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出版

2020-11-25 中國科學院

《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出版

2020-09-21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印刷電子研究部研究員趙建文、崔錚主編的《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這是國內第一本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領域的專著。該書圍繞「碳納米管」「印刷」和「薄膜電晶體」三個中心展開,共有九章,包括印刷電子、印刷薄膜電晶體和碳納米管電晶體發展歷程;碳納米管和印刷薄膜電晶體基礎知識;印刷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導電墨水和介電墨水;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構建技術;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性能優化;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應用(如邏輯電路、可穿戴電子以及類神經元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其他類型碳納米管電晶體和應用以及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的發展趨勢等。除了基本理論與原理外,該書還包括了印刷碳基電子研究團隊在過去10年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實踐經驗與體會,並輔以大量圖表和實例說明,對從事碳基電子器件、印刷電子以及光電子器件等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師生有重要參考價值。

《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印刷電子研究部研究員趙建文、崔錚主編的《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一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這是國內第一本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領域的專著。該書圍繞「碳納米管」「印刷」和「薄膜電晶體」三個中心展開,共有九章,包括印刷電子、印刷薄膜電晶體和碳納米管電晶體發展歷程;碳納米管和印刷薄膜電晶體基礎知識;印刷半導體碳納米管墨水、導電墨水和介電墨水;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構建技術;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性能優化;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應用(如邏輯電路、可穿戴電子以及類神經元電子器件方面的應用);其他類型碳納米管電晶體和應用以及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的發展趨勢等。除了基本理論與原理外,該書還包括了印刷碳基電子研究團隊在過去10年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實踐經驗與體會,並輔以大量圖表和實例說明,對從事碳基電子器件、印刷電子以及光電子器件等領域的科研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師生有重要參考價值。
  《印刷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技術與應用》
  

列印 責任編輯:江澄

相關焦點

  • 基於新型碳納米管的薄膜電晶體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7日(北京時間)報導,最近,科學家研製出了金屬性和半導體性之間平衡達到最優化的新式碳納米管,並使用這種納米管制造出了薄膜電晶體(TFT),未來有望研製出諸如電子書和電子標籤等高性能、透明的柔性設備。
  • 北大在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數字電路應用的探索中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納米電晶體的理想溝道材料,有望推動未來電子學的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基於碳管的器件和電路得到廣泛研究,並在器件物理、性能研究探索、電路製備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碳基電子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碳基集成電路的實用化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大面積製備、高半導體純度的高質量碳納米管材料。
  • 碳納米管基鐵電場效應電晶體有優異存儲特性
    (a) 碳納米管基鐵電場效應電晶體結構示意圖 碳納米管獨特的結構和電學性質為其電子器件應用提供了巨大潛力。最近幾年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表面物理實驗室/研究部SF1組將碳納米管的優點和鐵電薄膜的性質相結合,與微加工實驗室合作,研製成功了以外延鐵電薄膜為柵介質的單壁碳納米管場效應電晶體,開發出一種基於碳納米管的鐵電場效應電晶體存儲器件單元。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不同於傳統的矽基無機電子器件,它是由碳基的高分子和小分子材料製成。有機電子器件的優勢包括:廉價、輕量、柔性等等。此外,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好,例如:太陽能電池、存儲器、薄膜電晶體、電致變色薄膜、生物電子等等。
  •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自1991年被日本科學家飯島澄男發現以來,碳納米管就以其完美的一維結構吸引了世界上眾多科學家的關注。關於碳納米管的研究迅速成為科技領域的一個熱點,並逐漸形成了製備方法研究、物理化學性質研究和應用研究等三大研究方向。
  • 物理所等基於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單壁碳納米管作為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結構而具有許多優異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在力學,電學,光學及電化學等方面有著潛在的應用。如何實現碳納米管的潛在應用,以及提高碳納米管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是目前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
  • ACS Nano:柔性碳納米管突觸電晶體,用於神經電子皮膚應用
    在神經形態計算應用,模擬神經元活動的記憶性或人工突觸設備的開發,人們越來越感興趣。儘管已經有許多關於在剛性基板上實現人工突觸電晶體的報導,但是使用柔性器件有可能實現更大範圍的應用。本文,報告了使用高載流子遷移率半導體單壁碳納米管在超薄柔性基板上構建的人工突觸薄膜電晶體。柔性突觸電晶體的突觸特性包括長期/短期可塑性,尖峰幅度相關的可塑性,尖峰寬度相關的可塑性,成對脈衝促進和尖峰時間相關的可塑性。
  • MIT:碳納米管電晶體「工業化」生產方法
    但是,隨著封裝在集成電路中的電晶體數量的增加,似乎並沒有以歷史速度提高能源效率,這種趨勢可能已接近尾聲。碳納米管場效應電晶體(CNFET)比矽場效應電晶體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可用於構建新型的性能更優異的三維微處理器,是用於開發節能計算的有前途的納米技術。但是迄今為止,它們大部分都存在於「手工」空間中,在學術實驗室中少量製作,無法滿足商業領域對CNFET高密度、快速製備、低成本的需求。
  • 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問世:14000個碳納米管電晶體,造出16...
    在這個過程中,碳納米管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選擇,它自然地以半導體形式存在,具有出色的電性能,並且非常小。但此前,大多研究人員都發現——製造晶片時,要將納米管這種「挑剔」的材料放到「正確」的位置,操作簡直太難了!不過,最近來自MIT的研究人員和ADI公司的科學家聯手創造了奇蹟——他們成功打造出一個完全由碳納米電晶體構成的16位微處理器,它包含了14000多個碳納米管(CNT)電晶體。
  • 天津工大研製新型碳納米管導電薄膜
    傳統發光器件的導電薄膜多採用ITO薄膜,但其在沉積時要求真空度高,生產成本較高,柔性差,並且粘附性能不好,剛性易碎,限制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廣泛應用。碳納米管(CNT)導電薄膜作為性能更好的替代品,在導電、透光,強度和柔性方面都呈現良好的特性,少量的CNT就可以形成一層隨機的網絡結構的CNT柔性透明導電薄膜,可以代替傳統的ITO薄膜應用在未來的柔性可穿戴設備當中。
  • 碳納米管全球高校應用研究7大領域!
    近年來,國際高校在碳納米管的諸多應用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其中,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醫療領域以及傳感器方向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 碳納米管應用於5G技術改善軍事通信
    Carbonics,Inc.與南加州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碳納米管技術,該技術首次在射頻應用中實現了超過100GHz的速度。這一裡程碑超越了傳統的射頻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稱為RF-CMOS技術)的性能和效率,該技術在包括手機的現代消費電子產品中無處不在。
  • 碳納米管可控制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結構決定性質,製備決定未來,完善的結構控制製備技術將成為碳納米管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除了碳納米管的微觀結構,為了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還需要構建不同結構的碳納米管宏觀聚集體,為微觀結構和宏觀應用架起橋梁。按照碳納米管組織形式由簡單到複雜,由有序到無序,碳納米管宏觀聚集體可以劃分為水平陣列、碳納米管管束、豎直陣列、薄膜以及三維宏觀體,如圖1b所示。
  • 【復材資訊】碳納米管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自發現碳納米管以來,關於碳納米管在二次電池方面應用研究就沒有停止過。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②浮動催化氣相CVD法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在CN101707904A中公開了利用流動氣相CVD法實現在低溫下大規模製備單壁碳納米管薄膜。③電沉積成膜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在CN101654784A中公開了柔性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製備方法和電沉積裝置。利用C10-C16烷基硫酸鹽等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超聲波作用下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鍍液,電沉積得到碳納米管薄膜。
  • ACS Nano:柔性碳納米管突觸電晶體用於神經電子皮膚
    對於模擬用於神經形態計算應用的神經元活動的憶阻或人工突觸設備的開發,人們倍感興趣。儘管已經有許多關於在剛性基板上實現人工突觸電晶體的報導,但是使用柔性器件有可能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在本文中,報告了使用高載流子遷移率半導體單壁碳納米管在超薄柔性基板上構建的人工突觸薄膜電晶體
  • 柔性碳納米管薄膜天線:有望應用於5G網絡!
    導讀據美國萊斯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由碳納米管薄膜製成的天線,不僅在無線應用方面與銅製天線一樣高效,而且更堅韌、更柔性,基本上可以塗到器件上。然而,為了滿足可穿戴設備、植入式設備、航空航天等新應用的需要,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石墨烯、二維材料、碳納米管等新型材料開發出更具柔性、更輕、更低成本的新型天線。
  • 碳納米管在觸控面板領域的應用解析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碳納米管絲線,每根線中約有一百萬根碳納米管。這條線的強度,可以做到2 GPa,鋼大概是幾百MPa的強度。  碳納米管材料的產業化進程  清華-富士康納米科技研究中心於2002年5月奠基,2003年12月8日啟用,是由清華大學和富士康集團合作的一個科研機構。  「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膜」是清華大學於2002年首先發現的創新材料。它就是從「超順排碳納米管陣列」中,直接幹法抽取得到的薄膜。
  • 更強CPU:碳納米電晶體性能首次超越矽電晶體-CPU,處理器,碳納米...
    晶片製造商現在面臨一定的困難,它們要用更小的製程製造更快的CPU,正因如此,晶片企業已經開始尋找「矽」的替代品,比如碳納米管,最近,碳納米管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科學家最近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碳納米電晶體,其性能大大超越現有的矽電晶體,它所通過的電量比電晶體高了1.9倍。科學家表示,碳納米管電晶體超越矽電晶體,這還是第一次。
  • 碳納米管:「特立獨行」的神奇材料
    近期,國外一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碳納米管制造出一款材料,可吸收99.96%以上的入射光,堪稱材料家族中的「黑洞」。無獨有偶,同樣是碳納米管材料,研究人員利用超過1.4萬個碳納米管電晶體,製造出16位微處理器晶片,並向世界發出了「Hello, World」的信息。碳納米管,作為一種擁有特殊結構的一維量子材料,具備諸多超乎尋常的力學、電學、熱學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