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碳納米管國內外企業5大應用領域!

2020-12-05 騰訊網

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又稱巴基管(Buckytube),屬於富勒烯系(fullerene),於1991年由NEC(日本電氣)筑波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飯島澄男(Iijima S.)在使用高分辨透射電鏡觀察石墨電極放電製備C60的球狀碳分子產物時意外發現。碳納米管可以被看做是石墨烯片按照一定的角度捲曲而成的納米級無縫管狀物,根據層數不同可分為多壁碳納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和單壁碳納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

碳納米管由於具有獨特的金屬或半導體導電性、優秀的力學性能、機械強度、吸附能力、場致電子發射性能和寬帶電磁波吸收等性能,在電子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能源存儲與轉化、催化及環境科學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碳納米管在被發現之後立即受到了物理、化學和材料科學界專家的高度關注。

企業應用現狀

1.電子器件

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電學性能,在電子器件領域深受歡迎。

Nantero公司將碳納米管應用在存儲器領域,開發了納米隨機存儲器,這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通過碳納米管的小尺寸獲得很高的存儲密度。此前,日本富士通半導體和三重富士通半導體宣布已經與美國Nantero公司達成協議,授權該公司使用碳納米管非易失性隨機訪問內存,基於55納米工藝技術進行聯合開發以發布該產品。

IBM公司利用其碳納米管生產技術可以開發具有優異性能的微晶片技術。據悉,這種新型碳納米管微晶片具有非常快的運算速度,可以使計算機運算速度達到矽晶片的1000倍以上。

日本瑞翁公司利用超級生長法成功開發出了碳納米管-橡膠複合片狀系統熱界面材料。與現有熱界面材料相比,熱阻值更加優異且性能與可靠性更強,可作為解決伺服器或功率器件熱問題的關鍵材料。

日本富士通研究所開發了碳納米管半導體晶片電路技術。利用該項技術可起到降低電流電阻、防止電路斷路的作用,這將會極大的提高晶片的整體性能。

我國在碳納米管觸控屏領域已經取得產業化,此前,天津富納源創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清華大學的合作,成功產業化全球首個碳納米管觸控屏,並為華為等手機廠商配套。碳納米管觸控屏與傳統ITO技術相比具有廉價、柔性、工藝簡單以及低能耗、低汙染等優點。

2.新能源材料

導電添加劑是碳納米管一項非常重要的用途。德國朗盛公司和OCSiAl公司合作開發了碳納米管導電添加劑,據悉,這種導電添加劑使用方便,可為水性塗料、電池等提供導電錶面,同時不影響這些材料的其他關鍵性能。

同時,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在電池領域也應用廣泛。比如,OCSiAl公司的單壁碳納米管可提高鉛酸電池的整體性能,通過添加TUBALL碳納米管,可在高放電倍率下提高電池容量,延長電池的循環壽命。

為提高鋰電池的快速充放電性能,日本鍾化公司與愛知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將碳納米管混入被稱為TOT的有機分子中作為電池的電極使用。這種方法增加了電子的數量並提高了導電速度。組裝為紐扣電池進行測試,充電時間可達到30秒,循環5000次性能無明顯下降。

日本MTES公司聯合世界級碳納米管制造商比利時Nanocyl SA公司,共同開發新型鎂電極電機技術,以及運用薄膜碳納米管空氣電極的高氧自由度電池型發電系統。可以用於IoT、電動汽車、應急電源等各領域的電源裝置。

日本積水化學公司利用碳納米管熱電材料,開發了碳納米管溫差發電產品,與傳統有機系產品相比,其性能大幅提升。該產品將會應用於電池和光伏系統難以應對的高溫環境以及全天候監控設備的傳感器電源。

國內方面,百應公司將碳納米管應用於氫燃料電池領域,通過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合作開發了碳納米管電極製作技術,開發氫燃料電池膜電極。通過多層碳納米管陰極/陽極專利技術,可製備小於400平方公分的任何尺寸膜電極(空氣電極/燃料電極)。外圍消息顯示,百應的高功率膜電極,用較少的膜電極面積可以取得同等功率。減少了膜電極的面積,同時減少了燃料電池堆的材料、重量和體積,從而降低了系統成本。

3.複合材料

利用碳納米管以提高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應用方式。

OCSiAl公司開發的TUBALL單壁碳納米管並不僅僅是一種導電添加劑,同時也可以起到增強複合材料基體的作用。在TUBALL單壁碳納米管在「增強塑料國際會議和展示」上吸引了很多複合材料製造企業的興趣。當碳納米管嵌入材料時,在單壁碳納米管僅為0.01 wt.%的超低負載水平下,可顯著改善材料的性能。單壁碳納米管的添加可提供優異的導電性並起到增強網絡的作用,確保材料具有導電性的同時提高材料的機械性能。

除增強高分子材料外,瑞士Art Carbon公司的碳納米管專利應用則主要集中於建築材料領域。通過碳納米管的添加可增加建築材料的抗壓強度、改善固化過程並縮短固化時間。

4.航空航天材料

在航空領域也會發現碳納米管的身影,美國NASA開發了超高強度、輕質碳納米管基航空結構材料。外太空探索需要全新的交通車輛、棲息地、電力系統和勘探系統,這些都需要新型材料的支持,並且這些材料甚至會比目前所使用的最先進的系統更輕、具有更大的強度。NASA通過與工業合作夥伴以及科研院所合作,將實驗室的先進技術轉化為先進的生產設施,製備足夠數量的先進材料用於NASA的航天任務。

此外,碳納米管還可以加工為碳納米管晶片,應用於納米衛星等航天設備上。NASA研究團隊還開發了專門用於CubeSat(立方衛星)望遠鏡的輕量型鏡片,這是首個使用環氧樹脂和碳納米管組成的鏡片。在CubeSat望遠鏡上使用碳納米管鏡片可以帶來多種好處,除了更輕、更穩定並且易於重複生產之外,碳納米管鏡片的一個重要優點是無需拋光,拋光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加工方法,並且通常很浪費成本,但是傳統鏡片卻無法擺脫這種工藝。通過這種新型納米管鏡片可以為一系列CubeSat科研活動提供廉價的空間望遠鏡。

5.其它功能材料

美國特斯拉納米塗料公司曾對外宣布,針對碳納米管防腐塗料開發了具有突破性的溼碰溼(Wet-on-Wet)工藝。這種技術叫做「2×1 Wet Edge」,具有優異的防腐性能,可大幅節省時間和生產成本。這種碳納米管防腐塗料可應用於石油工業、天然氣工業和其他具有惡劣腐蝕性環境的工業。此外,美國陸軍已將特斯拉產品列入其技術解決方案體系。

不難發現,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新能源材料以及複合材料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近年來,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新能源材料,碳納米管因其優異的電學性能經常被添加到新能源材料中以提高材料的電學性能。因此,在電池電極和導電添加劑等領域碳納米管應用較多,同時碳納米管特殊的中空結構和高比表面積也使其在儲氫領域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採用碳納米管增強複合材料主要是想利用其良好的力學性能。常見的複合方式有碳納米管/聚合物複合材料、碳納米管/金屬基複合材料、碳納米管/陶瓷基複合材料等。通過添加碳納米管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抗壓、抗拉、耐磨等性能。

在電子領域採用碳納米管主要是由於矽基微電子學發展至今,商用電晶體特徵尺寸已經達到了原子尺度,物理極限凸顯,很難繼續發展。通過引入碳納米管到矽基集成電路中或者建立碳納米管電子學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之一。但是有研究指出,不同的幾何結構會影響碳納米管的禁帶寬度,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領域能走多遠仍需經受考驗。

碳納米管高校應用研究

即將發布解讀

敬請期待......

▏本文作者:材料委天津院

▏本文責編:王寧寧

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或未按照要求格式轉載,作者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你點的每個贊,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解讀!碳納米管全球高校應用研究7大領域!
    近年來,國際高校在碳納米管的諸多應用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其中,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醫療領域以及傳感器方向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 碳納米管在觸控面板領域的應用解析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碳納米管絲線,每根線中約有一百萬根碳納米管。這條線的強度,可以做到2 GPa,鋼大概是幾百MPa的強度。  碳納米管材料的產業化進程  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於2002年5月奠基,2003年12月8日啟用,是由清華大學和富士康集團合作的一個科研機構。  「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膜」是清華大學於2002年首先發現的創新材料。它就是從「超順排碳納米管陣列」中,直接幹法抽取得到的薄膜。
  • 碳納米管技術獲突破 全新應用領域將開啟
    據外媒消息,近日牛津大學研究團隊開闢了碳納米管(CNT)在生物醫療領域中的應用。研究團隊首次將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XRF)中的造影劑,密封進比人類頭髮還細5萬倍的碳納米管中進行成像。造影劑是介入放射學中常用的藥物之一,通常被注入人體組織或器官後用於增強放射成像,由於多為非生物的化學製品,對人體有一定傷害。運用碳納米管技術的造影劑將不再對人體產生傷害,造影成像也更為清晰。
  •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自1991年被日本科學家飯島澄男發現以來,碳納米管就以其完美的一維結構吸引了世界上眾多科學家的關注。關於碳納米管的研究迅速成為科技領域的一個熱點,並逐漸形成了製備方法研究、物理化學性質研究和應用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
  • 金百納碳納米管的優勢分析與應用
    深圳市金百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來的碳納米管導電漿料,其型號為GCN168-40H,與同類碳納米管漿料產品相比具有金屬雜質含量低,導電性好等優點,報名角逐高工金球獎「年度創新技術/產品」的獎項。
  • 鋰電池導電材料碳納米管市場巨頭博弈加劇
    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碳納米管導電漿料TOP 5企業出貨量佔比達92.8%。天奈科技、三順納米(被卡博特收購)、青島昊鑫等企業位列其中。   高工鋰電獲悉,為了配合動力電池巨頭的產能部署,近期包括天奈科技、卡博特、青島昊鑫、LG均在謀劃碳納米管粉體/漿料的產能擴張。
  • 碳納米管接連實現重大突破
    另外,有研究指出,碳納米管將取代矽,成為新一代處理器晶片材料。國內外碳納米管研究的重大突破,將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推動作用,碳納米管相關個股南風化工(000737)、江海股份(002484)、中國寶安(000009)等值得關注。
  • 烯灣科技:「爭當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的推動者」
    這裡,正是先進碳納米材料智造者——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近日,龍崗區重點企業百家行欄目記者慕名來到該公司實地採訪,進一步了解該公司碳納米管纖維科研和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在烯灣科技的企業展廳,記者參觀了陳列在此的一系列碳納米管纖維科研產品樣品,如碳納米管粉末、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碳納米管導電線、碳納米管纖維、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碳納米管複合材料高壓儲氫瓶等。
  • 碳納米管在太空飛行器上的應用進展
    最早是由日本電子公司(NEC)的飯島澄男(S.Iijima)博士採用電弧放電法製備C60時,在陰極處發現直徑4-30nm、長1μm的石墨管狀結構,即碳納米管,隨後在Nature上報導了這種新型碳材料。近年來,碳納米管以其優異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形成了碳納米管研究的熱潮。
  • 《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出版
    >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印刷電子研究部研究員趙建文、崔錚主編的《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這是國內第一本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領域的專著。
  • 碳納米管取得重大突破,超強纖維有望應用於各大科技領域
    5月16日,據清華新聞網報導,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其拉伸強度超越了目前發現的所有其它纖維材料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大規模商業應用集中在鋰電池和導電塑料領域碳納米管憑藉多種優異的性能被應用到鋰電池導電劑、導電塑料、透明導電膜、超級電容器、導電墨水、高強度「超級纖維」等多種產品或材料當中,應用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3C 數碼、半導體、光伏發電、航天航空、國防軍工等眾多領域。
  • 【復材資訊】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自發現碳納米管以來,關於碳納米管在二次電池方面應用研究就沒有停止過。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圖 | 碳納米管的結構與應用前景碳納米管的密度只有鋼鐵的六分之一,因此它的質量非常輕,但是碳納米管單位質量上的拉伸強度,卻是鋼鐵的四百多倍, 遠超過目前人類已知的任何其他材料。由於重量輕、韌性強,因此碳納米管在製備強度遠超碳纖維的下一代超強纖維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在製備飛機骨架、飛彈、火箭以及太空飛行器等尖端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由於重量輕、韌性強,因此碳納米管在製備強度遠超碳纖維的下一代超強纖維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在製備飛機骨架、飛彈、火箭以及太空飛行器等尖端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碳納米管非常細,直徑只有人類髮絲的千分之一,由於其超小尺寸特性以及難以被測試的特點,單根碳納米管的疲勞行為以及疲勞破壞機制研究是該領域長期未能搞清楚的重大難題。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c)TEM圖:i)具有五個殼且直徑為6.7 nm的MWCNT,ii)具有兩個殼且直徑為5.5 nm的MWCNT,iii)具有七個殼且直徑為6.5 nm的MWCNT 。d)原始多壁碳納米管的SEM圖像。e)GNH粉末的SEM圖像。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大規模商業應用集中在鋰電池和導電塑料領域碳納米管憑藉多種優異的性能被應用到鋰電池導電劑、導電塑料、透明導電膜、 超級電容器、導電墨水、高強度「超級纖維」等多種產品或材料當中,應用領域 涵蓋新能源汽車、3C 數碼、半導體、光伏發電、航天航空、國防軍工等眾多領 域。
  • 自主高性能碳納米管受青睞 深企近2億元融資完成
    碳納米管作為一種擁有極佳力學、電學、熱學、光學等性能的基礎材料,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範圍,被學術界稱為終極材料。章勝華介紹,烯灣科技自主創新開發了納米晶觸媒、形貌原位控制、光子修飾法等多項原創技術及獨特的全自動一體化高溫爐設計,掌握了陣列碳納米材料的生長、製備及量產的核心科技。所生產的超級碳納米管、碳納米管薄膜、碳納米管纖維及其複合材料三大系列產品性能均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 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應用
    碳納米管海綿體是由相互交錯的碳納米管組成的三維結構,在複合材料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具有釐米量級尺寸的碳納米管海綿體已經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成功製備並且研究了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機械壓縮性能。
  • 率先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
    2016年6月,章勝華與鄧飛合夥創辦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烯灣科技」),致力於解決下一代碳材料——碳納米管纖維的量產製備及其產業化應用。通過自主創新,烯灣科技在全球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約15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突破量產技術瓶頸,率先實現產業化。歷經3次創業不斷接近夢想「我進行了三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