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蠶與雄蠶的區別

2020-12-07 來年秋風起

介紹一下雌蠶與雄蠶的區別,在新的一年,小編將其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的蠶寶寶能更為大家所熟,也希望蠶寶寶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

一、外貌特徵

一般情況下,雄蠶身體比雌蠶稍小,體重比雌蠶輕些,生長期比雌蠶略短,吃的桑葉量比雌蠶稍少。

識別蠶寶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

【識別雌雄蛹的特徵,也是利用腹部第八、九節處的構造。雌蛹的腹部第八、九節腹面中央,有一條直線,把第八、九節從中分隔開來;而雄蛹的腹部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對小突起。

至於雌雄蛾的分別,除掉鑑別觸角、腹部大小等特徵外,最可靠的是鑑別雌雄蛾的外生殖器,例如雌蛾的交配孔附近有一片黑色骨板,雄蛾有成對的抱握器等。】

二、吐絲多少

養蠶人喜歡多養雄蠶,因為雄蠶比雌蠶產絲量多,這要從它們的特性談起。

雌蠶吃了桑葉後,經過消化吸收。變成身體內有用的物質,不能利用的排洩到體外去。蠶到了化蛹時,雌蠶體內物質經過很大變化,一部分從絲腺吐出來, 就是結繭所吐出的絲;一部分物質要變為蠶蛾身體各種器官,特別是蠶蛾的卵粒。「我們知道,雌蠶產出許多卵粒,這些卵粒都是體內儲存的物質變成的。雖然雌蠶體內儲存的物質多一些,但是經過這樣一分配,作為吐絲用的物質,就比雄蠶少一些。

另一方面,雄蠶消耗體內物質情況,基本上同雌蠶一樣;但是雄蠶生殖腺發育所需的物質量較少,所以相對地來講,雄蠶反將較多的物質,用於吐絲結繭。 由於體內物質利用不同,雌蠶吐絲比雄蠶要少一些。雄蠶生長期消耗的桑葉較少,而吐出的絲佔繭的總重量又比雌蠶的多,所以大家喜歡養雄蠶。當然,並非所有蠶的品種都是這樣。



以上文章由中國蠶桑產業網小編整理,如果大家想要詳細了解其它資訊,如蠶桑供應、蠶桑加盟、蠶桑批發等,可訪問中國蠶桑產業網


相關焦點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圖示詳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生長過程。(圖:蠶寶寶的卵)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
  • 蠶的生長過程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蠶齡又稱齡期,表示蠶寶寶處於某一個發育階段。
  • 一個蠶繭裡,有一千米長的絲
    民間傳說無法考證,不能作為事實根據,更有說服力的證據是從一些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的蠶繭和絲織品,以及在殷墟的甲骨文中,有大量的「蠶」、「桑」、「絲」、「帛」等文字。從這些文物證據可以推測,中國人馴化蠶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
  • 散文:蠶寶寶
    這就是蠶籽。"按他教的方法,將蠶籽用棉絮包嚴,晝夜放進貼胸口袋,一周後每天掏出來看看,直到鑽出來兩毫米長、黑線一樣的小蠶,小心翼翼地用乾淨的毛筆粘到鋪了桑葉、紮上窟窿的紙盒裡。一兩堂課的功夫,小蠶便開始吃開桑葉了。當時,最頭疼的是桑葉。
  • 沒有養過蠶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如何陪孩子養蠶,秘訣全在這兒啦!
    02養蠶流程從蠶卵到蠶寶寶把一顆顆小黑芝麻樣兒的蠶卵放在蠶盒裡,2-3天左右就會孵化出蠶寶寶了。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幾天後毛就不明顯了。蠶蟻出殼40分鐘之後就要開始餵養了。這個時候用手輕輕撥動小蠶,將它引到桑葉上就可以了。
  • 小滿節氣蠶寶寶「成年」 浙江桐鄉蠶農「望蠶訊」
    浙江嘉興桐鄉屠甸鎮是當地著名桑蠶產區,時值小滿,蠶農於建剛和妻子每天都在忙著給家裡的5萬隻蠶寶寶餵食,再過幾天,蠶寶寶就將結繭出絲。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娘家會到女兒家串門,送來各種應季食物,一同祈盼今年蠶絲豐收。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
  •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帶你走進蜀山的「蠶村」,看看蠶寶寶們…… 2020-09-08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科大蠶研所家蠶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新聞—科學網
    家蠶新品種「華康2號」以目前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北廣大蠶區使用量最大的夏秋用品種秋豐、白玉為育成親本,採用導入抗病主效基因,再回交多次親本恢復經濟性狀,然後用1雄與2種雌交配的方法,實現抗病顯性主基因純合固定與抗性檢測同時進行,將抗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基因高效導入目標品種,育成對血液型膿病具有高度抵抗且抗性穩定遺傳的實用品種。
  • 蠶寶寶結繭了
    那天早上,我突然發現我的一條寶貝蠶身子亮晶晶的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彩色的蠶、彩色的繭又是怎麼回事?……莫茉帶著十萬個為什麼養了一期蠶之後才恍然大悟知曉答案,現在把酒話桑麻,為您解鎖蠶那奇妙有趣一路「開掛」的一生。蟻蠶長到第一階段逐漸變成麻灰色的一齡蠶;之後每經過大約3-4天休一次眠脫一次皮長大一點,由一齡蠶長成二齡蠶、三齡蠶、四齡蠶、五齡蠶,再過6-8日成為可以結繭的熟蠶。
  • 江科大蠶研所2對家蠶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據了解,家蠶新品種「華康2號」以目前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北廣大蠶區使用量最大的夏秋用品種秋豐、白玉為育成親本,採用導入抗病主效基因,再回交多次親本恢復經濟性狀,然後用1雄與2種雌交配的方法,實現抗病顯性主基因純合固定與抗性檢測同時進行,將抗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基因高效導入目標品種,育成對血液型膿病具有高度抵抗且抗性穩定遺傳的實用品種。
  • 科學匯|蠶寶寶的一生,你真的了解嗎?(思考題答案也在這裡哦)
    好奇心驅使下,向孩子們詳細地詢問了一番,原來,他們盒子中裝的正是一條條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蠶在分類學上屬於昆蟲綱、蠶蛾科。蠶寶寶與科學課堂的淵源由來已久,在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動物的一生》單元中,就有對蠶的詳細介紹。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蠶卵蠶的一生以蠶卵開始。
  • 我的俠客冰火蠶屍毒怎麼解 冰火蠶屍毒解毒方法
    我的俠客中冰火蠶屍毒還是很厲害的,那麼到底要怎麼解毒呢?希望下面這篇我的俠客冰火蠶屍毒怎麼解能幫到大家。
  • 蠶的一生,平凡而偉大!
    蠶的一生 家蠶屬於完全變態昆蟲,完成一個時代要經過卵、幼蟲、 蛹和成蟲等四個形態和功能上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即完成它的一生。其完成一個時代的過程,就是家蠶的生活史。家蠶屬變溫動物,氣溫高,蠶的體溫也高,新陳代謝就旺盛,發育快,齡期縮短。
  • 黑小蠶
    我們的麻痺大意,直接後果就是,事隔十來天,蠶寶寶陸續出生。 黑色,褐色小腦袋,白毛小絨附著全是,蠕動起來挺快。 看著頭皮發麻,密集恐懼症者估計看了得做噩夢。 像極了小時候看到的樹上的洋辣子。 狠不下心丟棄。
  • 蠶寶寶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蠶寶寶呢?
    遇上他,等待著蠶寶寶的無非是水煮、油炸、爆炒、幹煸這幾種下場。一丹東人喜食蠶蛹,由來已久。據說,丹東放養柞蠶,發展柞蠶絲綢工業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後,丹東的柞綢工業形成了全國最完整的體系,產品一度遠銷至日本、蘇聯、東歐等地,是當時世界矚目的柞絲綢中心。
  • 蠶寶寶「拒絕」結繭急煞蠶農
    蠶繭站的孫站長告訴記者,他們找了兩個山東農業大學的專家正在進行化驗,根據蠶的反應情況看,主要是大氣中的廢氣汙染引起的,刺激了蠶的頭部,致使無法吐絲結繭。孫站長介紹,徂徠鎮像這種情況大約有近600張春蠶不結繭。「既然是大氣汙染,那麼村民能否繼續飼養夏蠶?」孫站長回答:「不敢保證夏蠶沒有問題,這種情況我們也是第一次遇到。」
  • 【睡前故事】蠶為什麼吐絲呢?
    博士爺爺您好,我今天想問您一個問題,蠶為什麼會吐絲呢?希望博士爺爺回答。博士爺爺:小朋友,你知道蠶寶寶嗎?蠶寶寶又叫家蠶,是一種被人們養在屋裡的,能夠吐出柔軟、光滑、潔白蠶絲的昆蟲幼蟲。為什麼說它是昆蟲的幼蟲呢?因為蠶是蠶蛾的幼蟲,蠶蛾又是昆蟲的一種,所以博士爺爺說,蠶是昆蟲的幼蟲。
  • 蠶結繭後怎麼處理?
    蠶為什麼能結繭?蠶的吐絲結繭跟蠶體內的絲腺器官有關。從蠶的成長過程來看,在幼蟲階段,蠶在食下大量的桑葉後會消化吸收桑葉中的營養成分。然後,桑葉中的各種胺基酸就會被蠶體內的絲腺所吸收儲存。隨著蠶齡的增大,絲腺亦隨之增大,在五齡期膨大速度尤為快速。在吐絲結繭之前從外觀上觀察能夠看到蠶體胸部略顯透明,正是絲腺內積聚大量蛋白質的緣故。
  • |北緯45°,金蠶吐絲鼓了冰城蠶農錢袋子
    「與蠶為伴整整30年,酸甜苦辣都嘗過,我見證了冰城蠶業由弱轉強,一步步發展壯大……」5月30日,年過50的養蠶人吳洪義望著那片長滿柞樹的九龍山,眼神裡滿是希望。一次轉變:從國營育種場,到養蠶合作社和老崔一樣,在賓州鎮大同村因蠶受益的鄉親不少。這個小山村早就有養蠶的歷史。由於九龍山柞蠶育種場坐落在該村附近,在蠶廠職工帶動下,村民也逐漸學會了養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