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建立「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 助力海洋環境保護

2020-12-05 同花順財經

津雲新聞訊:12月19日,記者從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綜合防控體系」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天津市海事局堅持「廣泛撒網」與「重點防控」相結合、「科學分析」與「經驗做法」相結合、「動態管理」與「閉環管理」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實現了對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的綜合防控,能夠有效防範和化解海上船舶汙染重大風險,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據了解,天津港轄區具備30萬噸級原油和散貨、20萬噸級貨櫃、中國最大的LNG和第一艘FRSU、最大郵輪母港等7萬噸級以上各類大型泊位54個,有3座海上油田、10座採油平臺和1座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PSO)。船舶引發重大汙染事故一旦發生,不僅將造成海洋環境資源的損失,還嚴重影響港口作業,間接影響天津及後方腹地的經濟發展,甚至造成惡劣的國際影響。

會上,天津海事局局副局長程俊康介紹,「五個一」船舶汙染風險防控新體系具體包括一個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清單,一幅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一張「聯防聯控」應急反應保護網,一個覆蓋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以及一套船舶汙染風險長效監管機制。天津港船舶汙染防治不僅形成了政府主導、海事組織、企業運營、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海上汙染應急能力「天津模式」建設,優化在人、船、環境、管理等方面查找風險因素的工作機制,還在風險防控上實現科學辨識、分級分類,在船舶汙染預警上實現實時動態可視,船舶汙染應急實現應急資源維保可視、增補可控,調動實時監控,應急處置與指揮實時互動等功能,多措並舉,抓全抓嚴,全力推進船舶汙染防治工作。

其中,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均為全國港口首創。天津港船舶汙染風險動態辨識防控圖通過船舶汙染風險源數據採集,結合全港各碼頭作業性質,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全港汙染風險點;船舶汙染風險應急資源的智能管理系統集合了應急設備庫、應急清汙單位、碼頭作業公司、社會資源等覆蓋全港的海上汙染應急資源,形成了集科學風險識別、風險數據綜合展示、風險監控和預防、資源統籌調度、處置輔助決策等功能為一體的船舶汙染風險防控系統,有效提高了汙染風險防範工作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提升了風險監測預警能力、資源管理能力、應對控制能力和應急實戰能力。

程俊康表示,防治船舶汙染是踐行國家《渤海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關於海上溢油風險防範的要求。天津海事局將優化監管模式,全面提高天津海上船舶汙染風險防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保護海洋環境貢獻力量。

(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來源: 津雲

相關焦點

  • 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戰略路線圖分析
    本文基於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在分析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現狀、問題以及形勢的基礎上,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區域聯動、分區防控和精準治理的原則,建議協同推進「汙染防治、生態修復、風險防範、能力建設、國際合作」五大領域任務,重點突破「構建法律、空間管控、標準規範、目標責任、許可管理」五大體系,最終實現「十四五」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目標。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指導和支持沿黃九省區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完成沿黃地級及以上城市103個飲用水水源地1362個問題整治。完善生態環境風險管控體系。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監督執法。將黃河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問題作為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內容,今年對青海、甘肅開展第二輪督察。加強環境監督執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黃河生態環境的違法問題。
  • 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2017年起在渤海率先暫停圍填海受理與審批,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等環渤海省(市)不斷提升海域管控能力。沿海11個省(區、市)全部完成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全國約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陸岸線納入紅線管控範圍。三是強化海上汙染防控。2018年修訂船舶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建立船舶油汙損害賠償基金,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創建,嚴格控制海洋捕撈強度。四是積極推進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
  • 海洋環境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因此,《防治船舶汙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提出了將配套設立船舶油汙損害民事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船舶油汙損害賠償基金等一系列新制度。而且,中國船舶(19.78,-0.17,-0.85%)油汙基金已在今年7月1日開始徵收。
  • 天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為進一步強化天津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前,天津政務網刊發《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天津全市劃分為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類共31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區),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保護法釋義-第八章 防治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
    從事船舶汙染物、廢棄物、船舶垃圾接收、船舶清艙、洗艙作業活動的,必須具備相應的接收處理能力。        【釋義】  本條是關於防止船舶及其相關作業活動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損害的綜合性規定。        一、本條第一款是關於防止船舶本身及相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的規定。
  • 關於遏止船舶油汙汙染,保護我省海洋生態的若干建議
    對此,不少人士感嘆:我國船舶如果在國外港口不小心倒掉一桶油,面臨的處罰和索賠可能是把船舶賣了還不夠;而假如是國外船舶在我國港口發生同樣的事,處罰和賠償則少得多。二者的天壤之別就在於我國沒有真正建構起行政機關作為主體的海洋環境和資源侵害的民事追償。   (四)海洋環保行政執法存在「軟肋」,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規劃計劃》中還制定了探索建立多維監測信息系統、探索完善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實施海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陸海統籌汙染綜合治理、完善考核評價為基礎的監管方案等210項重點任務,涉及到加強大鵬半島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格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與汙染防治,開展重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大鵬半島生態優先產業發展,強化海洋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響應,強化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等方面。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天津建設沿海智能化防控體系(圖)
    同時,該隊還積極協調,對天津153公里海岸線、近千平方公裡轄區進行了詳細勘察,實現出入沿海地區受控人員、船舶100%全掌控,努力形成天津沿海及鄰海陸域的「全方位、立體化、智能化」的管控體系。  根據天津市委 「關於建設以科技為支撐的智能沿海防控網,全面提高我市海防工作水平」的總要求,天津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衛總隊第一時間與有關單位對接協調,成立6個勘察小組,對天津153公里海岸線、近千平方公裡轄區進行了詳細勘察,共計完成170個重點場景、200餘條沿海防區出入通道的防控需求分析,細化完善沿海防控網建設方案,力爭整合現有沿海陸域感知設備數據,實現出入沿海地區受控人員、船舶100%
  • 兩會代表針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 建立制度體系守護碧海銀灘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匯集萬物。當前,這片浩瀚的「藍色引擎」在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支撐的同時,也承載著來自陸海的雙重汙染和開發壓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防治海域汙染、防控海洋微塑料汙染、保護紅樹林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濰坊多措施加強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
    發布會介紹了濰坊海事局近年來在加強濰坊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方面的六大舉措:編寫《濰坊市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為有效應對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風險,提高船舶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2018年9月,濰坊海事局牽頭編制了《濰坊市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一、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 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等會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改革完善相關制度,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 天津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劃分311個管控單元,明確...
    內容提要:近日,為促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將行政區域劃分為311個生態環境管控單元,明確每個單元的汙染物排放控制、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利用等生態環境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推動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規劃計劃》中還制定了探索建立多維監測信息系統、探索完善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實施海洋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推進陸海統籌汙染綜合治理、完善考核評價為基礎的監管方案等210項重點任務,涉及到加強大鵬半島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嚴格海洋生態環境監管與汙染防治,開展重點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進大鵬半島生態優先產業發展,強化海洋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響應,強化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等方面。
  • 交通部修改《船舶汙染海洋環境應急防備和應急處置管理規定》
    沿海市級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應當根據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和本地實際情況,由沿海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並公布實施。  編制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應當對汙染風險和應急防備需求進行評估,合理規劃應急力量建設布局。
  • 在「十四五」時期協調推進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 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一是強化源頭汙染防控。陸域、海域一盤棋,多手段對海洋生態環境實行常態化監測。二是重點防控近海養殖汙染。合理規劃養殖空間,控制養殖規模,規範養殖行為;開展綜合整治,加快新型材料替換升級,推動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三是加強海洋環境生態修復。開展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管理,重點開展紅樹林、珊瑚礁等特殊生態系統管理。三、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交通部修改《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16年12月13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船舶汙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加入的國際條約,制定本規定。
  • 《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元旦起正式施行
    大連作為三面環海的城市,海洋優勢得天獨厚。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連市委、市政府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主動作為、大力推動,明確提出從陸源汙染治理、海域汙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海洋風險防控四個方面系統發力。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一、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