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鹿嗎?
—不是,我是長頸鹿。
—我知道,我是說長頸鹿不也是鹿嗎?
—不,我不是鹿,我是長頸鹿。
— . . .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可以根據界/門/綱/目/科/屬/種/進行歸納分類。
比如說人的屬性如下:界為動物界;門為脊索動物門;亞門為脊椎動物亞門;綱為哺乳綱;亞綱為真獸亞綱;目為靈長目;科為人科;屬為人屬;種為智人種。
聊到生物中人的目科屬種的「種」時,千萬別說自己是黃種人。
一般說鹿,是指鹿科(Cervidae)。我們能想到的梅花鹿,馬鹿,馴鹿,麋鹿(四不像),駝鹿,傻狍子等,都是鹿,但唯獨不包括長頸鹿。
長頸鹿是長頸鹿科(Giraffidae),真不是鹿。長頸鹿科跟鹿科同屬於偶蹄目,但卻是其中最獨特的一類,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類型,不能像鹿一樣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
用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理論來解釋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長頸鹿的祖先是矮的,後來環境變了沒有草了,得吃樹葉了。因為要吃高的樹葉,就拼命伸長脖子,因為經常「抻脖子」脖子就長了,然後遺傳給了下一代.
這套理論被達爾文推翻了。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說,長頸鹿因為基因的隱性和顯性的問題,有的高,有的矮,脖子有的長有的短,高的長脖子更容易吃到樹葉活了下來,基因得以遺傳給下一代,而矮的短脖子,因為沒有食物而死亡,基因很難遺傳,所以最後消失。
雖然生物課上我們學習的基本都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其實他的理論也有局限性的,比如說他沒有考慮到「基因突變」這一條。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是單純的進化身高,比如說腿長X2,脖子也要進化變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