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汙染致華容沉塌湖出現藍綠藻?
東山鎮河長辦調查後回覆:系2016年前投放肥料所致,將逐年減少
看上去還算潔淨的沉塌湖水面
來電顯示:
華容縣東山鎮有一處水面面積達四五千畝的沉塌湖,現在承包給個人在養魚。最近一段時間,湖面水域長出了大量的藍綠藻,估計是養殖汙染所致。希望相關部門介入,還東山鎮一個清潔的沉塌湖。(易先生)
記者跑腿:
接到易先生的反映後,5月13日上午,嶽陽晚報全媒體幫辦記者聯繫了華容縣東山鎮環保站站長柴榮,一起趕往沉塌湖漁場。幫辦記者了解到,沉塌湖漁場最主要的功能是調蓄防洪、灌溉及養殖。該湖原本是東山鎮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鮮魚養殖單位,2000年之後由東山鎮人民政府承包給君山區一位姓馬的居民餵養,合同籤訂了20年。2000年至2015年,馬某在沉塌湖餵養鮮魚一直採取投肥精養的方式。2016年,華容縣人民政府加大自然水面養魚的管理和整治力度,禁止向自然水域投肥投藥養魚。東山鎮人民政府對馬某實施了相關補償之後,馬某放棄了沉塌湖鮮魚養殖。2017年起,華容縣人民政府要求自然水域實施「人放天養」的模式,沉塌湖養殖權回歸到當地漁民和漁場職工。2017年起,沉塌湖漁場職工汪聯階牽頭養魚,每年補助漁場職工每人2200元至3200元不等的經濟補償。
沉塌湖河長、東山鎮人民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鎮長廖權紅告訴記者,自從全面實施河長制以來,作為沉塌湖漁場的河長,他十分重視沉塌湖的養殖狀況,經常到養殖區域進行實地調查。據調查,汪聯階自2017年接管沉塌湖鮮魚養殖以來,一直沒有向沉塌湖投肥投藥。汪聯階則告訴幫辦記者,2019年以來,他每年都向沉塌湖投放數萬公斤大閘蟹,因大閘蟹對水質要求很高,他們自然也不會做出投肥投藥這種舉動來讓蟹苗無法成長。
既然沒有投肥投藥,沉塌湖水面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藍綠藻呢?東山鎮水管站站長花中球介紹說,由於本地主汛期即將到來,根據沉塌湖的調蓄功能,水管站要求沉塌湖漁場經營者儘可能外排湖水,以便主汛期能夠最大量地裝載雨水,所以每年的現階段是沉塌湖水位最低的時候。加上2016年前沒有自然水域禁止投肥養魚的要求,原承包者在沉塌湖水域投放了大量的雞糞鴨糞等肥料,而這些肥料自然消化需要很長時間。加上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現經營者原本該每年2月份投放的白鰱魚到現在還未投放,而白鰱魚的食物很大部分來源於水中的藻類及浮遊生物。沒有了白鰱魚食用,所以藍綠藻相對較多且呈發展趨勢。
「沉塌湖的藍綠藻將在6月中下旬主汛期時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因為那時候沉塌湖水位較高,不太適合藍綠藻生存。」花中球提醒沉塌湖周邊居民,目前村民們看到的藍綠藻尚在可以控制的範疇,沉塌湖水域環境並不存在被嚴重汙染的現象。
華容縣畜牧水產局水產科工作人員也告訴幫辦記者,一般情況下,投放到自然水域的肥料,特別是雞糞等肥料至少需要5年以上時間才能完全消失,也就是說近一兩年內,沉塌湖養殖水域還會出現藍綠藻,藍綠藻的數量將隨著年份變化會越來越少。村民們不必驚慌。
幫辦記者 何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