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吃白菜在錫「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即可端上市民餐桌!

2020-12-03 江南晚報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

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

形似「黃玫瑰」、口感微甜有點脆、富含胺基酸和維C……這聽起來讓人垂涎欲滴的不是水果,而是無錫剛從南農大引進的一種白菜新品種。這種白菜因其獨特的外形以及優於傳統白菜的口感,甚至可直接生吃。目前,10畝「試驗田」在無錫已播種完,目前已「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就能端上無錫市民的餐桌了。

在工廠化育苗中心的秧苗。

經過10多年培育性狀已較穩定

作為今年一項新的科研試驗項目,無錫農委從南京農業大學引進了一種新的白菜品種,在位於惠山區洛社鎮的六次產業園選了十畝地作為「試驗田」。

據介紹,「黃玫瑰」是南農大園藝學院侯喜林教授培育的一個新品種,經過十幾年的反覆研究,目前性狀等都已比較穩定了。跟傳統的白色品種所不同的是,該品種的色澤鮮豔,營養特別豐富。「胺基酸和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關鍵還可以生吃。」農委相關人士介紹說,這種白菜長得比普通白菜漂亮,更具觀賞性,可以做涼拌菜,做沙拉。「菜梗和娃娃菜有些類似,但葉片卻是展開的。」惠山區蔬菜站站長餘漢清告訴記者,他去年在崑山嘗過這種白菜。當時是生吃的,有點甜,口感吃起來脆脆的。雖然也可以燒著吃,但一燒營養就破壞了。

一大波「黃玫瑰」正破土而出

目前,這一波「黃玫瑰」已於國慶期間播種,眼下已經出苗了,長勢還不錯。「正在育苗場育苗中,預計26日可以定植,月底前定植可以全部結束。」相關人士介紹說,預計元旦前後可以成熟,明年1月份能上市了。畝產預計在七八千斤。

生吃的菜對種植要求一定很高吧?「冬天是不用打藥的!害蟲凍都被凍死了!」餘漢清告訴記者,實際上全年都可以播種的,但考慮到生吃的安全性,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在國慶節期間播種。此外,讓「黃玫瑰」長得色澤更鮮豔也是此時播種的主要原因。

他解釋說,「黃玫瑰」之所以顏色呈現出黃色,主要是由於白菜中產生的葉黃素多。而葉黃素的產生對環境和溫度的要求相對較高:當植株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溫度持續下降,葉黃素的作用就會表現得越來越大,整個芯葉就會「黃化」,像一朵漂亮的玫瑰,整體顏色也會越來越深。

沒有普通青菜的「清水氣」

「相比吃上一大盤蔬菜,只要食用少量的蔬菜就能滿足人體所需,不是更好麼?」在業內人士看來,按照中國傳統的烹飪方法,在做蔬菜時還是傾向於急火快炒,雖然吃起來香氣撲鼻,但在高溫下蔬菜營養遭到破壞流失掉了。要想攝入能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就需要食用較大量的蔬菜。

而其他不少國家則是習慣生吃蔬菜。隨著中國跟世界膳食習慣接軌後,蔬菜的食用量正在逐漸減少。在業內人士看來,只要選對了食材、用對了烹飪方式,食用少量的蔬菜同樣是可以滿足身體需要的。「吃得更少,身體的負擔也更少!何樂而不為呢?」他表示,如今,在錫城一些健身人士圈內就十分流行「吃草」(將蔬菜、堅果、水果等生拌後食用),而這種小眾的「吃草」餐飲方式也正在被大眾所認知並接受。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人每天吃蔬菜的量目前大概在500克左右,但國外的蔬菜食用量普遍要比國人少。「這種菜沒有清水氣!」該人士介紹說,這種菜正符合了現代人的食用需求,既營養豐富口感好,又沒有普通青菜那種「清水氣」,完全符合蔬菜生吃的標準。

(晚報記者 袁曉嵐)

原標題:形似「黃玫瑰」 口感微甜有點脆 富含胺基酸和維C 可以生吃的白菜在錫「破土而出」 預計元旦前後可端上市民餐桌

相關焦點

  • 預計1月20日前後正式開放
    在元旦臨時開放期間率先打過卡的市民就知道,它就是位於雲山北路、距離白雲山西門約2.5公裡的白雲山茶文化園——一個向市民遊客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好地方。白雲山管理局表示,白雲山茶文化園預計1月20日前後正式開放。白雲山茶文化園 據悉,白雲山茶文化園是剛完工的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的一個重點項目——舊茶場改造,其依山而建,變成了一個自然的嶺南園林。
  • 曾經是農民討厭的雜草,上了高檔餐桌,還能入藥,它卻不是野荸薺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有一種稻田雜草,個頭沒有水稻高,夾雜在水稻田中農民很難發現,是農民討厭的一種頑固雜草,地下結有果實,但又不是野荸薺,不能生吃,很少有人喜歡。現在不同啦,研究發現它不僅能上高級餐桌,還是常用的一種中藥材,價格遠高於糧食,幹品一百多元一市斤,規模種植已成農民的致富項目,這就是茨菇,是一種天然高營養蔬菜!過去在農村割稻的時候,如果發現荸薺秧肯定會拿鐵鍬挖野荸薺吃,但見到茨菇秧很少有人去挖,因為不能生吃。
  • 「長沙產」澳洲龍蝦「爬」上市民餐桌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龍蝦或許不...
    但經過精心試養,漂洋過海而來的澳洲淡水龍蝦逐漸適應了長沙的環境,最近已經「爬」上市民餐桌。本地澳洲龍蝦的上市,填補了冬春龍蝦空白,讓一年四季吃龍蝦成為可能。「身嬌價貴」,本地養殖不容易澳洲淡水龍蝦屬於較名貴的經濟蝦種,因肉質鮮美而頗受市民歡迎。此前,市民食用的澳洲龍蝦基本來自進口。
  • 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 六千市民動情講述餐桌上的變遷
    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 六千市民動情講述餐桌上的變遷 2018-122018年12月14日 13:23 來源:北京日報 參與互動    從物質匱乏到極大豐富  六千市民動情講述餐桌上的變遷
  • 尋找「旬」的美味,又到了吃初冬白菜的季節
    對於北方人來說,白菜佔據了冬季蔬菜中的c位。在冬季,北方人家庭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道以白菜為食材的餐食。有些創造力不太豐富的家庭的餐桌上甚至有可能頓頓都是白菜。白菜土豆湯,白菜豆腐湯,白菜炒木耳,上湯大白菜,白菜沙拉...對喜歡吃白菜的人來說這是一場饕餮盛宴,對不喜歡白菜的人來說冬天是一場漫長的災難。
  • 線上線下齊歡樂,2021年「招商銀行杯」上海市民東方明珠元旦登高...
    2021年「招商銀行杯」上海市民東方明珠元旦登高健康跑於1月1日上午在東方明珠塔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體育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廣播電視臺主辦,招商銀行、東方衛視中心、五星體育、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奮進新時代、奔向新徵程」為主題,旨在共建共享健康上海,加快打造全球著名城市,進一步展現在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書寫新時代答卷的進程中,上海市民高昂的熱情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 下個月 澳洲鴕鳥肉擺上廣安市民餐桌(圖)
    下月中旬,廣安市民將品嘗到一種新肉品——澳洲鴯鶓肉,明年協興產的鴯鶓(又名澳洲鴕鳥)還將「走上」南充、成都、重慶市民餐桌。這是記者昨日從廣安協興鎮政府獲悉的。  鴯鶓肉嫩可口,有一種不同於其他肉類的特殊香味,且脂肪、膽固醇的含量低。在廣東,鴯鶓肉火鍋、鴯鶓肉丸、鴯鶓腩煲等頗受市民歡迎。
  • 基因編輯食品,能否端上我們的餐桌?
    多種瓜果、肉類、奶製品等高營養食品的短周期保存的特性,使得這些食品受到下遊需求端的強烈影響,一旦需求萎縮,生產端除了就地銷毀,恐怕沒有更節省成本的辦法。即便世界其他地區食品緊缺,這些高價值食品也很難分享到更需要的人們那裡。全球的食品供給需要應對這一挑戰。基因編輯食品,也就是從源頭來改造食物的特性,或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
  • 2021年元旦交通出行預測
    今年元旦小長假為1月1日-3日(周五-周日)共三天,天氣嚴寒,-3℃~4℃,高速路不免費。預計受疫情及冬季傳染病防控影響,本次假期不會出現流量激增,但較去年元旦(一天假期)有所上升,出行多以中短途自駕探親,城市周邊舉家休閒遊為主,滑雪、溫泉等場所周邊以及城市綜合體將成為主要出行目的地,繞城和西禹、西臨、西柞高速及城市主要出入口交通壓力將進一步增大。西安交警科技處研判組匯集歷史數據,結合當前交通形勢作如下預測判斷。
  • 最「倒黴」的國寶動物,數量超過的該國人口,結果被端上了餐桌
    提到國寶這個詞,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大熊貓了吧,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寶,可以稱之為最「倒黴」的國寶了,因為它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都已經超過了當地人口的數量,並且它們的命運也十分悲慘,被端上了餐桌,那麼是哪一個國寶呢?
  • 北京市交管局發布元旦假期交通預報,建議準備滑雪的市民錯峰出行
    另據預測,近期,去往軍都山、南山、懷北、雲佛山、漁陽、蓮花山等滑雪場娛樂的客流量較大,預計元旦假期連接城區的京藏、京新、大廣、京平等高速公路車流量仍將有所增加,建議準備滑雪的市民錯峰出行。
  • 白菜這做法太香了,我家年夜飯必備菜,鮮嫩多汁,一口更比一口香
    冬天到了,正是吃白菜的黃金季節,冬天的白菜經過霜降的洗禮,口感更好,價格也特別實惠,昨天去集上買白菜,只要8分錢一斤,1塊錢就買了4顆白菜。今天呢就用白菜來分享一道經典菜。這道菜,不僅造型可愛,顏色漂亮,鮮美多汁,而且寓意也特別美好。除此之外,做法也是非常簡單,廚房新手也能一次成功,廢話不多說,下面來看做法吧。
  • 氣溫下降火了冬儲大白菜,有市民早上6點多排隊開搶
    「可不得趕早,來晚了就沒了。」市民沈阿姨說,前段時間買白菜還沒這麼緊張,隨時來都有。可這兩天她發現,上午9點多來,冬儲大白菜就已經賣光了。「尤其是大蔥,現在別處都賣5塊錢一斤,這兒還是1塊九毛8,肯定賣得快。」 不時有後來的市民加入隊伍,到早上8點左右,排隊的市民已經有60多人。
  • 普通白菜幾毛一斤,「貴族」紫白菜3棵50元,怪顏色蔬菜你吃嗎?
    38元送一棵白菜和一棵卞蘿蔔的促銷活動。這幾年白菜的行情一直不太好,主要是因為白菜的主產區在不斷增加,市場上已經是供過於求,再加上現在人們冬儲菜的需求也在減少,以前北方家家能買幾十斤的白菜,現在只有大爺大媽們還能湊湊熱鬧囤一點。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的李靈智介紹說,南極磷蝦是地球上已發現生物量最大的單一物種,其總量保守估計可達數億噸。南極磷蝦處於南大洋食物鏈的中心,是鯨魚、海豹、企鵝等動物的主要食物。在全球漁業資源持續衰退的背景下,南極磷蝦有望成為人類未來最大的蛋白質資源庫。
  • 貴陽市民有口福了
    香菇、平菇、凍菌、羊肚菌、赤松茸,在這個春天裡紛紛探出頭來,然後走進貴陽市民的餐桌。朵朵食用菌,鋪就了種植戶的致富路,也豐富了貴陽市民的餐桌。連日來,都市新聞記者在貴陽市郊區的各個食用菌種植基地看到,大量的食用菌開始投產上市,貴陽市民有口福了。
  • 這種不少人餐桌上的美食有毒?專家: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
    近期有消息稱,這種如今不少人餐桌上的美食,一直被人推崇,實際上卻是有毒性,處理不好會中毒,對此專家提示,飲食需謹慎,真心喜歡真的要有「冒死吃河豚」的膽量才行,飲食不能只看口味,也要安全和健康。城市生活雖好,但卻沒有農村得天獨厚的條件,無論是野菜還是野果,生活在農村都可以提前享受到城裡人無法享受到的美食,像夏季上坡上的「地瓜」,秋季雨後破土的「傘把菇」,樹上生長的野生「木耳」等等接下來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一種食物,它生長在野外,但因其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如今已經被大量種植,它就是狗爪豆。
  • 秋葵能生吃嗎 秋葵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秋葵營養豐富,口感又十分的好,因此,有不少的人都非常的喜歡吃秋葵,那麼,關於秋葵怎麼吃,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然而,不少人都不清楚,秋葵能不能生吃,那麼,如果您想要了解的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秋葵能生吃嗎?
  • 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
    最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上竟然有一種最愚蠢的動物,它可以吃掉自己的腦子,然後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這種最愚蠢的動物就是海鞘。海鞘是雌雄同體的,但是它是異體受精,據說海鞘的幼體具有脊椎動物的特徵,然而,幾小時後,它的身體前端就漸漸長出突起並吸附在其它物體上
  • 醋溜白菜時,放醋的時間很關鍵,做對了,白菜脆爽更酸香,還解膩
    醋溜白菜的做法:備用食材:白菜半顆,生抽1勺,大蒜3瓣,幹辣椒2個,陳醋1勺,蠔油1勺;製作過程:第一步,白菜清洗乾淨,控水後,將白菜幫和葉子分開切,白菜幫斜著切成片,葉子切成大塊,幹辣椒剪成小段,吃不了辣可以不放;第二步,大蒜剝皮後切成蒜片,待準備好所有的食材後,便可開始炒菜,炒鍋置於火上燒熱後,加上點食用油,油燒至溫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