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報導昔日被男友PUA的北大才女因為不堪與男友以及自己的生活或者其他未可知的原因自殺未遂,後腦死亡,11日死亡。
除了自殺本身,更為可怕的是,她的男友牟林翰就因為嫌棄她不是處女,又不想分手,於是長期以羞辱為手段,對該女生實施精神摧殘和控制!
一方面從心理和人格上來羞辱女生,引發她的愧疚感、罪惡感,比如說「我憑什麼命這麼差,連一個完整的女孩子都得不到,另一方面脅迫女生必須服從他,並提出來駭人聽聞的要求,比如讓她紋身「我是牟林翰的狗」,以及讓她在分手前為他流產一次或者去做絕育手術。
何為PUA?
北大女生自殺事件,大概是極端的精神控制導致的悲劇。
女生之所以自殺,有一部分是源於渣男牟林翰將PUA運用的爐火純青。
PUA是什麼?PUA,就是Pick-up Artist的縮寫,也就是所謂的「搭訕藝術家」,起源於USA。早期,PUA還僅僅是學習分享讓男性通過技巧和心理學知識等,去接近、搭訕甚至玩弄自己喜歡的女性,以達到信任接近甚至更親密的程度。
可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技巧並不完全像北大新聞事件中的主人公應用的那麼極端,那麼成功,它較為隱蔽,一般很難發現。
其實PUA就是一種控制,一種以愛之名實施的貶低、責備、壓迫、謾罵……
當你發現有這種傾向,無論對方是親人還是朋友,千萬別陷入自我懷疑的閉環,早點脫離讓你有負能能量人。
其實對於包麗來說,她的家庭是商人,本身也是不缺錢的。自己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在大家眼中,她幾乎是完美的。
很多人覺得這些被控制的女孩子很傻,其實並不是她們傻,而是她們有弱點,一旦抓住了弱點,就很容易淪陷的。
瑞士心理學家愛麗絲·彌勒曾說:
被壓抑的童年,被壓抑的孩子,被鼓勵要懂事和聽話,會導致她壓抑真正的感受,從而使他成年後更易於被控制。
所以我想包麗的聽話的和懂事可能是被教育被壓抑的,她從小就很聽話,不敢輕易表達自己觀點,溫柔善良,善解人意。在男友說他自己想自殺的時候還挺上心。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父母在教孩子這些的時候似乎忘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一面,每個人都應該平等,不一定誰都一定要遷就誰,按照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喜歡的就要去追求,不喜歡的厭惡的就可以拒絕。我們同樣可以教育孩子自信,他們享有平等和尊重,不為愛和性羞愧,不被動地接受命運,這個世界誰離開了誰地球都照樣轉,誰都可以離開誰,誰都可以喜歡誰,誰都可以厭惡誰。
而且許多父母也有對子女的PUA.
一個朋友,高考填志願想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法律卻被父母逼迫報了自己根本不感冒的專業,朋友哭了整整一天一夜也無濟於事,因為家長的權威你懂的,不敢反抗。
朋友小時候還經常挨打,有一次作業忘記了一部分被爸爸打的嚇得尿失禁,大冬天也不敢說半個字,忍住把尿暖幹,因為她知道即使是說了也沒用,結果可能會更糟糕。父母還喜歡拿本人家的孩子的強項和自己比,整天說她英語太爛,你看看誰誰誰英語每次都是第一……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好的。自己被家長打了也不敢哭,因為家長不讓哭,也不敢向別人哭訴。
後來這個朋友找了個男友,其實就是對她好點,她都感動的不得了,因為她在他那裡得到了不曾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心,但是有時候也會打她,她就想著忍下吧,也許以後難遇到對自己好的人,後來男友更加過分,她認了整整一年最終忍不住逃離,後來又找到第二任男友且是最後一任男友。她是幸運的。
走出去看看,你才會發現有比你以前更好的人。
所以作為父母你有沒有對子女直接或者間接地PUA.
本文僅從受害人角度展開論述。對於包麗的男友也是個渣男,利用女生的弱點進行精神控制實在是罪惡不赦。
本文以此來警示大家!
如果絕對有用,請轉發擴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