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遏止船舶油汙汙染,保護我省海洋生態的若干建議

2020-11-26 海南省人民政府
案  由: 關於遏止船舶油汙汙染,保護我省海洋生態的若干建議
提 案 者:

    海南作為海洋大省,所管轄的海域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裡,擁有漫長美麗的海岸線。這些都是我省天賦的不可多得的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但是由於我省地處亞歐國際主航道,且處於中東至東北亞石油運輸通道附近,瓊州海峽近年過往船舶越來越多,巨型油輪進出海南港口頻繁,海南港口擴建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增加了海域油汙染的危險。海南西部的建設及南海油氣田的開採,尤其是石油化工業的發展,我省海域遭受汙染的風險日益加大。隨著洋浦800萬噸煉油項目的建成, 30萬噸原油碼頭和15萬噸成品油碼頭相繼在洋浦建成投產,海上溢油風險可以說是危若壘卵。因此,遏止海洋汙染、呵護海洋生態,無疑是作為以「綠色之島」為發展理念的我省的應對命題。然而,近年來我省發生的幾起海洋油汙事件所暴露出的問題,無不引起我們深思,也敲醒了我們急需採取措施、應對油汙損害的警鐘。
   一、 我省海洋油汙存在的類型
   (一)我省近年發生的油汙事件
   1、2004年12月7日晚,巴拿馬籍「現代促進」油輪與德國籍「MSC伊倫娜」輪在廣東海域發生碰撞,洩漏燃油1200餘噸,該事件也成為我國發生的最大一起油汙事件。部分沒有得到及時清理的燃油隨洋流漂流擴散,20天後進入海南海域,造成大面積汙染,後經測算共有近400噸原油流入我省海域。我省北部海域從海口到澄邁到臨高,沿線70公裡長的海域被汙染。海口西海岸沙灘布滿黑乎乎的油汙,沿海養殖戶面對魚蝦死亡欲哭無淚。政府部門同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清汙。
   2、2003年4月5日上午9時,廣州遠洋運輸公司的「沙河口」號萬噸級半潛式輪船在三亞海域施工的過程中,出現生產事故,導致整船失去動力,船體尾部坐底。出事後,海事部門迅速調集清除油汙的設備,將失事船隻機艙洩漏的機油圍了起來。隨後請附近漁民來打撈洩漏的部分機油,調集三亞的吸油氈前往失事海域,吸收部分殘餘的油汙。所幸船上500噸燃料油由於搶救及時,沒有擴散,對失事附近海域未造成太大的環境汙染。
   3、不久前,在八所港由於施工船舶挖斷海底燃汽管道,發生船舶火災事件。所幸搶救及時,未釀成大的油汙事件。
   (二)、船舶排放艙底水對我省海域的危害
   船舶在營運過程中,機械運轉時滴冒跑漏出的潤滑油、燃料油等油類物質與機艙各種閥門和管路中漏出的汙水匯集到機艙底,便形成艙底水。這些艙底水通過油水分離器排往船外,油水分離器產生的油汙收集到機艙的汙油櫃中。由海事部門批准的相關清油隊收集,並在《油類記錄簿》登記,以備海事機構檢查。因我省的老舊船舶較多,特別是三亞、海口港既是商港、又是漁港,大量的漁船和小型船舶(尤其是三無船舶),往往設備不齊、或形同虛設;或根本未配備油水分離器,是造成海域汙染的又一源頭。
   二、在防止海洋汙染方面存在問題
   (一)未建立海洋油汙預防應急機制
   在海南省國土資源廳就西海岸油汙事件作出的《關於海口西海岸油汙染事件調查情況的報告》中指出「據周圍群眾反映,每年冬天都有油汙侵襲的類似情況發生。」但多次發生油汙事故也沒有能夠催生我省相關應急機制的出現。應急機制不完善,責任不明確,油汙事故也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合理地處理。據報導,西海岸油汙事故發生後省政府非常重視,立即請來有關專家研究油汙清理方案,隨後組織15000多人次去油汙現場進行清理工作,回收石油廢品468萬噸,統一在澄邁的一個指定地點處理,政府支付清理及處置油汙的費用達200萬,甚至更多。而在該次事故處理中,海南只有13臺撇油機、600米圍油欄、10來噸吸油氈和消油機,而且這些少量的海上專業清汙資源還分散在各個油碼頭和船舶公司手中,部分清汙人員未經過專業訓,清理操作不規範。由於油汙處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門,各部門之間欠協調,各自為政,再加上設備短缺,應急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事故沒有及時解決在海上。
   (二)、索賠究責艱難、油汙損害賠償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法律規定,主管部門可以代表國家向造成油汙的船隻索賠。油汙所帶來的損失不僅僅是漁業、旅遊業的損失,它對海洋生物、海鳥、以及周遍環境都會造成影響,向肇事船隻索賠涉及很多部門,往往職責不明,造成懈怠而錯過追償。油汙事故發生後的證據保全意識淡薄,不利於追查事故原因。再加上有關領導對油汙事故不太重視、部門間權限交叉,不僅給油汙事故處理帶來不便,也給油汙事故索賠帶來不便。在三亞「沙河口」輪油汙事件中,海事主管部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清理當中的花費中遠集團都支付了,至於有關部門有沒有對那次油汙造成的相關損失進行索賠還沒有聽說。」這正暴露了我們職能部門管理上的真空。另油汙造成行業的損失評估較難,也是抑制油汙損害追償原因之一。
   (三)在維護環境公益方面,行政機關的權利同樣存在實體法和訴訟法斷裂的現象。以海洋環境執法為例。雖然我國海洋環境法第九十條第二款較明確賦予了海洋環境管理部門對海洋環境和資源侵害的民事訴權,但由於配套「立法」缺位,目前我國海洋環境管理部門僅在部分影響較大的海洋油汙案中行使了對海洋環境和資源損害的索賠權,而在大量的海洋環境侵害案中,仍然只是限於行政處罰、強制清汙。對此,不少人士感嘆:我國船舶如果在國外港口不小心倒掉一桶油,面臨的處罰和索賠可能是把船舶賣了還不夠;而假如是國外船舶在我國港口發生同樣的事,處罰和賠償則少得多。二者的天壤之別就在於我國沒有真正建構起行政機關作為主體的海洋環境和資源侵害的民事追償。
   (四)海洋環保行政執法存在「軟肋」,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1.發生重大汙染後,行政執法的手段主要是責令停止、責令整改和行政罰款,但是汙染治理和恢復生態的費用,也就是汙染造成的國家、公共環境權益的損害賠償費用,無法通過行政途徑向汙染者主張。可以說,行政執法在法律手段上不能完全遏制和根治一些汙染。2.有些汙染整改不力,本身同政府有關部門的不作為有關,如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就指出「相當多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案件都是政府及其部門違法行政造成的」。另外,海洋環保行政在體制上還存在管理分散、缺乏整合等問題。
   三、建議
   (一)建立海南海域溢油應急體系。油汙事故並不鮮見,海南每年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油汙事件數次,但查出原因的不多,獲得賠償的則更少,這主要是機制問題。以2004年12月28日油汙事件為例有諸多情況令人擔憂:首先,這次油汙直到汙染了沙灘才被發現,幾乎無法防範;其次,發現後半個月的時間裡未查出原因;第三,清理油汙設備落後,海南省儲存的圍油欄加在一起才600米,廣東在處理「12.7」日的珠江口水域溢油事故時,光圍油欄在短時間就調集了4.8萬米;第四,沒有專門處理油汙事故的應急部門,每次油汙出現後由政府抽調各個部門的人組成臨時小組,並且管理上部門交叉;第五,沒有收集證據的流程和機制。因此,海南海域溢油應急機制的建立刻不容緩。
   (二)建立環島近海岸監測系統,適時監測海域水質。特別是對重點石油化工企業附近海域進行重點監測。
   (三)港航企業、石油化工企業應配備相應防溢油設施,要設立企業防溢油的隊伍。且主管部門應定期檢查,定期組織相關部門企業演練。
   (四)整合零星、分散存放的個人、企業擁有的溢油應急設備,籌建海上溢油應急設備庫,建立以消防或海事部門牽頭的專業海上清汙隊伍,在硬體和軟體上,給海南海上溢油事故處理提供最大的保障。
   (五)加強海事行政執法,對海南港口船舶石油類汙染物實施監測,力爭作到「零排放」,並建成港灣汙染物接收設施。一是設置和完善碼頭含油汙水接收處理點,二是建立鼓勵船舶將汙油水排放上岸的監督管理模式,如可採取行政幹預手段,對船舶將汙油水排放上岸的,免交或少交排汙費用。
   (六)積極探索和推行海洋環保公益訴訟,為保護海洋環境提供司法保障
   目前,我國憲法、民法通則、環境保護法、水汙染防治法等為建立環保公益訴訟提供了實體法上的制度基礎;最高法院有關司法解釋也為從程序法上建立這一制度進行了有益的探索。2006年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提出,「鼓勵檢舉和揭發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同年,最高法院《關於海事審判工作的若干意見》又提出,「充分發揮海事法院優勢、特長,積極支持海洋環保公益訴訟」。探索海洋環保公益訴訟,在法律上已具備制度基礎。我省是全國管轄海洋面積最大的省,全省上下視生態環境為發展的生命線,率先在全國探索海洋環保公益訴訟,對我省具有重要意義。
   (七)政府應採取綜合舉措,以逐步提高社會公眾的對油汙危害的認識,加大資金投入,引導鼓勵相關企業的廣泛參與。一是加大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力度,採取多種宣傳教育形式,提高公眾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二是將溢油應急管理工作融入到地方安全管理工作的大環境中去。三是強化相關企業的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積極宣貫相關政策法規,鼓勵企業積極投入到溢油應急體系建設工作中去,深化和提高企業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
   

承辦單位及答覆

 

承辦單位答覆 答覆日期 答覆內容
主辦單位目前暫時沒有答覆信息。

相關焦點

  • 關於建議以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治理 海洋噪音汙染……
    關於建議以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治理 海洋噪音汙染…… 2018-02-01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法釋義-第八章 防治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
    【釋義】  本條是關於國家完善和實施船舶油汙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以及按照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汙保險和油汙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規定。        一、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國家完善並實施船舶油汙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汙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汙保險、油汙損害賠償基金制度。
  • 保護海洋生態刻不容緩了
    30年後要想吃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成為當前重要而緊迫的課題。27日,中國海洋湖泊所協會主辦的「全球變化海洋和湖泊溼地生態安全」學術交流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策劃了保護我國海洋和湖泊生態安全的諮詢等活動。
  •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的決定
    》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8年7月18日遼寧省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第1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防治汙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 海洋環境汙染生態公益訴訟分段審理探析
    海洋汙染事故頻發,已成為威脅我國海洋生態安全的重要原因。海洋生態損害的日趨嚴重,使得如何救濟這類損害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海洋汙染生態損害賠償案件的賠償範圍  (一)自然資源損害賠償相關法律規定  1、國際公約中關於環境損害賠償的規定   我國1980年1月30日加入《1969年國際油汙損害民事責任公約》(以下稱「1969年CLC公約」);1999年1月5日加入《修正1969年國際油汙損害民事責任公約的1992年議定書》(以下稱「1969年CLC公約
  • 廈門海事局積極開展《防治船舶汙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宣貫工作
    近日,廈門海事局組織轄區碼頭、船舶修造廠及有關作業單位召開《防汙條例》宣貫工作。這是繼首批深入航運企業進行宣貫後,廈門海事局開展的第二階段宣貫工作,共56家單位近1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此次會議旨在宣傳《防汙條例》實施的重要意義、制度內涵和主要特點。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內河水域船舶汙染應急處置...
    現場指揮部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業組進行專業清汙、救助工作,包括:水上交通安全警戒組、水域汙染監測及應急處理組、水上搜救搶險組、綜合協調組、醫療救護組、後勤保障組、事故後處理組等。  2.4專家諮詢機構  吉安市內河水域船舶汙染應急處置預案專家組由市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港口企業、船舶汙染清除單位等行業推薦專家組成。
  • 交通部修改《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2010年11月1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 根據2013年8月31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3年12月24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 天津建立「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 助力海洋環境保護
    會上,天津海事局局副局長程俊康介紹,「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具體包括一個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清單,一幅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一張「聯防聯控」應急反應保護網,一個覆蓋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以及一套船舶汙染風險長效監管機制。
  • 紅樹林等資源受損嚴重 應加快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建言中國072
    對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案建議,開展資源調查並建立資料庫和信息監管平臺掌握紅樹林、珊瑚礁等情況,已及時制定、調整措施;同時還要儘快出臺以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法律法規等。
  •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船舶汙染事故調查處理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13 年 第 16 號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船舶汙染事故調查處理規定部 長  楊傳堂     2013年12月24日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船舶汙染事故調查處理規定》的決定  交通運輸部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船舶汙染事故調查處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1年第10號
  • 關於對我省防控重大自然災害問題的建議
    海南省民政廳關於報送對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023號提案答覆的函 民建海南省委員會:    省政協提案委員會轉來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023號《關於對我省防控重大自然災害問題的建議》提案收悉。
  •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0067號提案的答覆 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關於我省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建議》的提案收悉。
  • 我國海洋汙染事件每年成倍增長 環境法醫學鮮為人知
    對於各種頻發的突發性汙染事故,尋求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和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成為環境學家們肩上的重任。尤其當環境保護被納入法律的範疇,就急需一套系統、標準的程序,為環境方面的法律訴訟提供科學證據。1989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海峽發生的「EXXON VALDEZ」油輪溢油事故,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洩漏原油超過1100萬加侖,對海洋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汙染。
  • 海洋環境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而且對於我國來講,近海漁業資源的不斷減少等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海洋汙染造成的。因此,在海洋經濟不斷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的同時,海洋環境汙染問題解決也迫在眉睫。其中,船舶汙染是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重要方面,據了解,海洋環境汙染中有35%是由於船舶汙染引起,特別是石油汙染。
  • 船舶證書縮寫
    CERTIFICATE INSURANCE OR OTHER FININCIAL SECURITY IN REPECT OF CIVIL LIABILITY FOR BUNKER OIL POLLUTION DAMAGE (BCC)燃油汙染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其他財務擔保證書   REGISTRY CERT: 船舶國籍證書
  • 關於加強海南近岸海域赤潮災害防控的建議
    提案不僅列舉了相關歷史資料,還對赤潮災害的發生從專業角度進行了原因分析,更對各級政府如何應對赤潮災害提出了很好的建議,現針對您的建議做如下答覆:   一、關於積極開展赤潮機理和預報的研究   赤潮現象及生消過程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海洋環境系統中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的結果,其發生機理、發展過程和造成的損害影響等國內外尚處研究階段。
  • 共建美麗海灘 保護海洋生態
    湛環宣 供圖 當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霞山觀海長廊(菉塘河至海昌渠段)展出我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海洋知識圖片,市民紛紛駐足觀看。來自市環境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中粵能源和湛江市碧海藍天環境保護服務中心志願者齊聚觀海長廊,向市民派發海洋知識宣傳資料。50多名志願者沿霞山觀海長廊將海灘垃圾清理乾淨。志願者的舉動打動了現場不少熱心市民,他們紛紛參與到清潔海灘活動中來。
  • 保護海洋環境,公益訴訟如何常態化?來看這些案例
    為依法保障海洋強省建設,我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專項活動,針對非法排放陸源汙染物、非法進行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非法傾倒廢棄物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或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會議第1079號建議的答覆(關於規範汽修行業及工業企業廢礦物油...
    對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079號建議的答覆(關於規範汽修行業及工業企業廢礦物油處置的建議) 發布日期:2017-10-31 17:42 來源:江蘇省環保廳網站 字體:[大 中 小] 對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079號建議的答覆(關於規範汽修行業及工業企業廢礦物油處置的建議) 潘濤、孫瀾、孫曉紅、李民、李偉、楊根林、張導、錢偉雅、黃靖、扈羅全代表:您們提出的「關於規範汽修行業及工業企業廢礦物油處置的建議」收悉,經商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和省檢察院等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