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酵素」技術,是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戰略規劃的重大創新性技術。
央廣網北京8月13日消息(記者雅萍)8月13日上午,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生產力創新品牌產業聯盟和張家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隆重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馬儒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大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匡廷雲、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哈爾濱市農委主任劉軍;張家口市市長馬宇俊、下花園區區委書記王小軍;中國生產力創新品牌產業聯盟副主任副主任宋文芳等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琳琅滿目的酵素產品讓人大開眼界
「健康種植」和「無抗養殖」才能帶來「糧食安全」、「食品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生物酵素」產品的應用領域已覆蓋了「農業」、「牧業」、「環境保護」、「人體保健」和「健康食品」等五大領域,各類產品性能表現卓越,實現了「三產融合」產業化特徵鮮明,是國家推動「綠色發展」戰略規劃的重大創新性技術。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彬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當前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應用情況,對生物酵素技術的發展前景和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他們歷經六年開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已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目前成功研發出「植物酵素、動物酵素、環保酵素和人體酵素」等九十五個生物酵素產品,其中,動物酵素應用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了以生物技術替代「抗生素」;而植物酵素、環保酵素均可應用到農牧業生產中,對農業廢棄物、動物排洩物有效轉化,以及改善養殖業對水源、空氣等的環境面源性汙染均產生重大作用。
我國「三農」問題專家、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原主任張虎林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朱保成等與會專家也進一步解讀了「生物酵素」技術,認為其動物酵素、植物酵素和環保酵素等系統性地應用在農牧業生產中,可推動並實施「健康種植」和「無抗養殖」、實現在農牧業生產源頭上對環境的保護,形成「生態鏈」,從而成為推動「糧食安全」、「食品安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支持「綠色發展」等國家戰略目標有效實施的新的技術路徑。
中國「酵之谷」下花園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的籤訂,將對帶動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該地區產業升級有極大助益。
會上,京福龍公司與張家口下花園區人民政府籤訂了中國「酵之谷」下花園基地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預計該項目完成全部建設後產值達千億元人民幣,將在帶動張家口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有利於促進該地區的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