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鮮豔的果凍,對孩子們充滿了誘惑力,然而,果凍引發的兒童死亡事件也在頻頻發生。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呢?
【事件回顧】
3月28日中午,9個月大的嬰兒祥祥被果凍卡住氣管,窒息長達40分鐘,最終在3月29日晚上6時離世。
山東島城律師事務所的李微律師說,消費者在購買消費品時享有生命安全權,廠家要盡到充分的義務,不僅要在產品的包裝上進行提醒,還要告知消費者如何具體地使用產品。對此,山東琴島律師事務所的賈寶金律師稱,果凍中的大塊果肉不能夠保障孩子的安全食用,「同時廠家在外包裝上沒有對果肉的食用說明,應該承擔相應的過錯」。
食用果凍要注意嬰幼兒安全
色彩鮮豔的果凍,對孩子們充滿了誘惑力,然而,果凍引發的兒童死亡事件也在頻頻發生。在大家的共同呼籲,國家質檢總局早已出臺了果凍生產國家強制標準,規定杯形凝膠果凍直徑不得小於3.5釐米,長杯形凝膠果凍和條形凝膠果凍長度不小於6釐米,異形凝膠果凍的淨含量不小於30克。雖然有了標準,但是類似事件還是頻出,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1.為什麼果凍容易產生窒息?
因為果凍是滑軟而有彈性的食品,易破碎又不易溶化。小孩往往是吸食果凍,再加上邊吃邊玩,邊吃邊說話,就很容易造成軟滑的果凍吸入氣管。進入氣管後,柔軟的果凍可隨氣管舒縮而變化形狀,不易被排出,形成阻塞,使小孩窒息而死。
2.防止小兒將果凍吸入氣管的注意事項
1.一歲以下的小兒不能吃果凍。
2.不要吸食果凍,應將果凍從殼中擠出來或用勺挖出來吃。
3.不要將果凍含在口中玩耍。
4.吃果凍時不要說笑、打鬧。
3.果凍引發兒童窒息,家長如何急救?
一旦發現小孩吃果凍中出現嗆咳、憋氣,家長不能存在任何僥倖心理,應立即爭分奪秒送到醫院,在去醫院途中,家長可以頭朝下抱起小孩、拍背、壓腹、爭取異物及早排出。千萬不能喝水,否則水吸入氣管,後果更加嚴重。這裡介紹海姆立克(Heimlich)手法,簡單易行,十分有效。美國海姆立克教授發明這種手法,曾挽救了數以萬計喉氣管異物病人的生命。
方法如下:使患兒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或取坐位,並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面朝前。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很輕柔。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
寶寶常吃果凍不利健康發育
許多家長以為果凍是水果製品,富含各種維生素,小孩吃了有好處,這完全是誤解。果凍並非水果製品,而是由增稠劑、香精、著色劑、甜味劑等材料配製成的,主要成分是藻酸鈉及瓊脂、明膠和香精、色素等。果凍吃了不但沒有好處,還有不少不好的影響。
1.多食果凍可致味覺異常、異食癖等病症
使果凍產生誘人香味的香精,多由一些脂類和醛類等化合物溶於酒精配製而成,而果凍的鮮豔色澤則是加入以煤焦油為原料化學反應合成色素的結果,長時間進食添加香精、色素的果凍,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還有一定的毒性。由於小兒肝、腎臟的解毒排洩功能較低,易使毒性物質蓄積體內,妨礙新陳代謝,影響發育,還可反覆破壞胃黏膜屏障而導致胃炎。
2.多食果凍阻礙蛋白質吸收
兒童攝入過多果凍會影響機體對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幹擾對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可導致味覺異常、異食癖等症。而使果凍產生誘人香味的香精,是由脂類和醛類等化合物溶於酒精配製而成的,果凍的鮮豔色澤則是加入人工合成色素的結果。進食添加了人造香精、人工色素的果凍,不僅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且由於小兒肝臟、腎臟的解毒排洩功能較低,容易使毒性物質蓄積在體內,妨礙機體新陳代謝,影響少年兒童發育。
3.多食果凍有可能影響智力
英國最新研究顯示,令食品顏色變得鮮豔的人工色素對孩子的危害程度等同於含鉛汽油,除了會導致多動症等行為障礙外,長期攝入檸檬黃、日落黃等6種人工色素還會損害兒童的智力,嚴重時會令其IQ值下降5.5分。
果凍事件後,我們該怎麼做?
1.在制定標準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兒童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特點,標準寧高勿低、要求寧嚴勿松,這樣才能守住安全的底線。
2.有了標準,還得有嚴格的執行辦法。有一些廠家偷梁換柱,在執行標準上打折扣,對這種廠家繞開防火牆走的行為,要有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
3.果凍大量使用了海藻膠原料,又滑溜又不能融化,這樣的東西無論尺寸大小,一旦堵住小孩喉嚨,就會很難取去,導致死亡的概率在90%以上,或許改變果凍的配方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4.家長們也要監護好自己的寶寶,,慎購小型杯裝果凍產品,建議不要向兒童餵食,更不要讓兒童單獨食用,避免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