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新昌550畝可摘桑葉受損 幼蠶只能活活餓死

2020-12-03 騰訊大浙網

新昌縣梅渚鎮宋家村種養桑蠶已有多年的歷史,全村30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種桑養蠶,桑蠶是宋家村的主要產業,更是村裡六七十位50-70歲老人養老的「命根子」。

可是,連日來的高溫,讓宋家村的村民心都涼了——桑樹地裡,成片及腰高的桑樹都被烤得焦黃,大片的桑葉猶如秋季枯萎的樹葉一樣,掉落在田裡。有的葉子只需輕輕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面對天災,樸實的村民只會一遍一遍地澆水,冒著酷暑,在田裡一待就是三四個小時,「只有把土壤澆透了,桑樹才不會死得快。眼下就盼著下一場大雨,要不然,全村人下半年的收入全泡湯了。」村民說。

550畝可摘桑葉受損

再曬下去基本都完了

宋家村最大的桑蠶養殖戶,就是華興商業專業合作社的宋六華家。他也是村裡養蠶的帶頭人。

我們找到他時,宋六華正在辦公室裡抽悶煙。一聽說我們的來意後,他掐滅了菸頭,嘆了口氣說:「村裡合作社一共有1250畝的桑葉地,直接受災的有550畝可摘桑葉。其他處於生長期的桑葉也都有影響。10月份左右的秋蠶成大問題了,沒桑葉,沒蠶,沒繭,一切都沒有了。」

宋六華帶我們去看了距離合作社不遠的桑葉田。田裡,成片及腰高的桑樹都被烤得焦黃,大片的桑葉猶如秋季枯萎的樹葉一樣,掉落在田裡。有的葉子只需輕輕一碰,就碎成了粉末。

「你看,這桑葉根都曬焦了,別說葉子,整棵桑樹都報廢了!」宋六華捏著蠟黃的桑樹杆說。記者抬頭望去,1250畝的桑葉地裡,只有星星點點的綠色,剩下的都是一片暗沉沉的焦黃。「550畝當季的可摘桑葉幾乎都曬焦了,不是當季的桑葉又都太老了,幼蠶吃不來,等於是活生生餓死的。」

記者注意到,距離桑葉田不遠處有一個大池塘。為什麼不想辦法引水灌溉呢?

「灌溉?這池塘的水根本不夠!」宋六華提高了嗓門,「這高溫傷到的不僅是桑樹、桑葉,把土都給傷到了。現在澆水,一開澆就需要澆3到4個小時,把土壤澆透了才行。最關鍵的是,一旦你今天澆了水,就需要天天保證有充足的水量。不然,桑樹死得更快。」說完,宋六華擺擺手,非常絕望地看了一眼烤焦的桑樹地。

「現在每天到地裡看也沒用,聽天由命了!要是能夠下場大雨,那些根莖沒曬焦的桑樹興許還有得救。要是再這樣連續曬下去,基本都要完蛋了。」宋六華說。

高溫天 有錢也買不到桑葉

幼蠶只能活活餓死

更悲劇的是,高溫保不住桑葉,蠶種卻早就預訂了。

宋六華告訴記者,村裡合作社業務主要是買蠶種,然後自己孵化、飼養,等到蠶結繭,再把蠶繭賣給絲廠。今年他一共買了100張的夏蠶種,由於沒有桑葉,他已經被迫倒掉了40張蠶種。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張蠶種上大約有31000顆蠶卵,通過孵化、飼養,刨去損耗,一張蠶種大約可以產100斤的蠶繭。目前,市場上的蠶繭價格是12萬/噸。40張蠶種,也就是2噸、4000斤蠶繭。「這樣我夏季蠶帳面上就要損失24萬,還不算投入的人力、物力。」

為了挽救損失,宋六華咬牙留下了60張蠶種,但令他頭疼的是,現在有錢也買不到桑葉。「去年這個時候,桑葉是0.5元一斤,現在是0.6元一斤。一張蠶種從孵化到結繭,起碼消耗1500斤的桑葉。這樣,60張的成本就又增加了9000塊錢。現在,我每天還要給養蠶房的屋頂澆水降溫,電費又是一筆。」

正說著,被派去隔壁村收購桑葉的宋六華的妻子顧阿姨回來了。

「買到了嗎?」

「沒有,今天連貨源都找不到了。」沒有多餘的話語,顧阿姨簡單地和記者打了個招呼,便走向了養蠶房。

宋六華有一個40平方米大小的養蠶房,屋內有一排1.2米寬,2米高的養蠶架。架子上鋪滿了綠油油的桑葉,豎起耳朵還能聽到幼蠶啃葉子的「沙沙」聲。「蠶的生長速度很快,25天就能結繭。再過幾天,這批蠶就能吐絲、結繭了。秋天是桑蠶旺季,我早就預訂了500張的秋蠶種,現在看看,10月份的秋蠶成大問題了。沒有桑葉,就沒有蠶、沒有蠶繭,一切都沒有了!」

宋六華說,現在全村受旱災的情況都一樣。「高溫天,採葉工的人工成本也上去了,有的地方都乾脆不採摘了。有些村民家裡採不到新鮮的桑葉,幼蠶只能活活餓死。」

合作社肩上

還有一群50-70歲的老人

宋六華,55歲,土生土長的宋家村人,之前一直在外從事礦石生意。2007年,他了解到家鄉需要幫助,便出資建設了這樣一個桑蠶合作社。「這裡本身就是桑蠶之鄉,有這樣一個合作社在,村裡人可以就近找工作。」村委會主任宋紅雲說。

宋紅雲說,合作社到今年也才剛剛盈利了三個年頭。「2007年整合地皮,2008年栽樹,2010年桑樹產的葉子才能用。2011年、2012年稍微開始盈利了,沒想到今年就遇上了大旱。」

往年這個時候,正是採桑葉的高峰期。村裡起碼有六七十位,50-70歲年齡不等的老人到宋六華這裡來找活幹。「大多數人都是用來補貼家用的,但也有部分老人是用這個錢來交養老保險的。」宋紅雲說,村裡60歲左右的老人,只要一次性交9000塊錢就能拿到200元/月的最低養老金。這筆錢,有些老人是讓宋六華先幫忙墊付,然後通過幫忙採桑葉來償還。

「這是筆辛苦錢,但對老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生活補貼。」宋紅雲說,村裡採桑葉都是按斤來算,0.25元一斤,現場稱重。手腳快的人,一天採200塊錢是肯定有的。不過,現在沒有桑葉了,村裡老人就賺不到這筆錢了。

或許是為了讓村裡老人放心,宋六華透露,明年有一大批桑樹要重新載,到時候清理死樹、載苗又會需要一大批勞力,到時大家可以來幫忙。

當記者問及購置新苗的成本時間,宋六華表示,「目前還沒有算過。高溫也沒完全結束,算不準。但今年秋蠶、桑樹的虧損一定在100萬以上了。當然,要是蠶繭收購價格上去了,損失會小一些。實在不行,只有靠老本行補貼補貼了。」老宋指著合作社院子裡一堆礦石說。

沒有了採桑葉錢

老人只能靠積蓄度日

桑蠶是宋家村的主要產業,也是村裡老人養老的主要來源。今年大旱,村裡沒桑葉可摘,老人們過得好嗎?

記者跟著宋紅雲,來到村裡一位叫宋金林的老人家裡。老人67歲,每年養蠶季,他和老伴都會去宋六華的合作社裡採桑葉。

說起採桑葉,宋金林擺擺手說,「也只有我們這樣的老年人會去採。每天4點鐘出門,8點之前回來,下午4點再出去,採到5點回來。早出晚歸,頂著高溫大太陽,年輕人不會去的。」

雖然辛苦,宋金林很喜歡去採桑葉。「今年春蠶的時候,3個月賺了快1萬塊錢。要是沒有遇上大旱,夏蠶加秋蠶還能賺1萬塊錢。」老人笑著說。這樣算下來,宋金林和老伴兒半年就能賺上4萬塊錢。「今年大旱,這筆收入是落空了。」

宋紅雲說,宋六華的桑蠶合作社自從開張以來,確實對村裡的經濟有很大的幫助。如今遇上了大旱,大家經濟上可能是會拮据一些,但還不至於出現有老人揭不開鍋的情況。「子女也不會不管的。就是有一些子女外出打工的老人,又要回到自己的田裡去勞作,辛苦一些。」

眼下,村裡老人都盼著老天能夠早點下大雨,桑蠶社的桑葉荒能早點過去。「畢竟,一個月幾千塊的補貼,生活可以改善不少。」宋紅雲說。

懂行的人都知道桑葉最嬌貴,經不起日頭曬。

8月11日,新昌以44.1℃的高溫,一舉打破了浙江省最高氣溫的紀錄,成為了全國最熱的地方。其實,自從7月1日出梅以來,新昌已經經歷了將近40天的高溫天氣,其中氣溫高於40℃的有17天。如此極端的天氣狀況,讓新昌地區的農業很受傷。

據新昌縣農業局統計的數據顯示: 截至8月12日,新昌全縣42萬畝農作物中,受災22.55萬畝,成災10.02萬畝,絕收2.22萬畝,直接經濟損失約1.87億元。這些受災農作物中,除了糧油作物和蔬菜之外,還有茶業、水果等園地作物。其中,新昌縣梅渚鎮宋家村裡1250畝的桑樹地,十分引人關注。因為,宋家村裡50歲-70歲老人們的主要收入,都來自於這片桑樹地。

相關焦點

  • 本來是女兒完成家庭作業 沒想到現在家裡有上萬條蠶寶寶 誰要蠶...
    去年的蠶卵孵化結繭成蟲後又產了卵,今年,斆斆學著自己孵化蠶寶寶,沒想到,一發不可收,蠶寶寶越孵越多,現在已到第三代,家裡到處是蠶盒,實在放不下了,謝女士又不忍心拋棄它們,只好網上發帖免費送:原本去年只養了幾十條完成孩子的科學作業,不想今年繁殖了一撥又一撥,蠶山蠶海,疲於應付,可能有上萬條了。免費送,附當天桑葉。地點在文一路翠苑這邊。自帶盒子過來,想要多少都行!
  • 科學課讓孩子養蠶並觀察 家長苦惱:桑葉9元錢500克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曼曼從網絡上買來蠶寶寶,「那時候為了找桑葉真是全家總動員,爺爺奶奶每天吃完晚飯出門的首要任務就是找桑葉。」孩子也很給力,「清水河公園有些大桑樹,孩子就是那時候學會爬樹的。」  去年,讀三年級的兒子有了學習任務,「老師給了蠶蛋和桑葉,要求孩子們觀察蠶寶寶的一生,我記得當時還交了幾十元錢,老師每周都會發一些桑葉。」
  • 濰坊昌樂:呵護一月 蠶寶寶吐絲結繭變成「大元寶」
    鄭美蓉小心翼翼地將布滿蠶寶寶的紙平放在竹篩子上,隨後便回身開始為蠶寶寶準備它們的第一頓美食。  鋪上案板,從方便袋中拿出提前採好的桑葉,用刀將桑葉切成細絲,再均勻地撒在放有蠶寶寶的竹篩子上。「別看它們現在這麼小,長得可快了,現在只有2毫米左右長,在這四個竹篩子上都空落落的,幾天後就布滿蠶棚了。」鄭美蓉笑著說。
  • 孩子養蠶桑葉難覓 家長疑惑「為何不拿桑樹做綠化」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哪裡有桑葉?我們家的蠶寶寶嗷嗷待哺呢!」「小區旁的那棵桑樹被摘得全裸了。」……春暖花開,正是春蠶生長的好時節。這幾天,記者的朋友圈裡被蠶寶寶的口糧——桑葉給刷屏了。在19樓等本地論壇,也有諸多家長「求桑葉」的帖子。  在寧波,很多小學生會養蠶寶寶。對家長來說,上哪找桑葉可是件頭疼的事。
  • 小滿節氣蠶寶寶「成年」 浙江桐鄉蠶農「望蠶訊」
    浙江嘉興桐鄉屠甸鎮是當地著名桑蠶產區,時值小滿,蠶農於建剛和妻子每天都在忙著給家裡的5萬隻蠶寶寶餵食,再過幾天,蠶寶寶就將結繭出絲。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娘家會到女兒家串門,送來各種應季食物,一同祈盼今年蠶絲豐收。在嘉興桐鄉,蠶農在小滿節氣有「望蠶訊」的習俗。
  • 存活率僅兩萬分之一,人類的惡行伸向南極,數萬企鵝被活活餓死
    人們常說南極是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然而在這篇淨土中,企鵝家族的成員也曾發生過危機,曾經就出現過企鵝幼崽在南極被活活餓死的情況。雖然企鵝看起來好像都差不多,但不同的企鵝在外形上也有不同的區別,有一種小型企鵝身高只有七十多釐米。它們頭部的皮毛是藍綠色的,有著和背部一樣漆黑的嘴巴,嘴角還長有細長的羽毛,就像吃過飯沒擦乾淨嘴巴一樣。
  • 蠶的一生,一路「開掛」的蠶吐完絲後真的死了嗎?
    蟻蠶長到第一階段逐漸變成麻灰色的一齡蠶;之後每經過大約3-4天休一次眠脫一次皮長大一點,由一齡蠶長成二齡蠶、三齡蠶、四齡蠶、五齡蠶,再過6-8日成為可以結繭的熟蠶。養蠶有很多小講究,如蠶小時候餵桑葉得切碎喂,不能帶露水,曬熱的桑葉摘回來放到常溫才喂,桑葉林周圍不能用農藥,蠶房也要用石灰消毒,避免接觸滅蚊劑、香水、樟腦等不良氣體,進出要換鞋子……結繭,蠶越長越大越能吃,經歷4次脫皮,當蠶長得圓滾滾白白胖胖半透明,可以看到積攢了一肚子的白絲,且「沒食慾」時,就是要結繭了
  • 海寧一鄉鎮樹木種在牆上 蠶不吃桑葉結繭子
    蠶寶寶不吃桑葉也能長大結繭子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海寧市周王廟鎮,就有這兩大「奇觀」,並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人前來參觀,紛紛叫絕。蠶不吃桑葉誰都知道蠶寶寶要吃桑葉才能長大,需要暖和的天氣和適宜的溼度才能存活結繭子。
  • 沒有養過蠶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如何陪孩子養蠶,秘訣全在這兒啦!
    但是對於不少小學生家庭來說,就得操心伺候一個「小祖宗」-白白胖胖的蠶了!今天,準備了這份養蠶技術貼,就來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支招解憂了。01怎麼給蠶寶寶備「糧」安家?哪兒有桑葉?1. 到公園和校園裡摘。2. 在學校門口的萬能小賣部買。3. 淘寶買大包裝。桑葉怎麼儲存桑葉?
  • 杭州2萬多名小學生被要求養蠶體驗生命,家長滿城找桑葉
    小朋友拿著放大鏡觀察蠶寶寶吃桑葉。  視覺中國 資料圖傳說,每年春暖花開的四五月份都會讓一批杭城家長為之色變……家長陳媽就狠狠地體驗了一把這四五月養蠶時間的「桑葉荒」。前幾天,她又在某寶上下了一單「桑葉」:「家裡的蠶寶寶又快沒口糧了!」
  • 我家的蠶寶寶們吐絲啦
    5月21日  今天是我把蠶寶寶領回家的第三天,它們的精神可真旺,一會兒爬到這兒一會兒爬到那兒。正當我仔細地觀察蠶寶寶時,媽媽忽然叫了我一聲,說:「別只顧著看了,快點放桑葉給蠶寶寶。」這時我才發現原來蠶寶寶吃的桑葉沒了。
  • 紹興新昌彩民買福彩「雙色球」中了5.65億
    昨天,杭州流傳一樁「奇聞」:7月26日晚上,紹興新昌一位彩民買福彩「雙色球」竟然中了5.65億。  7月26日「雙色球」第86期開獎,全國「井噴」了113注一等獎,單注獎金為514.084萬元,更令人驚奇的是,浙江省新昌縣彩民中得其中的110注一等獎。這110注一等獎會是一個人中的嗎?
  • 蠶鄉月令丨蠶寶寶等你領回家!和孩子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記錄它們...
    蠶寶寶小課堂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蠶寶寶的生活環境:不喜歡曬太陽,溫度在20~30℃,塑料或木質的盒子裡。   蠶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桑葉。   (注意:桑葉使用前需要用紙巾擦拭乾淨,吸乾水分,不然蠶寶寶吃了會拉肚子的哦。每天用幾張桑葉,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裡冷藏保鮮。)   蠶寶寶會蛻皮:經過一次蛻皮後,就是一齡幼蟲,幼蟲脫一次皮就算「增大一歲」啦,蠶寶寶一生共要蛻皮四次。   蠶寶寶會結繭:四次蛻皮後再過7-10天,蠶寶寶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發亮,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結繭。
  • 黑小蠶
    這可如何是好? 真是難題啊。 第二天,發現蛾子在交配。查了下,它們出來交配後,不吃不喝就會死去。 第三天,蛾子已經在產卵了。 將卵收集在一個20釐米長的淺盒子裡。 我們的麻痺大意,直接後果就是,事隔十來天,蠶寶寶陸續出生。
  • 蠶寶寶吐絲石羊人吸金
    桑園滿坡幸福來,蠶寶寶吐絲結繭織出致富路。大姚縣蠶桑產業統計面積86000畝,投產面積68772畝。帶動千家萬戶養蠶增收的同時,也給力鄉村振興加快步伐。4月9日,記者來到石羊鎮大中村,驚喜地發現:山坡上、平壩裡,綠油油的桑樹在雨水滋潤後的陽光下特別養眼,甚是喜人。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是變態類昆蟲,最常見的是桑蠶,又稱家蠶,以桑葉為食料的吐絲結繭的經濟昆蟲之一。
  • 被霜打過的桑葉可是好東西,民間俗稱神仙葉
    被霜打過的桑葉可是好東西,民間俗稱神仙葉 關於桑葉的印象,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童年的那些美好時光裡。姥姥家後面種著大片桑樹,我開始記事的時候,這些桑樹已經很大了。春天的時候就到桑樹上採桑葉餵蠶,夏天就爬到桑樹上抓知了。春天的桑椹,是我還有我的小夥伴們的最愛。
  • 雌蠶與雄蠶的區別
    介紹一下雌蠶與雄蠶的區別,在新的一年,小編將其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的蠶寶寶能更為大家所熟,也希望蠶寶寶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精神能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一、外貌特徵一般情況下,雄蠶身體比雌蠶稍小,體重比雌蠶輕些,生長期比雌蠶略短,吃的桑葉量比雌蠶稍少。識別蠶寶寶雌雄,最可靠的特徵,是腹部第八、九節:雌蠶第八、九節腹面有四個透明小點;雄蠶第九節腹面中央,有一個透明小點。
  • 科學匯|蠶為啥能榮登「科寵」第二寶座?一起來解鎖它的小秘密吧
    春天的時候路過,透過防護網,你會發現這兒的桑樹特別粗壯,桑葉也特別大而肥厚,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健康的綠色,看上去感覺就很有營養。如果這時候家裡正養著幾條蠶,你一定會忍不住心動,很想摘幾片帶回家給蠶嘗鮮。是的,這兒的桑葉是外面市場上買不到的,大部分蠶一生都想不出這樣的桑葉啃一口會有多麼的美味。它們是桑樹未來的改良方向,一如瓜果蔬菜的改良育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