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來製造矽陽極鋰離子電池,開拓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使用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碳納米管來製造矽陽極鋰離子電池,開拓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使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8 16:24:27

據外媒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碳納米管來製造帶有矽陽極的鋰離子電池。該設備在1500次循環後的容量保持率優於87%。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發現克服了將矽用作陽極的許多障礙,開拓了鋰離子電池中電極材料的使用。

二級離子質譜儀使PNNL的科學家能夠在分子水平上觀察鋰離子電池

外媒介紹,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的科學家使用碳納米管來克服開發鋰離子電池矽陽極所固有的一些問題。

實驗得出,如果用矽陽極替代當今廣泛應用於商業電池中的石墨陽極,則有可能顯著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然而,矽也存在問題,當它與鋰形成合金時,它會大幅度膨脹,有時膨脹高達400%,其膨脹會導致一系列性能的下降。

儘管今年美國萊斯大學的科學家證明了使用多孔矽的方法能夠解決問題,但由此產生的陽極缺乏機械強度,因此必須將其容量限制在遠低於最大電勢(儘管仍遠高於石墨)的水平,以最小化電極上的應力。

PNNL小組轉而使用碳納米管並將其用於矽陽極。利用鋁熱還原技術,研究小組製備了碳納米管矽微球,這種小而圓的顆粒能夠吸收矽顆粒的膨脹,將其限制在全鋰化的30%左右。陽極還表現出優異的機械強度,能夠承受200兆帕的壓力。

研究人員根據碳納米管這一概念製造了幾種矽電極設計,並以論文《具有非凡機械強度的分級多孔矽結構如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陽極》發表在了《自然通訊》上。

研究小組認為,基於碳納米管-矽的分級多孔納米結構為下一代電池的實際應用帶來了巨大的希望,下一步將研究可擴展的電池生產方法,比如利用噴霧乾燥和機械冷凝。

微鋰電團隊分析,納米結構的電池材料和電極的合理設計,將為電池材料的設計開闢新的領域。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復材資訊】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 矽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的飛躍:一種碳納米管/矽微球結構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 )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方法來使用這種有應用潛力但是目前仍問題的儲能材料。矽被用於電腦晶片和許多其他產品,因具有十倍於石墨負極的儲鋰容量,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負極。然而,矽負極在鋰化/去鋰化過程中涉及巨大的體積變化,導致其循環穩定性較差,並且太弱而無法承受電極製造的壓力,制約了矽基負極的實際應用。
  • 詳細分析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選擇
    鋰離子電池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進行二次充電,屬於一種二次可充電電池,主要工作原理為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反覆移動,無論電池的形狀如何,其主要組成部分都為電解液、正極片、負極片以及隔膜。目前,國際上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和韓國,主要的鋰離子應用市場為手機和電腦。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並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後的發展中還會產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
  • TUBALL單壁碳納米管助力電池能量密度發展
    其中大量的改善是通過優化電池組件,而不是電池活性物質來實現的:鋁箔、銅箔和蓄電池隔板的厚度都從50微米減少到5 - 10微米,同時減少了電池包裝材料厚度,對機械方面的設計進行了優化。在其他改進中,由於更好的粘合劑和導電添加劑的發展,幫助電池電極中的非活性材料的使用量穩步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性能炭黑和多壁碳納米管已經取代了普通炭黑和石墨。
  • 基於碳納米管的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引發電池性能和應用無限突破
    基於碳納米管的世界上最快的電極,引發電池性能和應用無限突破法國儲能專家NAWA推出了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電池電極,據說這是世界上最快的。據稱,所謂的超快電極可將功率提高10倍,將能量存儲提高3倍,將生命周期提高5倍,並將充電時間減少至數分鐘而不是數小時。
  • 帶碳填料的高能鋰離子電池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技術現已非常成熟,是各種行動裝置和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來源。但是,它們的使用僅限於這些應用,因為它們不能滿足更高的功率輸出。為此,電極的材料和結構是根本的。可充電電池內部具有代表性的圖像。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本文著重介紹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金屬基(Sn基材料、Si基材料)、鈦酸鋰、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的性能、優缺點及改進方法,並對這些負極材料的應用作了進一步展望。、Si基材料)、鈦酸鋰、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等負極材料。
  • 淺談鋰離子電池的原理及其發展趨勢
    電荷補償可以由主體材料能帶結構的改變來實現,電導率在嵌入前後會有變化。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可穩定存在於空氣中與其這一特性息息相關。嵌入化合物只有滿足結構改變可逆並能以結構彌補電荷變化才能作為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控制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關鍵材料——電池中正負極活性材料是這一技術的關鍵,這是國內外研究人員的共識。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說到動力鋰離子電池,它可是當下能源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因為,與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較小的體積、較高的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較長的使用壽命等特點,而且,它還具有環保特性,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同時,也會有很多人想到,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負極材料。
  • 乾貨| 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
    本文簡要介紹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產業技術發展概況, 並從鋰離子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 隔膜及電解液等幾個方面, 對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的發展趨勢進行評述. 本文還對鋰離子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的選擇及匹配技術、動力電池安全性、電池製造工藝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 並提出了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中應予以關注的基礎科學問題.
  • 石墨化碳包覆SnOxSiO2的納米電纜結構應用於高性能自支撐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錫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因其具有高比容量、高安全性等優點,成為商用石墨負極潛在的替代材料,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錫基材料在充放電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較大的體積變化,且容易發生納米顆粒的聚集,從而限制了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設計高效的碳網絡骨架結構,構築碳/錫基複合材料是最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
  • 解析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的現在和未來——負極篇
    上一篇給大家分享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現狀以及未來可能的方向,篇幅有限,今天就接著給大家帶來負極材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解析鋰離子正負極材料的現在和未來——正極篇】我們知道,無論從成本,壽命,能量密度,安全性來說負極對於鋰離子電池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早期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是使用鋰金屬負極的但是為什麼後來不用了呢?
  • 新能源汽車電池展望:固態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
    1 固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從 20 世紀 50 年代就開始研究,但受當 時材料技術、製造技術限制,其電性能和安全性不能達到實用化要求。智能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產業要求配套電池性能不斷提升,使固態鋰離子電池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固態鋰離子 電池安全性好、比能量高(可達400 Wh/kg 以上)、循環壽命長、 工作溫度範圍寬、電化學窗口寬(可達 5 V)。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其中過渡金屬資源大都不可再生,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複雜、成本高,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可能會面臨資源短缺等難點問題。因此,可循環再生的電極材料開發已成為電池領域的學術前沿和重大需求。 由於含有豐富的碳、氫、氧等元素,並顯現出可再生、綠色環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優點,近年來有機電極材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韓國開發出蜘蛛網狀鋰離子電池新材料
    韓國成均館大學發布消息稱,其研究組根據蜘蛛網的結構與功能開發出鋰離子電池高性能電極活性材料,成功解決了高容量材料退化和充放電速度慢等問題,可以應用於多種類型的高容量二次電池。
  • 負載MnO納米顆粒的氮摻雜多孔碳用作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負極...
    可充電電池(如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已被廣泛應用於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中。目前,許多研究都致力於尋找合適的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MnO作為鋰離子電池潛在的負極材料,具有氧化還原電位低和理論容量高等優點。但與其他金屬氧化物類似,也具有耐久性低和導電性差的缺點。
  • 至柔至性之柔性電池:科研進展和機遇|聚合物|碳納米管|電化學|材料...
    FLIBs的具體研究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製造柔性電池組件,如電極、集電器和電解液;另一種是通過靈活的結構設計或新穎的組裝方法來保持薄膜在機械變形下的優良電化學性能。  碳材料  眾所周知,常用的集流體是鋁(Al)和銅(Cu)等金屬箔,通常與電極材料的附著力較弱。因此,金屬集流體在電池中的應用,在反覆的機械變形過程中,存在容量損耗、能量密度低、速率性能差等問題。碳材料,如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和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高導電性和優異的機械性能。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高性能鋰離子/鈉離子電池磷基負極材料最新研究進展及展望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可充電電池主要由兩個電極、電極間的液體電解質以及隔離膜組成,鋰硫電池的陰極由硫碳基質構成,陽極使用鋰金屬氧化物。在元素形式中,硫是不導電的,但當硫在高溫下與碳結合時會變得高度導電,因此被看好應用於新型電池技術中。
  • SnO2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工作溫度範圍寬、環境友好等諸多優點[1],已成功地成為可攜式電子設備的主要動力源。同樣在載運工具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材料之一[2-3],負極材料的優化對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總體性能有著較大作用。SnO2由於具有較高的理論容量,儲量豐富,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負極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