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試生產,百年汽車行業即將因恆大而變?

2020-11-13 汽車葫蘆圈

中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集體暴漲!11月12日美股開盤後,蔚來、小鵬、理想汽車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小鵬大漲33%、理想大漲27%、蔚來大漲12%。

全球資本熱捧中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源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這其中,恆大,再一次讓傳統汽車行業大跌眼鏡。

無論是兩年多以前,恆大第一次宣布進軍造車;還是後來與法拉第未來的糾葛,恆大的造車理想一直飽受行業內質疑。甚至於,三個月前那場一字排開亮相6款新車的發布會,也沒有打消對於恆大造車的懷疑。

坦白地說,我也曾經是其中一員。我曾經質疑恆大在陌生的造車行業投入巨資,其目的是否並不單純;也曾經對恆大一擲千金,以9.3億美元收購國能汽車NEVS 51%股權、以NEVS的名義出資1.5億美元與超跑廠商科尼賽克成立合資公司、以10.6億收購電池企業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58.07%的股權、全資收購英國輪轂電機企業protean……等一系列操作,表達過恆大是否有能力真正整合資源的擔憂。

但當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的消息傳來,我不得不佩服恆大強大的執行力。從「六車齊發」,到車標、命名體系的公布,再到基地試生產,恆大隻用了三個月。這在汽車行業中是前所未有的速度紀錄。

在恆大公開的視頻中,猶如科技大片般震撼的機器人造車場面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想像——在寬敞明亮的車間裡,巨型機械臂圍繞著一個個車架,精確地執行點焊、鉚接、滾邊等任務;手握3D噴槍的機器人不留死角地完成噴漆、塗膠等任務……

雖然生產調試距離正式量產還有一段距離,但可以預見的是,恆大精心打造的恆馳汽車量產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在恆大之前,特斯拉曾經是紀錄的保持者。然而從上海超級工廠奠基,到車輛下線,也用了兩年多時間。而恆大的廣州南沙生產基地,去年6月才剛剛奠基,距今才不過17個月。而且,這其中還經歷了新冠病毒的巨大影響。恆大能夠在如此複雜的情況下實現如此快速的進展,堪稱又一次奇蹟。

據悉,恆大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裝備、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實現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

四大車間均擁有世界最先進「黑科技」,以車身車間為例,通過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的頂級智能技術,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工作,是世界最先進的高端智能「黑燈工廠」。

從曝光的視頻來看,在恆大汽車基地的現代化車間裡,自動化程度確實非常高。整個生產工序全部由對應的機械臂和智慧機器人完成。各生產線上的智慧機器人猶如熟練的技術工人般協同工作,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認識。

正是得益於世界頂級的智能製造,恆大基地全面達產後可達「1分鐘生產1輛車」的超高效率。而這樣的智能基地,恆大未來將在全球打造多個,到2025年規劃首期總產能100萬輛/年,2035年總產能達到500萬輛/年。

通過世界最先進智能製造,恆大不僅能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同時大幅提高生產率、合格率,且規模化生產能明顯降低管理、銷售費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恆馳的國際競爭力。

恆大不等於奇蹟,但不得不承認,恆大確實善於創造奇蹟。

很長時間以來,奔馳、寶馬、大眾都是全球汽車行業的標杆,而它們同時發布新能源汽車的最高紀錄也不過3款;即使是專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特斯拉,成立17年至今僅推出4款車。而恆大的新能源「六兄弟」已經接近量產。

曾經,我們以為BBA像中國足球領域的萬達一樣不可撼動,但如今看來,恆大已經確實向這些汽車行業內的百年巨頭髮起了挑戰!

汽車行業曾經有不少固有觀念,比如說認為造車需要積澱,沒有十幾年、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積累,是不能造好車的。然而,當特斯拉珠玉在前,恆大發揚光大之後,「造車」似乎並不需要那樣有些「玄學」的積澱。

這是一個社會分工高度發展的時代,也是人類造車科技高度進步的時代,最先進的衝壓工具機、最先進的焊裝機器人、最先進的總裝生產線,都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諸如ADAS、底盤調校、NVH等細節,也完全可以通過一流的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搞定」。

下定決心的恆大,通過整合全球最頂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即將打造出最好的產品。面對全新時代,汽車行業的規律,已經被恆大所打破。

所謂「200億」的造車門檻,對恆大來說只是半年的利潤。在資金和規模上有著「量級」優勢的恆大,自然能夠以碾壓的方式,開拓出一條所有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都沒有走過的造車之路。

如今,恆大在3.0底盤架構、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等方面,迅速擁有了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並且與博世、麥格納等一流供應商,建立起世界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

此次啟動試生產調試,不僅意味著恆馳距離量產又進一步,同時也意味著消費者距離真正開上恆大所打造出的新能源汽車,已經為時不遠。如今再回看恆大在過去兩年誇下的「海口」,汽車行業內的人們才紛紛意識到:恆大其實說的是「老實話」,而這一套全新的汽車製造模式,或許將「革」掉不少品牌的「命」。

現在的試生產只是「集結號」。按照恆大速度,一幅更寬闊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如今,我們已經絲毫不懷疑恆馳車型將在明年如期上市,而要打動消費者買單,恆大或許還在規劃更多讓我們跌破眼鏡的營銷大招……

說不定,現在就連特斯拉也有點「方」了。

相關焦點

  • 恆大汽車基地啟動試生產
    智慧機器人正揮舞著機械臂,按照各自分工進行點焊、鉚接、膠合等各項精密工作,各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這不是科幻電影裡的場景,而是發生在恆大汽車生產基地的真實一幕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衝壓、車身、塗裝、裝配四大車間均擁有世界最先進「黑科技」,是世界最先進的高端智能「黑燈工廠」。
  • 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中外齊齊看好的這個行業,恆大要來搶世界第一了
    >從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臺現代汽車以來,汽車行業首次面臨如此大的變革。全面試生產啟動,恆大汽車收穫季將至11月10日,恆大汽車正式發布恆馳車標,採用咆哮的雄獅作為主體設計,寓意「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
  • 全面啟動試生產!恆大汽車基地全是「鋼鐵俠」在造車
    恆大造車再邁關鍵一步!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這意味著,恆馳離全面量產已經不遠了!恆大汽車基地到底有多牛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擁有世界極先進的裝備、世界極先進的工藝,實現世界極先進的智能製造,「黑燈工廠」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科技感爆棚。
  • 恆大造車提速:兩大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
    近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調試,猶如科技大片般震撼的機器人造車場面刷新了人們對智能工廠的想像。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衝壓車間恆大汽車生產基地車身車間據悉,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一支由2545名機器人組成的「造車天團」,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裝備、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實現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
  • 量產進入倒計時,恆大汽車基地已進行試生產
    繼公布恆馳車標和命名體系後,恆大宣布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線啟動試生產。這不僅意味著,恆馳已進入倒計時,還表明恆大汽車緊追特斯拉的步伐正在提速,兩者的巔峰對決或將提早到來。此次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進入試生產階段,表明恆大已在造車領域積蓄強大實力,跨過量產大關。據悉,這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裝配了2545臺智慧機器人,並在四大車間分別配備了德國舒勒全自動衝壓生產線、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智能裝備、德國杜爾的全自動塗裝生產線以及全自動裝配線,均為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裝備。
  • 恆大汽車獲6.6億億增持 股價即將爆發!
    今年以來,大動作不斷的恆大汽車再迎利好!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恆大汽車(0708.HK)於12月2日獲大股東中國恆大(3333.HK)增持2542.7萬股,合計6.6億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恆大汽車獲大股東大手筆增持釋放了兩大信號:一是管理層對恆大汽車發展前景的看好,認為恆大汽車估值優勢明顯;二是有力保護中小股東利益
  • 量產蓄勢待發 中國恆大(03333)連續兩日大手筆增持恆大汽車(00708...
    12月2日、3日,恆大汽車(00708)獲大股東中國恆大(03333)連續兩日大手筆增持。這不僅是為公司進行的資本「投票」,也是為其注入的對未來發展看好的堅定信心。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兩日以來,中國恆大已累計增持恆大汽車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
  • 打造新能源汽車「最強大腦」,恆大佔領行業制高點
    這樣大的規模、高的層次,全方位領域創造了汽車行業招聘史上的巔峰,並且是一個短期內很難被超越的巔峰。過去一段時間,恆大通過買買買,短短半年就覆蓋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卻常常被質疑,硬核購買就能造好車嗎?站在巨人的肩頭,腳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最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對這些人才來說,這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個讓人嘆服的未來。這8000名人才不僅是恆大的巨大財富,也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巨大財富。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個全新行業,人才缺乏,同時新能源汽車人才培育,也會是困難重重的。而在恆大全球研究院的帶動下,中國的新能源人才建設必將迎來重大突破。
  • 大股東13億港元增持提振股價 恆大汽車市值騰飛
    即將登陸科創板的恆大汽車(0708.HK)連續兩日股價大幅上漲,成為港股市場一隻亮眼的明星股。股價上漲的背後則是大股東出於對恆大汽車的長期發展前景看好,持續增持對股價形成利好。  12月3日,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恆大汽車獲中國恆大(3333.HK)增持2233萬股,合計6.38億港元。
  • 建廠速度超越特斯拉,恆大「造車天團」官宣上線
    新四化激起汽車行業千層浪,在傳統汽車產業迎來大變局之際,恆大汽車強勢登場。 「我們要實現三到五年內,把恆大汽車打造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8月,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視察恆大新能源汽車上海、廣州生產基地時曾重申恆大汽車的目標。
  • 恆大「換道超車」:聯手全球汽車工業巨頭 「站在巨人們肩膀上」起跑
    來源:第一財經恆大「換道超車」: 聯手全球汽車工業巨頭 「站在巨人們肩膀上」起跑作者: 李溯婉恆大開創了逾百年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造車模式。不過,作為一家依靠房地產行業發展起來的企業,恆大,在汽車領域裡可謂是從零開始,將拿什麼來造車,又將如何趕超世界上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歷史的汽車龍頭企業?許家印的答案是,從戰略上、從策略上,恆大開闢一條和全世界所有汽車企業走的不是一個路子的新造車道,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憑著雄厚的資金實力,恆大迅速買下整條汽車產業鏈。
  • 汽車行業的2019:野蠻人、攪局者、變革者、生存者
    時值年末,汽車之心(微信:Auto-bit)梳理了 2019 年汽車行業十大事件,並提煉了 10 個關鍵詞。 在這些關鍵詞背後,折射出的是汽車新四化轉型的激烈,也為行業揭示了下一個風向。
  • 汽車行業2019:野蠻人、攪局者、變革者和生存者
    時值年末,我們梳理了 2019 年汽車行業十大事件,並提煉了 10 個關鍵詞。在這些關鍵詞背後,折射出的是汽車新四化轉型的激烈,也為行業揭示了下一個風向。關鍵詞 1:BBA 集體「換帥」畢竟,就在許家印說出「買買買」前的一個月,詹姆斯·戴森剛剛宣布放棄造車,研發了兩年多時間,投入 25 億英鎊(約合人民幣 218 億元)的電動車項目因商業上行不通而失敗。單說造車決心,戴森老爺子遠不如許家印「大」。造車畢竟不是資本遊戲,有錢只是第一步,如何將花錢買來的技術和人才資源打通理順,是擺在恆大面前的關鍵問題。
  • 恆大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恆大汽車三大中心正在快速籌建中
    在#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的同時,以蔚來汽車、恆大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新勢力們,在資本市場上斬獲不俗的戰績。  目前新能源汽車前景整體呈樂觀狀態,而中國市場潛力尤其被看好,主要是各大汽企投入大量的研發精力,在技術、服務等層次進行各方面的突破,其中以恆大新能源汽車為例,據恆大汽車集團總裁劉永灼透露,恆大汽車正在快速籌建恆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恆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恆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構建起龐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網點
  • 聯手全球工程技術巨頭 恆大造車裡程碑式合作落地
    新能源汽車具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恆大布局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公司打造百年老店的必然選擇,更是踐行汽車強國戰略、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舉措,為造福人類、造福社會作出貢獻。正是如此,才有了迅速構建起行業最強全產業鏈的壯舉,才有了法蘭克福那場全球頂級汽車技術供應商的歷史首次大匯聚,才有了面向全球招聘8000名專家和技術精英的史詩級英雄帖。這樣的國際視野與發展眼光,還體現在許家印忙碌的行程上。
  • 布局AI、石墨烯等前沿科技 恆大中科院敲定首批合作項目
    ,副總裁談朝暉,恆大高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董事長彭建軍,恆大高科技集團副總裁兼恆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總裁袁仲榮出席了籤約儀式。其中,「中科恆大」超級計算機研發完成後,將成為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榜第一。此外,六個合作項目中有五個恆大為第一大股東,一個為第二大股東。
  • 恆大健康:中文股份簡稱更改為恆大汽車
    原標題:恆大健康:中文股份簡稱更改為恆大汽車   8月26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
  • 2020年度中國汽車應急啟動電源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由優品牌網(http://www.upinpai.net)主辦的2020年度汽車應急啟動電源行業十大品牌投票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優品牌網大數據系統提供數據支持,綜合考慮了品牌的知名度、企業資產規模與經營情況、員工數量等多項指標。
  • 恆大汽車計劃科創板上市,馬雲、馬化騰提前入場
    9月15日,恆大剛剛拉來了馬雲、馬化騰、的戰略投資。其公告透露,恆大汽車通過配售新股募資40億港元,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雲鋒基金、騰訊、紅杉資本、滴滴等知名投資者。 通過多次收購,中國恆大以地產商的身份,推開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