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出現分蜂前會有哪些特徵,掌握了竅門就能提前做好防範

2020-11-25 蜜蜂小林

大家好我是小林,今天咱們就來談一談蜂群分蜂前有什麼徵兆的話題。分家是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通俗說法,實際上蜂群發展到一定群勢後都會自然分蜂,分蜂時老蜂王和部分工蜂離巢並另覓新址,而原蜂巢則留給即將或已經出房的新蜂王,蜂群培育雄蜂是蜂群自然分蜂的早期徵兆,原因是蜂王必須與雄蜂交尾後才能正常產卵,由於雄蜂從卵到完全性成熟比蜂王要長近20天,因此有分蜂意念的蜂群一般都會提前培育雄蜂

雄蜂房

也就是說蜂群中出現大量雄蜂房可能是要分蜂了。第二點 分蜂前蜂群的表現會是最明顯的,這時候的蜂群無論是活力還是採蜜蜂的數量都會有極大的變化。整個蜂群安靜的時間越來越多,蜂群不在像以前一樣交織在一起,讓蜂農能直接的感受到與別群不同之處。其次一些蜂群裡面的抱團現象越來越多,門口出現掛鬍子徵兆。

門口掛鬍子

蜂箱外面會有越來越多的蜜蜂不願意進去,然後會慢慢懸掛在蜂箱入口處,這時蜂箱口經常會出現蜜蜂抱團的情況,且時間越來越長。蜂箱內部則會日漸混亂,越來越沒有秩序,打開蜂箱時還會發現許多蜜蜂移動不動,但是蜂脾上面許多地方都空置了出來,沒有了往日工蜂在上面忙碌的情況一些蜜蜂要換地方了,這些要走的蜜蜂會變得越來越懶,不願再出去採蜜。整個蜂群採蜜的工蜂會急劇減少,每天都只有少量的大肚子蜜蜂歸來,其它的都是乾癟的。

王臺

蜂巢內部的工蜂還會慢慢搭建新的蜂王臺,為新蜂王做準備。而外在的一些蜜蜂對於外物的攻擊性會變的比較低,蜂群修築分蜂王臺是分蜂最顯著的特徵,一但蜂群中出現分蜂王臺則預示著最近幾天將發生自然分蜂,其實王臺就是專門用於培育新蜂王的臨時巢房,一般位於巢脾的底部且工蜂會先修築臺基,工蜂修築好臺基後蜂王便會在王臺中產下受精卵,受精卵經過3天孵化成小幼蟲,此時工蜂會一直飼餵其蜂王漿,最終這些小幼蟲將會發育成為新蜂王。老王一般都會在王臺成熟前離開,偶爾也有特殊蜂王在王臺還沒封蓋就提前分蜂的。以上是小林的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望大家補充謝謝。

相關焦點

  • 預防蜂群自然分蜂,從分蜂熱源頭解決問題,這4招很不錯!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養蜂人的管理下,從弱群成長為強群,強群維持群勢繁殖發展過程中,蜂群內容易產生分蜂熱,強群產生分蜂熱的原因有這幾點,新蜂數量充足,蜂群的採集能力和哺育能力較強,容易受到外界蜜源變化的影響,蜂群結構發生變化,工蜂處於閒置狀態,蜂箱內蜂群空氣流通性不足
  • 蜜蜂分蜂前還有這些特徵,真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呀
    為了能夠更早的掌握蜜蜂分蜂之前的變化,我們可以從蜂群內部的這些表現,來判斷蜜蜂已經在為後期分蜂做準備。一、控制蜂王產卵當外界氣候和粉蜜源條件都適合時,蜂群內部也已經具備分蜂條件,蜜蜂便會開始產生一種情緒,叫蜜蜂分蜂熱。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一、蜂群首次分蜂新群的特徵1、蜂量在分蜂群中,由於蜂王具有多雄交配及交配雄蜂精液量隨機,因此,蜂群都是由數個同母異父的亞家庭組成,導致新群中老蜂王和原群中王臺與蜂群中蜜蜂個體親緣關係指數不同(僅討論雌性蜜蜂),如果從春繁開始沒有換王的情況下,老蜂王與蜂群中所有的已經羽化的蜜蜂及未羽化的蜂兒之間親緣關係指數均為
  • 養殖中蜂,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蜂群即將要分蜂?
    這段時間裡,蜂群在一陣大進蜜之後,所有的巢房都存滿了蜂蜜,起了很多的雄蜂房,成片成片封蓋,目的是在為新出臺的處王準備雄性配偶,為處王交尾做前期準備。所以,有大批量的雄蜂房封蓋,就預示著分蜂情緒與日俱增,越來越濃。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中期分蜂熱的三個特徵及操作建議
    了解蜂群分蜂不同階段分蜂熱的特徵,及巢內存在的問題,有利於養蜂者採取恰當的措施,為養殖所利用。中蜂群分蜂中期分蜂熱的主要特徵有以下三方面特徵。一、蜂群育王在春繁發展的後期(分蜂期),隨著蜂群群勢的不斷增加,工蜂會在巢脾的下緣築造幾個王臺,並迫使蜂王在王臺內產下受精卵,工蜂開始育王,作為中蜂群分蜂中期的標誌。此時的雄蜂兒已經進入封蓋期,蜂群育王積極性高。
  • 掌握這幾點,讓你的蜂群旺一年!
    蜂群的春繁工作是所有養蜂人的重中之重,春繁做好了,不僅能讓你的蜂群一年旺盛,並且能讓你的蜂蜜產量翻倍,從而提升養蜂人的收益。那麼,春繁過程中,我們應該從何做起呢?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分享一下我個人的春繁經驗。1.首先,我們應該先幫助蜂群進行大清掃。因為,最終,過了冬季越冬期,蜂窩裡的垃圾、細菌可能會有一些。
  • 蜂群大流蜜期內自然分蜂有效利用的3個方法
    外界蜜粉源尚可,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易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群能增加蜂群的數量,有利於擴大蜜蜂養殖規模。同時分蜂群主要由休閒蜂組成,生理日齡較年輕,壽命長,能夠從事巢內的採集、哺育、造脾等各項工作,且效率高。早期的自然分蜂最有價值,因為它能在流蜜期前恢復群勢,並能充分利用大流蜜,生產和貯備大量的蜂蜜。
  • 蜂群分蜂的原因特徵,如何避免蜜蜂分蜂,蜜蜂分蜂后的優點與缺點
    蜜蜂分蜂前的準備與特徵:1.分蜂熱初期形成的時候,工蜂開始找地方造雄蜂巢,蜂王往雄蜂房產卵,正常蜂的蜂王開始產下大面積雄蜂脾時候說明蜂群開始有分蜂情緒的發生,此時蜂群會正常出勤採集蜂蜜與花粉。5.王臺封蓋約6天後,王臺即將發育成熟,新王快要出臺(分蜂情緒強烈臺剛封蓋就出現分蜂也偶有發生),天氣晴朗氣溫合適的上午,蜂群準備分蜂的工蜂在巢內開始大量吃蜜,吃飽喝足後,工蜂帶著老蜂王迅速離開蜂群並在蜂巢附近樹梢上結團集合(一般半小時內集合完成,也偶有在空中集合不停留馬上遷移的情況發生),集合完成結團後,偵查蜂踩點合適後,蜂群迅速散團
  • 鐵道部要求提前做好強冷空氣防範 確保運輸安全
    12月3日,鐵道部發布預防強冷空氣通知,要求各鐵路局加強與當地氣象臺、站的聯繫,及時掌握氣象信息,特別是南方鐵路局要認真吸取年初冰雪災害的教訓,提前做好防範工作,確保運輸安全。    根據氣象預報,來自西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先後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 蜂群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會出現雙王同群
    事實上,除了蜂王會分泌信息素外,工蜂們也會分泌出一種信息素,同一蜂群的工蜂分泌的信息素,會與蜂王分泌的信息素發生融合,從而產生出特定的信息氣味,而這種氣味是和其它蜂群的任何個體都有區別的。蜂群一般不會接受不同信息氣味的蜜蜂,它們只服從於自己蜂群中的蜂王。蜂群突然多了一個蜂王,主要有三種可能,即蜂群即將交替蜂王,蜂群即將分蜂,以及蜂群被衝群。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群分蜂后期分蜂熱的四個特徵及操作建議
    對於新手養殖蜜蜂者來說,最為喜見的就是分蜂,分蜂不僅代表著養殖達到一定的水平,更能體現養殖規模擴大,有滿滿的成就感。在分蜂初期即使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分蜂依然會到來。然而了解和掌握分蜂后期蜂群分蜂熱的特徵是中蜂養殖的重中之重,分蜂后期最顯著的特徵是王臺封蓋、蜂量最大,閒蜂多,蜜蜂待飛。
  • 都有哪些特徵?養蜂人全部告訴你
    關於蜜蜂一般幾點到幾點分蜂的問題,從總體上來說,一般蜜蜂發生分蜂的時間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但是蜜蜂發生分蜂的時候蜂群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可以說蜜蜂的分蜂,我們是可以預見的。
  •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蜂群中為啥會出現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遊戲?蜜蜂智慧不簡單 養過蜜蜂的朋友可能都看到過這樣的現象,比較明顯的是在我們檢查蜂群的時候,尤其是蜂群中蜜蜂非常多的時候,只要提出蜂脾,蜂脾之間往往有一部分蜜蜂,腿連著腿,一串一串的出現在兩張蜂脾之間,甚至在蜜蜂產生分蜂熱的時候也會出現,不但出現在蜂箱裡面,連在外面結團的蜜蜂也會出現。
  • 木頭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哪些 木頭裂縫修補竅門有哪些
    家裡的木質家具或是木工材料上出現裂縫後,會顯得比較難看,在此時有些人就會找找看是什麼原因導致它的發生,那木頭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哪些?當木頭出現裂縫後就得要對它進行修補,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木頭裂縫修補竅門有哪些?
  • 做好這幾點,你還怕養不好蜜蜂嗎?
    中蜂蜂箱一,分蜂時間對於我們養蜂人來說,分蜂期至關重要,掌握的分蜂期就能提前將蜜蜂分蜂好新手應該掌握自己當地的分蜂期,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請教。我得分蜂期主要在春季的末尾,大概4月份-6月份,以及秋季,9月份-11月份。但是我們分蜂也不能照葫蘆畫瓢,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分蜂。如果我們分早了可能分蜂不成導致分蜂失敗,如果過晚,可能導致蜜蜂自然分蜂,到時候飛飛走了,損失就大了。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因為春季蜂群發展很快,部分蜂箱巢門出現了水滴,所以不用開箱都可以知道裡面的仔脾和進蜜都是很好的。但是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謹慎對待,所以還是在之後對其中兩群進行了抽樣開箱檢查。開箱後發現蜂群已經新老各半,仔脾成片,部分蜂群起造贅脾,下部已有封蓋雄蜂房。看來分蜂熱真的要來了。
  • 蜂頭領 主要蜜源植物花期蜂群管理(上)
    一、 油菜花期內蜂群管理1 擴大蜂巢,培養強群 3月杏、桃、李、梨、蘋果等相繼開花,巢內新蜂成批出房,新舊交替結束後,要及時加脾調脾,擴大產卵面。飼育區內如有蜜壓卵圈現象,要及時搖蜜。對弱群採取以弱換強,以強補弱的辦法,使其儘快轉強。
  • 如何控制蜂群分家,這些技巧蜜蜂跑不了
    我們家庭飼養中蜂非常容易出現逃跑或者分蜂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又不能在家天天看著蜜蜂,有時候分蜂的就跑了。導致我們很多新手養蜂朋友們無從下手,那麼我們今天來研究一下蜜蜂分家是怎麼回事,如何預防控制好不讓蜜蜂跑出去。
  • 中蜂喜歡逃蜂和分蜂,只因養蜂在這四點上面沒做好
    養中蜂的蜂友應該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中蜂容易逃蜂和分蜂,搞得人焦頭爛額的。有的時候如果沒控制好分蜂和逃蜂的問題,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幾十箱蜂越養越好。中蜂逃蜂和分蜂是它們的自然習性,畢竟中蜂是屬於土蜂,也就是野蜂,並不像意蜂一樣已被馴化,充其量只是半馴化品種。不過聽蜂之語認為,在四個方面如果做好一點,能夠大大的降低中蜂的逃蜂現象:一、蜂王是關鍵。
  • 蜂群如果要自然分蜂,如何提前判斷和預防?
    一般來說,蜂群出新蜂王之前是先起雄蜂,如果蜂群開始出現產雄,說明蜂群就開始要出王分蜂了,這是我們提前判斷蜂群分蜂的最好依據二、有無分蜂王臺。觀察蜂群有沒有分蜂王臺是判斷蜂群自然分蜂最直接的方法。不過有兩個弊端:①、養的蜂群如果比較多,開箱檢查王臺這個方法並不現實,因為太麻煩,工作量太大。②、等到蜂群出現了分蜂王臺,那就稍微有點晚了,因為老蜂王說不定早已帶著一部分蜜蜂飛走了。所以聽蜂之語認為在預防和判斷自然分蜂的這個問題上面,以經驗來判斷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