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大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一個非常偶然的過程。原本他坐在樹下看書,結果被樹上的蘋果砸中了腦袋。愛思考的牛頓就在想:「蘋果會落地,為何月球卻不會掉落在地球上?蘋果和月球之間有哪些不同呢?」想著想著,牛頓就開始對萬有引力進行了探索。而這種從生活中找尋靈感的故事,也並非外國才有。中國有個哲學家,看兩隻麻雀吵架,就發明了「梅花易數」。
那此人是誰呢?他就是北宋哲學家邵雍。邵雍,字堯夫,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出生在林縣上杆莊。他年少時便才智出眾,曾慷慨激昂地想求取功名。為了能夠高中,邵雍幾乎無書不讀,在求學中對自己也十分嚴格。他冬天不生爐子,夏天不扇扇子,苦學了好幾年。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識,邵雍又遍遊西周的古封國遺址。等他回來後,曾感嘆說:「道在是矣!」從此再沒出去遊歷。
李之才做共城縣令時,聽說邵雍好學,便去見邵雍,對他說:「你想了解物理性命的學問麼?」邵雍對此很感興趣,便拜李之才為師,學習了《河圖》、《洛書》、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圖像等。而邵雍在研究這些經典的同時,智慧也在悄然增長。不僅明白了天地的運動變化規律,而且對於微小的飛行類動物和草木植物的特性也瞭然於胸。
有一天,邵雍進入梅花園賞花,偶然見兩隻麻雀在枝頭爭吵,後來這兩隻麻雀忽然爭枝墜地。邵雍看到這種現象,當即運用其心經易數進行佔卜。據他佔卜的卦象顯示,明天會有一個鄰居女孩兒來攀折梅花,園丁因不認識而驅逐她。少女在驚恐之下從梅樹跌下,傷到大腿。結果第二天,此事果然發生。人們都將邵雍當作了神人,稱其預測未來的方法為「梅花易數」。
而學會了這種佔卜之術的邵雍,也不再醉心仕途。宋仁宗嘉祐與宋神宗熙寧初年,兩度被舉,他均稱疾不赴。施耐庵寫的小說《水滸傳》,便是以他的一首詩作為開篇。傳聞邵雍曾準確預言了後來的靖康之變,讓子孫避居蜀中。他的子孫依言行事,避開了大難。但可惜的是,「梅花易數」在流傳的過程中已經失傳,今天人所了解到的,只是一點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