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恆大汽車的入局並不算早,然而為市場帶來最多期待的,正是這位後發先至的"跨界者"。
繼公布恆馳車標和命名體系後,恆大宣布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全線啟動試生產。這不僅意味著,恆馳已進入倒計時,還表明恆大汽車緊追特斯拉的步伐正在提速,兩者的巔峰對決或將提早到來。
恆馳量產進入倒計時
近幾年,在科技創新驅動下,各路資本紛紛湧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這使得市場快速掀起了一波造車熱潮。然而無論各家造車勢力對未來藍圖描繪得如何美好,最終還是要面對量產這個"終極大考"。
此次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進入試生產階段,表明恆大已在造車領域積蓄強大實力,跨過量產大關。
據悉,這兩大基地均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裝配了2545臺智慧機器人,並在四大車間分別配備了德國舒勒全自動衝壓生產線、德國庫卡和日本發那科智能裝備、德國杜爾的全自動塗裝生產線以及全自動裝配線,均為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裝備。
得益於採用世界最先進的裝備、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兩大基地實現了世界最先進的智能製造,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生產1輛車。
解決了量產問題,恆大也開始為恆馳迅速在市場鋪開謀篇布局。據悉,恆大正提前布局銷售終端網絡,計劃快速籌建36個恆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恆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
根據規劃,恆馳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量產,此前驚豔亮相的六款車型也將在明年以基地為起點,通過銷售終端快速搶佔全球市場。
與特斯拉對決一觸即發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越來越多人期待國內能有一家有硬實力的車企能與特斯拉一決高下。縱觀一眾本土新能源汽車企,恆大汽車或須看高一線,其過去一年多的表現,已令業界確信"可對標特斯拉"。
產能方面,恆大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年產能約100萬輛,2035年前達500萬輛。通過世界最先進的裝備和工藝生產的恆馳汽車,將確保產品品質高、生產效率高、合格率高,同時還將擁有更明顯的成本優勢。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為20萬輛/年,即便未來能進一步擴大,也很難與根植於中國的恆大汽車的產能相提並論。
產品方面,特斯拉僅有3款,恆大汽車則多達14款,現已有6款全球首秀,且均按豪車標準打造,代表了世界汽車造型設計的最高水準,讓外界看到了恆大超越特斯拉的產品力。按照已公布的量產計劃,恆大汽車有望在明年與特斯拉迎來正面PK。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受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等利好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持續獲得資本市場熱捧。僅11月12日一天內,小鵬大漲33%、理想大漲27%、蔚來大漲12%。有中概股迅猛的漲勢以及特斯拉逾3萬億港元的市值作參考,隨著恆馳逐步量產上市,勢必會推動恆大汽車市值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