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MOSFET產能「漸凍」,國內廠商爭取「試用」機會

2020-12-05 國際電子商情

  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到東南亞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相繼採取了「封國」、「封城」的舉措。因東南亞是國際IDM半導體原廠的製造基地,如Intel、TI、ON、ST、NXP、Infineon等,其中不乏功率器件大廠。MOSFET作為功率器件市佔比最大(40%)的細分品類,東南亞「封國」是否對其供需帶來波動?eGResmc

  需求端不旺,MOSFET漲價乏力

  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具有「輸入阻抗高、噪聲低、熱穩定性好、抗輻射能力強、製造工藝簡單」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如開關電源、鎮流器、高頻感應加熱等領域。eGResmc

  據《國際電子商情》了解,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MOSFET出現了短暫的缺貨和漲價,但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需求端後勁不足,使得MOSFET價格重新趨於穩定。截至目前,高端MOSFET因英飛凌(Infineon)、安森美(ON)、意法半導體(ST)等IDM大廠主力產能位於東南亞國家而出現供應不足、交期延長。eGResmc

  目前,高端MOSFET交期仍高達15-30周,而中低端MOSFET交期相對穩定,在4-8周左右。根據富昌電子(Future Electronics)2020年Q1市場行情報告顯示,不考慮任何運輸延誤的前提下,分立器件Q1交期普遍受到影響,平均交期與上季度相比拉長4周左右,價格也將隨市場狀況做出調整。eGResmc

eGResmc
eGResmc

  「節後大陸復工延遲、物流管控和訂單積壓等因素,對我們的產能和交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目前情況已經逐步好轉,交期仍維持在4-8周左右。」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巍巍表示。eGResmc

  目前,行業內碳化矽(SiC)肖特基二極體和碳化矽(SiC)MOSFET產品供貨都相對正常,並沒有出現嚴重缺貨的情況。eGResmc

  「新冠疫情帶給供應鏈非常大的挑戰。」和巍巍告訴《國際電子商情》記者,截至目前,最大的挑戰是終端需求減弱,尤其是國外疫情發展勢頭迅猛,多國經濟和生產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中國企業出口訂單大幅縮減甚至訂單取消的情況頻發,對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影響非常大。當然因疫情造成的晶圓產能緊缺、缺工荒、物流運輸等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應鏈體系。eGResmc

eGResmc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和巍巍eGResmc

  新冠疫情打亂了電子供應鏈的節奏,業界對「疫情是否會重塑供應鏈格局」表示擔憂。和巍巍坦言,新冠疫情勢必會影響未來的全球供應鏈格局。對企業來說,「分布式」供應鏈將取代「集中式」供應鏈,「多元」供應商將取代「單一」供應商。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在後疫情時代,基於供應鏈安全、國家競爭等因素的考量,美、歐、日、印等國會逐漸重塑本國核心電子產業的供應鏈體系。eGResmc

  競爭格局:仍以美日為主導

  從全球的競爭格局來看,MOSFET市場份額幾乎都掌握在國際大廠手中,其中Infineon於2015年收購美國IR後成為行業NO.1,ON Semi於2016年9月完成對Fairchild的收購後,市佔率躍升為全球第二。eGResmc

  其餘按銷售額排名為Renesas、Toshiba、AOS、ST、Vishay、Nexperia、MagnaChip等等。韓系主要代表企業有MagnaChip、KEC、AUK、森名浩、信安、KIA;中國臺灣的代表企業是ANPEC、CET以及友順UTC等。eGResmc

  業內人士都知道,功率半導體行業壁壘較高,在高端功率器件領域,幾乎是歐美、日本龍頭廠商的天下。根據IHS統計,Infineon、ON、ST、三菱電機、Toshiba是全球前五的功率半導體供應商,市場佔比共達到42.6%,而前十大供應商的佔比達到60.6%。eGResmc

  單從需求端來看,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根據Yole數據,中國功率半導體市場空間佔全球的39%,位居全球第一位。而在中國MOSFET市場中,市佔率排名前三的分別是Infineon、ON和華潤微,市佔率分別為28.4%、16.9%和 8.7%,華潤微是唯一市佔率進入國內市場前五的中國企業。eGResmc

  從應用領域來看,自2020年開始,Infineon、ST等大廠開始將MOSFET產能轉至高毛利的5G基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臺系廠商如傑力、尼克森等將重心放到PC及伺服器上;大陸廠商在穩固家電、電動自行車、平衡車等中低壓MOSFET市場的同時,不斷向高壓、大功率技術邁進,並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C、NaN等)技術上面取得突破。eGResmc

  2020年2月與3月,中國大陸功率半導體上市公司——揚傑科技與捷捷微電相繼牽手中芯集成電路製造(紹興)有限公司(簡稱「SMEC」)開展戰略合作,進軍高端MOSFET、IGBT的研發和生產,欲抓住替代進口存量市場,力爭將產品應用深入5G、汽車電子、光伏、物聯網、工業控制和智能電子化等新需求。eGResmc

  作為國產SiC功率器件的領導者,基本半導體堅持自主創新,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目前基本半導體自主研發的SiC肖特基二極體和碳化矽MOSFET等產品已經在多個行業的標杆客戶量產,公司對2020年的營收預期保持樂觀態度。eGResmc

  業內人士均曉,歐美日的功率半導體廠商大多採用IDM模式,有完整的晶圓廠、晶片製造廠和封裝廠,垂直整合優勢明顯,對成本和質量控制能力很強,且以高端產品為主;中國大陸廠商大多也是IDM模式,但產品以低端二極體和低壓MOSFET為主,實力相對較弱;中國臺灣以Fabless模式為主,主要負責晶片製造和封裝。eGResmc

  相比國際巨頭,中國大陸廠商在市場規模上仍有差距,不過大陸在中低壓MOSFET領域替換進口品牌潛力很大,如士蘭微、華潤微(中航)、華微、揚傑電子、新潔能、華晶微等正在努力進入一線陣列,特別是當前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而中國作為目前最安全的製造基地和消費市場,無疑給本土MOSFET廠商帶來一定的替代機會。eGResmc

  華西證券也認為,依靠國內的終端消費需求催化,包括新能源汽車、消費類電子(家電)、工業等多領域的加速進口替代,相關功率半導體器件廠商有望充分受益。eGResmc

  國產MOSFET爭取「試用」機會

  「對中國企業來說,挑戰和機遇並存。」和巍巍表示,一方面部分產業會逐漸外遷,並面臨發達國家更加嚴厲的技術封鎖,衝擊國內就業市場和外貿市場,但同時給國產自主化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家不斷加大投入,出臺各項扶持政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國內科技自主化進程將加快。eGResmc

  在MOSFET國產替代方面,國金證券研究所分析認為,三大原因促使國內廠商有在功率半導體領域逐步實現替代。eGResmc

  (1)下遊廠商為保障供應鏈安全,給予國內企業更多機會參與同臺競技。功率器件在下遊產成品中成本佔比較低,但是對產品性能和耐用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下遊廠商缺乏動力替換供應商。即使產品性能一致,國內廠商也缺乏機會進入供應鏈。而在保證供應鏈安全的前提下,國內廠商有更多機會參與送樣,實現供應鏈的突破。eGResmc

  (2)國內企業與國際一流技術水平差距縮小。因為模擬電路設計和工藝製程更新速度相對較慢,所以國內廠商有機會拉近與一流水平的差距,以 BCD 工藝製程為例,目前量產的最先進工藝是130nm的第六代工藝,而以華潤微為例,目前其180nm工藝已量產,並且正在研發110-180nm先進模擬BCD技術。eGResmc

  (3)國內企業更貼近用戶,便於配合客戶做定製化開發。由於國際功率半導體企業大部分研發部門在海外,部分客戶的定製化需求不能得到及時的滿足。而國內功率企業研發團隊更貼近客戶,能更方便地滿足客戶針對不同場景的定製化需求。在二極體、低壓 MOSFET、晶閘管等領域,本土廠商已經開始進口替代,但市場份額佔比仍然較低,未來有望依靠上述優勢提升市佔率。而在高壓MOSFET 和IGBT器件等中高端領域,目前部分企業已經實現突破,未來市佔率的提升需要依靠製造工藝的不斷升級和設計水平的提高。eGResmc

相關焦點

  • 「芯調查」「產能緊缺專題」之二 MOSFET缺貨/漲價 全是8英寸產能...
    【編者按】 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和漲價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正在向全行業傳導:設計廠商等不到產能或面臨客戶流失風險,該如何自救?上遊的產能緊缺和漲價對下遊的代理、模組、終端廠商影響幾何?為此,集微網特推出晶圓代工的「多米諾骨牌」系列專題報導,邀請業界知名專家、分析師和企業代表,對此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與報導。
  • 國內硝基氯苯第一大廠商遭查封,國內產能銳減40%,多家上市公司或將...
    財聯社1月7日訊,國內硝基氯苯第一大廠商,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八一化工」)疑無證生產危險化學品,其所擁有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已在2020年11月6日到期,並被註銷,續期申請沒有獲得通過。
  • ...比亞迪半導體等國內廠商加碼布局碳化矽④東山精密2020年度淨...
    ②韓媒:DB HiTek晶圓代工漲價20%,SK海力士和三星也在計劃中③為應對晶片短缺,比亞迪半導體等國內廠商加碼布局碳化矽④東山精密2020年度淨利潤超14億元,同比增長超99%
  • 全球8英寸晶圓緊缺,臺積電也宣布決定,這或許是國產廠商的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一些供應商想要接客戶的訂單也無法提供額外的產能支持。聯華電子就是其中一家產能滿載的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如果晶圓長期保持緊缺的狀態會發生什麼呢?最明顯的事情就是無法提供足夠的晶圓用於生產晶片,一旦沒有了晶片,各大客戶說需的設備也就無法滿足。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手機缺貨,電子設備供應短缺。而這一切讓供應商不得不提高價格。
  • OLED主要生產設備廠商和國內主要OLED廠商生產情況
    國內某頭部廠商相關負責人說, AMOLED技術其實門檻很高,國內面板廠商的AMOLED技術和國內AMOLED產業鏈都還處於成長期,產能和良率的穩定釋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國內OLED產業整體還處於良率爬坡期,規模較小、產能相對較低,並且產品技術門檻普遍不高。
  • IGBT產能持續緊缺,兩大IDM廠商加入分拆上市熱潮
    2020年,客戶需求旺盛依舊,國內IGBT市場供應緊缺的情況卻並未緩解,反而愈演愈烈。自年初起,國際IGBT大廠均受疫情影響,產能供應不足的問題持續至今。產能不足隨著國外IGBT產品供應不足,交期一再拉長,國內客戶除了下全款訂單等待產品的同時,也正在逐步接受國產IGBT,培養二供,給國內IGBT廠商一個「試錯」機會。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原本採用進口IGBT的廠商也因為供貨不足,逐漸導入斯達半導、比亞迪半導體等國產供應商。
  • 漸凍症患者有藥了!國內上市首款依達拉奉注射液
    (健康時報記者尹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日前批准了南京先聲東元製藥有限公司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含5ml:10mg、20ml:30mg兩種規格)新的適應症用於漸凍人症治療。這是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的依達拉奉注射液,由於該藥曾被長期用於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安全性良好。因此在獲批漸凍人治療用藥後,有望幫助患者尤其是中國患者的病情進展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活質量。
  • 國內最大MLCC廠商,獲OPPO投資,微容科技用三年厚積薄發
    以產能計算是國內最大的MLCC廠商。 全面打入消費類主流客戶,獲OPPO投資 MLCC主要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通信、汽車等領域,以消費電子領域的智慧型手機、數碼音視頻設備、PC等需求為最,消費電子領域已經佔到MLCC出貨量的70%。
  • 晶圓代工交期超半年,MOSFET廠商發布漲價通知
    ,MOSFET的價格也開始調漲,目前已經有廠商發出了漲價通知,從10月份開始,MOS管漲幅將達20%。MOSFET廠商已發漲價函據半導體業內人士透露,各大晶圓代工廠在產能吃緊時,都有自己的產能調度、客戶管理辦法。具體來說,長期合作且投片量大的客戶優先供應,而投片量小、價格相對較低的客戶,則只能通過加價獲取產能,甚至有情況是,就算加價也會被晶圓廠無情拒絕。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機遇
    國內MCU第一梯隊廠商——兆易創新的董秘李紅11月20日亦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MCU缺貨是不同的產品類別的缺貨,調價也並不是所有的(產品價格)都調,現在看整個行業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一般情況下供需失衡的時候都會有調價。
  • 國內水泥產能嚴重過剩,卻讓越南水泥鬆了一口氣
    據了解,2018年越南國內水泥總產能是1.14億噸/年,國內需求約為6000萬噸/年左右,越南水泥國內產能嚴重過剩,本土消化不足,越南水泥行業將目光瞄向了出口市場。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裡。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作者:未知時間:2019-10-28 來源:解析投資     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偏光片於1938年由美國埃德溫. 赫伯特. 蘭德發明。
  • MOSFET晶片需求激增 大廠產能已滿利好
    英飛凌、ST、安森美等國際IDM大廠早在6月底之前就已籤好下半年訂單,MOSFET產能早已被預定一空。大廠第三季接單量已超過實際產能的20%~30%。超出訂單開始陸續往臺灣供應商轉移,富鼎、大中、傑力、尼克森等企業第三季度產能全部賣光,開始接10月之後第四季訂單。臺灣廠商第三季產能訂單已經漲價5-10%,但產能仍然巨缺,價格還要繼續上漲。
  • 2020年全球OLED產業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國內廠商奮力崛起
    其次,受國際貿易戰的影響,供應鏈安全成為關注焦點,品牌廠商意識到戰略性培養自主健全供應鏈的重要性,屏作為手機產業鏈的核心部件,目前華為、小米、OPPO、中興等品牌已從新技術合作研發、高端機型戰略供應等方面與國內OLED面板廠商展開合作,逐漸形成以企業為核心的協同創新體系。
  • 全球最大橡膠手套製造商停產在即,國內這三家公司迎替代機會
    從產業分布來看,丁腈和天然橡膠手套生產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而PVC手套的生產主要分布在中國。據馬來西亞手套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性防護手套需求近5000億支,其中醫療級手套市場規模達到3060億支,非醫療級手套市場規模達到1890億支。
  • 2020年中國PI膜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各大廠商加速布局產能...
    截至2019年,杜邦PI膜的生產產能在3168噸。SKC Kolon PI的第七條生產線將在2019年3月正式投產,這條新產線將為公司帶來600-700噸的年產能,屆時SKCKolonPI的總產能將達到3300-3400噸/年以上。SKC Kolon PI還有計劃在2020年再增加一條新產線,如果這第八條生產線也能在2020年實現投產,SKPI將成為全球產能第一的PI生產廠商。
  • ams 3D攝像頭中國之路:與國內手機廠商加強合作
    ams 3D攝像頭中國之路:與國內手機廠商加強合作 李倩 發表於 2018-04-10 14:14:36 在蘋果的帶動下,3D攝像頭產業徹底火爆,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
  • 全球第一大MLCC廠商停產
    自2月份以來,村田一直處於開工不足、產能利用率不高狀態。另一家MLCC龍頭企業國巨已於3月底對渠道進行一輪漲價,個別品種價格漲幅達30%至50%。  業內認為,如果日本和東南亞的疫情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可能有更多廠商進入停產狀態,不排除再度出現漲價情況。
  • 國內MOSFET廠商接連發布漲價通知 產業鏈公司望受益
    證券時報e公司訊,受上遊晶圓供應緊缺情況的持續影響,近日,深圳兩家MOSFET廠商啟動漲價,漲幅達到20%。MOSFET是最基礎的電子器件,應用範圍覆蓋電源、變頻器、CPU及顯卡、通訊、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三季度以來MOSFET供需轉暖,業內預計需求暢旺將延續至年底,產業鏈公司望受益。
  • 矽晶圓報價呈現續漲走勢 國內12英寸、8英寸矽片產能現狀
    展望未來,隨著三星等國際晶圓大廠產能持續擴充,以及長江存儲等大陸廠商將在2019年上半年陸續量產,矽晶圓報價呈現續漲走勢,矽晶圓廠商的訂單已延續至2020年。 據了解,2017年初起矽晶圓供不應求,推升整體報價漲幅約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