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汙染致華容沉塌湖出現藍綠藻?

2020-12-05 嶽陽日報客戶端

養殖汙染致華容沉塌湖出現藍綠藻?

東山鎮河長辦調查後回覆:系2016年前投放肥料所致,將逐年減少

看上去還算潔淨的沉塌湖水面

來電顯示:

華容縣東山鎮有一處水面面積達四五千畝的沉塌湖,現在承包給個人在養魚。最近一段時間,湖面水域長出了大量的藍綠藻,估計是養殖汙染所致。希望相關部門介入,還東山鎮一個清潔的沉塌湖。(易先生)

記者跑腿:

接到易先生的反映後,5月13日上午,嶽陽晚報全媒體幫辦記者聯繫了華容縣東山鎮環保站站長柴榮,一起趕往沉塌湖漁場。幫辦記者了解到,沉塌湖漁場最主要的功能是調蓄防洪、灌溉及養殖。該湖原本是東山鎮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的一個鮮魚養殖單位,2000年之後由東山鎮人民政府承包給君山區一位姓馬的居民餵養,合同籤訂了20年。2000年至2015年,馬某在沉塌湖餵養鮮魚一直採取投肥精養的方式。2016年,華容縣人民政府加大自然水面養魚的管理和整治力度,禁止向自然水域投肥投藥養魚。東山鎮人民政府對馬某實施了相關補償之後,馬某放棄了沉塌湖鮮魚養殖。2017年起,華容縣人民政府要求自然水域實施「人放天養」的模式,沉塌湖養殖權回歸到當地漁民和漁場職工。2017年起,沉塌湖漁場職工汪聯階牽頭養魚,每年補助漁場職工每人2200元至3200元不等的經濟補償。

沉塌湖河長、東山鎮人民政府分管水利工作的副鎮長廖權紅告訴記者,自從全面實施河長制以來,作為沉塌湖漁場的河長,他十分重視沉塌湖的養殖狀況,經常到養殖區域進行實地調查。據調查,汪聯階自2017年接管沉塌湖鮮魚養殖以來,一直沒有向沉塌湖投肥投藥。汪聯階則告訴幫辦記者,2019年以來,他每年都向沉塌湖投放數萬公斤大閘蟹,因大閘蟹對水質要求很高,他們自然也不會做出投肥投藥這種舉動來讓蟹苗無法成長。

既然沒有投肥投藥,沉塌湖水面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藍綠藻呢?東山鎮水管站站長花中球介紹說,由於本地主汛期即將到來,根據沉塌湖的調蓄功能,水管站要求沉塌湖漁場經營者儘可能外排湖水,以便主汛期能夠最大量地裝載雨水,所以每年的現階段是沉塌湖水位最低的時候。加上2016年前沒有自然水域禁止投肥養魚的要求,原承包者在沉塌湖水域投放了大量的雞糞鴨糞等肥料,而這些肥料自然消化需要很長時間。加上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現經營者原本該每年2月份投放的白鰱魚到現在還未投放,而白鰱魚的食物很大部分來源於水中的藻類及浮遊生物。沒有了白鰱魚食用,所以藍綠藻相對較多且呈發展趨勢。

「沉塌湖的藍綠藻將在6月中下旬主汛期時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因為那時候沉塌湖水位較高,不太適合藍綠藻生存。」花中球提醒沉塌湖周邊居民,目前村民們看到的藍綠藻尚在可以控制的範疇,沉塌湖水域環境並不存在被嚴重汙染的現象。

華容縣畜牧水產局水產科工作人員也告訴幫辦記者,一般情況下,投放到自然水域的肥料,特別是雞糞等肥料至少需要5年以上時間才能完全消失,也就是說近一兩年內,沉塌湖養殖水域還會出現藍綠藻,藍綠藻的數量將隨著年份變化會越來越少。村民們不必驚慌。

幫辦記者 何志高

相關焦點

  • 藍綠藻叢生的魁北克湖在Phoslock的治理下變得清澈美麗
    在藍綠藻吸收水體中溶解的磷之前,使用Phoslock可除去磷,讓藍綠藻無磷可吸收,從而生長受阻,還可有效的消滅藍綠藻。魁北克是一個位於蒙特婁以東90公裡的湖,曾經的湖水裡藍綠藻泛濫,藍藻水華叢生,休閒娛樂時想要在湖上划船都成為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經相關部門對水質進行調查研究,該湖水體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太湖放養白鰱治理藍綠藻
    江蘇省太湖漁政管理委員會日前在太湖東部水域的二點五萬畝養殖區放養五十三萬尾白鰱,首次嘗試用生態方式治理太湖藍綠藻汙染。
  • 南美白對蝦池塘藍綠藻大量繁殖的危害與防治措施
    在對蝦養殖中後期由於大量投飼料、殘餌、排洩物及生物死亡,有機物多,水中出現富營養化後,最有利藍綠藻大量繁殖生長。2.環境條件適宜。當池塘水中氮、磷及有機物質含量多,以及pH高、光照強的夏秋季,水溫25℃~35℃,是最適合藍綠藻類繁殖生長。當藍藻大量繁殖後形成氣囊,上浮到水體表層,成群漂浮在水面,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會對養殖的對蝦產生中毒死亡的危險。
  • 小龍蝦養殖,夏季遇到藍綠藻爆發,怎麼辦?
    藍綠藻常於夏季大量繁殖,並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大規模的藍綠藻爆發,被稱為「綠潮」 。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小龍蝦的死亡。夏季水質惡化快,大家會發現隔十來天不換水就感覺水色由混濁慢慢變濃綠,這是藍藻爆發前奏,藍綠藻會爆發釋放大量藻毒,出現藍藻怎麼辦?每年因為殺藍藻都會造成事故,大家一定要慎重,其實重點,我們還是要把工作做在藍藻爆發前,藍藻不需要殺,調得過來,高溫殺藍藻,小心再小心。藍藻毒素突然大劑量釋放會造成龍蝦河蟹死亡。
  • 因為遇到「水體殺手」藍綠藻
    最近有新聞報導,兩名狗主人帶著3隻狗狗去家附近的池塘遊玩,沒想到池塘被藍綠藻汙染,狗狗下水1小時後便毒發,出現了癲癇症狀,還沒等送到醫院搶救,3隻狗狗已經全部失去了呼吸。可見藍綠藻的毒性多麼地大,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奪走狗狗的生命。什麼是藍綠藻?
  • 《一受封疆》:如果華容的哥哥楚陌沒死,華容和韓朗會在一起嗎?
    林落音對於華容來說,應該是華容的嚮往,是華容的欣賞,如果家族沒有滅門,華容何嘗沒有心懷天下的遠大抱負?獨一無二的「無可言」初識便與林落音共飲,雖因一句「劍寒九州不如一受封疆」不歡而散。下一世的約定,更是華容這一世僅剩的唯一美好念想吧。最後也是因為林落音的一句「韓朗不能死」,依他一個國泰民安,而放下私仇,還天下一個皇上。
  • 實為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
    接報後三亞市環保、水務、住建啟動河道汙染應急響應,半小時內人員迅速到位調查,環境監測隨後開展水質應急監測。當日確定不是油汙染,可能是藻類。5月2日,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生態環保局獲悉,經綜合分析檢測結果,確認河中褐色帶狀物主要是因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而且由於海水漲潮,海水流體動力差異造成了濃度和色度差異。
  • 世界水日 | 牛蛙養殖汙染嚴重,永泰檢察介入監督
    0102溫室大棚高密度養殖這種方式屬於高汙染產業,無害化處理能力若未跟上,將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汙染,若養殖在田間則汙染農田,造成復耕困難,同時還汙染水體,因養殖密度高還可能導致違規用藥的情況發生。那麼,關於養殖的問題來了去年底以來,永泰縣檢察院根據群眾舉報縣域內部分牛蛙養殖場嚴重汙染水源的問題線索,及時與縣河長制辦聯繫,共同組織對全縣牛蛙養殖情況進行專項調查,並對已發現的牛蛙養殖場逐個走訪核實。
  • 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
    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湖北通航科創中心落戶華容籤約儀式 湖北航空技術學校供圖  據湖北航空技術學校消息,2020年9月29日下午,湖北通用航空科技創新中心落戶華容籤字儀式,在華容區紅蓮湖恆大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 中交股份煙臺子公司被起訴 被指汙染萬畝海洋
    事件 疏浚施工致萬畝海洋區域被汙染2010年2月,山東省乳山港業主單位乳山市港航基礎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乳山港公司)與中交煙臺公司籤署《乳山港航道工程施工合同》,由中交煙臺公司採取吹填的形式對乳山港航道進行疏浚。
  • 加拿大湖水有毒藻類大量繁殖 可致人類發燒腹瀉
    來源:海外網(視頻截圖)海外網7月29日電 據加拿大《CTV新聞》當地時間7月28日報導,阿爾伯塔省衛生服務機構表示,在位於埃德蒙頓西南部的鴿子湖部分地區,發現有毒藍綠藻大量繁殖。艾伯塔省衛生服務局聲明稱,有毒藍綠藻導致的過敏或病症一般在3小時內出現,兩天內消失,兒童的反應可能更嚴重。艾伯塔省衛生服務局要求,任何居住在湖邊的人以及遊客儘可能避免與有毒藍綠藻的花苞接觸,「如果你確實接觸到了花苞,請立即用自來水清洗。」寵物不應該在任何可見藻類的區域遊泳或涉水。魚類的肝臟中也可以儲存藻類的毒素,所以應避免食用打撈自湖中的魚類。
  • 夏季無錫太湖淡黃色藍藻泛濫 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嗎?
    日前,有媒體在網上報導,隨著夏季高溫來臨,無錫太湖出現大量淡黃色藍藻泛濫現象,遍布湖面十幾公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工作人員在打撈藍藻 受訪者供圖淡黃色藍藻是怎麼形成的?除了與高溫有關,與水中環境汙染有關係嗎?
  • 魚缸裡的藍綠藻如何處理?觀賞魚清潔魚缸法門,藻類祛除攻略
    要問什麼藻類最難清除,生命力最強,不是剛毛藻,不是絲藻,也不是褐藻,而是藍綠藻。熟悉藍綠藻的人並不多,熟悉它的人一般魚缸中都出現過,而且每次藍綠藻出現都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這種可怕的印象我也是有的。
  • 海洋被汙染後退化 早就滅絕遠古鯰魚重新出現(圖)
    原標題:海洋被汙染後退化 早就滅絕遠古鯰魚重新出現(圖) 目前,海洋生態體系不再像以往那◇不斷進化,而是出現退化跡象。作為人類摧毀海洋的後果,海洋會重回被海藻、原始厭氧生◇和小型魚類佔據的原始狀態。
  • 嚴重汙染?福建龍巖市新羅區全面禁止牛蛙養殖!
    嚴重汙染?福建龍巖市新羅區全面禁止牛蛙養殖!,牛蛙養殖出現往新羅區轉移的態勢。近年來,新羅區牛蛙養殖總量迅速增加,養殖所產生的汙水、病死蛙體及其它汙染物,嚴重汙染水環境及周邊生態環境。&nbsp&nbsp&nbsp&nbsp近日,新羅區農業局、環保局等相關部門到適中鎮坂溪村、三坑村等地實地調研牛蛙養殖汙染情況,據了解,牛蛙屬於外來入侵物種,養殖場破壞耕地,不符合養殖相關規定、政策,現新羅區政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經研究決定對全區牛蛙養殖開展專項整治工作,2017年9月20日起全區範圍內嚴禁新建、擴建及改建牛蛙養殖場,現有的牛蛙養殖場必須全部在
  • 哭泣的程海湖:螺旋藻產業汙染調查(圖)
    從2000年開始,環保局禁止養殖企業向程海湖排放廢水,但由於1998年設計的汙水集中處理系統因地基沉降出現問題,只能要求養殖企業限產,騰出集水池存放廢水,採用自然蒸發的方式處理養殖廢水。調查中,兩名研究生意外發現程海湖的生態環境、藻類植物的區系組成與其他雲南高原湖泊迥然不同,極其適合螺旋藻養殖。  而同國際上另兩大螺旋藻天然養殖地——墨西哥的Texcoco湖與非洲的查德湖相比,程海湖的氣候、日照、溫度、水質都更適合螺旋藻的生產,人們驚喜地發現,藏在滇中高原峽谷中的這一不大的湖泊,居然是營養保健食品——螺旋藻的「天堂」。  程海湖由此一舉成名。
  • 港科大團隊揭示藍綠藻被病毒殺死的機制 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新華社香港10月6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環保細菌藍綠藻被一種名為噬藻體的病毒殺死的機制,這項新發現有望提升藍綠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來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據科大研究人員介紹,藍綠藻在海洋中進行光合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經由藍綠藻吸收。
  • 歐盟科技人員成功開發出低成本藍綠藻清除技術
    人類生活地球星羅棋布的湖泊、水庫、池塘等公共水域,正日益承受「富營養化」藍綠藻(Blue-Green Algae)泛濫的襲擾。藍綠藻繁殖大量消耗其它動植物所需的水中氧氣,導致水質惡化和排放難聞氣味,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
  • 波札那三百多頭大象離奇死亡的元兇:藍綠藻
    野生動物保護官員宣布,調查結果表明導致大象集體死亡的元兇就在池塘水面上漂浮 — 藍綠藻;準確地說,是這種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細菌產生的毒素,使大象平時飲用的水塘裡的水變成毒湯。 非洲三分之一的大象生活在波札那。
  • 含藍綠藻海綿作怪 綠島珊瑚黑死專家憂生態危機
    中新網9月4日電 綠島是許多喜好潛水者的天堂,不過,最近臺「中央研究院」發現島上的珊瑚被一種含有藍綠藻的海綿所覆蓋造成珊瑚黑死,而令人擔憂的是,綠島海域有將近五成的珊瑚都出現這種狀況,專家擔心,若不有效解決恐怕會造成生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