可能屬於某種未知的巨型胡蜂。

為了尋找這種巨蜂,考察隊走訪了當地許多養蜂人,在他們的帶領下探索了數十個不同的胡蜂巢穴,但一直沒有發現能夠製作如此巨大蜂巢的種類。「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在他們已經不抱希望時,巧遇發生了。在當地一處農貿市場趕集時,趙力見到老鄉在出售一些剛剛被摘取,含有大量蜂蛹和幼蜂的胡蜂巢穴。在攤位上擺出的四種胡蜂巢穴裡,趙力發現有一些估計原直徑超過一米的巨大蜂巢殘片,裡面生活著體型看起來特別大的中國大虎頭蜂。通過對巢穴樣本的比較,他確認之前見到的照片上那個巨大的蜂巢,就是中國大虎頭蜂的傑作。通過對獲得的上百隻標本測量分析,趙力發現這次獲得的中國大虎頭蜂體型遠遠大於世界上其它任何地區的個體,而且身體斑紋與色彩和該種已知的所有亞種均存在區別,很可能是一個新的亞種。趙力認為,該種群的蜂王應該更大,但可惜未能找到。關於為什麼該地的中國大虎頭蜂會如此巨大,趙力推測是因為該地處於北回歸線附近,冬季非常短,氣溫幾乎常年適宜該種生長,該種可以覓食和生長的時間長於其它分布區。這樣就有機會發育出更大的體型和繁衍出更大的種群,製作更大的巢穴。

趙力介紹,中國大虎頭蜂寬闊的頭部長著巨大的「牙齒」,長達6.35mm的螫針蜇人時會注射大量的毒液,是亞洲地區最危險的昆蟲之一。它蜂毒中的虎頭蜂蛋白質,包含組胺類、溶血類和神經類毒素,可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進而會引起人的肝腎衰竭,造成血壓下降休克,對人產生生命危險。所以某些醫師甚至建議,過敏體質的人在該種類活動的區域上山前,應該先隨身攜帶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抗過敏抗消炎的藥物或類固醇,一旦被它攻擊可以馬上注射以救命。醫學資料記載,被該種蜇10次以上的人需要醫療救助,30次以上的需要急救,死亡者平均被蜇過59次。每年在日本由於它們的蜇傷,而導致死亡的人數約30~40人。而2013年在陝西省,它們至少導致28人死亡。在蜂類中,它們也是霸王,常常攻擊其它種類的蜂巢,對於其它蜂類格殺勿論。資料記載,它們最喜歡單獨在樹林中尋覓其它種類胡蜂巢,也喜歡在蜜蜂巢洞口獵食進出的蜜蜂。它們一旦發現蜂類的巢穴,即成群結隊地進行驅逐、捕殺並將其蜂蛹全部咬回巢餵養自家的幼蜂。一隻該種可以在一分鐘內殺死40隻西方蜜蜂,30隻該種可以在三個多小時內摧毀含有3萬隻蜜蜂的整個蜂巢。但它們進攻我國本土中華蜜蜂蜂巢則難度較高,中華蜜蜂會聚集成為蜂球包圍它們,劇烈地震動翅膀,使蜂球內部產生可達46°C的高溫,熱死它們。

由於個體大,行動靈活,它們的覓食範圍可以達到蜂巢數公裡之外,但卻兔子不吃窩邊草,不會在巢穴周圍進行覓食。但是在其巢穴周圍數十到數百米,自我劃定的勢力範圍內,只要發現有動物活動,就會呼朋引伴,立即進行攻擊。幸運的是,在勢力範圍以外,它們一般不蜇人,在受到侵襲時也只是固定飛在空中環伺四周進行警戒或逃離。這些巨大的胡蜂並不像其它胡蜂在樹上築巢,而是生活在地下建築巢穴的。臺灣曾經多次報導發生牛誤踩到地下的巢穴被蟄死的事件。由於虎頭蜂蛹是美味,只要有發現,雲南等地村民會在晚上去把蜂巢挖出來取蜂蛹,因為蜂晚上視力不佳,攻擊能力大大減弱。

對於這次發現的超級巨大的中國大虎頭蜂,趙力表示他們將進一步研究,以期證明它們是否為獨立的亞種或種。

編輯 馬巖

相關焦點

  • 我國發現世界最大胡蜂個體:體長6釐米翅展9.35釐米
    據四川在線3月6日報導,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這隻超級大黃蜂體長達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膀展開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在此之前,海外媒體報導,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蜜蜂在印度尼西亞偏遠地區被發現,它體長在4釐米左右。
  • 「超級大黃蜂」現身了 翅展達9.35釐米
    「超級大黃蜂」現身了 翅展達9.35釐米 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世界最大胡蜂個體,是否為獨立的亞種有待研究 這隻超級大黃蜂體長達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膀展開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體長6釐米 翅膀展開達9.35釐米  中國大虎頭蜂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是世界最大的胡蜂科種類,主要棲息於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是世界著名毒蜂之一。它們都有一個黃色的大頭,個性兇悍。
  • 昆蟲專家在滇發現體長超6釐米的超級大黃蜂
    體長超過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展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而尚未找到的蜂王個體應該更為巨大……近日,
  • 體長超6釐米 雲南現超級大黃蜂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 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其工蜂的大型個體體長超過6釐米,翅展可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展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
  • 個頭比雞蛋大,翅展達9.35釐米
    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這隻超級大黃蜂體長達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膀展開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
  • 世界最大胡蜂是日本大黃蜂?成都這家昆蟲博物館「笑而不語」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明天就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昆蟲們又將活躍起來,而在此前,有海外媒體曾報導,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胡蜂是日本大黃蜂,體長可達4.5釐米,翅膀展開有7.6釐米。不過,在成都青城山腳下,華希昆蟲博物館內的胡蜂,遠超這個「體格」。在博物館中,一隻從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的胡蜂,體長達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膀展開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
  • 最大的馬蜂,體長7釐米/翅展長9.35釐米,是普通馬蜂的兩倍
    說起蜜蜂大家肯定都見過,指不定還有人被蜜蜂給蜇過呢,可說起馬蜂那就很難見了,一般來說馬蜂的體型比蜜蜂要大很多,並且還帶有劇毒,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在我國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馬蜂,它的體長達到了6釐米。
  • 雲南發現超級大黃蜂
    圖為體長超過6釐米的中國大虎頭蜂個體標本。 體長超過6釐米,翅膀展開達9.35釐米,遠遠超過了過去翅展7.6釐米的世界最大胡蜂紀錄,而尚未找到的蜂王個體應該更為巨大……近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在雲南省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
  • 動物之最:中國最大甲蟲種類體長7.5釐米 最大豬重900公斤
    儘管陽長臂金龜曾被宣布滅絕,但近幾年這種神奇的金龜子還是在森山老林裡被發現。近日,在青城山上,這個巨大而奇特的大塊頭昆蟲就被研究人員發現。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棲息在我國南方深山密林中的珍稀甲蟲——陽長臂金龜是我國最大的甲蟲種類,體長可達8釐米以上。此次發現的金龜子體長達7.5釐米,比起4.5釐米到7釐米的平均身高,這個已經足夠巨大。    此前,陽長臂金龜最大個體標本產於我國廣西,但保存在日本。
  • 紐西蘭海域發現世界上最大的深海蝦 體長28釐米(圖)
    世界最大的深海蝦(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日報導,一個英國探險隊日前在紐西蘭北部海域6000米下的深水區,發現世界最大的深海蝦,它們體長可達28釐米。  這種深海蝦被稱為「超級巨人」,是一種片腳類生物。
  • 大黃蜂 普洱發現中國大虎頭蜂
    近日,昆蟲專家在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中國大虎頭蜂。    中國大虎頭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科種類,主要棲息於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西方國家則稱它為亞洲巨蜂。目前發現的中國大虎頭蜂,其工蜂的大型個體體長超過6釐米,翅展可達9.35釐米。
  • 世界上最大的壁虎,體長超過40釐米,售價高達數萬元
    我們日常所見的壁虎還有一個別名叫——守宮,大多數的壁虎都是比較小的,體長一般在3到15釐米之間。
  • 體長不足兩釐米,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現身四川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記者23日從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獲悉,該博物館館長趙力整理標本時發現,於今年8月份從四川樂山金口河地區收集的一批蜻蜓標本中,有世界上最小的蜻蜓種類——侏紅小蜻,這是四川地區首次記錄該物種。
  • 世界上最小蜻蜓現身四川,體長不足兩釐米
    這次不僅是四川首次記錄該物種,更重要的是,這批標本中還有世界紀錄以來最小蜻蜓個體。」趙力說,侏紅小蜻在我國南方和東南亞都有分布。那麼侏紅小蜻到底有多「迷你」?作為自然環境中的「侏儒」,它們是如何生存繁衍的呢?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該博物館館長趙力。
  • 世界最大昆蟲產卵 超級竹節蟲巨卵全長超6釐米
    世界最大昆蟲產卵 超級竹節蟲巨卵全長超6釐米時間:2017-11-06 12:3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最大昆蟲產卵 超級竹節蟲巨卵全長超6釐米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裡的一隻中國巨型竹節蟲是金氏世界紀錄最大昆蟲保持者,該蟲的第一顆卵於近期成功孵化出幼蟲。
  • 中蜂養殖:胡蜂對蜂群的危害
    胡蜂是蜜蜂的大敵,特別是南方山區蜂場,在夏秋蜜粉源缺乏的季節,常因胡蜂為害而遭到巨大的損失,當野外蜜粉源豐富的時候,胡蜂也採食花蜜和花粉,很少侵犯蜜蜂。但到入夏以後,胡蜂已經大量繁殖,此時若蜜粉源缺乏,它們就轉來集中為害蜜蜂,在野外或巢門前捕殺蜜蜂,劫食蜜囊中的貯蜜,或以蜜蜂的肌體飼餵其幼蟲。如果大胡蜂咬破巢門大批侵入蜂箱後,蜜蜂全群無法抵禦時就會被迫逃群。
  • 超大巨竹節蟲在雲南被發現,體長55釐米
    身體體長而大,為中型或大型昆蟲,一般體長在6釐米至24釐米之間。 圖中的這隻竹節蟲因為身長足足有62.4釐米,而被命名為「中國巨竹節蟲」,是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發現的一個竹節蟲新物種
  • 中國發現超級大黃蜂,打破世界紀錄,生性兇殘以蜂為食
    近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雲南省的普洱市和緬甸互相交界的地區內發現了人類有史以來的最大的胡蜂單體。在此之前最大蜜蜂是在印度尼西亞一個偏遠地區發現的,其體長在4釐米,翅膀展開7.6釐米。但是這次發現的超級大黃蜂的體長達到了6釐米,比此前的4釐米足足多了一半,並且其翅膀展開長度達到了9.35釐米。我們就來見識一下這種超級大黃蜂。這種大黃蜂就是中國大虎頭蜂,通俗一點的叫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大馬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種類。這種大馬蜂主要在亞洲東部、南部地區,是世界上有名的毒蜂。光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他們有一個黃色的大頭,如老虎般兇猛。
  • 青城山下育出世界最長昆蟲 全長64釐米
    中國巨竹節蟲顯然比其他昆蟲長了許多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   2016年,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發現的一隻中國巨型竹節蟲,以全長62.4釐米、體長36.1釐米,斬獲了世界最長昆蟲個體的吉尼斯紀錄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鰲蝦,體長80釐米、重6公斤
    每到夏季,我國各地的宵夜大排檔等地方,一定少不了小龍蝦這道美食。毫不誇張的說一句,小龍蝦的價格是被中國人抬起來的。不過宵夜市場上出現的小龍蝦和它相比,無論從體格還是味道,都是小巫見大巫。它就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龍蝦,真正的蝦中極品——塔斯馬尼亞巨型淡水鰲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