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格爾、德拉克洛瓦等素描作品首次現身國內拍賣會
圖為賈科梅蒂的素描作品
圖為德拉克洛瓦的素描作品
安格爾、德拉克洛瓦、賈科梅蒂等西方頂級繪畫大師的素描作品將現身保利華誼(上海)秋拍會。保利華誼(上海)2017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於12月8日上海靜安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6日-7日預展。而北京保利秋拍也於12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四季酒店開槌。
此次保利華誼(上海)秋拍將以東西方文化自十九世紀以來的頻繁互動與融匯為線索,推出「碰撞———國際現當代藝術」專場。此次專場將以時間為繩,呈現從十九世紀初至今200多年中,東西方文化不同歷史時期之佳作近150餘件,作品形態囊括油畫、素描、雕塑、裝置。
西方經典藝術板塊精彩紛呈
西方經典藝術板塊,將呈現安格爾、德拉克洛瓦、賈科梅蒂的素描精選作品,以及柯羅、基斯林、封塔納的不同時期代表作。封塔納在畫布上塗上顏色,用刀片直接刮破、刺穿,凸顯其「極少主義」,以極具實驗性和開創冒險的思想創立了空間主義藝術,並引領了戰後義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藝術運動。柯羅的風景畫,在色彩運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銀灰色和褐色調子,因這類色彩具有寧靜感,將燦爛的陽光或瀰漫的晨霧展現得更富詩意。柯羅的《拉羅謝爾風景》創作於1851年左右,畫面一如既往地採用了畫家鍾愛的灰褐色調處理。在畫面處理上,柯羅不僅通過單素描的方式來強調明暗關係,同時還利用豐富的色調來調合各個塊面的柔和層次,令畫面微妙動人,不著痕跡,而這正是柯羅風景畫最富有特色的藝術氣質。早期油畫板塊中,將呈現吳冠中、吳大羽、林風眠、趙無極等老一輩藝術家的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吳冠中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油畫及水墨佳作三件如 《姐妹 (人體)》、《憶杭州》等頗為引人注目。而在中國當代藝術板塊中,張曉剛、曾梵志、丁乙、方力鈞、周春芽、陳箴等代表了中國當代藝術不同發展階段與多重藝術路徑的中堅藝術家均有佳作呈現。如張曉剛創作於2006年至2007年的作品《女孩》,曾梵志創作於2007年的作品《無題07-10-8》,丁乙創作於1999年的《十示 99-10》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佳作。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為全世界估價最高之中國書畫作品
本次保利華誼(上海)秋拍,還將展現目前全球估價最高的中國藝術品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估價在5億元人民幣左右。齊白石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最為重要的代表性畫家,這一鴻篇巨製能否達到西方同時期畫家作品所創造的市場高度,是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考量。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創作時間1925年,時年62歲,可以說是白石老人風格轉型期裡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同時也是目前社會可流通的尺幅最大的山水十二條屏。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三個顯著特徵:一是拋卻「四王」桎梏下的山水程式,進入「一洗凡塵萬事空」的真山真水創作境界;二是白石老人遊歷中國大江南北的「五出五歸」後,對山水創作升華後的集大成者;三是白石老人目前存世的山水十二條屏,僅有二套,另一套是1932年齊白石為川軍軍長王纘緒所繪,現收藏在重慶博物館,而此套山水十二條屏就成了民間收藏的惟一的一套。
根據目前現有資料,《山水十二條屏》首次公開展出時間應為1954年4月,在「齊白石繪畫展覽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首次露面。隨後,1958年1月1日至1月2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齊白石遺作展」將此十二條屏悉數展出。此後又多次有過著錄,是齊白石的代表畫作。《山水十二條屏》第十二屏《板塘荷香》畫上題寫「子林仁兄」,可知這套作品是齊白石繪贈於陳子林。陳子林,生於1879年,卒年不詳,民國年間北京的名醫。
新中國成立後,此套白石老人《山水十二條屏》由黃琪翔、郭秀儀夫婦購藏。此套《山水十二條屏》在黃琪翔、郭秀儀夫婦家中珍藏長達半個世紀之久,視為掌上明珠、閨中秘寶。在此十二條屏中,齊白石筆下的美好家園情景———長天照日、桂林山水、浮萍山影、小橋流水,一一顯現。畫中之景,已經不是某時某地的具體風景,而是中國人世代相守的、文人內心裡無限嚮往的精神家園。而北京保利推出的吳昌碩一生扛鼎巨製《花果十二屏》也十分引人注目。
(責編:魯婧、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