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京城|素描北京城樓

2020-12-09 北京印跡inBeijing

畫裡京城作為千年古都,北京城常出現於各類繪畫作品中。古代繪畫,特別是清代宮廷繪畫中,有許多描繪北京城市、建築與園林的畫卷,而現當代的繪畫作品中也常見北京的身影。「畫裡京城」欄目將帶領讀者在各類繪畫作品中探尋北京的前世今生,了解北京的城市面貌、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

老北京的城樓記載著北京的歷史。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原理事長趙知敬用素描的形式將內城和外城的城樓精細表現,從規劃的角度詮釋其平面布局和建築形制,對全面研究北京城樓有著指導和借鑑意義。

內城的城門樓

老北京內城有九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和四座角樓。

▲正陽門

正陽門包括正陽門的城樓、翁城、閘門和箭樓。

正陽門平面示意圖

圖1 正陽門甕城平面

四個特點:1. 箭樓有門洞,甕城,東西88米,南北108米,這門洞只有皇上每年兩次出正陽門,一次是冬季到天壇祭天,一次是驚蟄至先農壇耕種。2. 在甕城牆,東西兩個閘門。3. 甕城內有兩座小寺廟,觀音院在東,關帝廟在西。4. 城樓是全城規制最高的。

正陽門整體側立面示意圖

圖2 正陽門箭樓、甕城、東閘門、城樓

正陽門前門城樓正立面圖:

是內城規格最大的歇山頂三層挑簷面闊,上下層均為七開間加稍間(廊間)

圖3 正陽門

正陽門箭樓

正陽門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建築形式為磚砌堡壘式,箭樓為重簷歇山頂,上下四層,東西南三面開間84個,規模最大。箭樓四闊七間62米,北出抱廈五間42米,樓高35米。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樓兩度失火被毀。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夕,在義和團拳民焚燒大柵欄時,被飛濺火星引燃燒毀。1901年開始修繕箭樓,1906年竣工。1915年,政府委託德國人羅思凱格爾改建正陽門箭樓,添建水泥平座護欄和箭窗的弧形遮簷,月牆斷面增添西洋圖案花飾,1916年竣工。

圖4 正陽門箭樓

崇文門和宣武門

位於前門兩側,其規制雷同。

崇文門(元代稱文明門)標誌是鎮海的崇文鐵龜,當年它是北京各城門中最繁忙的門,那時南郊大興一帶很多釀酒作坊,酒車多由此門進城,崇文門又是收稅的地方。

宣武門(元代稱順承門)標誌是報時的宣武午炮,多走囚車,也稱死門,那會兒墓地都集中在東陶然亭一帶

崇文門、宣武門甕城平面圖

圖7 崇文門、宣武門甕城平面

崇文門宣武門城樓

歇山頂、三重簷、兩層柱廊、五開間,明間大,次間、邊間等大,一層稍間(廊間)3米左右,二層稍間(廊間)1.5米左右,進深三開間,加稍間(廊間)寬14米左右。比正陽門小。

圖8 崇文門北立面 宣武門類似

崇文門宣武門箭樓

經核對,除前門外,其餘德勝門,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的箭樓均與崇文門,宣武門箭樓雷同。 建築形制均屬磚砌堡壘式,箭樓為重簷歇山頂,上下四層,三面開箭窗,正面及兩側四層,正面十二排窗、側面四排共80個箭窗。箭樓面闊七間,面寬32米左右,後邊抱廈五間,進深三間25米左右。以上八個城門的箭樓都沒有門洞。

圖9 箭樓平面示意圖
圖10

崇文門、宣武門、西直門、東直門、 阜成門(甕城牆西弧形)、朝陽門、 德勝門(甕城牆北弧形)、 安定門(甕城牆北弧形)

▲ 西直門、東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城樓立面圖

圖11 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西直門、東直門、朝陽門翁城平面圖雷同

圖12 從左至右:西直門 東直門 朝陽門
圖13 從左至右:德勝門 安定門 阜成門

內城(除正陽門外)箭樓雷同

圖14 德勝門箭樓

▲ 內城角樓

北京內城為一個不甚規則的矩形,但四隅方位是規整明確的,由城牆四圍所形成的四角,即東北角,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

明正統四年(1439年)整修京城城池後,除增建各門箭樓、閘樓,改建石橋外,在城內隅,同時增建角樓。

北京城角樓不僅是標誌性,裝飾性建築,同時又是防禦性極強的城角箭樓。

四隅角樓規制相同,就像兩個城門箭樓折角而立,但每面都比城門箭樓還顯寬大。角樓結構規制同城門箭樓,重簷歇山式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的堡壘式建築,綠琉璃列脊和鴟吻垂獸,戧脊垂獸為五個,最外端有仙人引路。因是相當於兩個箭樓成曲尺狀對立,其結合部屋面出十字脊,此端的山花板也成九十度對立。造型優美別致,集裝飾性和實用性於一身,可以說是五百年前明代建築藝術的典範。雖不如紫禁城角樓的繁複和雍容華美,但是凸顯了大城的壯麗和威嚴。這從現存唯一的內城東南角樓來審度,雖四周現代建築林立,但仍不失莊嚴和大氣。

臺座高度與城牆同高達12米,底邊長約40米(比城牆厚多了,形容人臉皮厚說:「比城牆拐彎還厚」,就是從這來的),樓高17 米,樓連臺通高29米。樓體沿城臺外緣轉角而建,樓體外側的兩正面和兩側面,均開有箭窗,上簷下為1排,重簷下為三排,正外面每排14孔,兩面共112孔,側外面每排4孔,兩面共32孔,總計144 孔。

內城角樓

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京城全圖》上的東北角樓,西北 角樓,西南角樓,東南角樓:

正陽門甕城平面

1905年修建環城鐵路時,東北角,東南角,抹角曲線,每角穿了兩個洞,讓開了角樓,至此東南角樓保存至今。

圖15 1905年環城鐵路示意圖

1915 年 6 月,環城鐵路開工 1916 年 1 月 1日通車,解決運貨,13.5 公裡,沿線經過的甕城全部拆除,只保留城樓和箭樓;1950年-1958 年停運並拆除。

圖16 內城東南角樓
圖17 東南角樓平面圖
圖18 東南角樓外立面透視圖
圖19 東南角樓內側素描

外城的城門樓

原本外城為四面之制,外包京城,因國力不濟,縮減規劃,北折在東西兩側麵包砌於京城東南角樓、西南角樓,新建外城牆工程,7 座城門。最後北京城呈「凸」字形。

外城七組城門樓: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安門,廣渠門,西便門,東便門。

▲ 永定門

城樓形制一如內城,尺寸與內城相比有些特殊,廊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城臺高8米,樓高18米。甕城東西42米,南北36米,牆高6米。箭樓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高8米,樓連臺,15.8 米,甕城門洞位於城臺正中。

永定門甕城

圖20 永定門甕城

永定門城樓

圖21 永定門城樓

永定門箭樓

圖22 永定門箭樓

▲ 左安門、右安門

位於永定門兩側,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形制基本相同,城樓為單層單簷歇山式,面闊三間16米,進深一間9米,高6.5米,樓連臺高15米。甕城呈半圓形,東西寬23 米,南北長29米。箭樓為單斜山小式,灰筒瓦頂,面闊三間13米,進深一間6米,高7.1米,樓連城臺高16.6米,其南側闢兩層箭窗,每層7孔,東西側面亦闢兩層箭窗,每層3孔,側面正中闢過木方門。

左安門、右安門城樓

圖23 左、右安門城樓

左安門、右安門甕城

圖24 左、右安門甕城

左安門、右安門箭樓

圖25 左、右安門箭樓

▲ 廣安門

(明代稱廣寧門又名彰義門),是明清北京城外城唯一向西的門,是南方各省進京的主要通路,在清朝比較繁華,有「一進彰義門,銀子碰倒人」的說法。雍正年間,因為皇帝打算在路北修建皇陵,皇帝下令從廣安門到宛平城修築石板路。

廣安門城樓

原來廣安門和廣渠門規制相同,乾隆三十一年提出城樓規格仿永定門加以改建,城樓重簷歇山三滴水,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三間通寬13.8米,進深一間通進深6米,高17.6米,樓連城臺通高26米。

圖26 廣安門

廣安門甕城

呈方形,兩外角為圓弧形,東西長34米,南北寬39米。(見圖 24)

廣安門箭樓

為單簷歇山式灰筒瓦頂,面闊13米,進深一間6.6米,高7.8米,連城臺通高16.6米,南東西三面各闢箭窗二層,南面每層7孔,東西,每層3孔,北側樓門過木式方門,城臺正中對著城樓門洞闢一券洞門。廣安門箭樓規制同永定門(見圖 22)

▲ 廣渠門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5年),是明清北京城外東側唯一一座城門,也是外城門中比較簡樸的一個。城樓低矮,僅一層廊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四周有迴廊。甕城呈弧形,箭樓為單簷山頂,正面及兩側各闢箭窗兩層,正面每層7孔,兩側每層各3孔共26孔,箭樓下開拱形門洞。

廣渠門城樓

圖27 廣渠門城樓

廣渠門甕城

(見圖24)

廣渠門箭樓

(見圖25)

▲ 東便門、西便門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外城北垣東段、西段的城門,包築於東南角樓和西南角樓。

便門城樓

便門城樓單層單簷歇山小式,灰瓦屋頂,四面開過木方門,無窗。城樓面闊三間寬21.2米,進深一間5.5米,高5.2米,樓連城臺高11.2米。

圖28 東便門西便門

便門甕城

便門甕城呈半月形,東西27.5米,南北15.5米。

圖29 便門甕城

便門箭樓

便門箭樓為單層簷硬山小式,灰瓦屋頂,南面闢為木方門,北東西三面闢箭窗,每面兩層,每面每層4孔,東西每層兩孔共16孔,箭樓三間9米,進深一間4.6米,高4.7米,箭樓城臺中開門,外側(北)為三伏三券式拱券頂,內側(南)為過木方門洞,樓連臺高10.5米。

圖30 東便門西便門箭樓

▲ 外城角樓

北京外城角樓也可能是在清朝乾隆初年修建,確切的說應該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之前修建的。

北京外城角樓,不論從規制上還是體量上,都遠遜於內城角樓,但是從建築設計上又是非常巧妙,與外城牆的體量搭配也是非常的合理和勻稱。它那歇山十字脊出寶頂,方形堡壘式的獨特造型,也是中式古建築多樣性變化的典範。

角樓伸向城牆外3米的方形,城臺基寬約10.5米,頂寬8.5米。屋面為灰筒瓦,十字列脊、寶頂、鴟吻、走獸,戧脊走獸為5個。面闊、進深均為一間,寬度為6米。樓高7.5米,樓連臺通高16.6米。外城角樓設2排箭窗,朝向外的兩面每排3孔,共12孔;朝向城牆的兩面每排2孔,共8孔,總計20孔箭窗。

圖31 外城角樓示意圖

東南角樓(復建)

圖32 外城東南角樓

北京老城樓,讀城——畫城的啟示:

京城和萬裡長城有同等歷史價值。京城的城樓和箭樓是一種文化,和故宮建設同等重要。系統地整理老北京城的歷史資料非常必要。僅存的城牆、城樓、箭樓、角樓很有代表性,要保護好,利用好,宣傳好,通過點展示出全貌,提高文物保護力度,熱愛我們的北京城!

我跟規劃學會的年輕同志們講述我從事北京城市規劃60年的經歷,總想還能為北京做點什麼,他們建議我用畫筆把老北京城樓系列地畫出來,用繪畫的形式記載北京城樓的布局和形制。首先我從微信上看到了《終於收齊了!老北京的47 座老城門,值得收藏》,內容很豐富。我網購了兩本書,一本是當時市建設局孔慶普同志編寫的《北京的城樓與牌樓結構考察》,他親自經歷的解放後城樓修繕和拆除工作。另一本是由瑞典人喜仁龍編寫的《北京的城牆與城門》,他曾在20 世紀20 年代居住在北京,詳實記錄的歷史。認真閱讀,很有參考價值。我是邊研究邊畫,有的畫了好幾張,直到滿意。希望對城市規劃有所參考和借鑑意義。 ---趙知敬

內容來源: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圖文:趙知敬整理:周喬欣

相關焦點

  • 逼真素描畫
    何謂素描,素描是用木炭、鉛筆、鋼筆等工具,通過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閒話少說,今天我們就藉助PS的強大功能「畫」一張人物素描。
  • 波斯菊素描怎麼畫?波斯菊素描畫步驟圖
    說到波斯菊,大家肯定希望知道波斯菊是長什麼樣的吧,因為這是一種比較少見的花卉,那麼露西接下來就來教各位畫一朵素描的波斯菊,如果你正好的學習素描,那剛好可以練練手。一、素描畫波斯菊準備工作:各位在準備畫波斯菊之前,首先可以去百度上面搜索一幅波斯菊的圖片,圖片要清晰,這樣有利於觀察仔細,然後準備好素描畫需要用到的普通鉛筆、素描鉛筆、卷筆刀、橡皮擦、素描紙和畫板,然後便可以開始畫畫了。
  • 3分鐘畫素描球體,你也可以輕易做到
    3分鐘畫素描球體,你也可以輕易做到!球體的特點是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圓的,它是由正方體不斷切角後形成的,它的明暗過渡比較平緩,是最容易觀察和理解五大調子規律的幾何體之一。因此球體在素描幾何體訓練裡是經常出現的,那素描球體怎麼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單個素描幾何球體教程圖解!
  • 如何畫一張好的素描
    素描就是用單色表現物體及物體間關係的繪畫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造型、光影、質感、相互關係。一。造型。(這個沒有捷徑,只有多看多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月累積而成)近大遠小、近低遠高(俯視就是近低遠高)可以練練結構素描(1)物體形態觀察整體,著重下手,注重比例
  •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
    美術老師畫朱一龍素描,直接畫「頭骨」,網友:這是醫學老師!平時大家都看到美術生在網上給大家表演才藝,這回終於輪到了美術老師,看完了才知道什麼叫薑還是老的辣,我就問你服不服?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的是一位美術老師畫素描的朱一龍,但是這畫畫的方式真的有點奇特呀……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朱一龍呢?雖然朱一龍已經出道很多年了,但是在最近兩年才開始火起來,擁有了不少小迷妹。這次美術老師在課上教學畫人像的時候,拿出朱一龍頭像來做例子教學。
  • 談觸覺素描——對素描的基本理解
    有小網友問及什麼是觸覺素描,摘拙著《於小冬講觸覺素描》回答他的問題,並希望與網上高人共同探索、討論。以下圖片皆為高清,會理解的更透徹。——中央畫室什麼是觸覺素描?觸覺素描的概念是什麼呢?我們從丟勒畫的《祈禱的手》開始解釋這個問題。
  • 北京箭扣長城迎2021年首場降雪,城樓在霧中若隱若現
    北京箭扣長城迎2021年首場降雪,城樓在霧中若隱若現 2021-01-14 11:45   澎湃新聞記者:王文娟 編輯:唐燕麗 素材來源:張學
  • 素描常見 畫成這樣不多見 細膩到骨頭裡
    素描作為手繪最為常見和基礎的畫種是非常常見的,才藝君也是經常分享這類優秀的作品。看得多了,可能大家的眼界都會變得比較高。 你喜歡這樣的素描嗎?
  • 把素描當水彩玩,被質疑是電腦畫,陳丹青:國內罕見的好作品
    好的素描作品能給人一種藝術的靈感,尤其是那些抽象派的素描,真正的大師並沒有幾個,這也是很多繪畫學者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的一種境界!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組素描作品,與普通的素描作品不一樣,下面這些作品是打破了普通素描,把繪畫的新元素給創作了出來。
  • 美術生畫素描,一開始以為在畫石頭,結果卻驚豔眾人
    美術生畫素描,一開始以為在畫石頭,結果卻驚豔眾人   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快,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現在的孩子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興趣愛好,雖說現在考大學沒有一開始那麼難了,但是有一技之長還是很有必要的。
  • 結構素描教程:畫好結構素描的幾個要點
    正確認識結構素描結構素描不同於明暗素描,它是以理解和表達物體自身的結構本質為目的的。這種素描的特點是以線條為主要表現手段,不施過多的明暗,也沒有強烈的光影變化,主要強調、突出物體的結構特徵。結構素描所要表現的是物體的結構關係,要說明形體是什麼構成形態,它的局部或部件是通過什麼方式組合成一個整體的。這種表現方法比較理性,可以忽略對象的光影、質感、體量和明暗等外在因素,忽略對某些細節的表現結構素描的作畫要點(1)構圖:構圖時要注意整體布局,避免過大或過小。
  • 素描造型總畫不對,調子糊了,頭髮又像頭盔,那是因為你不會擦
    Cuong 畫了二十多年的素描,其素描功底非常紮實、素描結構分析很到位,作畫工具大多使用炭筆、炭精棒、鉛筆、彩鉛、色粉筆等,畫紙:大多採用有顏色的  文章內容比較豐富有素描、彩鉛、油畫  # 素描篇 #  畫好素描,應從臨摹開始  在ins上小編給大家找來了Cuong素描五官的作畫技法  分別有
  • 素描靜物怎麼畫?詳細步驟告訴你知識點
    素描是中國現在美術生必須科目,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頭像,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今天我們通過一組靜物素描步驟圖詳細解讀素描靜物。①第一步,起形。起形是素描畫的開端,一個學生可以不會調整或者不會特別高超的技法以及深入能力。但是要想做一個不差的學生,起形是特別重要的。
  • 馬保中 | 素描作品精選
    馬保中現居北京,職業畫家,曾參加首屆中國油畫雙年展(1993,北京),第八屆全國美展(1994,北京)、「世紀之門」1979-1999中國藝術邀請展(1999,成都),成都雙年展(2001,成都),金色收穫-中國當代藝術展(2002,克羅埃西亞),今日中國美術大展(2003,北京)等國內外展覽。
  • 素描眼睛如何畫出靈動心動的感覺~看這裡!
    畫素描眼睛先眼睛的特徵用鉛筆起形,抓準眼皮、眼珠、瞳孔,以及眉弓的的結構透視,再分清楚眼睛的結構與固有色調,開始排線上調子揉擦塑形,把握其中的黑白灰關係,尤其是眼角的轉折與卡點,最後注意眼珠高光部位表現以及眼睛的神態細節表現。素描眼睛的繪畫教程
  • 美術生素描頭像想畫好!先學素描頭像結構!(內附國美高分試卷)
    大家是不是還在因為素描頭像畫不好的問題困擾著!這些問題解決起來很簡單!大家往下看!一、頭骨講解因為你們對素描頭像結構了解不明確,一個頭從肌肉到五官再到面部皮膚,都是長在一顆頭骨上的,既然想要了解素描頭像結構那就要先了解頭骨的結構,在初步起型時穿插走勢就是圍繞頭骨開始的。
  • 素描五官耳朵教程,不知道這些,你畫的都是假耳朵!
    人物素描中五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物比較精彩的地方,不過通常我們對於耳朵的認識是存在誤區的,在很多同學的思想中,認為耳朵是相對次要的,所以不論學習還是在刻畫時都有意無意的去簡化耳朵的刻畫,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可能畫的是「假」耳朵了!
  • 安格爾、德拉克洛瓦等素描作品首次現身國內拍賣會
    而北京保利秋拍也於1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四季酒店開槌。   此次保利華誼(上海)秋拍將以東西方文化自十九世紀以來的頻繁互動與融匯為線索,推出「碰撞———國際現當代藝術」專場。此次專場將以時間為繩,呈現從十九世紀初至今200多年中,東西方文化不同歷史時期之佳作近150餘件,作品形態囊括油畫、素描、雕塑、裝置。
  • 0基礎素描初學者學習素描中不容錯過的12大素描技巧
    畫的靜物素描是每個美術生不可缺少的技能,但是靜物素描不能很好地描繪出來時真的很奇怪。那麼,是否有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草圖靜物素描能力的技術?下面的石家莊九方畫室介紹給大家:下面的12個技巧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但你能安靜地體會、觀察、理解、分析,而且有意識的應用於素描實戰訓練中,效果非常明顯。1.學習素描需要鍛鍊雙手的技能,一個是眼睛的觀察能力,另一個是原有按部就班的作畫構想。2.素描草圖的表現詞彙為黑、白、灰的三字,它是形體空間和節奏秩序。
  • 「教素描者不懂素描,考素描者不知素描之優劣,可悲,可嘆!」
    我又問:「你認為畫好素描的關鍵是什麼」?他更感困惑不解,反映出學習上的不求甚解,也是一種盲目性。看來,盲目性是影響學習進步的主要障礙。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兩個:一個是如何在畫素描時研究對象;另一個問題是如何表現對象。圍繞著這兩個問題,關鍵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