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便開始嚴抓貪汙腐敗,「打老虎,拍蒼蠅」一個都不放過。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官場廉潔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國家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靠著走後門來的,沒有一點真才實幹,只要有錢就可以胡作非為,那可想而知,整個社會的風氣將會如何敗壞,國家的未來又將如何。這一道理在古代也不例外,縱觀歷朝歷代,一旦官職成為一種商品在市場上隨意交割,那麼改朝換代的腳步也就不遠了。
古代官員的選拔制度,從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漢朝的察舉制,再到後來的科舉考試,雖然制度在不斷的變化,不同時期都有所不同,但是都和如今的高考一樣是萬人過獨木橋,從範進中舉時的興奮,就可以看出難度係數多高了。但是正是由於難度高,也讓各位學者們不得不努力學習,從各個方面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結果,至此改變命運,走向成功的大道。但是一旦官職的獲得變得不再那麼艱難,而是拿錢就能買到,那麼想必便不會再有那麼多人願意去投入自己大量的精力去嘗試,與其花費幾十年的辛勞去追求一個可能根本得不到的東西,不如直接花錢買一個,日後當上大官了掙錢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可是如果整個國家的人都這樣想,官職買賣成為正常的交易,那麼還有幾人願意去做真正的學問,還有幾人能夠將文化傳承和發揚,更有幾人能掌握治理國家的方法呢,到了那時候,百姓受不了民不聊生的苦日子,大批反抗者們紛紛一擁而上,執政者的皇位必然不保了,江山易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清朝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慈禧當政的清朝晚期,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慢慢的與其他國家開始拉開差距,鴉片戰爭也是一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之後籤訂了一份又一份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
清政府的財政已經完全不能維持了,此時的政府非但沒有引入有志之士,反而為了彌補財政大量買賣官職,官員們濫竽充數,大家只想著如何剝削勞動階級,如何往自己腰包裡裝錢,不能為國家獻一計一策,進一步加快了清王朝滅亡的腳步。據說當時李鴻章家的做飯的下人也花了不少錢買了一個官職,還通過李鴻章的指點大賺了一筆,一個廚子都能這樣幹,更別說那些地主官僚了。如此混亂的官場必然使國家統治階層水平下降,沒有好的領導階層,一個國家又怎麼會走的長遠呢,改朝換代也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