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人類就在不斷地研究、發現各種各樣的新材料。從冶煉銅器到火藥製造,從紙張的發明到半導體的大規模應用,可以說人類對新材料的研究、發現是伴隨著科學的進步而豐富起來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近幾年來人類研究出或發現的10新材料,這些新材料的功能之怪異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第一,三碘化氮——脾氣暴躁,一碰就炸
三碘化氮是一種深紅色的固體物質,穩定性非常的弱,它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化學界的暴脾氣之王。你只需取一克左右的三碘化氮放在桌面,給它一點點氣流、用羽毛輕輕碰它一下或者突然把你房間內的燈光調得更亮,它立即就會炸起來,並發出響亮的聲音。
第二,Vantablack——最黑暗的人造物質
Vantablack是由Surry NanoSystems公司開發的一種人工材料。這種材料經常被應用於油漆或其他塗層產品中。Vantablack非常的「黑」,光線在照射到它的表面之後大部分不能反射,它會像黑洞一樣把與它接觸的99%的光線吸收掉,因此塗有該材料的三維物體看起來就像是二維的一樣。
Vantablack被人稱為世界上最黑暗的人造物質,實在是實至名歸。在韓國,曾經有人給一棟高大的建築塗上一層由Vantablack製成的油漆,以模仿太空最深處的凹陷,創造一個「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
第三,超疏水材料
超疏水材料不像我們平常使用的皮革和絨面革產品,或者是保護我們戶外木材項目免受雨水侵泡的噴漆。超疏水塗層,實際上能夠使水把自己包裹,看起來像寶石一樣的小球。如果你往你的汽車前擋風玻璃上噴上一層超疏水材料,你就可以完全不把雨刷打開,照樣可以在雨中清晰地看清面前的路,因為有超疏水材料在,你的擋風玻璃不會有雨水停留。
事實上,超疏水材料幾乎排斥所有的液體,導致它們收縮成小球,你甚至可以滾動它們,就好像它們是真正的玻璃球一樣。
第四,磁流體
磁流體是一種液體,你甚至不用去觸碰它,它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奇怪的形狀。磁流體通常為暗黑、紅或灰的液體,當鐵流體處於磁場之外時,它就跟水銀等其他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當磁流體與磁場接觸時,它就變得高度磁化,會聚積成一定的形狀,屬性就跟其他磁鐵一樣,只不過它是液體的。一旦磁場被解除,磁流體會立即四處散落。
第五,超臨界流體
超臨界流體是在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產生的物質。正如我們所知,它擴大了物理狀態的分界線,它是介於液體和氣體之間的物質。也可以說超臨界流體是液體和氣體的混合物,但太嚴格來說它既不是液體也不是氣體。
實際上任何的物質都能在一定的壓力環境下控制溫度,同時達到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進入超臨界狀態。臨界溫度是指氣體物質剛好能轉化為液體狀態的溫度,臨界壓力就是氣體轉化為液體所需的壓力,只要壓力和溫度控制得好,物質就能進入超臨界狀態。
但大部分的物質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的範圍非常的小,而近幾年發現的新材料臨界溫度和臨界壓力範圍足夠大,足以讓人在超臨界狀態下使用它。實際上太陽系中很多行星,海王星或木星,它們的大氣層有可能處於超臨界流體狀態。
第六,鎳鈦諾
鎳鈦諾實際上是鎳鈦合金的總稱,這種金屬不僅具有超好的彈性,而且還有「記憶」,因為不管你怎麼折騰,它總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除了以上兩種特性外,它還和人體組織具有兼容性,因此在醫療應用上,鎳鈦諾經常被用於製作各種植入支架。
第七,鎵
鎵是一種原子序數為31的金屬元素,它更類似於《終結者2:審判日》中的液態金屬。我們知道鐵等其他金屬的熔點都非常高,但鎵的熔點就非常低了,它在30攝氏度左右就會液化,當你拿起一塊鎵金屬,你手掌的溫度能輕易把它熔化。鎵有許多實際用途,如用於製造LED燈、電纜和藥品等等。
第八,水凝膠
水凝膠是一組令人著迷的物質,與超臨界流體不同,水凝膠不是介於液體和氣體之間的物質,而是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物質。水凝膠能保持其形狀,不會像液體那樣流動,但是它能像液體一樣彎曲,具有非常柔軟的柔韌性。QQ糖是我們都知道的一種有名的水凝膠,這是一個有趣的零食。
由於其靈活性和耐久性,水凝膠在生物材料科學領域有著巨大的前景,這些生物材料存在於人體內。他們能完全液化、然後填滿空間、最後固化並保持彈性。
第八,石墨氣凝膠
石墨烯氣凝膠是地球上最輕的固體材料,它的密度僅為每立方釐米0.16毫克,幾乎比空氣還輕。
石墨烯氣凝膠來源於水凝膠,用空氣來代替水凝膠的液體內容物,使這種物質99.98%的體積裡都是空氣。這就是為什麼它是如此輕了,因為它是空的。因此,石墨烯氣凝膠是所有已知固體材料中密度最小的物質。除了用於許多粘合劑、塗料和填料之外,石墨烯氣凝膠還被開發成用於三維列印的輕質材料,能夠做出精度非常高的產品。
第十,暗物質
暗物質是當前已知宇宙中最難以捉摸的物質之一,也可以說是最迷人的物質之一。暗物質佔物質宇宙總質量的27%。我們很難通過肉眼或簡單的儀器來「看到」它,因為它不能折射光線。暗物質只能通過引力來探測。我們知道它在那裡,但是我們看不見它,我們只能通過它對其他可見物體的引力影響來感知它。
暗物質在1970年代首次被假設存在時,就為解釋許多物體在類似引力場的星系中的神秘運動奠定了基礎。在暗物質的引力影響下,這些星系似乎奇蹟般地逃脫了它們所屬的更大星系團的引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