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亞河面出現大面積死魚 調查顯示缺氧所致
人民網三亞3月4日電 近日,有網民反映三亞河河面出現大面積死魚,臭味難聞,懷疑是汙染所致。目前,三亞市海洋漁業部門對水質抽樣調查,判斷是因為天氣轉變水中缺氧所致。 3月3日,某論壇網友「小魚郎」以《三亞河驚現大量死魚,是汙染還是其他原因? 》為題發帖稱,他和攝友在三亞實驗中學旁的河邊觀景平臺上拍攝白鷺,發現河面出現大量死魚,已經腐爛並發出陣陣惡臭。
-
閩江驚現大面積死魚 官方疑缺氧村民疑因汙染
本報記者 陳強攝 有著福建「母親河」之稱的閩江,連日來局部流域出現大面積網箱死魚現象。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天在寧德市古田縣水口鎮和福州市閩清縣雄江鎮看到,不少鄉鎮幹部戴著口罩冒著烈日乘船在江面上打撈死魚,陣陣腐臭味朝事先沒有準備口罩的記者迎面襲來。 據古田縣官員介紹,該縣黃田和水口兩個鎮共發現死魚8850箱。
-
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
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2015-06-05 09: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華日報 瀏覽量: 791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唐旭昱文/攝)100多畝的水塘上,漂浮著不少死魚,白花花一片,腥臭味隨著微風瀰漫。圍在水塘邊的村民們捂住口鼻,議論紛紛。
-
長沙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疑為缺氧水汙染所致
7月11日,桃子湖靠近牌樓路的一邊,居民發現湖面上出現大量死魚,桃子湖周邊居民李先生在打撈死魚。圖/記者陳斌事發地點 桃子湖面漂著成噸死魚 專家疑為缺氧和水汙染引起 瀟湘晨報 記者 陳斌 「好重的腥味!」
-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浙江武義江死魚成群被疑汙染 官方檢測實為水體缺氧 2014-11-05 11:58:2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5日,記者從金華市環保局獲悉,從監測數據來看,涉事水域各項指標沒有明顯變化,極有可能是由於氣溫驟然下降,致使魚類缺氧死亡。 11月2日晚,金東區江東鎮國湖村的村民老陳就跟往常一樣,吃完飯就來到了武義江邊散步。剛走到江堤上,老陳就發現,原本一覽無遺的江面上突然出現了星星點點的白色,仔細一看,原來是三三兩兩的「浮頭魚」。
-
浙江海域出現7000多平方公裡大面積赤潮(附圖)
鍾光偉袁忠平/Photobase 新華網浙江頻道6月9日電浙江海域最近出現面積超過7000平方公裡的大面積赤潮,主要分布在舟山、溫州海域。 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遊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範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
-
京杭運河杭州部分段因缺氧現大面積死魚 已清撈3.3噸
圖為杭州港航局在打撈京杭運河死魚。 樓建昌 攝 中新網杭州5月19日電(見習記者 施佳秀 通訊員 楊志林)近日,京杭運河浙江杭州武林門至拱宸橋段出現了大面積死魚現象,15日當天清撈死魚達3噸,至18日下午,共計清撈死魚近3.3噸。目前,這批死魚已運至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置。 記者從杭州市港航局處了解到,由於雨季等季節原因,造成水缺氧,京杭運河杭州武林門至拱宸橋段出現了大面積死魚現象。
-
閩江大規模死魚原因存疑 官方稱缺氧漁民疑汙染
大面積的死魚已經填滿了養殖水箱江面上的死魚,白花花的一片一片大面積的死魚讓養殖戶損失慘重 中廣網福州9月6日消息(記者王嫻 實習記者李梓暢)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新聞縱橫》最近持續關注了福建閩江流域突然出現大規模死魚事件。
-
深圳大量羅非魚死因初步認定為缺氧,河水檢測未發現工業汙染
1月3日上午,南都·深圳大件事報導龍崗區坪地街道丁山河低碳城段出現大量羅非魚死亡事件後,深圳市龍崗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於第一時間組織該區水務建管中心、環境監測站、汙水運營監管中心、河道流域管理中心等相關部門前往現場調查處理,對沿河50多家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同時抽檢丁山河水質,未發現異常。
-
官方稱湘江死魚事件系投放「魚藤精」所致
近日發生的湘江死魚事件,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排除工業汙染因素後,坊間關於投藥所致的說法得到環保部門初步證實,有「魚類天敵」之稱的「魚藤精」浮出水面。記者昨日從省環保廳獲悉,經環保部門調查,湘江死魚事件初步查明原因為非法捕魚。
-
武漢湖泊接連發生藍藻水華暴發及死魚事件
新華網武漢7月13日電 (記者魏夢佳、黎藜)連日來,武漢的水果湖、南湖接連發生大面積藍藻水華暴發、死魚事件,引發市民高度關注。儘管近年來武漢投入巨資對湖泊實施截汙治理,然而藍藻、死魚依然頻頻發生。「湖泊之痛」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讓湖泊重煥光彩,依然任重道遠。
-
夏天魚塘大量死魚的這些死法,你最怕哪一種?如何快速做出判斷並...
另外夏天又是投毒汙染事件高發的季節,有時候塘口死魚了,養殖戶也搞不清楚到底是因為有人投毒,還是因為自己管理不善導致的,變得傻傻分不清楚。一、翻塘死魚。另外夏季早中晚不同時段裡,池塘的溶氧參數變化也是很大的,不少養殖戶對增氧機怎麼樣合理使用並不太清楚,什麼時候必須要開,什麼時候可開可不開,也是模稜兩可的,這個是非常要命的,有時候甚至遲開個把小時,魚塘就會立馬出現大面積缺氧翻塘的情況。
-
密度不高、粗放養魚的水庫,冬天為什麼還會泛塘死魚?來年如何預防?
密度不高、粗放養魚的水庫,冬天為什麼還會泛塘死魚?來年如何預防?2021-01-11 09:5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養魚經 瀏覽量: 480 次 我要評論 今年是我們寫養魚經的第6個年頭了,今天也是新年第一天,今年我們的內容也想做下改進,想寫更多案例。
-
生活汙水致水體富營養化引發缺氧
長沙市雨花區環保局表示,與前幾日湘江段死魚是一回事:水體溶解氧偏低。 「氣溫高,水中的溶解氧就會過低,水體就會缺氧。」長沙市雨花區環保局副局長宋明表示,圭塘河死魚的原因和此前湘江河段的情況是一樣的,都是溶解氧偏低所致。 8月中旬的時候,長沙市雨花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就對圭塘河的水體進行過檢測,結果顯示河段面的氨氮超標。
-
東北「不死魚」入侵歐洲,當地人束手無策,在中國卻賣40元一斤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叫做葛氏鱸塘鱧,俗名山胖頭、老頭魚、沙姑鱸子、還陽魚,這是一種生存能力非常強的魚類,它們可以在極度缺氧的環境下生存,也可以在溫度非常低的地方生存,每年冬天,即使是河流中結冰,它們也不會死亡,而是在河水中冬眠,來年開春就可以繼續復活
-
寧波四明湖死魚潮原因查明 細菌性出血病引發
但這段時間,釣友們發現湖水上經常會有泛白的大肥魚飄在湖面上,有些湖面灣地,成片的死魚集聚起來,太陽一曬,臭不可聞。網友「永泳甬勇」在寧波某知名論壇上就曬出了帖子,表示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類似大面積死魚的情況,帖子裡配發了幾張圖片,湖面上星星點點的白色,都是泛白的死魚。坊間更有一種說法,說今年上半年四明湖裡打撈起來的死魚已經有五六十噸。
-
農業部:已派人對天津死魚之事進行採樣檢驗
目前,官方已鋪開「海陸空」24小時環境監測網,事故現場周邊共布設環境空氣固定檢測點位10個,流動篩查點位8個,水環境監測點位42個,海水環境監測點位5個,持續實時24小時不間斷監測。鄧小文在回應海河「死魚」問題時說,死魚的原因有很多,環保部門已派人到現場,與漁業、水產等相關部門專家展開調查,一旦查明原因,立即向社會公布。
-
如何分辨魚是缺氧還是中毒死的
在漁業汙染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漁民朋友往往在發生了汙染事故時還以為是缺氧死魚,錯過了取證時機,為以後的索賠帶來了困難。這裡介紹一下缺氧死魚與化學物中毒死魚的區別。 死魚的時間不同 缺氧死魚一般發生在春末秋初和夏季雷陣雨過後氣壓較低時,通常是在零點過後至黎明這段時間內,一般太陽出來以後就很少死魚。而化學物中毒死魚發生時間和季節不確定的。 死魚的品種不同由於不同品種的耐氧程度不同,在缺氧時有些品種可能死亡,有些品種可能存活,特別是泥鰍等高耐氧的品種不容易死亡。而化學物中毒就沒有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