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雲新聞訊:12月19日,記者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綜合防控體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市海事局堅持「廣泛撒網」與「重點防控」相結合、「科學分析」與「經驗做法」相結合、「動態管理」與「閉環管理」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實現了對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的綜合防控,能夠有效防範和化解海上船舶汙染重大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據了解,天津港轄區具備30萬噸級原油和散貨、20萬噸級貨櫃、中國最大的LNG和第一艘FRSU、最大郵輪母港等7萬噸級以上各類大型泊位54個,有3座海上油田、10座採油平臺和1座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PSO)。船舶引發重大汙染事故一旦發生,不僅將造成海洋環境資源的損失,還嚴重影響港口作業,間接影響天津及後方腹地的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惡劣的國際影響。
會上,天津海事局局副局長程俊康介紹,「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具體包括一個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清單,一幅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一張「聯防聯控」應急反應保護網,一個覆蓋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以及一套船舶汙染風險長效監管機制。天津港船舶汙染防治不僅形成了政府主導、海事組織、企業運營、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海上汙染應急能力「天津模式」建設,優化在人、船、環境、管理等方面查找風險因素的工作機制,還在風險防控上實現科學辨識、分級分類,在船舶汙染預警上實現實時動態可視,船舶汙染應急實現應急資源維保可視、增補可控,調動實時監控,應急處置與指揮實時互動等功能,多措並舉,抓全抓嚴,全力推進船舶汙染防治工作。
其中,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均為全國港口首創。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通過船舶汙染風險源數據採集,結合全港各碼頭作業性質,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全港汙染風險點;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集合了應急設備庫、應急清汙單位、碼頭作業公司、社會資源等覆蓋全港的海上汙染應急資源,形成了集科學風險識別、風險數據綜合展示、風險監控和預防、資源統籌調度、處置輔助決策等功能為一體的船舶汙染風險防控系統,有效提高了汙染風險防範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提升了風險監測預警能力、資源管理能力、應對控制能力和應急實戰能力。
程俊康表示,防治船舶汙染是踐行國家《渤海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關於海上溢油風險防範的要求。天津海事局將優化監管模式,全面提高天津海上船舶汙染風險防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保護海洋環境貢獻力量。
(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來源: 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