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河面出現大面積死魚 調查顯示缺氧所致

2021-01-16 央廣網

  人民網三亞3月4日電 近日,有網民反映三亞河河面出現大面積死魚,臭味難聞,懷疑是汙染所致。目前,三亞市海洋漁業部門對水質抽樣調查,判斷是因為天氣轉變水中缺氧所致。

  3月3日,某論壇網友「小魚郎」以《三亞河驚現大量死魚,是汙染還是其他原因? 》為題發帖稱,他和攝友在三亞實驗中學旁的河邊觀景平臺上拍攝白鷺,發現河面出現大量死魚,已經腐爛並發出陣陣惡臭。該網帖配發的圖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量死魚成堆湧在河邊,形成一條白色的「河岸線」。

  了解到網友反映的情況後,三亞市海洋漁業部門技術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現場觀測並取樣回實驗室分析。檢測數據顯示,3月1號、2號、3日凌晨,三亞潮高的監測數據普遍在35cm-36cm,屬於凌晨最低潮。水質理化指標溶解氧明顯低於正常值。除溶解氧偏低外,其他監測指標均處於正常狀態。

  三亞市海洋漁業部門有關專家表示,低潮位致使三亞河水與海水無法交換,加上最近三亞氣溫回升,河水溶解氧比較低,才發生三亞河中的魚因缺氧大批死亡的自然現象。

  據了解,三亞河每年都會發生天氣變化造成魚群缺氧死亡的情況,三亞市海洋漁業部門表示,將會儘快清理三亞河內的死魚,並繼續對水質加強監測。

  (原標題:三亞河面出現大面積死魚 調查顯示缺氧所致)

相關焦點

  • 黑龍江拉林河出現大面積死魚 經檢測是缺氧所致
    拉林河出現大面積死魚  經環保部門檢測是缺氧所致  本報訊 從24日開始,本報新聞採集熱線陸續收到了多位讀者的詢問電話,松花江哈爾濱段的一級支流拉林河五常市向陽河段陸續出現了大量翻白的「死魚」,有的魚揀回家放到水裡又活了……27日,記者從環保部門了解到,「死魚」原因是河水缺氧所致,水質中未檢出有機汙染物。
  • 閩江驚現大面積死魚 官方疑缺氧村民疑因汙染
    本報記者 陳強攝  有著福建「母親河」之稱的閩江,連日來局部流域出現大面積網箱死魚現象。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天在寧德市古田縣水口鎮和福州市閩清縣雄江鎮看到,不少鄉鎮幹部戴著口罩冒著烈日乘船在江面上打撈死魚,陣陣腐臭味朝事先沒有準備口罩的記者迎面襲來。  據古田縣官員介紹,該縣黃田和水口兩個鎮共發現死魚8850箱。
  • 長沙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疑為缺氧水汙染所致
    7月11日,桃子湖靠近牌樓路的一邊,居民發現湖面上出現大量死魚,桃子湖周邊居民李先生在打撈死魚。圖/記者陳斌事發地點  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專家疑為缺氧和水汙染引起  瀟湘晨報 記者 陳斌 「好重的腥味!」
  • 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
    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2015-06-05 09: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華日報        瀏覽量: 791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唐旭昱文/攝)100多畝的水塘上,漂浮著不少死魚,白花花一片,腥臭味隨著微風瀰漫。圍在水塘邊的村民們捂住口鼻,議論紛紛。
  • 浙江海域出現7000多平方公裡大面積赤潮(附圖)
    鍾光偉袁忠平/Photobase  新華網浙江頻道6月9日電浙江海域最近出現面積超過7000平方公裡的大面積赤潮,主要分布在舟山、溫州海域。  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範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
  • 京杭運河杭州部分段因缺氧現大面積死魚 已清撈3.3噸
    圖為杭州港航局在打撈京杭運河死魚。 樓建昌 攝  中新網杭州5月19日電(見習記者 施佳秀 通訊員 楊志林)近日,京杭運河浙江杭州武林門至拱宸橋段出現了大面積死魚現象,15日當天清撈死魚達3噸,至18日下午,共計清撈死魚近3.3噸。目前,這批死魚已運至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置。  記者從杭州市港航局處了解到,由於雨季等季節原因,造成水缺氧,京杭運河杭州武林門至拱宸橋段出現了大面積死魚現象。
  • 閩江大規模死魚原因存疑 官方稱缺氧漁民疑汙染
    大面積的死魚已經填滿了養殖水箱江面上的死魚,白花花的一片一片大面積的死魚讓養殖戶損失慘重  中廣網福州9月6日消息(記者王嫻 實習記者李梓暢)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聞縱橫》最近持續關注了福建閩江流域突然出現大規模死魚事件。
  • 官方稱湘江死魚事件系投放「魚藤精」所致
    近日發生的湘江死魚事件,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排除工業汙染因素後,坊間關於投藥所致的說法得到環保部門初步證實,有「魚類天敵」之稱的「魚藤精」浮出水面。記者昨日從省環保廳獲悉,經環保部門調查,湘江死魚事件初步查明原因為非法捕魚。
  • 死魚蔓延「黑水河」 漳州龍海一河道臭不可聞
    16日上午,龍海市東園鎮鳳鳴村多名村民嚮導報記者反映:流經他們村莊的河道,如今臭不可聞,而且水面上到處是死魚。東園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回應稱,由於上遊截流修築水利設施和道路施工,導致河道斷流半年多,現在正在與相鄰鎮協商解決。目前,龍海市環保局介入調查此事。
  •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2014-11-05 11:5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5日,記者從金華市環保局獲悉,從監測數據來看,涉事水域各項指標沒有明顯變化,極有可能是由於氣溫驟然下降,致使魚類缺氧死亡。  11月2日晚,金東區江東鎮國湖村的村民老陳就跟往常一樣,吃完飯就來到了武義江邊散步。剛走到江堤上,老陳就發現,原本一覽無遺的江面上突然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白色,仔細一看,原來是三三兩兩的「浮頭魚」。
  • 江蘇徐州居民區向故黃河排澇 河面漂死魚白花花一片
    江蘇徐州居民區向故黃河排澇 河面漂死魚白花花一片2013-07-09 09: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彭城晚報        瀏覽量: 157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近日,有市民反映,從故黃河漢橋至和平橋段,河面上漂浮著大量死魚,都是個頭不大的魚苗。
  • 深圳大量羅非魚死因初步認定為缺氧,河水檢測未發現工業汙染
    1月3日上午,南都·深圳大件事報導龍崗區坪地街道丁山河低碳城段出現大量羅非魚死亡事件後,深圳市龍崗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於第一時間組織該區水務建管中心、環境監測站、汙水運營監管中心、河道流域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前往現場調查處理,對沿河50多家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同時抽檢丁山河水質,未發現異常。
  • 三亞河漂浮油汙?實為葉綠素、藍綠藻濃度較高所致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5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5月1日,有群眾撥打12345熱線反映稱,「三亞河部分河段疑似有油汙帶」。接報後三亞市環保、水務、住建啟動河道汙染應急響應,半小時內人員迅速到位調查,環境監測隨後開展水質應急監測。當日確定不是油汙染,可能是藻類。
  • 武漢湖泊接連發生藍藻水華暴發及死魚事件
    新華網武漢7月13日電 (記者魏夢佳、黎藜)連日來,武漢的水果湖、南湖接連發生大面積藍藻水華暴發、死魚事件,引發市民高度關注。儘管近年來武漢投入巨資對湖泊實施截汙治理,然而藍藻、死魚依然頻頻發生。「湖泊之痛」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讓湖泊重煥光彩,依然任重道遠。
  • 臺灣淡水河流域大量魚群死亡 初判高溫天氣所致
    中新社臺北8月14日電 臺灣淡水河和基隆河等河面13日起出現大量死亡魚群。新北市水利局14日稱,預估魚屍達數十萬尾。環保部門初步判斷為高溫天氣導致河水溶氧量不足所致。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水利局表示,有關部門13日接獲通報後已動員百餘名人力,調派10餘艘船隻進行河面清理作業。經過連夜打撈,目前已清除約10萬尾魚屍。該水利局稱,初步估計魚屍達數十萬尾,為避免造成惡臭影響環境,將於3天內清除完畢。為加速打撈作業,已在沿岸各觀光碼頭架設攔汙索。
  • 科學調查顯示:長江源區多年凍土正在大面積消亡
    新華網西寧2月8日電(錢榮 陳國洲)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於近期完成的「長江源區生態環境地質調查項目」顯示,長江源區沼澤溼地保護神——多年凍土層正在大面積消亡。專家預測,未來7年青藏高原厚度小於10米的多年凍土將消失。
  • 夏天魚塘大量死魚的這些死法,你最怕哪一種?如何快速做出判斷並...
    另外夏天又是投毒汙染事件高發的季節,有時候塘口死魚了,養殖戶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因為有人投毒,還是因為自己管理不善導致的,變得傻傻分不清楚。一、翻塘死魚。另外夏季早中晚不同時段裡,池塘的溶氧參數變化也是很大的,不少養殖戶對增氧機怎麼樣合理使用並不太清楚,什麼時候必須要開,什麼時候可開可不開,也是模稜兩可的,這個是非常要命的,有時候甚至遲開個把小時,魚塘就會立馬出現大面積缺氧翻塘的情況。
  • 三亞機場開展大面積航班延誤無腳本演練
    圖:三亞機場開展大面積航班延誤無腳本演練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2日消息:隨著海南進入雷雨多發季節,海航集團旗下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航班正常率面臨較大考驗。為此,三亞機場特組織民航三亞空管站、駐場單位和各航空公司等單位開展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處置無腳本演練。該演練為首次無腳本桌面推演,通過預設受熱帶風暴「海高斯」影響,各參演單位分別就旅客長時間滯留後圍堵登機口、候機樓內旅客強闖安檢通道、旅客與貨運站工作人員發生爭執及天氣好轉後的處置、協調、保障等科目進行全流程介紹和應急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