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研討會今日在京召開

2020-12-06 央廣網

  

「生物酵素」技術,是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戰略規劃的重大創新性技術。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雅萍)8月13日上午,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生產力創新品牌產業聯盟和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馬儒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大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哈爾濱市農委主任劉軍;張家口市市長馬宇俊、下花園區區委書記王小軍;中國生產力創新品牌產業聯盟副主任副主任宋文芳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琳琅滿目的酵素產品讓人大開眼界

「健康種植」和「無抗養殖」才能帶來「糧食安全」、「食品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生物酵素」產品的應用領域已覆蓋了「農業」、「牧業」、「環境保護」、「人體保健」和「健康食品」等五大領域,各類產品性能表現卓越,實現了「三產融合」產業化特徵鮮明,是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戰略規劃的重大創新性技術。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彬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當前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情況,對生物酵素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他們歷經六年開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已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目前成功研發出「植物酵素、動物酵素、環保酵素和人體酵素」等九十五個生物酵素產品,其中,動物酵素應用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了以生物技術替代「抗生素」;而植物酵素、環保酵素均可應用到農牧業生產中,對農業廢棄物、動物排洩物有效轉化,以及改善養殖業對水源、空氣等的環境面源性汙染均產生重大作用。

  我國「三農」問題專家、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原主任張虎林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等與會專家也進一步解讀了「生物酵素」技術,認為其動物酵素、植物酵素和環保酵素等系統性地應用在農牧業生產中,可推動並實施「健康種植」和「無抗養殖」、實現在農牧業生產源頭上對環境的保護,形成「生態鏈」,從而成為推動「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支持「綠色發展」等國家戰略目標有效實施的新的技術路徑。

中國「酵之谷」下花園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的籤訂,將對帶動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該地區產業升級有極大助益。

  會上,京福龍公司與張家口下花園區人民政府籤訂了中國「酵之谷」下花園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預計該項目完成全部建設後產值達千億元人民幣,將在帶動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有利於促進該地區的產業升級。

相關焦點

  • 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發展邁出第一步
    「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情況。評審專家認為京福龍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在多菌種共生,活性菌液常溫保存和延長微生物存活期等方面實現了重大創新,是對「酵素」技術的新突破,是生物工程應用領域又一重大創新性成果,填補了我國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的空白。
  • 京福龍生物酵素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經濟日報訊 記者李景報導:近日,在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等單位主辦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上,業內專家宣布,由黑龍江省京福龍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填補了我國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的空白,開創了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以及系統性應用的新模式,為推動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 我國生物酵素技術取得新突破
    但由於我國接觸生物酵素技術時間較短,加之涉及生物、植物、動物、醫療和環境等多個學科領域,使得這項技術難以突破,在我國長期處於空白狀態。近日,在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等單位主辦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上,業內專家宣布了由黑龍江省京福龍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填補了這一空白,實現了我國酵素技術的新突破。
  • 生物酵素技術助力綠色發展
    在日前召開的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論證會」上,專家組認為,該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議有關部門重視並支持該項目儘早、儘快在全國實施示範推廣。    中國科學院院士戴汝為、趙玉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馬建章、侯立安,中國農科院章力建研究員,科技部原發展計劃司申茂向研究員,中央黨校張虎林教授,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理事長劉玉蘭作為評審專家出席會議。
  • SPR分析技術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SPR高通量快速篩查食品安全檢測分析技術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SPR技術自誕生以來,發展速度很快,在食品安全檢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在國際食品安全機構有3000餘臺Biacore Q產品在線運行(僅日本就有1000臺),
  • WWF生物多樣性新書推介及研討會在京召開
    》新書推介及研討會在京召開。趙樹叢理事長回顧了WWF與中國政府部門合作推動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歷史,充分肯定了享譽全球的生物多樣性專著《原野之窗》在WWF中國團隊努力下面世新版,該書從理論和實務上提出了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新理論和新方法,是倡導和推動自然教育的新專著,是為即將在中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
  • 鈧及鋁鈧合金新材料民機應用研討會 順利召開
    鈧及鋁鈧合金新材料民機應用研討會順利召開為推廣鈧系材料應用,加強與行業內「政、產、學、研、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11月16日,由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商飛北京民用飛機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新能源)聯合主辦的鈧及鋁鈧合金新材料民機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 空間頻率軌位資源研討會在京召開
    空間頻率軌位資源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4 08:57 來源: 國防科工局網站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主辦的空間頻率軌位資源研討會在京召開,與會代表就頻率軌位資源形勢的現狀、存在的問題、解決途徑以及相關新技術、新方法、新思路等議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 2020綠色建築建築隔聲材料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綠色建築建築隔聲材料研討會在京召開 2020-11-28 1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性能電磁計算應用與軟體開發研討會在京召開
    2月5日,中科院高技術局在中國科學院網絡信息中心組織召開了高性能電磁計算應用與軟體研討會,來自中科院電子所、電工所、數學院、物理所、網絡中心,以及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2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召開
    7月24日,由東北林業大學主辦,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林木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順利召開。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12個國家與地區、65家國內外單位的300餘代表出席此次會議。
  • 2017年中國(長沙)國際納米材料技術應用研討會召開
    12月15日,以「納米科技改變未來 納米科技創新產業」為主題的「2017中國(長沙)國際納米材料技術應用研討會」在長沙召開。納米技術是用單個原子、分子製造物質的科學技術,研究電子、原子和分子內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範圍內。目前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於武器裝備、航空航天、核工業、高能物理、生物醫學、鐵、艦船、汽車、建築、節能環保、空氣過濾、電輸送和體育用品等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 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或帶來技術革命
    酵素生物降解塑料母粒或帶來技術革命 來源:中國塑料機械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2-14   今日/總瀏覽:1/4300
  • 2015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8日,2015年國際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研討會以「超級抗原與生物免疫治療」為主題,中國科學院孔祥復院士、國際生物醫學科學院楊子彬院士、歐亞國際科學院趙南明院士等來自海內外的50餘名生物免疫應用與研究的知名學者和專家就超級抗原在不同領域、不同給藥方式的臨床應用及療效做了分享與交流。
  • 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研討會在京召開
    4月12日,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研討會在京召開。這一政策框架的核心是促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並基於此提出了我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九種主要形式。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途徑。與會專家在研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眾多途徑時,重點強調了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途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緊迫性。
  • 第七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9-1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核磁共振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辦,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七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100餘位來自全國各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相關專家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5年10月23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學儀器分會物理光學儀器專業委員會和分析儀器分會光譜儀器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十一屆全國光譜儀器與分析監測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深圳先進院召開再生醫學及三維生物製造研討會
    深圳先進院召開再生醫學及三維生物製造研討會 2018-08-30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雖然目前生物三維列印仍然面臨著材料、成本、精度、配套軟體等方面的挑戰,但依然不影響世界各國對這一革命性技術的熱情,原因是其個性化、快速性、準確性及擅長製作複雜形狀實體的特性使它在再生醫學方面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
  • 液氫生產、存運等三項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京召開
    日前,由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起草的《氫能汽車用燃料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範》《液氫貯存和運輸安全技術要求》三項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林德、液化空氣有限公司、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等16家單位的30餘名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與會專家針對該三項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和徵求意見匯總表,進行了質詢和認真討論。
  • 生物酵素農產品 優質優價好味道
    從 2011 年,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與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連玉武教授就開始合作研究可應用於多個領域的生物酵素技術。  自 2015 年開始,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簡稱優農協會)的大力支持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農用酵素的實際應用。僅用了短短一年時間,生物酵素技術就在多個地區、多種作物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先後在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湖南、福建、安徽等全國十餘個省份進行了試驗示範和生產性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