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

2020-12-03 阿彌陀佛念我

1.淨空法師: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

【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以為阿彌陀佛跟我們沒關係,殊不知在法界當中,恩德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我們把他忘掉了,他沒把我們忘掉。他念念當中希望我們早一天往生佛國,早一天成佛度生。所以我們只要是一念覺悟,跟阿彌陀佛的願力就相應了;這個一定要熟讀大經,就是本經,淨土宗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我們才真正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知道這一分恩德,就應當要依教修行,才不辜負阿彌陀佛。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十四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14

2.淨空法師:這個法門讓我們這一生能夠走上補處菩薩這一條道路

【複次阿難。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這實實在在是四十八願裡面第三十五願、三十六願這兩願的成就。三十五願是「一生補處」,三十六願是「隨意教化」。讀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做的保證,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解,是本師給我們做保證,保證你一定證到『一生補處』。

一生補處是什麼?實在講,就是圓滿成佛。一生補處的地位,觀世音是一生補處菩薩,大勢至也是的,文殊、普賢都是,彌勒菩薩也是的,我們在一生當中可以證到這樣的果位。這個果位實實在在講,在《華嚴經》當中說,要修多久才能證得?無量劫;一般經典裡面給我們講,三大阿僧只劫,那是方便說,真實說是無量劫!但是這一個法門,你一生當中就成就,這不可思議!一生,那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那這沒話說,我們能理解;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一生成就,為什麼?經上說了所有現在、未來。現在,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那些菩薩;未來,是我們想去往生的,這就是未來。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已經是一生補處菩薩,這什麼人相信?真的是難信!可是我們仔細想想,它有道理,它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你這一生決定往生,往生就是一生補處,現在雖然沒有往生,你決定往生,那你現在就已經是一生補處一類的!所以問題問問我們,我們自己有沒有把握決定往生?

怎樣才有把握決定往生?我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你好好的去念這一部經,依照這一部經去做,你能夠把這一部經做到兩成、三成,你就決定往生。經裡面的教訓能夠做到十分之二、三,就決定往生;你要能夠做到十分之六、七,那你往生的品位就高了;如果這個經上一條也做不到,那你只可以說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沒指望,這一生不能往生。這一生沒指望就很可憐,為什麼?在六道輪迴,不曉得輪到那一生那一劫再遇到,遇到不容易,這要知道的。所以遇到了一定要珍惜,珍惜怎麼講?專修!什麼念頭都放下,什麼事情也要捨棄,為什麼?不是重要的事情,都是六道輪迴的事,要把輪迴事舍掉,一心一意專修淨土,專念彌陀,這才能決定去!問題就是看你能不能放下。

放下,不是叫你平常什麼事都不做,不是這個意思。你有責任,你有工作,必須要去做;做完了以後,心裡頭不要牽掛,老實念佛,這就對了。要專不能雜。今天我念佛,明天又想參禪,那就沒指望了。真正往生,前面念過上輩、中輩、下輩,你看那個往生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是往生條件!你還要搞別的法門,這就不行。所以要記住決定不能夾雜,決定不能間斷,這非常重要的,我們這一生才能夠走上補處菩薩這一條道路!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十四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14

3.淨空法師:這兩位菩薩都是從娑婆世界去的,這娑婆世界很光榮!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大眾當中有兩個人很特殊、很特別,他們的『威神光明』特別大。

【阿難白佛。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

這是把二大菩薩的名號給我們宣說出來了。

【此二菩薩。於娑婆界。修菩薩行。往生彼國。常在阿彌陀佛左右。】

世界無量無邊,這兩位菩薩都是從娑婆世界去的,這娑婆世界很光榮!娑婆世界有兩位大菩薩常在西方極樂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所以這個世界跟觀音、勢至關係非常密切。

【欲至十方無量佛所。隨心則到。】

這是當然的,前面普通的菩薩也是如此,『欲至十方無量佛所』,也是隨心則到,何況這兩位大菩薩!底下這經文很重要。

【現居此界。作大利樂。】

這是講觀音、勢至。釋迦牟尼佛特別告訴我們,這兩位菩薩現在住在我們娑婆世界,幫助佛接引眾生,而且菩薩常常化身在我們人間,我們人間不認識!像印光大師就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這個事情不假!印光大師《永思錄》裡面有記載,菩薩常常化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幫助我們。

【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觀音菩薩真的救苦救難,當你在最有危急、有災難的時候,你能夠以至誠心念觀世音菩薩,真的可以得救!可是人往往在急難的時候,一驚慌,把念佛菩薩都忘掉了,那就沒有法子,這叫什麼?叫業障。到應當要念佛的時候,他有障礙想不起來了,驚慌失措,這就沒有法子。所以平常要多念,養成一個習慣。實在講,常念佛的人不太容易遇到災難,真正念佛的人不太容易遇到。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十四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14

4.淨空法師:那麼多人都看到你,你能做壞事嗎?你能起個惡念嗎?

【佛告阿難。彼佛國中諸菩薩眾。】

這一句也要注意到,『諸菩薩眾』,是指極樂世界全體大眾,它是菩薩世界。

【悉皆洞視。徹聽。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

『洞視』,是天眼通;『徹聽』,是天耳通。他的天眼能見多遠?天耳能聽多遠?『八方』,是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方;『上下』,上方、下方,十方世界。空間,十方,時間『去來,現在』,去是過去,來是未來,現在。十方三世,沒有講距離,沒有講距離就是圓滿的,十方三世這是廣大無邊,他們的天眼都能見,他們的天耳都能聽。我們在四十八願裡面看到,不但他們看得到我們,聽得到我們,我們在此地今天晚上這一會,西方世界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我們這裡講的話,他們也聽的清清楚楚;我們心裡在想什麼,他們沒有一個不知道,統統知道!我們說是瞞人家,瞞不住!瞞那個凡夫可以,欺騙凡夫,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那些人是一個都瞞不住的。這底下又說:

【諸天人民。】

這是講十方三世『諸天人民』。

【以及蜎飛蠕動之類。】

這講六道眾生,簡單說,這一句就是說明十方世界六道眾生,包括我們在內。

 【心意善惡。】

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念是善、是惡。

 【口所欲言。】

我們嘴裡講些什麼。

【何時度脫。】

你什麼時候才會覺悟,才會離開六道輪迴。

【得道往生。】

『得道』,你真正把這一條路找到了,這個地方得道是這個意思,跟普通一般講法不一樣。道是什麼?念佛這一個法門,念佛這一條道路,為什麼?它接著底下講往生。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皆豫知之。】

他們統統都曉得。所以我們讀這一段經文應該可以放心了,什麼時候我們要往生,不要怕阿彌陀佛也許太忙把我們忘掉不來接引了,那怎麼辦?不可能的事情。十方世界每天無量無邊的人往生,阿彌陀佛統統接引。阿彌陀佛是不是太忙了,阿彌陀佛一點也不忙,為什麼?分身去接引,阿彌陀同時能分無量無邊身,所以他一點也不忙。你什麼時候去往生他都知道,西方世界每個菩薩統統知道。

因此我們真正修淨土的人,一心一意要專念阿彌陀佛,「一向專念」。心裡不能想別的,想別的,自己想想看,他們那裡人統統都知道,我還想往生,怎麼能相應?不但惡事不能做,一個惡念都不能有。孔老夫子所謂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那麼多人都看到你,你能做壞事嗎?你能起個惡念嗎?這個事要知道。一般凡夫不曉得,這個經念多了都知道,確確實實如此。

往生必要的條件就是心要清淨。心淨則土淨,心裏面一個惡念不生,這是清淨心,才能夠與西方淨土感應道交。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你心清淨了,往生的緣就熟了。我們今天念經、念佛求什麼?就是求恢復清淨心而已。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十四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14

相關焦點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成佛是遍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理想
    世間的貧窮下賤也不具有永恆的性質,我們只要聽從佛菩薩的教誨,總是有翻身的機會。就看我們如何去認知了,我們有什麼樣的觀念知見,就會有相應的境界,我們就相應地是那樣的人。也就是說,我們有人的知見,我們就是人,我們有天人的知見,我們就是天人,我們有鬼的知見,我們就是鬼,我們有畜生的知見,我們就是畜生,我們有佛菩薩的知見,我們就是佛菩薩……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早就在《法華經》上對眾生宣講,「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 一個念頭起,遍虛空法界都能收到
    當我們一個念頭生起,遍法界虛空界都能收到,這是真的,它太快了,光的速度跟它不能相比。我們起心動念很重要,善念惡念一起就有所感,一個善念,說不定那個地方有人平安、幸福,一個惡念一生說不定哪個地方發生災難,阿彌陀佛淨念生成西方極樂世界,雜念造就了今天娑婆世界。
  • 淨空法師:往生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都知道了
    淨空法師西方世界只要去往生的,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幾乎都跟阿彌陀佛差不多,這是不可思議的譬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以娑婆世界來說,小乘阿羅漢(這四果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的天眼能夠見一個小千世界,有這麼大的能力。阿羅漢裡面,天眼最特殊的,是阿樓馱,阿樓馱是修得的,也不過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已,就這麼大的能力,這是小乘羅漢天眼最大的。西方世界往生的那些人,他們所得的天眼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見不到的,不是一個小千世界、大千世界,無量無邊恆沙世界他都見得到。
  • 阿彌陀佛光明無量,我怎麼沒有感覺到啊?
    ,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不念佛,這束光雖然有,但是在我們的身心上產生不了直接的妙用。 現在我們知道有這個彌陀光明的存在,彌陀是靠光明作佛事,靠光明來拯救我等眾生。所以我們就要以深信切願,至誠懇切地念這句名號。 當念這句佛號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光明就召喚出來了。這光明是無量光,裡面含攝著十二光如來,對我等修行有巨大的加持作用。
  • 「阿彌陀佛」的正確念法,別再念錯了!(法布施一次,獲福無量)
    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這句話中的「阿彌陀」就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就像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樣。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當前中國漢地很多佛寺牆壁上,都題寫「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很多人聽僧人或居士念佛號,可能會對「南無」兩字較有興趣,分明寫著「南無」,為何要念「那摩」?
  • 誰是「阿彌陀佛」?
    在《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裡號無量清淨佛,這尊佛所在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曹魏康僧鎧《佛說無量壽經》裡稱阿彌陀佛︰「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之間的關係
    筆者年輕的時候對佛教故事很感興趣,曾經問過長輩們一個問題:阿彌陀佛是誰?結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答案一:阿彌陀佛是佛號,念就可以了,阿彌陀佛本身不是一個佛。答案二:阿彌陀佛是如來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也就是西遊記的如來佛祖。
  • 阿彌陀佛|誰是迷信,誰是智信,這個真不好說!
    坦率講,對我而言整部《壇經》當中唯一始終真切到可觸可感的人物,恰恰正是那個被六祖笑稱為「只解塑性,不解佛性」的方辯上人。當讀到六祖「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這一段的時候,恍惚間我竟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憨厚真誠的方辯——「我」捧著那尊花了數日功夫精心塑成的「曲盡其妙」的大師像,而頭頂正感受著大師溫熱的撫摸和祝福。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所以,我們學佛不能自我驕慢,要持久地精進修行,多學、多聽、多悟。西方三聖大家都非常熟悉,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什麼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伴彌陀左右,而不是其他的佛菩薩呢?這裡面隱藏著很深的淵源,或許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法界之光、般舟之光,如虛空沒有掛礙
    就像一盞明燈能夠照亮虛空法界,日出、月滿、燈炬。就好比說我們現在的「般舟三昧」,這個般舟海會、般舟功德藏、功德寶、功德海,能夠讓那麼多的眾生得到利益,得到解脫!你們想想看,現在的野鬼孤魂有多少?冤親債主,殺生的有多少?你們殺生造成的冤親債主有多少?你想想你這一輩子殺了多少生啊?每一個人背後有多少冤親債主呢?
  •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
    為什麼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是最快的成佛方法,看法師開示。人命無常,修行人只有光陰最寶貴,一定要老實念佛,才不會虛度光陰。學佛真正能夠成就的,善根深厚,心地清淨,沒有妄念,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這是為一切念佛人作真實的證明。
  • 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到底供誰?同桌供奉如何?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這三位大佛在民間信仰度極高,很多信徒都會在家中供奉佛像。多數信徒不懂佛法,只是單純的為了信而信,為了求保佑而信,就會出現選擇困難症,到底家中應該供奉誰?婆娑世界之人非常希望能夠進入極樂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很特殊,凡人的肉體無法進入,必須依靠阿彌陀佛接引靈魂,才能到達極樂世界。簡而言之,只有往生才能到達極樂世界。要想阿彌陀佛親自接引,並不是臨死前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可以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生前要做善事,積攢功德。
  • 淨空法師:如何理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不是二?
    我們淨土宗講到常寂光土,常寂光,身跟土是一不是二,這個很難理解。依正不二,性相一如,真妄不二,理事不二,這些話說的是什麼?你仔細去想一想,就是說明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不是二,這是諸佛如來親證的境界。如來親證,我們茫然,這是怎麼回事情?實在講,就如同我們這一個身體,我們整個身體,我們自己親證,清清楚楚這是我們一個身體。
  • 我們的娑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是修行人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華嚴經》說:「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如經所說,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智慧的世界,其中所呈現的一切,都互相依存。在華嚴世界之中,每個眾生、每個因緣,都如同帝釋天主──釋提桓因頭上的摩尼寶珠一般,嚴密地層層互攝,由此排列成就智慧莊嚴的世界。在此世界之中,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聖人。華嚴世界,是一個彼此造福的世界。
  • 阿彌陀佛,施主是誰?
    假如佛祖有靈,在聞知這100萬不能算著黃志光的受賄所得時,一定會問:阿彌陀佛,那這100萬的「善款」,真正的施主應該是誰?錢雖然出自李亞鶴,但卻是黃志光用自己的名義捐出的,如果佛祖還不承認是黃志光的「功德」,這不僅對不起「黃施主」虔誠心理,更辜負了李亞鶴的一片誠意。
  • 觀音菩薩「天冠」中的立佛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係嗎?
    菩薩以無量悲心慈航倒駕,應化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又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在彌陀入滅後,將遞補佛位,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由此看來,觀音菩薩是佛門萬千菩薩中的「普通」一員。但是,觀音的知名度卻遠超過諸菩薩,甚至於超過釋迦牟尼佛。俗語「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就毫不誇張地反應出觀音在善男信女心中的地位。
  • 佛教上的十法界是六道和四聖法界,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什麼?
    我們今天在六道,六道裡頭全是妄心做主;四聖法界,他也是妄心,不過他有覺悟,他有很高的覺性,依然用的是妄心,四聖法界;到實報莊嚴土完全用真心。這第二個,生方便有餘土,是妄心用得正,沒有用邪。換句話說,它的方便土、同居土、實報土,它是通的,在同居土裡面往生的人,人天,跟生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沒有障礙,天天在一起,所有的活動都在一起,這是我們世界上沒有。我們這個世界也是凡聖同居土,菩薩、阿羅漢我們見不到,他看到我們,我們看不到他。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的人跟法身菩薩是天天在一起的,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研究討論在一起,所以他進步快。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提起「南無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這可以說是佛教裡最常念到的一句佛號,我們在寺院的各個地方、角落都能看到這句「六字大洪名」。寺院裡的僧人乃至皈依佛門的信眾居士也常常嘴裡不停念這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的知名度比較大,很多對佛教不太了解的人都會下意識地將其與「釋迦牟尼佛」等同,認為阿彌陀佛就是佛祖,這就搞混淆了。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到底是誰?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此會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首先,咱們來簡單了解一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亦稱「佛陀」,簡稱「佛」,是佛教的創始人。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會把這兩尊佛搞混,尤其是不了解佛教的人,一直都分不清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的區別。民間一直流傳著「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阿彌陀佛的名號,每個人都知道,但真正了解阿彌陀佛的人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