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酵素,是指一類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質和生物催化劑,它存在於所有的生命體內,維持著生命機體的正常功能,參與機體的全部生命過程。酵素技術自發現至今已逾百年,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酵素及其自然療法也在民間盛行。但由於我國接觸生物酵素技術時間較短,加之涉及生物、植物、動物、醫療和環境等多個學科領域,使得這項技術難以突破,在我國長期處於空白狀態。
近日,在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等單位主辦的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科技成果推介會上,業內專家宣布了由黑龍江省京福龍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填補了這一空白,實現了我國酵素技術的新突破。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農業分會接受京福龍書面委託,就其完成的科技成果《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及產品推廣應用》進行評價。」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李同斌介紹,專家評價意見認為京福龍研發的「生物酵素技術」,在多菌種共生,活性菌液常溫保存和延長微生物存活期等方面均實現了重大創新,是生物工程應用領域又一重大創新性成果,填補了我國生物工程應用領域的空白,開創了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以及系統性應用的新模式,為推動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生物酵素技術」的科技創新不僅造就了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更成就一個產業的誕生。依託於「生物酵素技術」,京福龍已建立起完整的生物酵素產業體系,開發出涉及動物用、植物用、環保用、食品用和人體保健用以及涉及醫藥、獸藥、農藥等八大系列133個生物酵素產品。「京福龍生物酵素產業化技術,目前已達到同類技術研究的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此項技術列入相關重大科技專項,在全國擴大試驗、示範和應用。」李同斌表示,京福龍「生物酵素技術」各類產品過去5年在全國20餘個省份應用的效果顯著:在養殖業領域,可顯著提高動物的繁殖、抗病和生長性能並能替代「抗生素」,提高了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種植業領域,實現了作物的產量、質量同步提高和生產成本顯著下降,與有機肥配伍在協同作用下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的施用量;在環保領域,轉化處理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農村汙水等方面效果顯著,在試點地區鈍化農田重金屬有明顯效果;在食品領域,具有一定的替代防腐劑的作用。
「京福龍生物酵素產品對農作物有明顯的增產作用;在食品生產中能減少抗生素的使用,甚至可以不使用抗生素,解決了食品生產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問題,這對提高農畜產品、食品的產量和質量,對食品安全、環境安全都居有開創性的影響。」農業部原副部長、全國農業科技創業創新聯盟主席劉堅認為,京福龍要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創新,對生物酵素展開進一步研究,研發新產品。同時,要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並規範產品生產使用和推廣中的標準化,重視並搞好使用者的培訓工作,方便農民安全使用。
「目前,『生物酵素技術』各類產品性能表現卓越,在改變農牧業生產資料、投入品結構和改善既有生產方式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京福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文彬表示,該公司自2011年與退休的原廈門大學生物系教授連玉武合作以來,著力於生命科學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堅持走自主研發道路,先後投資5億餘元,申請發明專利10項,發表論文19篇,形成了集生物科技投資、健康產業開發、電商運營和實施生物酵素技術產業化發展的集團性企業。
孫文彬表示,下一步京福龍將分三期設立總規模為100億元的「生態環境與生命科學產業基金」,搭建金融平臺,實施產融結合,保障京福龍「生物酵素技術」得以推廣應用。其中,計劃啟動50億元基金,用於「酵之谷」項目建設,推進與相關地方政府合作,推動這項技術在全國更大範圍、更多領域應用;計劃啟動10億元基金,用於「酵族部落」項目建設,即將「生物酵素技術」在各領域應用成果進行深度開發,再開發600種生物酵素產品,促進生物酵素各品類製品的全產業應用;計劃啟動10億元基金,啟動「生物製藥」工程,用於生物酵素醫用(藥)、生物酵素獸用(藥)和生物酵素農用(藥)三大板塊項目的開發。
(見習編輯: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