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羽經兩位高僧點化,頓悟因果成為著名的菩薩

2020-12-04 青衫文齋

三國關羽經兩位高僧點化,頓悟因果成為著名的菩薩 | 文 三隻眼讀史

佛教早在東漢初年就由印度傳到了中國,作為高深的佛家文化,必然要與中國固有的儒家文化相碰撞,在碰撞的過程中產生借鑑和融合,形成了漢傳佛教的特殊內容,有了漢傳佛教自己的神、自己的菩薩。佛教在南北朝時期逐漸進入興盛階段,梁武帝蕭衍一生篤信佛教,三次捨身出家念佛,梁武帝在位期間親自登壇講經說法,主持眾生的皈依剃度,廣修寺院,後世唐代詩人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詩句,可見當時佛教的鼎盛。今天,我們有一起來談談佛教中的一個中國元素——關公成神。

《三國演義》記述東吳大將呂蒙偷襲荊州,關羽剛愎自用,腹背受敵,兵敗被殺。關羽死後陰魂不散,一路大叫「還我頭來」,飄飄蕩蕩地來到荊門州當陽縣玉泉山,恰好遇上從汜水關鎮國寺雲遊到此的高僧普淨長老,普淨長老在山清水秀的玉泉山結草為庵,每日打坐參禪。這一夜,風清月朗,普淨長老正進入身心空靈的境界,卻聽見關羽的「還我頭來」呼嚎,呼嚎聲漸行漸近,來到普淨長老的身前,普淨長老抬頭一看,見關羽騎著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一臉怒氣踏空而來。

普淨長老與關羽曾經有過一面之緣,在汜水關幫助關羽看透卞喜的陰謀,使關羽斬卞喜通關而過,因此自然要打個招呼,說道:雲長安在?關羽魂魄見是普淨長老,也就十分尊重地滾鞍下馬,來到長老跟前,普淨長老說:老僧普淨,昔日汜水關前鎮國寺中,曾與君侯相會,今日豈遂忘之耶?關羽誠懇地說:向蒙相救,銘感不忘。今某己遇禍而死,願求清誨,指點迷途。普淨長老說: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報應不爽。今將軍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

高僧普淨長老一席話讓關羽頓悟其中因果,大地震動,只見關公下跪叩首說:某悟矣,願吾師剃度。關公皈依之後,常常在玉泉山顯示法身護佑民眾。《佛祖統紀》也有關於關公皈依佛教的記載,隋朝隋文帝開皇十二年,天台宗的創始者高僧智頗大師到荊州建寺廟,關羽的神靈告訴他,願建寺廟護持佛法。七天後,一座寺廟拔地而起,智頗大師帶領僧眾入寺演法。關羽的神靈又對智頗大師說,願意做佛教的伽藍護法神菩薩,智頗大師便給他授了「五戒」,同時向晉王楊廣請奏,封關羽為護法菩薩,塑像供奉,這樣關公就成為本土佛教神明。佛寺中關公為伽藍菩薩,與韋馱菩薩同是佛教大護法。

用生動的故事,講述枯燥的歷史,請關注「三隻眼讀史」。

相關焦點

  • 《新玉曆寶鈔》金丹結緣人解《龍華經》、《新龍華經》
    朕當初和太乙金仙乃是桃園三結義之中的關羽,劉備。稱之劉備為兄長。後證得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果位,乃是十八代玉皇天尊位,兄長分靈證得玄德大帝,此關係慎密。而今三期,朕心憂急,望願世人改過自新。持善而行,歸正回心,不違規律,天道而行,同享仙境。】這句話已經很明確地說明在桃園中有一條生路,可知《龍華經》對眾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三國中,真正能與關羽匹敵的2位大將
    關羽被後世稱之為武聖,在當時,關羽的武學修養和造詣也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在關羽一生中,最精彩的戰例有幾個,比如關羽的處女秀溫酒斬華雄,比如關羽的代表戰斬顏良誅文丑,比如晚年負傷的情況下和龐德戰和等等,都廣為人知。在整個三國時期,真正能抗衡關羽,只有2位名將,及呂布和馬超。
  • 三國中德字輩的都是人才,兩個霸主,兩位大才,一員猛將!
    三國中的人物稱呼很奇怪,和現在的人名不同,每個人都帶有表字。如關羽字雲長,張遼字文遠,甘寧字興霸等。如果關係好,一般就直呼表字,如吳國太直呼劉備為玄德。總之表字和人名一樣,帶什麼字的都有。但其中還有很多帶「德」字的人,卻個個了得,可以說是最強表字。
  • 三國最忠義者的結局是被斬殺,雖身首異處,卻是最高榮譽,關羽
    尤其是在三國這樣的亂世中,人們喜歡用英雄輩出和烽火不斷來形容那個時期,這句話總結得很好。但是同時,正因為英雄輩出,所以歷史不可能記住每一個英雄的名字,所以能被流傳下來的事跡,雖然不說其中主人公實力一定多麼強大,但是也有他突出的特點。在三國無數英雄中,有人忠義,有人奸詐,有人是天賦異稟,有人是默默積累,但無論是誰,都有屬於自己的陣營,出了這個陣營,都是敵人。
  • 何為百業經
    《百業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甚深經典。共有一百多個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仙人、國王、大臣、婆羅門、施主,居民、妓女、獵人等人物,形象地闡明了善惡之因必感善惡之果的真諦。
  • 盧臺長是什麼菩薩的化身?
    佛教一般以佛法僧三寶為信仰對象,皈依三寶是成為佛教徒的標誌。而根據現有材料,沒有任何記載「心靈法門」創立者盧軍宏曾經皈依三寶,也沒有明確記載他曾跟隨某位佛教界人士學習、研究佛學的師承。但盧臺長卻自稱觀音菩薩的代言人,經常運用「神通」「看圖騰」的方式為人算命消災。
  • 施耐庵寫《水滸傳》的時候,為什麼經常把關羽搬出來?
    宋元以來,關羽一直在走著紅運。他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神。人們竟連他的名字也不敢叫,只稱他為「關公」,或「關忠義」。人們把關羽當作一尊神,雲頂禮膜拜。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利用各種藝術手段,又對關羽作了種種的美化,把他寫成為忠,義、勇的化身,成為人們行動的楷模。
  • 歷史上的「八戒」為僧人朱士行 是三國時高僧
    史實上「朱八戒」即僧人朱士行,法號八戒,三國時高僧,潁川(今河南禹州市)人。史載,魏齊王曹芳嘉平二年,印度律學沙門曇河迦羅到洛陽譯經,在白馬寺設戒壇,朱士行首先登壇受戒,成為我國歷史上漢家沙門第一人。他出家受戒後,在洛陽一帶講解《小品般若》佛經,因當初翻譯的人把領會不透的內容刪略了很多,講解起來詞意既不明確又不連貫。他聽說西域有完備的《大品經》,就決心遠行去尋找原本。
  • 在三國歷史上,關羽沒有「溫酒斬華雄」,那麼斬華雄的到底是誰?
    三國之中,有三個結拜兄弟——張飛、關羽、劉備,此三人十分有名氣,而關羽的名聲更是裡面最好的。在《三國演義》之中,最早讓關羽名聲在外的,當屬「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了。東漢時期,董卓曾經把控了朝政,在朝中做出許多無道之事,引起了關東軍閥聯合討伐。然而,董卓手下卻也不少良將,就如華雄便是一個戰鬥能力極高之人,關東軍閥之中的俞涉、潘鳳才不過幾招便被華雄斬殺,引起了軍中的恐慌。
  • 三國題材手遊報告,關羽在各大主流遊戲中是什麼稀有度的英雄呢?
    說起手遊,那自然離不開三國題材。我國四大名著其中的《三國演義》應該是最為人熟知的一本小說了。在亂世之中,文臣武將猶如過江之鯽,亂世梟雄紛紛揭竿而起,沒有所謂的正義與邪惡,只分勝敗。這個時代的背景對於一款手遊而言便是最好的題材,也是最容易改編的。
  • 三國英雄有多高?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
    三國英雄有多高?關羽、呂布超2米?曹操還不到1米6!從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單位換算,都知道1尺約等於33.3釐米,而古代這個一尺也是飄忽不定的,就拿三國時期來說吧,當時的一尺就是23.04釐米。在三國中有很多關於身高的描寫,比如說堂堂七尺男兒,還有什麼身高八尺,身高一丈了,你知道三國中英雄們的真實身高是多少嗎?
  •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長啥樣?影視劇裡大都拍錯,三國劉關張兵器考
    而人們對於這三人的憧憬和喜愛,也愛屋及烏的讓劉關張三人的兵器,成為了人們所熟知的神兵利器。不過就像我們之前講過的「西遊記」猴豬沙師兄弟三人的兵器一樣,劉關張三人的兵器其實也有許多討論,那麼他們三人的兵器究竟是什麼樣的呢?老實說,雖然《三國演義》也是結合了大量民間故事,但是作者羅貫中對於其中戰鬥和兵器的描寫,比起《西遊記》來說簡直是惜墨如金。
  • 老外眼中的三國人物之關羽,忠誠與正義,帶有浪漫色彩的戰士
    他們怎樣看關羽呢?我們可以從一些外國文章中窺見一斑。例如在《The man was no myth》這一篇文章中開篇就提到了關羽(Guan Yu)也被稱為關公(Lord Guan),或者成為關聖帝君(Holy Ruler Deity Guan),也可以稱呼為漢壽亭侯(Marquis of Hàn shòu Village)或壯繆侯(Marquis Zhuàng móu)。
  • 文殊菩薩是何物修煉成仙?他的本體是啥,前世又是誰
    眾所周知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而現在的佛教也已經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了,為表敬重每年各個菩薩自己的道場都會舉行巨大的盛典,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山西五臺山,是佛教四大道場之一,他與普賢菩薩同侍釋迦牟尼佛,是所有菩薩弟子中的上首,所以文殊菩薩又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 彌勒佛為何又叫「一生補處菩薩」?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彌勒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佛菩薩,在中國及日韓等地家喻戶曉,甚至不論是否信仰佛教,都願意在家中供奉他的聖像,看著就能讓人感受到親近和歡喜。對他的尊稱,有稱「彌勒菩薩」,也有稱「彌勒佛」,那到底是菩薩還是佛呢?
  • 一代武聖關羽身首異處,背後原因令人驚訝
    關羽,五虎將之一,是劉備最信任的武將之一,也是桃園三結義,劉備的二弟,可是荊州戰敗,一代武聖關羽關雲長卻身首異處,對蜀國來說是最慘重的打擊,從此確立了三國版圖,若非這次失利,和後來劉備伐吳,絕對可以奠基蜀國在三國中絕對主導的地位。
  • 三國成語故事:萬人之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張飛傳》,這是作者陳壽對蜀漢猛將關羽和張飛的一句評價。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張飛膽氣過人威武勇猛,僅次於關羽,曹魏謀士程昱等人都稱讚關羽和張飛二人是可以抵抗千軍萬馬的將才。關羽非常關心士卒,但在官僚士大夫面前驕橫傲氣,張飛則敬重有知識有地位的士大夫,但卻不體恤普通士兵。劉備常常告誡張飛說:「你刑罰殺戮過重,天天鞭打士卒,卻令他們繼續呆在你的身邊。你這是取禍招害的行徑啊!」不過,張飛依然我行我素,屢教不改。
  •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他為救關羽,不惜洩露天機,結果關羽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很喜歡《三國演義》中的英雄形象的吧!那麼接下來小編就要問了,在三國中那麼多的英雄要謀略有謀略要膽識有膽識那麼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呢?相信有很多小可愛們都是諸葛孔明的忠實粉絲,小編不得不說諸葛孔明真的是在三國中最聰明的一個人了,劉備要不是有諸葛孔明的輔佐那麼他的蜀國是不會變得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三國鼎立的局面就是由於諸葛孔明的存在。諸葛孔明的智謀我們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這個是不容爭議的。不過除了諸葛孔明在三國中還是有很多非常有才能的人的。
  • 三國當中的關羽身高九尺,尺到底是什麼概念?你算幾尺男兒?
    古代人形容身高一直是用尺這個度量單位,相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三國各位將軍。要是按照現在的度量,關羽九尺就有兩米七多,那簡直是巨人啊。不過其實古代的尺並不是三十釐米足有,大概只有二十三釐米,所以關羽的身高如果是九尺的,那就是大概一米九的樣子。但是三國志中最高的並不是關羽,而是三國第一戰將呂布。
  • 關羽死後,身首異處埋葬,怎麼專家卻發現了三處關羽墓?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斬下首級,身首異處。據說他的頭顱被孫權送給了曹操,曹操感念關羽的忠肝義膽,為他製作木身,最後安葬。而他的身體,被劉備取回,安葬在了洛陽。所謂的「頭枕洛陽,身困當陽」就是這樣而來的。但是如今,專家們卻發現了三個關羽墓穴,難道其中一個墓穴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