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Platanthera chlorantha Cust. ex Rchb.莖:地下塊莖卵狀紡錘形,長3-4釐米,上部收窄細圓柱形;地上莖較粗壯,近基部具2枚近對生的大葉;葉:大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收狹成抱莖的鞘狀柄。大葉之上具2-4枚變小的披針形苞片狀小葉;花:總狀花序,具12-32朵花,長13-23釐米;花較大,綠白色或白色;花瓣直立,偏斜,狹披針形,長5-6毫米,基部寬2.5-3毫米,不等側,彎的,逐漸收狹成線形,寬1毫米,具1-3脈,與中萼片相靠合呈兜狀;唇瓣向前伸,舌狀,肉質,長8-1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
生態習性:生於海拔4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叢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溼潤,忌乾燥,15℃至30℃最宜生長。曾在我省太嶽山林下採集。
利用價值:藥用,多用來補肺生肌,化瘀止血。用於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外用治創傷,癰腫,水火燙傷。亦可作園藝觀賞。
植物文化: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