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讓網紅們體面賺錢? 知識付費平臺能走多遠

2020-12-06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分答」上線半個月, 「讓網紅們體面賺錢」了嗎?

5月19日,揚子晚報率先報導了知識付費平臺「分答」正式上線的消息。半個月過去了,「分答」是否實現了適時變現?網友們評價如何,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持續的跟蹤觀察。

分答上線半月更新頻繁

宣稱讓網紅體面賺錢

上線近半個月,記者發現「分答」平臺在兩件事情上不遺餘力的推進:

一件是「分答」後臺馬不停蹄地迭代更新——不僅使用了新的橙色logo、與「在行」的公眾號互換名稱完成變臉,搜索、個人頁面二維碼生成、收聽等新功能和APP也陸續上線。

另一件是向名人廣發英雄帖。「分答」的工作人員似乎打算把明星和網紅們全部網羅到「分答」上,章子怡、佟大為、蘇群、王思聰等名人在「分答」回答提問,讓平臺用戶量以火箭發射速度暴漲。記者不得不感嘆:把名人效應發揮的如此淋漓盡致,除了「分答」,沒有之一。反觀與「分答」幾乎同時上線的同類平臺「知乎live」,雖然也採取了上述推廣模式,邀請李開復等名人開講,然而並沒有取得同等的效果。

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分答」付費用戶可能已超過百萬。有了這一驕傲的成績,試水半月的知識付費平臺「分答」官方已經樂觀宣稱:「『分答』的工具屬性開始顯現,未來將有更多知識網紅把分答作為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體面地賺錢變現。」

王思聰設4999元,章子怡設2929元

明星60秒答題秀賣的是知識還是隱私?

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踴躍地為明星們的「60秒答題秀」買單。5月28日,介紹標籤為「網紅、投資人、哲學家」的王思聰開始在「分答」上答題首日,「分答」增長了10萬量級的付費用戶。王思聰以每個問題4999元的價格,回答32個問題賺了23萬餘元,成為「分答」當之無愧的吸金王,收入是「分答」答題勞模鸚鵡史航的4倍多。王思聰哪些問題價值最高?記者看到,截至6月3日下午,王思聰被偷聽的問題第一名是「你的人生還有什麼買不起的?」聽眾達到20512人,僅這一個問題,王思聰就賺了15255元。王思聰被偷聽人數最少的反倒和「知識」有些沾邊:「網際網路的兩個創業項目,哪個更容易成功?」偷聽人數1001人。

6月3日一度登上「分答」新晉榜第一名的章子怡,以每題2929元的價格,回答23個提問,賺取78692元。網友們最關心的話題是「娛樂圈潛規則」和「與汪峰的婚姻狀況」。

你覺得明星答題價碼太貴?記者只能說,連鹿晗合照過的郵筒都有粉絲排隊合影的今天,有渠道能讓明星親自語音回答個人隱私問題,對粉絲來說,即便價格再翻一番,估計也有人買單。當然,並非所有名人都設置了「天價」答題門檻,根據「分答」定價規則,每個問題的價格由答主自主設置,明碼標價,願者買單。同為一線明星的佟大為回答一個問題的價格為8.8元。海清每個提問的價碼則設置為1元。

網友質疑:王思聰們的隱私

還能讓「知識付費平臺」走多遠

比起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問答,名人入駐和名人自曝隱私漲粉效果更加顯著。有網友質疑,如果不能保證像王思聰這樣的名人持續答題或者爆料,「分答」還能繼續火下去麼?「分答」賣的是知識還是明星娛樂緋聞產品?

果殼網CEO助理吳雲飛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分答」會盡努力讓這些名人一直在線。對於網友質疑的隱私問題,吳雲飛表示不會對問者和答者就問題與回復進行篩選,但會有敏感詞設置。

對於果殼創始人姬十三來說,「分答」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讓碎片化的知識變現,前提是訂製化,真實化;二是提問成為投資,也可以掙錢;三是把聲音比喻成出版,優質內容可以持續帶來回報。姬十三的回答並沒有解決「娛樂緋聞」是不是「知識」的問題。在一些專業人士眼中,娛樂緋聞算不得真正的知識,「分答」不是在變現知識,只是赤裸裸的利用粉絲經濟賺錢。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仍然有很多「知識網紅」在兢兢業業地回答自己領域內的問題。

也有網友擔心「分答」目前的利益分成機制和60秒答題限制,會促使專家更偏向回答一些更大眾化、更吸粉的問題,而忽略了對深度複雜知識的回答。

有質疑就有關注,「分答」的用戶增長速度有增無減。

花絮>>

網友寫普通人賺錢攻略

無論「分答」是變現知識還是變現緋聞,「分答」依舊火爆,不少網友瞄準「分答經濟」撰寫攻略,教普通人如何靠分答賺錢?

網友「東三環偵查員」仔細研究了「分答」營銷套路後總結提問哪些大V更容易賺錢,該網友寫到:「作為一個非知名人士,要在「分答」上獲得收益,就要在自己的提問下吸引到儘可能多的偷聽。選擇正確的提問對象是一切的前提——分析大V的聽眾數量,回答頻次,才能更好地在「分答」上賺錢。」比如目前「分答」最大的網紅是王思聰。作為多重身份擁有者,追星驅動的流量相當穩定。3000塊錢的門檻不是事兒,投3000賺6000,問題只要被選中,提問者賺個盆滿缽滿是可以期待的。即便你的提問沒被選中,3000元48小時後退還,提問者沒有損失。

如何向明星提問,一位金融圈達人「劉達」支招:「向標價低的網紅提問回報更高。」因為「分答」由答主自己定價,有些人氣很高的網紅定價並不高。如章子怡,每個問題偷聽數上千,但提問回本困難,而海清提問門檻才1元,羅振宇、馬薇薇等門檻都不高但擁有大量粉絲,投資回報率較高。此外在提問內容方面,有網友總結被偷聽人數最多的一些問題建議:「少提專業性太強、小眾化的問題,多提八卦隱私等問題,一旦被名人選中回答,很可能獲得豐厚回報。」(記者 韓飛)

(責編:宋心蕊、燕帥)

相關焦點

  • 付費語音問答「變現知識」走歪 可持續性遭質疑
    付費問答市場遭搶灘  感受到「偷聽」「提問回答都能賺錢」帶起的熱潮後,5月16日,「在行」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篇「分答」推廣文章,喊出「你睡了,你的問題還在為你賺錢」的口號。5月28日,王思聰以「網紅,投資人,哲學家」身份出現在「分答」,不到兩分鐘收益兩萬,不到一天收益超十萬,迅速霸佔「分答」新晉榜和才華榜榜首。微博上,#王思聰分答#話題亦有超過一千萬閱讀量。有趣的是,擋不住粉絲熱情,王思聰進一步將回答問題門檻由3000元提高至4999元。當天,王思聰共回答32個問題,累計不到20分鐘語音。
  • 新知雲,全網唯一一家免費的知識付費工具來啦!
    對於剛想踏入知識付費這個行業的「新手」來說,想要實現知識變現,其真正需要的,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關於平臺的選擇,一個好用的知識付費工具會幫助內容創作者在知識付費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長久。目前,市場上有不少發展很好的知識付費平臺被大家熟知,例如:得到、喜馬拉雅、知乎、分答等這類流量型平臺。
  • 「分答」的平衡術_蘋果-中關村在線
    隨即果殼網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分答已獲得元璟資本和紅杉資本領投的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王思聰旗下的普思資本和羅輯思維跟投,估值1億美元。簡單來說,分答是一個付費問答型社區。分答用戶可以向任何人付費提問,也可以成為答主回答別人的問題,價格自擬。回答形式是60秒語音回復,提問和回答都可以賺錢。即使不提問或回答,你也可以偷聽別人的任意回答,每條1元。
  • 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姬十三:知識的再造與學習的巨變
    ——姬十三3.28日,騰訊媒體研究院旗下芒種特訓營在北京舉辦,果殼網、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在課上進行了分享,騰訊媒體研究院將部分內容整理成稿,以下為具體內容。在我剛創業的時候,知識算是創業領域一個比較邊緣化、小眾化的主題。但在過去的兩三年裡,知識從離錢比較遠變得離錢、離交易更近了,所以大家開始紛紛開始談知識付費、知識經濟。這其中的本質是知識的載體發生了變遷,這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我們想像一下知識作為一種產品,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是怎樣存在的?它基本上可以一直被付費,它的載體非常單一:一種是書,一種是教育產品。
  • 從知識付費不同時期演化,看其蛻變之路
    信息技術革命後,泥沙聚下的信息爆炸逐漸被精準對接用戶需求的商業開發篩選,知識也從海量的信息中被抽離,搖身一變從免費共享的資源成了待價而沽的商品。去年知乎、分答、得到等平臺的火爆,真正撬動了知識付費這個萬億規模的新市場,加之新零售浪潮的託舉,知識經濟正在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新趨勢。
  • 幾十萬人同在線 競答遊戲APP能走多遠
    幾十萬人同在線 競答遊戲APP能走多遠 原標題: 衝頂大會、芝士超人、百萬贏家、百萬英雄……最近,這些知識競答類APP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有人初嘗戰果,沾沾自喜;有人為之瘋狂,拉幫結夥;也有人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單是衝頂大會,一場競猜最高能達到近60餘萬人。火爆背後,更多的人發出疑問,這樣的「撒錢」競猜,靠什麼盈利?能火多久?
  • 分答:性,謊言,錄音帶,但與知識有何相干?
    這一次刷屏的,不是任何社會事件,而是一款有趣的應用,這個叫做「分答」的產品,似乎讓任何人都能依靠60秒的語音賺上個塊兒八毛的快錢,然後喜氣洋洋地分享在朋友圈裡。突...以至於分答的官方解釋條款中特意還加了一項帶有教誨意義的條目:問,在分答上賺錢容易,我都不想上班了,怎麼辦?答:那可能是全職工作積累的經驗,獲得了成就和頭銜。你看,分答預見了這些使用者蠢蠢欲動的心思,還提前做了穩定心態的規劃呢,一副很有些社會責任感的樣子。
  • 在線英語教育付費混戰,社群學習模式異軍突起
    去年5月14日,知乎推出知乎live;次日,在行推出新問答產品分答,三天100萬用戶;6月5日,羅振宇帶著《李翔商業內參》登陸得到,2天訂閱超過400萬……自從16年知識付費的火被拱起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將腰帶裡的荷包向內容產品敞開了,各個細分領域的知識平臺、大V和創業者們也開始取得令人驚羨的戰績。
  • 知識付費的未來:下沉市場,從「平面化」向「垂直化」縱深
    圖 1‑3 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類平臺月獨立設備及變化趨勢與有效時間及變化趨勢從易觀提供的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AMC模型中可以發現:現階段,國內的各類知識付費產品不斷湧現,喜馬拉雅FM、得到、千聊、荔枝、小鵝通、分答
  • 為什麼能分享賺錢?
    悅淘APP是一個自用省錢、分享賺錢的實用型社交網絡APP。一、悅淘APP怎麼樣?悅淘APP是由戴政、劉毅、姚勁波、王東暉等幾位網際網路大佬聯手打造的,安全可靠!並且悅淘app還匯聚了各大電商平臺的優惠券,免費註冊會員,領券購物之後還可以獲得最高90%的返利,一年輕輕鬆鬆省出一部Iphone!
  • 分答更名「在行一點」,仍專注知識付費;ATA兩億美金出售全美在線
    北京、廣東兩地文化執法部門將根據案件調查情況,對與該公司開展業務合作提供傳播平臺的相關網際網路企業進行行政處罰。2月6日,在行舉辦發布會,正式宣布告別「分答」品牌,更名為「在行一點」。通過更名,在行希望用「在行」品牌統一旗下的知識服務,提供1分鐘、30分鐘、1個月、半年等更多種類、更多深度的知識服務。
  • 進擊的「網紅」河森堡:知識,也可以很有趣
    從講解員到網紅再到作家,河森堡在進擊之路上始終秉持著一個信念——將知識用有趣的方式普及給大家。2017年4月,有短視頻媒體為河森堡拍攝了個人紀錄片,標題是「一個月入『10萬+』的知識型網紅」。知識,成為河森堡的吸粉神器,成為他的變現法寶,「知識型網紅」,成為河森堡的個人標籤。
  • 得到、知乎和喜馬拉雅搶佔知識付費風口,行業還有哪些機會?
    知識付費平臺行業格局我們從兩個維度來看現存的知識付費平臺:內容品類覆蓋的廣度(大眾/精準人群)、內容形式的信息量大小(由左到右,分別為圖文、音頻、音頻+圖文、視頻、視頻+PPT)。三、內容覆蓋廣度中+內容形式多元:此類別為首的分別為問答社區起家的知乎和科技媒體起家的果殼,內容品類覆蓋廣度適中,但是付費內容形式多元,包括圖文、音頻直播、問答等。知乎:知識付費嘗試從16年初開始,包括對標分答的「值乎」,用戶可以發布一條認為有「乾貨」的信息,其他用戶必須付費才能看到,查看後可以再下方進行評論,覺得值(錢歸信息發布者)或覺得坑(錢歸知乎官方)。
  • 網紅也能「批量」生產?揭秘MCN: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
    誕生於國外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俗稱網紅經紀人,在國內壯大,並形成了一定的「本土特色」——不僅從事網紅篩選和孵化,還承擔內容開發管理、平臺資源對接、商業化合作變現等一系列鏈條化工作。 簡單來講,MCN就是網紅「大紅大紫的背後推手」。目前,超九成網紅都有籤約的MCN機構。
  • 音樂數字版權與知識付費——節約成本的網絡企劃
    於是知識付費便也跟著音樂數字專輯一同崛起。同樣是利用網絡的種種便捷,一個是娛樂,一個是教育,事實上也並沒有什麼區別。這二者都是人的剩餘精力的一種宣洩,同樣,也都能夠利用網絡來進行新時代的改革。知識付費相比於音樂數字專輯來說,操作難度其實更大一些,畢竟涉及到教育,是一個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承擔更大責任的事情。而且,現在對於知識付費的一系列規章制度也沒有完善。比之於簡單地音樂傳播來說,知識付費的誘導性更強,所以對於社會的影響就會更大,加上這是利用網絡的一個新的東西,所以就會有更多新的麻煩。
  • 網紅直播帶貨這波紅利還能走多遠,相關部門是不是該出手規範一下
    在這個有顏值即有錢的時代,很多傳統意義上的美女帥哥們已經率先在上面「攻城拔地」了。現短視頻每個人都可上傳自己作品秀個15秒,為什麼不去試試呢?不試白不試,試一下自己創意能否得到大眾認可,有些人純個人愛好娛樂一下,有人發現商機組團隊搞內容創作的,開始抓住這波紅利搞直播創業,組建團隊精準定位,編寫腳本,視頻剪輯,分折數據,找廠商談判,已有好幾個名利雙收了,……最近,特別是疫情時間直播帶貨太火了。
  • 「為了當網紅賺錢,3歲女兒被我餵到70斤」
    這是一名網紅吃播的年齡和體重。 從2018年至今,這個名為佩琪的3歲女孩,憑藉超大的胃口和胖嘟嘟的外形獲得了眾多網友的圍觀,她播放量最高的吃播視頻,瀏覽次數達到了55.6w。
  • 「知識付費」概念普及 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上周末北京的200場講座中有近50場為付費  線下付費講座緣何「雖有人氣尚無錢途」?  在大眾以往的印象中,絕大部分講座是以免費和公益形式舉辦的,但隨著「知識付費」概念的普及,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機遇:線上付費講座被指「販賣焦慮」  「知識付費」概念自2016年起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得到、知乎、喜馬拉雅、蜻蜓FM等線上平臺陸續推出多款付費產品,內容品類遍布各個領域。
  • 知識星球APP是什麼 知識星球APP怎麼賺錢
    知識星球是一個高逼格的賺錢軟體,通過這款APP,和自己的粉絲用戶連接起來,付費看到他們想要學習到的知識點。下面,我們來看看知識星球怎麼賺錢。  凱文·凱利提出過「一千位鐵桿粉絲」的觀點:任何從事創作或藝術的人,例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演員、動畫師、設計師、作家等,只要能獲得一千位鐵桿粉絲,就足夠生計無憂,自由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