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發現碳納米管以來,關於碳納米管在二次電池方面應用研究就沒有停止過。由於其特殊的管狀石墨結構和獨特的彈道電子傳導效應,碳納米管在室溫下的電導率可高達 103s/cm/(MK),導熱係數可達 5800 W/(MK),MWCNTs (多壁碳納米管)的導熱係數可達 3000 W/(MK)。同時,三維碳納米管陣列的定向生長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
碳納米管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作為導電劑應用於正極材料中,主要用來提高電池的容量、倍率、循環等性能。
◆ 鈷酸鋰/碳納米管複合正極材料
比較了多壁碳納米管(MWCNTs)、 碳黑(CB)和碳纖維(CF) 作為導電劑應用於LiCoO2時電池的性能差異,在2 C的倍率下,LiCoO2/MWCNT電池容量在循環過程中衰減極小,而含碳黑與碳纖維的電池20圈循環後分別衰減了10%與30%。測試顯示含MWCNT電池阻抗最低,電導率最高。
◆ 錳酸鋰/碳納米管複合正極材料
通過溶液凝膠法法合成了多壁碳納米管/錳酸鋰納米複合物,複合材料在20次循環後容量保持率達到99%,而純的LiMn2O4納米顆粒20次循環後的容量保持率為90%,表明複合材料循環穩定性更好,這是因為MWCNT在電極內部形成了導電網絡,使電荷轉移更為容易,同時交流阻抗測試結果顯示複合材料的阻抗更低。
◆ 磷酸鐵鋰/碳納米管複合正極材料
研究了LiFePO4顆粒與MWCNT混合製備成的複合電極的電化學性能,掃描電鏡圖顯示一維的MWCNT與LiFePO4顆粒組成了三維網絡,有效地提高了電子在活性物質與集流體間的傳導能力。
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
◆ 純碳納米管作為負極材料
碳納米管的獨特形貌和高比容量十分有利於其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中,當鋰離子能插入管間時,電極容量會大大提升。所以有人嘗試直接用碳納米管作負極材料。
將模板法合成的碳納米管制備成了納米多孔碳膜,使得碳納米管管內管外均能被鋰離子嵌入。碳納米管薄膜電極表現出了490m Ah·g-1。
碳納米管的結構及其石墨化程度決定了碳納米管薄膜的比容量與循環壽命。低度石墨化的碳納米管表現出更高的比容量,但穩定性差於高度石墨化的碳納米管。這是由於鋰往往優先插入到低石墨化的區域,如石墨層邊界或單層石墨的表面。然而,石墨化的碳納米管在溶鋰能力上總體優於非晶碳納米管。不同製備條件導致碳納米管的不同微觀結構和化學組分,因而決定了其電化學性能。
但是由於碳納米管的比表面積較大,當其直接作為負極材料時,SEI膜的形成導致首圈的比容量損失巨大,使得碳納米管最終容量十分有限。所以人們不得不想辦法將碳納米管與其他材料複合,來提升材料性能。
◆ 碳納米管複合物負極材料
碳納米管的化學惰性使它在許多化學反應中仍能保持其結構穩定性,於是許多研究者在碳納米管上原位生長負極材料來合成複合材料電極。為了成功的製備碳納米管複合材料電極,需要克服碳納米管之間的範德華吸引力,因此表面分散劑或弱氧化劑是必不可少的,它們能減弱碳納米管之間的相互作用。原位生長的負極材料包覆在碳納米管的表面使其得到了進一步的表面修飾,這既促進了碳納米管的分散又加強了碳納米管與電極材料間的化學作用力。
此外研究者還嘗試製備了二氧化錫/碳納米管複合負極材料、過渡金屬氧化物/碳納米管複合負極材料,都成功的提高了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為大容量、高穩定的鋰離子電池發展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石墨烯網
原標題:《【復材資訊】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