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5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5月1日,有群眾撥打12345熱線反映稱,「三亞河部分河段疑似有油汙帶」。接報後三亞市環保、水務、住建啟動河道汙染應急響應,半小時內人員迅速到位調查,環境監測隨後開展水質應急監測。當日確定不是油汙染,可能是藻類。5月2日,南海網記者從三亞市生態環保局獲悉,經綜合分析檢測結果,確認河中褐色帶狀物主要是因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而且由於海水漲潮,海水流體動力差異造成了濃度和色度差異。
5月1日,某位群眾撥打12345熱線反映,其在三亞河附近某酒店高層發現三亞河部分河段分布有褐色帶狀物,看起來就像漂浮著大量油汙。接到該情況後,三亞市生態環境保護局牽頭聯合水務、住建等部門組建兩個調查組對涉事河段進行全方位調查。巡查過程中未見明顯油汙染,也未發現新增的顯著汙染。當天,三亞市環境監測站對涉事河段作了抽樣監測。
5月2日三亞市環保局、水務、住建局對三亞河進行了再排查,沿岸未發現排汙,河中褐色帶色度明顯減弱,範圍明顯減小。與此同時,三亞市環境監測站對4個斷面監測結果顯示,葉綠素、藍綠藻較日常參考值高出較多,三亞市環境監測站確認三亞西河中褐色帶狀物主要是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而且由於海水漲潮,海水流體動力差異造成了濃度和色度差異。
三亞河漂浮油汙?經確認,實為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網友供圖
三亞市環境監測站對涉事河段作了抽樣監測。三亞市環保局供圖
責任編輯:甘晨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