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誰是迷信,誰是智信,這個真不好說!

2020-12-03 淨宗傳承

上次採訪武漢佛文師兄的時候,曾聽老師兄講到她的女兒也是三寶弟子,不過所學乃通途法門,具體哪宗哪派不知其詳。只記得老師兄提到女兒愛讀六祖《壇經》,然後就認為像母親這種一心念佛、凡事靠佛的便屬於十足的「迷信」做派了。

聽到這兒我不禁啞然失笑,多年前的記憶一下被勾起了,也讓我好像又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一)

在我的書櫃裡有一套普及版的《中國傳統文化讀本》叢書。出版介紹中提到該叢書將精選60部中華文化古籍的經典之作並分六輯推出。可惜我只有完整的第一輯共10部,包括儒釋道及諸子各家著作。其中,佛教部分選取的是《金剛經》、《心經》和華嚴宗祖師賢首大師的《華嚴金獅子章》——顯然這是標準的精英趣味了。

然而奇怪的是,除此之外我卻只有叢書第二輯中的一冊,而這一冊恰恰就是慧能大師口述的《壇經》。說到這本《壇經》,真算得上是對我影響最早也最深的法寶之一了。至今還記得是怎樣被下面這段導讀文字所打動的:「《壇經》是中國僧人唯一被稱之為經的著作。這在全部佛教史上(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都是絕無僅有的。」於是乎,就讀啊,背啊,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還有「風動,幡動,仁者心動」之類,都是滾瓜溜熟。尤其聽大師講「一念悟即佛」,這簡直不就是易如反掌嘛!真是不亦快哉!呵呵,不錯,正如您所料,彼時的我,就是個典型的口頭禪、嘴把式。

好在基本的自省能力尚存,所以讀著讀著感覺就變了。想想看,慧能大師在被追殺的生死關頭還能從容不迫地為人開示,關鍵是還能一語中的!這真的正如五祖弘忍大師所講的「見性之人……輪刀上陣,亦得見之」啊!可是我呢?要真的讓我上陣廝殺,別說什麼見性了,恐怕什麼也見不到了——估計我乾脆直接先把自己嚇死過去就算了!哈哈。還有大師那些卓越的弟子們,往往也都能藉由三言五語的點化,便即刻言下大悟,心意豁然,並就此各於一方大大地弘法紹化。再看我呢,對於他們師徒之間那些充滿機鋒的對話,吭吭哧哧好容易一字不錯地讀下來,可頭腦裡卻永遠是一片混沌……於是,六祖及其弟子漸漸地就幻化成一組金光閃閃的群像,飛升而去,直達雲端,然後就在那裡若隱若現了。

坦率講,對我而言整部《壇經》當中唯一始終真切到可觸可感的人物,恰恰正是那個被六祖笑稱為「只解塑性,不解佛性」的方辯上人。當讀到六祖「舒手摩方辯頂曰:『永為人天福田!』」這一段的時候,恍惚間我竟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憨厚真誠的方辯——「我」捧著那尊花了數日功夫精心塑成的「曲盡其妙」的大師像,而頭頂正感受著大師溫熱的撫摸和祝福。可是為什麼,「我」的心頭卻分明泛起了陣陣難言的感傷和委屈之情呢?!……

不過無論如何,《壇經》之於我,依然稱得上緣深恩重。雖說讀的是越來越五味雜陳,但我還是不斷地在讀。直到有一天,毫無徵兆地突然就被其中一句話瞬間擊中:「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哦,不思善不思惡!我心中異樣的倏然一動,好像一下子明白了這看似截然相反的善與惡,其實都同樣是屬於我們這同一個世界的。而我們要抵達的卻是另一個超越這類對立分別的新世界!真是怪哉,以前看了無數遍的文字,原來都是從未真正入心哪,而只有這回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石破天驚!我相信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其實也為我日後得以進入純粹的淨土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為當後來一聽到「不論善惡,不問罪福」的彌陀救度大法,當下我就心開意解,歡喜信受了!

當然了,眾所周知,慧能大師是堅決主張「自心淨則國土淨」的,他犀利地發出詰問:「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當初讀到這裡時,也曾甚覺痛快,深以為然。但是如今再想就會怡然地報以一笑:這個不成問題啊!被佛接到西方淨土,我們自然業障盡除,壓根兒就不會再造罪了嘛……

(二)

下面我想說的是,就在昨晚,因為想到和佛文師兄的對話,就又取出了久已不看的這本《壇經》隨手翻著。忽然我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因為就在六祖針對韶州刺史關於念佛往生西方的答問之後,赫然看到了這樣一段點評:「佛教在解脫論方面,一直存在著『自力』和『他力』論兩種觀點。『他力』論認為,人的自我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求得解脫,必須依賴佛、菩薩的『救度』和『加持』。『自力』論則主張解脫需要依靠自我的力量。但傳統的『自力』論也兼容了『他力』說,而慧能大師卻是徹頭徹尾的『自力』論者。」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天哪,這無比熟悉親切的「他力」兩個字在過去那麼多年裡,怎麼就全無印象呢?

再一想,不足為奇。看是肯定也看到過的,只不過對於當初的我來講,那也只能是見如未見。因為我那時候跟叢書的編者們觀點一致啊,也毫不懷疑地認為:「生命的解放和自由依靠的是自身的智慧,而不是外在的迷信和崇拜!」聽聽,多麼鏗鏘有力啊。然後就又想到佛文師兄的女兒了,看來我們都是免不了要經歷這樣一個自以為是的階段啊。

一邊慚愧地笑著,一邊又不禁對這套叢書的編者們生起了一絲敬意。這些來自中國社科院和北大的學者們畢竟還是有些水平的。不說別的,要知道一如當年的我本人,有多少在佛門裡混跡了多少年且自我感覺極好的人,卻始終都不曾明了還有個「他力與自力」的概念區分,甚至對此壓根兒聞所未聞。甭管是否想過什麼叫真正的修行,以及自己能否做得到,反正他們就是籠統含混地認定:「修行嘛,那肯定是自己的事嘍,『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嘛!至於佛力加持,嗨!估計也就是聊表敬意那麼一說而已,不能當真吧!」

萬幸,現在的我們總算是明白了:把佛和「我」截然分開,那才是末法凡夫的迷亂之見呢!而分開之後,不信佛,卻信「我」,那就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迷上加迷了。比如佛文師兄的女兒,經過這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的考驗,也真正認清了在緊急關頭自己除了念佛向佛求救以外,那是啥本事也談不上了啊……

據說慧能大師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被視為萬家生佛了,那麼,他那些卓越的弟子們又都會是什麼根機,我們就不敢也無法妄加揣測了。但是,咱自己是何等本來面目,應該還是心裡有數的吧?說什麼「不思善惡」,對我們而言,還真的只能是說說而已啊!

(三)

(「搖搖子」老居士)

我專門保存著一張人物照片,照片中的老太家住安徽宣城,她被人戲稱為「搖搖子」。因為她平時言語絮叨,不著邊際,東一句西一句;性格呢,也東搖西晃得,沒定性,不靠譜。那張照片也很是傳神,讓你一望而知,像這樣一位顯然沒啥文化、沒啥心機、又多少有點不著調的老婦人,淪落在人群中,將註定是屬於被嘲笑與被輕賤的。

可就是這樣一位「搖搖子」老太,對無條件的彌陀救度,一聞即信,而且喜出望外地說:「這才是我能修的法門,我就專念佛專靠佛了!」從此說到做到。比如,丈夫生氣罵她的時候,罵一句她就回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等於丈夫罵多久,她就念多久的佛。晚上失眠了,她就會在被子裡反反覆覆小聲嘀咕「阿彌陀佛,給一點瞌睡,讓我睡一下。阿彌陀佛,給一點瞌睡,讓我睡一下」,讓人聽了又好氣又好笑。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位老太太居然提前一年就嚷嚷著說自己明年就要往生了!還說阿彌陀佛給她分的房子老大老大,很莊嚴。我想,當時周圍的人都會覺得這老太恐怕是真的魔怔了吧!最有趣的是,到了第二年農曆九月,她又跑去問一位估計是挺有威望的居士:「我見到阿彌陀佛啦!我想問一件事,我走的時候,那件大花的衣服能不能穿?」那位居士八成是哭笑不得吧,就告訴她:「你要是真隨阿彌陀佛去了,軀殼就隨人家擺弄了,不必顧慮穿什麼衣服。」老太一聽,高興地直接蹦起來,說:「太好了。我不是這個月就是下個月,要走了!」然後那位居士就忍不住勸她說:「你知、佛知就好,你就不要到處再說啦!」因為平時她老這麼講,讓別人不但不信,而且生出反感,以至於有人當面就對她冷嘲熱諷。

這老太似乎對周圍的反應通通渾然不覺,她又去跟另一位居士說:「我已經到岸啦,你還要好好修哦。」估計當時對方聽了,還不知怎麼暗自撇嘴搖頭呢。

然而就在幾天之後,這位「搖搖子」老太,果然身無病苦地安詳往生了!

這是一個對我極有觸動的案例,每次凝視著老菩薩那張既讓人想笑又叫人感動的念佛照片,我就會想:「跟那些受人抬舉、被人敬重的大學問家、大修行人相比,我寧願效法這位老人家,做一個只會念佛靠佛的愚婦。反正誰心裡歡喜有靠誰自己知道!」就像多少次看到師兄們一臉幸福地笑著說的那樣:「咱們念佛人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呀。」是啊,那還怕被人說咱迷信嗎!

況且,拜託,到底誰才是真迷信哪!?

《道德經》裡有句話說得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大概是「明智」一詞的來歷吧。我覺得在此不妨把它改為「知佛者智,自知者明」。當我們對佛力的不可思議,多少有一點兒領悟,比如你知道了哪怕地球上所有眾生,包括任何一窩螞蟻,全都有緣聽聞佛號,而在一秒鐘之內同時命終,那麼阿彌陀佛也必將精準無誤地現身其前,接引每一位眾生往生極樂——那麼請問,您還好意思再提自己有什麼修行功夫嗎?反過來講,有了這樣的自知之明,才可能進一步開啟知佛之智。這就不是迷信,而是智信,是明信了!所以我們才能無疑無慮地全身心歸命於佛,從而踏上一條真正明智的解脫大道。

最後再說一句作為收尾吧,千萬別再迷信那個無知而無畏的「我」了!它可是專門負責「坑死人不償命的」哦!

南無阿彌陀佛。

來自:編輯部de故事@佛迎居士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相關焦點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
    1.淨空法師: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以為阿彌陀佛跟我們沒關係,殊不知在法界當中,恩德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我們把他忘掉了,他沒把我們忘掉。他念念當中希望我們早一天往生佛國,早一天成佛度生。所以我們只要是一念覺悟,跟阿彌陀佛的願力就相應了;這個一定要熟讀大經,就是本經,淨土宗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我們才真正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知道這一分恩德,就應當要依教修行,才不辜負阿彌陀佛。
  • 誰是「阿彌陀佛」?
    這即是常說的阿彌陀佛十三個名號(即無量壽佛加上十二光佛)。除此之外,阿彌陀佛還有許多稱號,如無量法身、無量名號、無量世界、無量方便等等。阿彌陀佛譯為無量佛,也就是佛無量,也可說阿彌陀佛便是十方三世無量諸佛的代表,如《觀無量壽經》說:「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做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因此,古人說:「諸經所贊,盡在彌陀。」
  • 都說這個世界離了誰地球照樣轉,但離了她還真不行
    我們華夏文明數千年來,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可是出過許多相當牛逼的人物,可以說誰也數不清也根本沒法統計。但如果你要說統治我們這個世畀的三界加三教中的牛逼人物?那就相當清楚屈指可數了。釋家佛學是漢以後從印度逐漸傳入我們華夏的,它的代表人物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如來佛、達摩祖師及觀音等等。
  • 阿彌陀佛,施主是誰?
    如果黃志光不掌握著重權,不會給李亞鶴這個商人帶來實際性的利益,李亞鶴怎麼可能把100萬的現金交到黃志光這裡?他把100萬現金交到黃志光這裡,更是同意黃志光用自己的名義捐贈出去,這實際上也就等於把錢賄賂黃志光了,而黃志光又以自己的名義把錢捐贈出去,更說明了這筆錢實際上已經成了黃志光的財產,和李亞鶴已經沒有什麼關係。
  • 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彌勒佛到底供誰?同桌供奉如何?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彌勒佛,這三位大佛在民間信仰度極高,很多信徒都會在家中供奉佛像。多數信徒不懂佛法,只是單純的為了信而信,為了求保佑而信,就會出現選擇困難症,到底家中應該供奉誰?極樂世界不存在煩惱一說,婆娑世界是三惡五趣雜會之所,充滿了煩惱與痛苦。婆娑世界之人非常希望能夠進入極樂世界,但是這個世界很特殊,凡人的肉體無法進入,必須依靠阿彌陀佛接引靈魂,才能到達極樂世界。簡而言之,只有往生才能到達極樂世界。
  • 阿彌陀佛,觀音,佛祖共同的老師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淨土,故又稱接引佛。阿彌陀佛代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因此阿彌陀佛也稱無量佛。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同屬西方極樂世界,站在阿彌陀佛的右邊,代表大慈悲,觀世音菩薩也是西方三聖之一,另外二聖就是居中的阿彌陀佛與左邊的大勢至菩薩。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說了你都不一定信!相信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人的家裡,信奉的都是佛教。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在我們中國,還是信奉佛教的是佔大多數的。一個佛家人,念叨出他們的佛號「阿彌陀佛」這在佛經裡面有記載,這是在佛教很早的時候有一位道行很高的和尚,他希望呢,可以在西方營造出一個讓所有的人都可以忘記一切不美好的地方,沒有任何煩心事的地方。他的這個菩薩的心腸,去感化了一些他碰到的一些很不好的人,他努力勸說那些人去嚮往善良。
  • 觀音菩薩「天冠」中的立佛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係嗎?
    菩薩以無量悲心慈航倒駕,應化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又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在彌陀入滅後,將遞補佛位,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由此看來,觀音菩薩是佛門萬千菩薩中的「普通」一員。但是,觀音的知名度卻遠超過諸菩薩,甚至於超過釋迦牟尼佛。俗語「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就毫不誇張地反應出觀音在善男信女心中的地位。
  • 淨土宗:和阿彌陀佛最親近的人是誰
    於是在世間自在王佛面前做修行匯報,發了震動天地的四十八大願,隨後即圓滿成就佛果,這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眾生設立的,因為要攝受十方眾生,所以四十八願涉及的面很廣,修行任何法門的人,只要回心淨土,阿彌陀佛都不捨棄。但是要說到最契合彌陀心願的,那還是一心念佛求生極樂的人——最為親。
  • 佛教:阿彌陀佛是誰,許多人念了一輩子佛都沒弄明白
    相信人們對阿彌陀佛這一佛號是再熟悉不過了。無論信佛與否,當人們在心有所求或身心不安時都會念上幾句阿彌陀佛。但恐怕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了解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其中不乏許多念了多年佛的人。我們人類世界所在的這個大千世界叫做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是教主。大千世界如恆河沙數一般不可計數,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在其他世界早已有佛;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也會不斷有人成佛。
  • 「騙子」很像專家,專家卻很像「騙子」······這個社會,到底是誰愚弄了誰?
    我一直想研究這是怎麼做到的,難怪說他們專業啊,他們居然毫無任何羞愧之心,他們拿著自己的文憑,拿著自己的行醫執照,居然毫無愧疚地對大眾說:你們要相信醫院,相信醫生,相信專家的話,這些病都是要終身服藥的,治不好的,那些跟你們說能夠治好的人,都是些所謂的養生大師,不專業的,半路出家的,來我們這裡吧,我們為你準備了所有的檢查,無論你是否需要,我們為你準備了各種可能,如果你出現各種服藥的副作用、併發症,都不用擔心
  • 只相信科學也是迷信、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更是迷信
    現在這個世界,各行各業實際上就是一行——商業,個個都是商業,無論幹哪一行統統是,要錢就是商業,各行各業沒有了,全是商業。怎麼辦?這個問題太嚴重了,真嚴重。  不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恢復起來,這世界沒救。誰來救?
  •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之間的關係
    筆者年輕的時候對佛教故事很感興趣,曾經問過長輩們一個問題:阿彌陀佛是誰?結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答案一:阿彌陀佛是佛號,念就可以了,阿彌陀佛本身不是一個佛。答案二:阿彌陀佛是如來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也就是西遊記的如來佛祖。
  • 《情滿四合院》誰說傻柱傻,誰才是真的傻
    《情滿四合院》向觀眾展示了發生在這個院子裡的故事,劇中每一個悄然的變化,都是最終的人心所向。觀眾也在何雨柱身上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層次豐富的「好人」,懷揣著無私的善意,卻依舊帶著正義的稜角,刀子嘴之下包裹的是柔軟的豆腐心腸,有著北京爺們兒的仗義和細膩。
  • 生孩子儘量避開這個「時刻」,並非迷信,連醫生也說這些時間不好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說起來,老一輩人都有一個小缺點,那就是過於迷信,無論是小兩口結婚的日子還是媽媽生孩子的時辰,老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講究。生孩子儘量避開這個「時間點」,並非迷信,就連醫生都不看好一年有十二個月,其中有三個月份不適合生孩子。
  • 航天智信成立!
    航天智信召開「三會」此前,航天智信於本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股東會會議、一屆一次董事會會議、一屆一次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章程、組織機構設置等議案和方案,選聘了公司董事、監事及高層管理人員。
  • 宣化上人:五時八教都在 「阿彌陀佛」這四字裡包藏著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請法,唯獨《阿彌陀經》是沒有人請法,佛不問自說。為何沒人請法?因為沒有人明白這種法。淨土法門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阿彌陀佛」四個字,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典。
  • 仰信、智信、證信,是佛子信仰的相繼次第
    ▲信仰,要歷經仰信、智信、證信的不同次第佛子對三寶的信仰,是要經歷仰信、智信、證信的不同次第,這也就是說佛子的信仰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不斷深化、完滿的過程,可以說貫穿到從凡夫到成佛的整個過程。佛法強調信、解、行、證可以說體現了信仰不斷深化的過程,「信」可以說是最開始的對佛陀言教的「仰信」,「解」可以說是進一步在仰信的基礎上對佛陀言教的理解,即「解信」,「行」可以說在「解信」基礎上的淺層次的「證信」(修行中出現的種種好的境界),「證」可以說是在信仰的最後成就,即真正的「證信」(證得無生法忍)。
  • 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時,注意這2點,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許多信眾也經常嘴裡念這句佛號。常去寺院的人,會發現寺院處處都可見「阿彌陀佛」的身影。雖然許多人常念「阿彌陀佛」,但對「阿彌陀佛」的了解知之甚少,念誦其名號,也往往追逐表面形式主義,使念佛的功德漏了、散了,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