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為何又叫「一生補處菩薩」?

2021-01-19 明月天心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彌勒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佛菩薩,在中國及日韓等地家喻戶曉,甚至不論是否信仰佛教,都願意在家中供奉他的聖像,看著就能讓人感受到親近和歡喜。對他的尊稱,有稱「彌勒菩薩」,也有稱「彌勒佛」,那到底是菩薩還是佛呢?而彌勒的形象也有疑問,為何有時是常見的菩薩相,有時卻是大腹便便的布袋和尚?

彌勒,是古印度婆羅門的一個姓氏,意思是慈愛,他也是跟隨佛陀出家的弟子之一,生活修學看起來不是那麼精進,可佛陀卻對他總是另眼相看。其實在過去世中,他的修行甚至還早於佛陀,二者有很深的因緣,而且他還得到佛陀的授記。彌勒先於佛陀涅槃,後上升至兜率天內院,以「一生補處菩薩」的身份,為天道眾生演說佛法。

直到五十六億年後,將和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的經歷那樣,在這個娑婆世界降生、出家、成佛,而且是繼任釋迦牟尼佛之後,娑婆世界賢劫的第五尊佛。所以,尊稱菩薩是因為他目前是菩薩身,尊稱彌勒佛是因為他是未來佛,全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我國大乘佛教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為彌勒菩薩聖誕吉日。

據《佛說彌勒下生經》記載,彌勒未來自兜率天下生人間後,將在翅頭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證悟成佛,然後分三次演說佛法。過去在釋迦牟尼佛教法下仍未得道者,在這龍華三會裡,將以上、中、下根之別,悉可得道。然而五十六億年還很遙遠,我們能否與未來佛早日相見?在《佛說彌勒上生經》中說:若能發願身心皈依彌勒佛,將生臨終亦可得生兜率天上,聽聞佛法甚至未來隨彌勒下生人間。

彌勒菩薩所居住的兜率內院,是在欲界第四層天內,要往生彌勒淨土的門檻相對不高。經中說,至誠懇切地皈依三寶,清淨持戒,如法布施,發願往生即可成就。全因彌勒菩薩本著慈悲之心,善巧方便地度化眾生。彌勒菩薩就好比一位大學教授,發心到一個小學裡去任教,學問好、教法也親和,這就是一種回真向俗的精神。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高僧選擇發願往生彌勒的兜率內院。例如東晉高僧道安大師,圓寂前口誦彌勒佛名不斷,並與弟子留言「同願生兜率」。後來又有法顯大師西行求法,極大地推動了彌勒法門的傳播,至唐朝時更是發展到家喻戶曉。

著名的玄奘法師之所以西行求法,初衷之一就是學習《瑜伽師地論》。相傳此論是無著菩薩,夜升兜率天彌勒內院聽聞彌勒菩薩說法後返回人間,再為大眾演說並記錄而來。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大師都是彌勒菩薩的信奉者,窺基大師留下一部《彌勒上生經疏》,就是他在遊五臺山時感夢而造,而在寫這部經疏期間也發生過不少奇事。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信眾來說,他們心目中的彌勒菩薩可能就是那位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在寺院的山門口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幅偈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不論我們是否信仰佛教,是否真正皈依佛教,我們都願意親近和供奉彌勒佛,因為他的樂觀、慈悲、隨和,與任何人都沒有距離感。

布袋和尚外出行腳化緣,雖然常常受到他人的冷眼和嘲諷,但他卻用行動向世人演示:忍辱波羅蜜,便是妙中寶。布袋和尚總是笑口常開,以天為蓋、以地為席,四海為家、無牽無掛,用《布袋偈》向世人演示: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布袋和尚慈悲寬容,無論什麼都一笑了之。他用插秧這個比喻告訴世人: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願我們都做人間的彌勒佛,所有人都能在生活中,多一點布袋和尚的心態:忍辱、樂觀、慈悲、大度。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相關焦點

  • 孫悟空連如來都不放在眼裡,為何偏偏對彌勒佛恭敬有加?
    孫悟空為何不害怕如來呢?第一:他和如來是老相識,悟空初出茅廬時就被如來打擊到了,兩人算是不打不相識,如來也不是喜歡玩很多彎彎繞繞的人,猴子也是不喜歡動腦子的人,兩人一拍即合,猴子哪裡還會區分尊卑。第二:悟空知道如來有求於他,悟空和如來之間從來就是合作關係,悟空負責把唐僧護送到靈山,如來負責給悟空加官進爵,兩人的位置一直很分明,猴子也就不喜歡搞什麼尊卑了。
  • 八大菩薩分別是誰?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文殊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  彌勒菩薩在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 對阿彌陀佛了解多少,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美名早早就飛入老百姓的家中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知道,沒有人是不知道的。觀音菩薩神通廣大,成為我國受信眾最多的佛菩薩之一。「阿彌陀佛」想必我們也並不陌生,進入佛門之後聽到最多的也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麼大家對阿彌陀佛又了解多少呢?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 在藏傳佛教中,一處補生彌勒佛坐像有什麼特殊含義{一}
    在釋迦牟尼佛示現人間成佛的時候,彌勒為八大菩薩弟子之一。如果將佛陀所講經論進行總結和歸納,可以分為廣行派及深觀派兩支傳承,其中之廣行派法義乃由佛陀傳授給彌勒,再經無著、世親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而深觀派教法則由佛陀託付給文殊師利菩薩,經龍樹、月稱等歷代祖師傳至今天。
  • 「彌勒佛」的形象,在中國是怎麼誕生的,它到底是誰的化身
    彌勒佛在佛教中是一個很特殊的菩薩。在佛教中彌勒佛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居住六欲天的兜率天宮中,在哪裡講經。當時釋迦牟尼佛,預示著彌勒佛即將圓寂,於是命其來到人間,重新修行,可以成為其他佛的替補,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被稱之為彌勒佛。正式由於彌勒佛的特殊性,一直被世人崇拜至今。
  • 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三句話,福報無量!
    正所謂「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自佛教傳入中國,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悲憫精神和美名就深深刻入百姓心中,成為人們心中的敬仰。我們最常見到的觀音菩薩造像往往是菩薩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楊枝播灑甘露,象徵播灑清涼於人世間,解救眾生脫離危難。
  • 佛陀預言:未來彌勒佛降世 人類世界是這樣的
    這一首贊偈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學時,因為多修此一贊歎法門,持誦上述的偈頌,故早於彌勒成佛。所以,彌勒菩薩現在只能稱作補處菩薩,等到當來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名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隨舅父阿波離申修行。
  • 為何乾隆會自比為文殊菩薩?
    乾隆皇帝本名叫做弘曆,他是一個自命不凡的皇帝,乾隆在位期間,大興土木,興建別囿園林,到處遊歷,留下許多御題碑刻,他也喜愛書畫,皇宮裡面珍藏的許多古代珍貴書畫,都有他塗抹的題跋,沒有題跋的也會有「乾隆御覽之寶」等印章,他的一生還創作了四萬多首詩,自詡「十全武功」,晚年自號「十全老人」,由此可見其自戀到何種地步
  • 宇宙停止膨脹時間與彌勒佛問世時間一致?
    昨日在《今日頭條》發表《宇宙最晚將在58億年後停止膨脹》後,看到有位叫悟空藏的網友回復了這樣一句話:「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時,不由打了個機靈,下意識感覺到這個網友是有所指,於是馬上就用這個數字百度了一下,發現這個數字居然是指彌勒佛出世的時間,立時有點發懵!
  • 全球最高彌勒佛造像,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還有雲豹在此活動!
    彌勒佛是佛教菩薩中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被奉為鼻祖。在我們的很多漢傳佛教寺院裡都會常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佛,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習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而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景點有著全球最高的銅質坐姿彌勒佛造像哦!
  • 西遊中最神秘的菩薩到底是誰?原為東方世界之主,排名比如來還高!
    這黃袍怪為何要在巽地上連吸三口氣,然後再吹一口風呢?只因在八卦方位中,巽生風。原著在描寫孫悟空在八卦爐中時,也曾提到,巽地有風則無火,因此孫悟空才沒有被八卦爐燒死。不過,這一次黃風怪的神風特別厲害,竟然讓孫悟空在風中也難行走,更不要說降妖退敵了。
  • 地藏菩薩什麼時候能夠成佛?為何現在還是菩薩呢?
    地藏菩薩那很多人都非常清楚地藏王菩薩,都知道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很多人就有疑問了,地藏王菩薩這功德如此大,為什麼還是菩薩呢?佛陀就把他累劫所發的願都說了一下,曾經地藏菩薩是一個長者的兒子,碰到一個佛,叫獅子奮迅萬行具足如來,長者的兒子就問這個獅子奮迅萬行具足如來,你怎麼這麼帥呢?獅子奮迅萬行具足如來就說,你也想要這麼帥的話,就必須要久遠以來去救度解脫一切遭受苦難的眾生。這位大長者的兒子,馬上發願,從現在開始,我要把六道的眾生都度成佛,然後我再成佛,所以因為這個大願力的原因,至今還是菩薩。
  • 讓你見識一下「菩薩」打架,太陽都打沒了
    不過在佛教中,確實也有兩位修行高深的「菩薩」打架,太陽都打沒了。在久遠劫以前,有兩位菩薩的修行境界,可以說,已經無法用文字來形容,他們足五通,得四禪八定,就足以說明修行的境界。這兩位菩薩,一位叫:題耆羅。一位叫:那賴。五十多年的時間,二人在山洞同修。他們也是心懷慈悲,悲憫眾生不知因果,頭腦混沌。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其實從佛教義理來說,「滿天神佛」是不對的,「滿天神仙」是正確的,因為道教是多神論。對於佛教來說,和西方基督教一樣,屬於一神論。
  • 出生幾點鐘的女人,一生得菩薩厚愛,貴氣十足,長壽又富貴
    而心地善良的人不僅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就連菩薩都尤其寵愛這種人。因此這種女人到處都行善積德,因此總是能夠積下很多福報。而她們積累下來的福報總是可以福及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下面就一起和小編看看,幾點鐘出生的女人,一生都得到菩薩的厚愛,洪福旺盛,財源旺盛呢?一起來看看吧!
  •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生日是哪天?文殊菩薩的生日在農曆的四月初四。考試前為何要禮拜文殊菩薩?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間的小孩有父母一樣,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文殊菩薩,既然是三世果位如來,其智慧特殊可知。
  • 劉素雲老菩薩:無量壽經 第7集
    菩薩修行必須知足才算圓滿。兜率天是欲界天的第四層天,分內院和外院。內院是彌勒菩薩說法的地方,外院是天人居住的地方,他們在那裡享受快樂的環境。〖舍兜率〗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菩薩示現作佛,八相成道的第一相。第一相是下生相,是補處菩薩從兜率天下生到人間。這是諸佛示現成佛的一般形象。
  • 寺院裡為何金剛怒目,而菩薩卻總低眉?
    於大殿虔心參拜之際,見金剛多現怒目圓睜之威嚴忿怒相,而菩薩則多現溫婉低眉之慈悲寂靜相,心有疑惑。路遇小沙彌,遂問道:「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怒目金剛」是形容人的威勢、面目兇暴,以降伏誅滅惡人;「低眉菩薩」是形容人的面貌態度慈祥,以愛攝護他人。兩者形相、作法雖有差異,但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有的方便作法。
  • 五臺山的文殊菩薩,為何與龍王搭上關係,一個詞「滄海桑田」
    今天,小齊就來淺談下,隱藏於五臺山佛教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地質學故事,與文殊菩薩、龍王等兩個神話人物息息相關。對於「菩薩」一詞,很多人腦海裡就想到慈悲為懷、普渡眾生,而今天所談到的文殊菩薩不僅是仁慈的代表,還是智慧的象徵。因為在眾多佛經裡,他直接與「般若」掛勾,什麼又是「般若」?般若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佛教神話裡的大智慧、終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