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17:18 |中國絲綢博物館
中國絲綢博物館基於本館特色,每年都會通過多種方式宣傳蠶桑非遺文化,保護並傳承文化和自然遺產。自2018年開啟的「蠶鄉月令」系列活動更是得到了眾多國絲粉絲的喜愛。
正值養蠶時節,今天小絲將通過圖文給大家介紹一位用短暫生命做出大大貢獻的「小明星」——蠶寶寶。參與文末答題還有驚喜喲!
「春蠶化生,蕞而微蟲,春蠶何取,一桑始終,春蠶春蠶,萬世可風。」蠶寶寶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天。它把奉獻、執著和價值,濃縮在這短暫的一生裡!從一粒微小的「蠶卵」開始,等候適宜的時節孵化為小小的「蟻蠶」,經歷一次一次的成長蛻變、吐絲結繭,最後成為「蠶蛾」破繭產卵.....
蠶寶寶小課堂
蠶寶寶的生活習性: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
蠶寶寶的生活環境:不喜歡曬太陽,溫度在20~30℃,塑料或木質的盒子裡。
蠶寶寶喜歡吃的食物:桑葉。需要新鮮的,不喜歡喝水。
(注意:桑葉使用前需要用紙巾擦拭乾淨,吸乾水分,不然蠶寶寶吃了會拉肚子的哦。每天用幾張桑葉,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裡冷藏保鮮。)
蠶寶寶會蛻皮:經過一次蛻皮後,就是一齡幼蟲,幼蟲脫一次皮就算「增大一歲」啦,蠶寶寶一生共要蛻皮四次。
蠶寶寶會結繭:四次蛻皮後再過7-10天,蠶寶寶不再吃桑葉,身體開始發亮,開始尋找適當的位置結繭。
(注意:在蠶寶寶第四次蛻皮後,可以動手製作一個「方格簇」放在蠶盒裡,幫助蠶寶寶做繭。)
蠶寶寶變蠶蛾:蠶寶寶會在蠶繭中進行最後一次「變身」,成為蠶蛹。再過大約10-15天後,蠶蛹孵化成蠶蛾,破繭而出。
(注意:身體胖乎乎的蠶蛾是蠶寶寶的媽媽,瘦瘦的是蠶寶寶的爸爸。蠶寶寶的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過幾天,就會產蠶卵啦,如果保護得好,到第二年春天這些蠶卵就可以再次孵化。)
蠶寶寶的「蠶絲」可以做成絲綢和蠶絲被等紡織產品,「蠶沙」可以做成蠶沙枕安神解壓,「蠶蛹」還可以食用含極高的蛋白質,甚至連「蠶蛻」都能入藥祛風溼,可以說蠶寶寶「全身都是寶」!
「爸爸媽媽,我也想養蠶寶寶!」
相信很多孩子在認識蠶寶寶後都有這種想法,近幾年,各省市小學三年級就已經開設飼養蠶寶寶的「必修課」了。
今天我們將為喜愛蠶寶寶的孩子們圓夢,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蠶桑絲綢文化有獎問答,即有機會免費獲得由中國絲綢博物館與小雲龍蠶桑樂園聯合推出的「蠶寶寶生命科學套裝」。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照顧蠶寶寶,不僅豐富孩子的相關知識和經驗,家長也可以重溫小時候養蠶的樂趣,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
掃描二維碼參與答題
我們將免費寄送「蠶寶寶生命科學套裝」
給正確完成答卷的前30位幸運參與者
「小雲龍蠶桑樂園」以蠶桑生態、文化為載體的特色親子遊樂園和中小學生研學基地,同時也是中國絲綢博物館展示絲綢之源,蠶桑之本的學習基地。園區佔地500多畝,擁有蠶寶寶科普館、科技VR體驗館、蠶絲科普館、小蠶寶寶培育室,現代規模化大蠶飼養坊,活動教室、戶外活動草坪、桑葚、桑葉採摘園等。是學習蠶桑文化、體驗生命、生態、自然科學的優選目的地。
15891886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