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縣發現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

2021-01-09 承德新聞網站

  和合承德網訊(記者王曉丹,通訊員王仰發、梁悅軍)記者從隆化縣茅荊壩林場場長座談會上了解到,黑熊谷景區工作人員日前在巡山時發現了國際蘭科重點保護植物二葉舌唇蘭,它集觀賞與藥用於一身,成為林海中難得的珍寶。

  據介紹,發現的二葉舌唇蘭花序為總狀花序,花為白色帶綠色,花形較大,非常美觀。莖下部具兩枚近對生而有鞘狀長柄的對生葉,葉色濃綠,分外壯觀。花唇瓣具有一細長而彎曲的長距,狀如懸掛的金魚,甚是美麗。

  二葉舌唇蘭植株高30-50釐米,塊莖卵狀紡錘形,在針闊混交林下、林緣及草甸較溼的草地零散分布。它不但是一種很好的觀賞花卉,而且還是一種藥用植物。在中藥中,把二舌唇蘭稱土白芨,塊莖入藥,能補肺生肌、化瘀止血,治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癰腫、燙傷。

和合承德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註明「來源:承德日報」、「來源:承德晚報」、「來源:和合承德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承德日報社和和合承德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和合承德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未註明「來源:承德日報」、「來源:承德晚報」、「來源:和合承德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相關的法律責任。

3.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與和合承德網聯繫。

相關焦點

  • 自然好身影|於溪水潺潺,見二葉舌唇蘭
    在年二十九,送你一株二葉舌唇蘭。它們每年7月盛開在溪水潺潺,鳥鳴山幽的青杄、紅樺林下,大多生長在潮溼蔭涼的林下草地上。可以閉上眼,靜靜聽聽「它的聲音」。#二葉舌唇蘭#二葉舌唇蘭是一種高約30~50釐米的地生蘭科植物,挺拔美麗,每年的6~7月開放在溫暖潮溼的林下草地上,較大的兩枚基生葉片以及一長串的淡綠色花朵在草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 「每日賞草」:二葉舌唇蘭
    二葉舌唇蘭拉丁名:Platanthera chlorantha Cust. ex Rchb.科:蘭科屬:舌唇蘭屬識別特徵:莖:地下塊莖卵狀紡錘形,長3-4釐米,上部收窄細圓柱形;地上莖較粗壯,近基部具2枚近對生的大葉;葉:大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收狹成抱莖的鞘狀柄。
  • 野生植物保護|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雲南堪稱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從2008年在滇東南重新發現暖地杓蘭開始,陸續在雲南、廣西、西藏發現了暖地杓蘭的新居群。暖地杓蘭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屬典型的極小種群瀕危植物。玉龍杓蘭為中國特有種,是極小種群瀕危植物,僅在麗江玉龍雪山、香格裡拉有分布。雲南是我國兜蘭分布最多的地區。我國已知的野生兜蘭有18種,主要產在西南和華南地區,其中雲南就有15種,包括杏黃兜蘭、硬葉兜蘭、麻慄坡兜蘭等。
  • 野生植物保護|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蘭科植物與環境高度適應,溫室效應和氣候變化可以影響其生長發育和水分循環過程。通過觀察深圳野生墨蘭的生殖行為,發現其種群數量動態隨氣候變化而波動,氣候暖化和降雨失衡成為其種群發展的致死因子。許多蘭科植物具有觀賞或藥用價值,容易受到人為過度採集,從而直接導致其種群數量迅速減少。
  • 禁止亂採濫挖 保護蘭科植物遺傳多樣性
    蘭科植物的瀕危機制 物種的瀕危機制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問題,是對瀕危物種進行有效保護和持續利用的必要前提。 蘭科植物的瀕危原因包括內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與蘭科植物的繁殖生物學特性、居群生物學特點等有關。
  • 新知丨珍稀蘭科植物貴州地寶蘭
    7月初,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苗圃裡一株引種時未定名的地生蘭科植物悄然開放。
  • 「國際蘭科植物基因組重大項目」成果解開「達爾文的困惑」
    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攝  以國家蘭科中心劉仲健教授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將「深圳擬蘭」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深圳擬蘭」進行全基因組測序以及小蘭嶼蝴蝶蘭、鐵皮石斛進行全基因組重測序,並結合其它蘭科植物的轉錄組及基因功能分析,揭示了蘭花的起源及其花部器官發育、生長習性以及多樣性形成的分子機制和演化路徑,解開了困擾人類百餘年的蘭花進化之謎。
  • 蜀中多仙蘭 你認識的有多少?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兩部門近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進行調整和修訂。小葉兜蘭、鐵皮石斛和春蘭等104種蘭科植物擬列入新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全世界野生蘭科植物目前發現有28000 種以上,而在中國,有近1500 種野生蘭科植物,而且還不斷有新種被發現。
  • 珍稀蘭科植物遭遇危機,如何拯救?
    這個問題不僅是準公務員需要考慮的問題,保護珍貴的蘭科植物,延續物種多樣性,與每一個人類息息相關。 我國作為世界上蘭科植物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目前有記載的中國蘭科植物共計200屬1723種,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野生蘭科植物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約90種蘭科植物瀕危等級為極危。
  • 【中國新聞網】西雙版納發現一蘭科新種及一新記錄種
    :漏鬥葉芋蘭。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提供  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下稱「版納園」)獲悉,科研人員在該園百竹園發現兩種芋蘭屬植物。其中一種為中國新記錄種,取名漏鬥葉芋蘭;一種確認為新種,取名綠花芋蘭。相關研究發表於國際學術刊物Phytotaxa上。  據悉,蘭科芋蘭屬全世界有約71種,中國分布11種。
  • 靈石驢友李昌順在靈石發現我國特有的珍稀瀕蘭科植物
    【騎跡】單人夜行牛角安 【學習】6月7日8日和苦丁老師一起學植物 靈石野生植物花卉(一) 【驢記】15年7.26峽石溝穿越 尋找傳說中的大花杓蘭 近日記者獲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蘭科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褐花杓蘭驚現靈石太嶽山主峰牛角鞍
  •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
    蘭科植物莖的特徵是什麼?蘭科植物的莖是肉質的,形狀各異,有圓柱狀(如鐵皮石斛)、紡錘形(如鼓槌石斛)以及多節棍棒狀(如腫節石斛)等:更為多見的是,由莖變態而成的種種形狀的假鱗莖。所謂假鱗莖,是指其形狀像卵形或近球形的鱗莖,而實際上它是實心的變態莖,具有更好的貯藏水分和養分的功能,是適應難以保證水分和養分經常供應的特殊生境的貯藏組織,綠色的還能營光合作用,假鱗莖通常無節,亦即只含,—個節間,頂端生葉,較少具兩至數節,節上生葉,假鱗莖之問通常以根狀莖相連接。
  • 景寧發現5株珍稀蘭科植物
    景寧發現5株珍稀蘭科植物 2020-09-04 15:33:53 來源:麗水廣電新媒體中心 點擊: 近日,景寧縣植物分類工作者梅旭東在鶴溪街道發現了五株已經在我省失蹤135年的珍稀蘭科植物梅旭東是一名植物酷愛者,他從2012年開始,就利用業餘時間深入景寧縣山區開展野外生物多樣性調查,並著有《中國畲藥植物圖鑑》上下卷。這五株溼地玉鳳花,就是梅旭東在野外調查時發現的。
  • 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蘭科植物新種
    近日,雲南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開展巡護工作時發現了保護區原來沒有記錄到的蘭科植物——長鬚闊蕊蘭。此次在保護區內發現長鬚闊蕊蘭,使保護區原記載的蘭科植物增加為59屬186種。 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闊蕊蘭屬為地生草本,莖直立,具1至多枚葉,
  • 將樂龍棲山發現珍貴蘭科植物小舌唇蘭
    近期,福建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人員開展日常野外監測時,在保護區海拔1200米的道路邊坡上,發現十餘株沒見過的蘭科植物。經查閱資料和諮詢專家,確定是蘭科植物小舌唇蘭,為保護區內新記錄物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附錄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等級。
  • 地貌驚險景色壯觀,野生蘭科植物豐富——走近黃猄洞天坑
    洞內的地貌驚險壯觀,坑口處森林密布,而坑底則有大片原始森林,棲息著大型野生動物,當地已記錄得有蟒蛇、黑熊、黑豹、斑林狸、穿山甲等國家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3種。洞內西側據說有一條雨季才會出現的大瀑布,往內續走,則可找到29個自然風景點,令此洞成功集天坑、森林、瀑布、峽谷、絕壁等天然美景於一身。
  • 很招人喜歡的寶石蘭,葉子閃閃發光,但註定是小眾的觀賞植物
    寶石蘭註定是一種很小眾的觀葉植物,關於寶石蘭的養護介紹都是比較少的,因為養護這種植物的朋友並不是很多,第1次看到寶石蘭的時候,就被它那橢圓形的斑斕葉子所吸引。上面從左到右分別是:金線蓮、Dossinia、斑葉蘭、血葉蘭、Macodes和Macodes petola小貼士:這裡要跟大家說明一下,寶石蘭並不單指某一種植物,而是泛指多種葉子斑斕,如同寶石的蘭科觀葉植物,包括金線蓮(金線蘭)屬、斑葉蘭屬、血葉蘭屬、長唇蘭屬等,它們都是蘭科的,但不同屬。
  • 崑嵛山中的珍稀瀕危植物
    稀有瀕危植物的產生,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的因素,自身的原因是受植物的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特徵所制約,而外因除地質變動等不可抗拒原因外
  • 四川發現植物新物種戟葉風毛菊
    (生境 易思榮攝)第二次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進展,四川省蘭科植物資源專項調查任務過半。在大巴山區調查過程中發現了植物新種戟葉風毛菊。2020年8月,在大巴山區開展蘭科植物調查過程中,來自三峽醫專的易思榮教授團隊在巴中市發現了菊科風毛菊屬一奇特的野生植物。隨即,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陳又生研究員和徐連生博士加入了對該植物的野外調查研究。
  • 蘭科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徵是什麼?
    蘭科植物的主要形態特徵是什麼?蘭科植物最主要的形態特徵在於花的特殊構造: (1)在花的兩輪花被片中內輪中央的1 片變為奇特的形狀,叫唇瓣(俗稱「舌」),因此花是兩側對稱的;(2)由於花梗和子房的扭轉或彎曲,使花的唇瓣經常處於下方的位置,成為昆蟲進入花中的降落臺;(3)雌雄性器官合生成柱狀體,稱蕊柱,其上只有一枚雄蕊;(4)蕊柱的正面有-—個通常凹陷的柱頭;(5)柱頭上方出現一個舌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