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都很熟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美名早早就飛入老百姓的家中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知道,沒有人是不知道的。觀音菩薩神通廣大,成為我國受信眾最多的佛菩薩之一。「阿彌陀佛」想必我們也並不陌生,進入佛門之後聽到最多的也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麼大家對阿彌陀佛又了解多少呢?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說到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佛的故事。據說,當觀世音菩薩還是一個凡人在世間修行的時候,他有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善根。當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的時候,卻找不到解脫的方法。他無法忍受眾生的苦難,就生起了希望眾生遠離一切苦難的願望。
說到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佛的故事。據說,當觀世音菩薩還是一個凡人在世間修行的時候,他就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善根。當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的時候,卻找不到解脫的方法。他無法忍受眾生的苦難,就生起了希望眾生遠離一切苦難的願望。
他發誓要拯救眾生,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他會把他的身體分裂成成千上萬的碎片。然而,當他真的試圖拯救生命,他才發現困難有多大。眾生無知,本性低下,甚至頑固。他們聽不進他的話,怎麼能談解脫呢?此外,眾生實在是太多了,困難重重。就這樣,一絲疲憊和鬆弛的念頭就出現了,正是這種念頭,還是凡人的觀世音菩薩身體就開始分裂了,異常痛苦。
此時,阿彌陀佛已經成為佛,自然力量神通廣大,阿彌陀佛利用權力把這些碎片變成成千上萬的手和成千上萬的眼睛,並且被賦予了神聖的力量,所以觀音菩薩具有了能量,阿彌陀佛救了觀世音菩薩,並教導他不要逃避,而是要不遺餘力地履行自己的意願。觀世音菩薩為了報答阿彌陀佛的恩情,把阿彌陀佛當成了自己的老師。
當我們看觀音菩薩的相貌時,不管觀音菩薩什麼樣的形象,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觀音菩薩的頭上總是有一個佛像,是的,這個小佛像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為了感謝師恩,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他總是把阿彌陀佛的雕像放在自己的頭上。我們常稱它為「佛頂頂佛」。
為什麼叫」佛「頂頂佛?事實上,觀世音菩薩早在過去無量之前就已經修行成佛了。在佛教中,修行所獲得的地位是不同的,觀音菩薩似乎處於佛的地位之下,但卻更受尊重。
所以,觀世音菩薩除了是阿彌陀佛的弟子,觀世音菩薩實際上還是阿彌陀佛的隨從。當我們去一些更大的寺廟,我們會看到三個佛菩薩站在一起。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悲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
觀世音菩薩也是阿彌陀佛的「一生補出佛」。例如,我們婆娑世界的大師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在經歷了近一萬年的法時代之後,佛陀學說的時代結束了。下一世將是釋迦牟尼的補出佛,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大師他帶領眾生進入淨土。繼阿彌陀佛之後,接替他的是觀世音菩薩。
在《般舟贊》中有這樣一句話:觀音引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和其他菩薩接引眾生到西方的極樂世界。當我們向觀音菩薩祈禱時,觀音菩薩會拯救我們。它不會只停留在現世的利益上面,最終會引導所有的眾生向西方的極樂世界。這就是觀音菩薩拯救眾生的目的。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