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天冠」中的立佛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係嗎?

2020-12-03 蓮荷居士

觀音,梵文念作「阿婆盧吉俱合婆羅」,它最初被翻譯成觀世音、光世音、觀是自在。在佛法鼎盛的唐代,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去掉了「世」字,觀音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關於觀音菩薩的身世,《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有言,菩薩已於無量劫之前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菩薩以無量悲心慈航倒駕,應化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又為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在彌陀入滅後,將遞補佛位,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由此看來,觀音菩薩是佛門萬千菩薩中的「普通」一員。但是,觀音的知名度卻遠超過諸菩薩,甚至於超過釋迦牟尼佛。俗語「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就毫不誇張地反應出觀音在善男信女心中的地位。

觀音菩薩象徵著「大悲」,被寄予解救世間眾生出離苦厄的期望。譬如在《普門品》中,佛陀告訴無盡意菩薩:「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正因為觀音應化無方,因此其相狀亦頗多,經籍中記載的有雙臂、四臂,乃至八萬四千母陀羅臂觀音,有雙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觀音。我們熟知的千手千眼觀音,以及摩訶止觀上列舉的六觀音,三十三觀音,四十八觀音相等等,都是由此演化而來。不過,在流傳過程中,有許多民間信仰的成分加入其中。

依據淨土五經中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觀世音菩薩相好莊嚴,比如其「項有圓光,四周各有千由旬。圓光中有五百化佛,為釋迦牟尼。」除此之外,觀世音菩薩還「以毗楞伽摩尼寶為天冠,天冠中有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那麼,這尊「立佛」究竟是誰,與阿彌陀佛有關嗎?眾所周知,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同屬西方三聖,觀音頭頂的立佛,正是阿彌陀佛。觀音以此舉來報答阿彌陀佛的慈恩,《往生禮讚》中有言: 「西方阿彌陀佛,觀音頂戴冠中住。」《般舟贊》中說: 「天冠化佛高千裡,念報慈恩常頂戴。"

進一步探究經典,會發現觀音頭頂彌陀還有另外一層深意。那就是「觀音接引見彌陀」,眾生拜觀音為利益者多,求平安、求子女,而觀音菩薩則是「救苦分身化平等化,化得即送彌陀國」。也就是說,觀音加被眾生,滿願以後並非就此打住,而是希望眾生進一步修行,乃至成佛作祖。

觀世音菩薩以此大慈大悲之心救度眾生,而他尚且時刻頂禮彌陀佛,為何我們不能多多念佛呢?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對阿彌陀佛了解多少,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阿彌陀佛」想必我們也並不陌生,進入佛門之後聽到最多的也是「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那麼大家對阿彌陀佛又了解多少呢?阿彌陀佛與觀音菩薩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說到觀世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關係,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佛的故事。據說,當觀世音菩薩還是一個凡人在世間修行的時候,他有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善根。當他看到所有的生物都遭受著各種各樣的痛苦的時候,卻找不到解脫的方法。
  • 阿彌陀佛,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之間的關係
    筆者年輕的時候對佛教故事很感興趣,曾經問過長輩們一個問題:阿彌陀佛是誰?結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門。答案一:阿彌陀佛是佛號,念就可以了,阿彌陀佛本身不是一個佛。答案二:阿彌陀佛是如來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也就是西遊記的如來佛祖。
  •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這三者,是同一尊佛嗎?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不無玩笑地說,在當今社會,真正把佛教「發揚光大」的,並不是什麼僧侶,不是什麼協會,而是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玩笑歸玩笑,不過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正是那一部經典的《西遊記》,竟不自覺地讓「佛」的稱呼深入人心了。
  • 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父子關係你知道嗎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所有人的本性都一樣,都具有佛性,佛性都是平等光明的。為什麼在世間顯現出善與惡?善導大師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人是隨著環境因緣改變的,現在是善人,將來未必是善人,可能成為惡人;現在是惡人,換了環境也可能成為善人。所以,我們學佛不能自我驕慢,要持久地精進修行,多學、多聽、多悟。
  • 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
    1.淨空法師: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彼佛剎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這實實在在是四十八願裡面第三十五願、三十六願這兩願的成就。三十五願是「一生補處」,三十六願是「隨意教化」。讀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給我們做的保證,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解,是本師給我們做保證,保證你一定證到『一生補處』。一生補處是什麼?實在講,就是圓滿成佛。
  • 佛教: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何原因?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讓我們時時警醒自己,今天念佛了嗎?今天念三寶了嗎?正如學佛、信佛想要有成就,就必須得從實際出發,從當下進行改變。你想要獲得諸佛菩薩攝受,最簡單的就是問一問自己,自己修了多少,自己有沒有念三寶,念佛。當然除了警醒自己,「南無阿彌陀佛」也是信徒見面之時最基本的「禮貌」用語。
  • 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底是誰?
    相信大家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者寺院裡聽到看到這四個字——阿彌陀佛。許多不懂佛法的人就很是好奇,阿彌陀佛到底是誰?它是佛教裡最大的佛嗎?為什麼念「阿彌陀佛」而不念其它佛菩薩名號?難道念「阿彌陀佛」比念其它佛菩薩名號功德更大?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大家一起走進這篇文章。
  • 「佛教科普」西方三聖除了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另一尊是誰?
    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觀音菩薩並稱「彌陀三尊」或「西方三聖」,是大乘佛教淨土信仰體系中的一位重要菩薩。但在歷史傳統中,我們對大勢至菩薩多少還是有點陌生的。這位菩薩因何而得名?究竟長什麼樣子?其修行道路對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啟示?今天與大家一同了解。
  •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處祈求千處應,見者增福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的區別?看完你就知道了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會把這兩尊佛搞混,尤其是不了解佛教的人,一直都分不清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的區別。民間一直流傳著「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阿彌陀佛的名號,每個人都知道,但真正了解阿彌陀佛的人卻很少。
  • 都說這個世界離了誰地球照樣轉,但離了她還真不行
    釋家佛學是漢以後從印度逐漸傳入我們華夏的,它的代表人物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彌勒佛、如來佛、達摩祖師及觀音等等。爭奪的方法就是在人間各自立王,然後利用王的號召力引起人間的戰爭。使人間生靈塗炭民眾深受其苦。當然戰爭最終總有勝利的一方,勝利會帶來天下局部的一統。為此天下就會太平一段時間。當然輸的一方肯定是不甘的,肯定會在合適的時間另立新主。這樣人間就戰亂再現。如此反覆就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了,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願眾生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大家可能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沒有人不知道觀音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有著「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慈悲心腸,我們感覺好像更親近一些。關於觀音菩薩的傳說,網上已有太多,末學就不再多說了,今天專門為大家分享一下觀音菩薩名號的意義。為什麼叫觀世音,而不是觀己音?
  • 誰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又作阿彌多瘦,為無量壽之意,意指佛的壽命無限;亦有梵文名阿彌多婆,意譯為無量光,象徵無限光明。在梵本的《阿彌陀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記載,此佛壽命無數、妙光無邊,所以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平等覺經》、《後出阿彌陀佛偈》裡號無量清淨佛,這尊佛所在世界稱為清淨世界、極樂世界。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因此還有流傳出這麼一句話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由此可見,觀音菩薩,與彌勒佛是有多麼的受人敬仰。但在今日,農曆的九月十九,亦是觀音菩薩出家吉祥紀念日。以此吉祥殊勝之日,祈請大眾依身、語、意三門禮佛、念佛、誦經、吃素、放生等正善正行,廣做功德蒙觀世音菩薩大慈悲願力加持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眾生消除業障,身心安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 「南無阿彌陀佛」到底是啥意思?翻譯成現代漢語,終於懂了
    南無阿彌陀佛,似乎成了我們對於佛教的第一認知。 南(nā)無(mó)阿彌陀佛,他是一尊佛嗎?如果是,他又是哪尊佛呢,會是釋迦牟尼佛嗎?敢說,朋友們大多對此持有一種模糊不清的態度,心裡想著它是出家人的口頭禪,模糊定義為出家人言行善舉的總稱。
  • 阿彌陀佛|誰是迷信,誰是智信,這個真不好說!
    比如佛文師兄的女兒,經過這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的考驗,也真正認清了在緊急關頭自己除了念佛向佛求救以外,那是啥本事也談不上了啊……據說慧能大師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被視為萬家生佛了,那麼,他那些卓越的弟子們又都會是什麼根機,我們就不敢也無法妄加揣測了。但是,咱自己是何等本來面目,應該還是心裡有數的吧?說什麼「不思善惡」,對我們而言,還真的只能是說說而已啊!
  • 佛經中的「三世諸佛」,分別指的誰?
    譬如《法華經》就是十方三世諸佛齊聚靈鷲山,為眾生應機說法,經文中也有「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之說。再比如《觀無量壽經》中也提到:「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那麼,三世諸佛分別是誰,是指代三尊佛嗎?首先在時間和空間上,《無量壽經》中提及阿彌陀佛時說:「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去現在未來。
  • 為何和尚們總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翻譯後令人意外,鮮有人知
    相信很多讀者家裡,一定有一位信佛的老人,或是外公外婆,或是爺爺奶奶。每天清晨,他們的房間裡總能準時無誤地響起「南無阿彌陀佛」的音樂。而對於我們,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便成了佛教的代名詞。事實上,「南無阿彌陀佛」在佛教中確實很常見,幾乎是每個寺廟裡僧人的口頭禪,甚至連不信佛的人都知道,可見其傳播之廣。但這句人人都耳熟能詳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用在什麼語境裡。在86版《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但凡見到陌生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那是不是在佛教裡,這句話是「你好」的意思呢?
  • 「科普篇」佛造像的分類 II
    | 菩薩相 菩薩相:觀音(包含度母)、彌勒、文殊、普賢等八大菩薩、思維菩薩像(或彌勒、或釋迦太子)、菩薩形的阿彌陀佛(長壽佛)溥儒 【菩薩像】佳士得2013秋拍成交價292萬何謂菩薩,是指天國中低於佛的階次的諸神,釋迦沒成佛前也是菩薩的身份。
  • 佛教文化橫三世佛,東方藥師佛,娑婆釋迦牟尼佛,西方阿彌陀佛
    三世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依「三世」原本的時間意義而劃分的過去佛、現在佛與未來佛,而另一種是按地域劃分勢力範圍,此三世佛是指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前一種三世佛稱為豎三世佛,後者為橫三世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