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窗
如今,線上的優勢變得不再明顯,電商巨頭們因線上流量變貴而賺不到錢,而在市場上地位不佔優的中小型電商又幾乎無法與巨頭搶奪流量,同樣賺不到錢。更多的人開始往線下走。
一蘭拉麵誕生於1960年的日本福岡縣福岡市,至今已有50多年。目前主要經營的是福岡本土的博多拉麵,有「福岡第一」的稱號,成為眾多旅客到日本必去的「景點」之一。
一蘭拉麵目前在全球有60多家店面,其中日本就有50多家,其餘分布在香港和美國。截至2012年,一蘭拉麵銷售額達到75億日元,在福岡系拉麵館中營業額是最高的。2013年,在香港開的海外第一家分店,創造了連續排隊7天7夜的金氏世界紀錄。據說當時吃一碗拉麵要排隊4小時。
為什麼一蘭拉麵,在日本這樣的一個拉麵大國,會創造如此佳績?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快,人們甚至不能好好地坐下來吃一頓飯。而一蘭拉麵恰恰就提供了這種讓一個人可以好好就餐的環境。
一蘭拉麵的就餐環境很特別,像一個大學校園的自習室,左右之間有一個擋板隔開,坐下來面對的是一塊擋板和帘子,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自閉」就餐環境。正面是一個帘子,服務員會從後面把面遞給你。在吃麵的過程中,顧客不需要為喝水、加面這樣的小事走來走去,小小的空間裡面一應俱全。這種「自閉」空間又叫「味集中Counter」,為了讓顧客在封閉的空間中,集中精力體驗拉麵的味道,專門設計了這種一格一格的「自閉」空間,並且這種「自閉」空間,一蘭拉麵已取得專利。
在日本這樣一個拉麵大國,非常講究匠人精神。所以在日本的頂級拉麵館裡,顧客對口味是沒有什麼選擇的,一切都由拉麵大廚決定。而一蘭恰恰相反,一切都是由顧客決定。
在一蘭吃拉麵,服務員會遞給你一張紙,紙張上面寫著:口味的濃淡、油膩的程度、大蒜、蔥、叉燒肉、特製調味汁、麵條的硬度等等,顧客只需要在表格裡面打圈,便可以自己決定自己拉麵的口味。一蘭拉麵還會根據不同國籍的顧客,提供不同語言的表格。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餐廳都引入了電子化菜單和手機支付功能,逐步形成了科技智能化餐廳。其實一蘭拉麵很早就進入了智能化。
進入一蘭拉麵館,你會看到一臺點菜機器,在上面選好自己要吃的拉麵和配菜,然後將錢投入機器取票即可。
還有一臺「空」位顯示器,如果哪一個坐位「空」下來,那麼機器上就會顯示一個「空」字,之後等待的顧客就會根據機器的提示,找到空下來的坐位,坐下即可。每一個坐位下都有一個入座感應器,感應到有人坐下後,就會把訊息傳到門口那個「空」位顯示器上,排隊的人就知道哪裡的坐位空下來了。
智慧型手機+社交軟體的發展,讓口碑營銷變得更加容易,也更快。每當人們看到一樣獨特的產品和環境時,許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拍照,發朋友圈,從而形成了病毒式營銷。一蘭拉麵就形成了「病毒式營銷」。在這個社交媒體橫行的年代裡,我們一直都在說內容為王。其實每一家公司,每一個餐廳也都是一樣的。你經營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制度都是在創造內容。做一家值得別人去研究,去分享的企業,你會發現營銷就不會有你想的那麼累。
一蘭拉麵的成功,在於對每一個細節的考慮都那麼細緻入微,給了顧客再來的理由。也許這裡不一定是全日本最頂級的拉麵館,但絕對是值得去體驗的拉麵館之一。(來源:店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