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海寧一鄉鎮樹木種在牆上 蠶不吃桑葉結繭子

2020-12-08 浙江在線

2017-03-07 11:53 |南湖晚報

樹木能種在牆上嗎?蠶寶寶不吃桑葉也能長大結繭子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海寧市周王廟鎮,就有這兩大「奇觀」,並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人前來參觀,紛紛叫絕。

樹木種上牆

這種令人眼前一亮的樹木出現在01省道海寧市周王廟鎮路段北側一幢大樓的外牆上。整幢大樓目前還沒有投入使用,但大樓外牆上非常壯觀的綠色樹木格外養眼。

前幾天的一個上午,記者走到這幢大樓跟前,發現它朝南的外牆上已密密地種上了綠油油的小樹和花木。這些小樹和花木主要栽種在牆上一排排別樣的綠化帶裡,這些綠化帶共有10層,遠望像綠色的窗格,實則種植了小柏樹、桃葉珊瑚、南天竹、桂花樹等各種各樣的樹木。

「外牆上之所以能種小樹木,是因為這些綠化帶裡有海沙泥、營養泥等。這些小樹種上牆,不僅能正常成長,還能吸水,到了夜間還大放光彩呢!」一名施工人員說。

記者爬上梯子後發現,牆上的綠化帶邊除了水管,還專門布置了燈帶。而在大樓的樓頂,記者同樣發現了一大片綠地。

為啥別出心裁地在牆上種了這麼多樹木?原來,該大樓是上百家建材公司的新材料展示基地,本著倡導綠色的理念,設計師採取了創新之舉,「這幢樓內部的許多設置也採用了綠色智能化技術,這些樹苗的含水量少了會自動被灌溉,晚上有燈光輔助,讓外立面看起來更美。全部建成後,內部不安裝空調,控制能源消耗,它一方面利用外牆綠化降溫,另一方面還能利用智能化空間設計通風散熱,成為真正的綠色建築。」

蠶不吃桑葉

誰都知道蠶寶寶要吃桑葉才能長大,需要暖和的天氣和適宜的溼度才能存活結繭子。但在春寒料峭的前些日子,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的10000條蠶寶寶不但結出了繭子,而且在成長的整個過程中沒吃一片桑葉。

這些蠶寶寶是在周王廟鎮雲龍村一個216平方米的玻璃溫室鋼架大棚裡降生、成長並最終結繭的。溫室大棚的負責人錢興林說:「臘月也能養蠶,自始至終沒吃一片葉子,我從小養蠶,活到60多歲也是頭回見!」

「這個季節也能養蠶寶寶,是因為這個大棚裡有合適的溫度、溼度等條件。」錢興林指著大棚裡的一個小蠶室說,「養蠶時,先把盛放蠶種的塑料扁放在這個小蠶室內,小蠶室裡的空調接著冬暖夏涼的地下水,能夠綠色循環供暖。超聲波控制溼度,蠶寶寶在這樣的條件下出生後吃特種飼料就能不斷成長,直至大眠、上山、結繭子。大棚裡的溫度、溼度都能智能控制,通過手機就能自動調節。這種方式特別新鮮,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前來參觀了。」

據了解,雲龍村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因種桑養蠶聞名全國乃至世界,全國有24個省63個縣都派人來參觀取經,日本、巴基斯坦等38個國家85個代表團來過雲龍村參觀。2009年,周王廟鎮雲龍村蠶桑生產民俗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中的重要代表性項目正式加入「世遺」,而雲龍村還被列入嘉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

海寧市周王廟鎮雲龍村黨委書記範衛福告訴記者,從去年6月起,雲龍村投資85.9萬元創建了全省首個玻璃溫室鋼架大棚進行高科技養蠶,是為了利用「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旅遊」來提升養蠶產業鏈,推廣蠶桑科普知識,豐富蠶桑文化,「讓遊客一年四季無論何時到這裡,都能看到養蠶一幕。」

(原標題《樹木種在牆上照樣生機盎然蠶寶寶不吃桑葉也能結繭子》,原作者陳強 。編輯肖未)

1488858784000

相關焦點

  • 是什麼毒死了眼看要「上山」的蠶寶寶?
    陳強攝  是什麼毒死了眼看要「上山」的蠶寶寶?  「小滿乍來,蠶婦煮繭,治車繅絲,晝夜操作」。在蠶桑業興旺的江南水鄉,小滿節氣的到來預示著蠶農們起早貪黑餵養春蠶即將迎來收穫。  前天是小滿,海寧袁花蠶農沈國生養的一大批蠶寶寶,卻在一夜間大面積死亡。「眼看這些蠶寶寶就要『上山』結繭子了,卻突然死亡,太叫人痛心了!」
  • 春蠶進入吐絲結繭階段 呂山蠶農忙得歡
    近日,長興的春蠶在經過不到一個月的餵食之後,準備要「上山」結繭,預計一個星期後春蠶養殖即將結束。在呂山鄉南楊村村民敖水梅家,她正給蠶寶寶餵食最後一批桑葉。在餵完食後,敖水梅便和丈夫一起搭建蠶寶寶要上的「山」。
  •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
    蠶吐出的絲一定是白色的嗎?實圖說明蠶絲也有五顏六色蠶,可能很多九十後的同學沒真正見過,只知道蠶絲是蠶吐出來的,其實蠶是一種昆蟲,肉乎乎的,很多隻腳,有點嚇人,有些女生還不敢摸呢,但習慣了,就覺得蠶寶寶十分可愛。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散文:蠶寶寶
    這就是蠶籽。"按他教的方法,將蠶籽用棉絮包嚴,晝夜放進貼胸口袋,一周後每天掏出來看看,直到鑽出來兩毫米長、黑線一樣的小蠶,小心翼翼地用乾淨的毛筆粘到鋪了桑葉、紮上窟窿的紙盒裡。一兩堂課的功夫,小蠶便開始吃開桑葉了。當時,最頭疼的是桑葉。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原標題:呵護一月,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絲綢文化,絲由蠶吐,說起蠶,大家都不陌生。幾千年的歷史,蠶從古代繁衍到了當下,它們吐絲結繭,用短暫的一生支撐著百姓的生活,那織成的一緞緞精緻的絲綢便是對它們生命最完美的詮釋。5月6日至6月10日,記者走進蠶農生活,和他們一起見證了蠶寶寶的成長。
  • 遇見蠶,他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洗刷修補蠶事的女人面頰泛著菜色,眸子清亮,面頰清瘦的孩子皆泛著不健康的顏色,打開春之際,蠶農即面臨青黃不接的囧境,即使吃得半飽,事蠶的熱情與投入絲毫都沒有打折,破舊的衣服遮住了羞色的身體。生活青睞於他們許多耐性,幻想的美好與債物的積累磨合了莊戶人家的性子,每天負增的錢糧,每天額減的桑葉,宛如懸在頭頂的兩把劍,希冀生活裡的美好,源泉在於日漸豐滿的蠶蝶。
  • 你穿的絲綢衣服,原料大多來自這幾種蠶!
    你穿的絲綢衣服,原料大多來自這幾種蠶!蠶,是蠶蛾的幼蟲,絲綢原料的主要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家蠶的蟲及蛹可以食用,並有食療功效。那世界上吐絲最有價值的10種蠶都有哪些呢?桑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又稱家蠶,簡稱蠶,是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桑蠶屬鱗翅目,蠶蛾科。桑蠶起源於中國,由古代棲息於桑樹的原始蠶馴化而來,與中國現今食害桑樹的野桑蠶同源,染色體都是28對。蠶蛾幼蟲,吃桑葉,在化蛹前吐出作繭用的大量蠶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蠶是鱗翅目蠶蛾科的昆蟲,為絲綢的主要原料來源,在人類經濟生活及文化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華南地區及臺灣俗稱之蠶寶寶或娘仔,生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會結繭,繭是由一根300~900米長的絲織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結繭後怎麼處理吧
  • 蠶寶寶吐絲結繭的徵兆、過程及注意事項
    蠶寶寶經過4次蛻皮後,蠶寶寶要開始吐絲結繭了。這個過程很神奇~~1、徵兆:蠶寶寶會變得安靜,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變得發亮,大便比平時的大很多時,頭不停地擺動,頭部的肌肉隨著擺動來回伸縮,大家要開始注意咯,蠶寶寶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開始結繭了。
  • 孩子養蠶桑葉難覓 家長疑惑「為何不拿桑樹做綠化」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哪裡有桑葉?我們家的蠶寶寶嗷嗷待哺呢!」「小區旁的那棵桑樹被摘得全裸了。」……春暖花開,正是春蠶生長的好時節。這幾天,記者的朋友圈裡被蠶寶寶的口糧——桑葉給刷屏了。在19樓等本地論壇,也有諸多家長「求桑葉」的帖子。  在寧波,很多小學生會養蠶寶寶。對家長來說,上哪找桑葉可是件頭疼的事。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 野生的蠶寶寶原來長這樣!揭秘上海城市昆蟲-桑野蠶!
    我們今天在這裡說是與常見的蠶寶寶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桑野蠶Bombyx mandarina。雖然叫做野蠶,但這並不意味著桑野蠶就是家養蠶寶寶B. mori的祖先了。蠶和桑野蠶都喜歡吃的桑樹桑野蠶的繭很小,被很多枯葉包裹無論是對家蠶還是野蠶來說,一生中最艱難的任務可能就是吐絲結繭了。在野外,如果野蠶也做出一個雪白雪白的繭子的話,無異於是自殺了。
  • 紹興新昌550畝可摘桑葉受損 幼蠶只能活活餓死
    其他處於生長期的桑葉也都有影響。10月份左右的秋蠶成大問題了,沒桑葉,沒蠶,沒繭,一切都沒有了。」宋六華帶我們去看了距離合作社不遠的桑葉田。田裡,成片及腰高的桑樹都被烤得焦黃,大片的桑葉猶如秋季枯萎的樹葉一樣,掉落在田裡。有的葉子只需輕輕一碰,就碎成了粉末。「你看,這桑葉根都曬焦了,別說葉子,整棵桑樹都報廢了!」宋六華捏著蠟黃的桑樹杆說。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蟻蠶長到第一階段逐漸變成麻灰色的一齡蠶;之後每經過大約3-4天休一次眠脫一次皮長大一點,由一齡蠶長成二齡蠶、三齡蠶、四齡蠶、五齡蠶,再過6-8日成為可以結繭的熟蠶。養蠶有很多小講究,如蠶小時候餵桑葉得切碎喂,不能帶露水,曬熱的桑葉摘回來放到常溫才喂,桑葉林周圍不能用農藥,蠶房也要用石灰消毒,避免接觸滅蚊劑、香水、樟腦等不良氣體,進出要換鞋子……結繭,蠶越長越大越能吃,經歷4次脫皮,當蠶長得圓滾滾白白胖胖半透明,可以看到積攢了一肚子的白絲,且「沒食慾」時,就是要結繭了
  • 蠶不吐絲不結繭怎麼辦?碧鄉課程為英德蠶農送去「養蠶經」
    「蠶都長成『大肥蟲』了,但就是不吐絲、不結繭。」「這一般與農藥密切相關,如果養了多批蠶都沒好轉,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換品種……」課堂上,多位村民向專家說起養蠶中的困難和疑惑,專家詳細詢問情況並一一給予解答。
  • 黑小蠶
    快一巴掌大了,落在窗楞上。 哪飛來的?全身褐色,湊上前看仔細,兩翼中間各有個圓圓的窟窿,褐色發白的翅膀下綴著些褶皺。 有點膽怯,第一個念頭:外面寒冷,怎麼生存下來,怎麼飛進來的?這種顏色的蝴蝶從沒看見過。 經他提醒,忽然就明白了,廚房牆角處,將近一個月忘記吃的網購的繭蛹。
  • 沒有養過蠶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如何陪孩子養蠶,秘訣全在這兒啦!
    摘到或者買回來一大包桑葉的話,記得灑點水、儘快放到冰箱裡哦,不然桑葉很快就會幹。也要注意別貪心一次性買太多,畢竟放冰箱久了還是容易壞。怎麼給蠶卵安家?蠶卵要待在乾燥的環境中,所以要準備幾個乾燥的盒子。盒子可以是快遞盒,或者其他紙盒子、塑料盒子。如果在淘寶上買了學生養蠶套裝,裡面會有養殖箱,把養殖箱洗一下,曬乾就可以用啦。
  • 蠶的生長過程
    ,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蠶齡又稱齡期,表示蠶寶寶處於某一個發育階段。
  • 雌蠶與雄蠶的區別
    介紹一下雌蠶與雄蠶的區別,在新的一年,小編將其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的蠶寶寶能更為大家所熟,也希望蠶寶寶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一、外貌特徵一般情況下,雄蠶身體比雌蠶稍小,體重比雌蠶輕些,生長期比雌蠶略短,吃的桑葉量比雌蠶稍少。識別蠶寶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