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其中各派學說就紛繁複雜,包羅萬象。
中國民間受宗教文化的影響,一直就有因果輪迴,報應不爽這種說法。當然,這只不過是歷史巧合而已,雖然如此,但還是能讓人感覺到很驚奇。
三國時代,就真真切切地發生了一些重大的歷史巧合事件,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惡果循環(政權禪讓也傳染)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北方的曹操經過多年的徵戰,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隨著權力越來越大,曹操終於成了把控朝政的權臣。曹操去世後,他的兒子曹丕,就逼迫漢獻帝於公元220年舉行了禪讓儀式,從而完成了以魏代漢的歷史進程。因為是被逼禪讓皇位,這期間漢獻帝所受的屈辱和辛酸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很快,當歷史走到公元265年的時候,歷史就開了曹魏一個天大的笑話,四十五年前漢獻帝被逼禪讓的場景,被司馬炎原封不動的,搬來安在了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奐的身上了,可想而知魏元帝曹奐感受到的無助和悽涼,應該和漢獻帝是一模一樣的。
歷史更為詭異的是,和曹操一樣同為權臣的司馬昭非得要向曹操學習,讓下一代去逼迫當時的皇帝禪讓,從而完成改朝換代的大業。
二,善果循環(善待前朝亡國之君)

翻看中國歷史,大部分的改朝換代都是血腥而殘酷的,不但戰爭使老百姓生靈塗炭,新生的政權更是要對前朝的皇族趕盡殺絕加以滅族。這種暴行先例的開行是從南朝劉宋政權開始的,以前還真不是這樣的
公元220年,曹魏代漢以後依照商,周以來的慣例對待前朝亡國之君漢獻帝確實還真沒有太多的為難。魏文帝曹丕去除漢獻帝帝號降封為山陽公爵,遷徙封地安養晚年,後來漢獻帝劉協就是拿著山陽公的俸祿在封地壽終正寢的(181年——234年)享年55歲。雖說失去江山對漢獻帝來說確實是非常痛心的事情,但是相對於後世改朝換代,動不動就對前朝皇族加以滅族來說,漢獻帝也是非常幸運的了。

當四十多年以後曹魏政權覆滅之時,晉朝司馬家同樣依照曹魏慣例,去除曹魏末代皇帝魏元帝曹奐的帝號降封為陳留王,後來曹奐也是在陳留王封地壽終正寢的(246年——302年)享年56歲。
正是因為曹魏政權有了善待漢獻帝的舉措,才讓曹魏的後代子孫也同樣的得到了別人的善待。
大家看看,歷史有時是不是很詭異很有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