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讓孩子養蠶並觀察 家長苦惱:桑葉9元錢500克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又到一年養蠶季,成都一群小學生們的蠶寶寶又嗷嗷待哺了!原來,小學科學課有一項讓孩子們養蠶並觀察其一生成長的課程,孩子們的樂趣不少,但是家長們的煩惱也接踵而來,僅是找桑葉,就能激發全家人春季總動員。

  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一些公園、小區有種植桑樹,但是不少家長還是一葉難求。而購物平臺的桑葉生意也非常火爆,一店鋪售價9元錢500克的桑葉,月銷量竟然達到了3萬多筆。

  為找桑葉全家總動員

  媽媽今年悄悄送走蠶繭

  「他小學二年級就開始養蠶了!」兒子在泡桐樹小學西區讀小學四年級的曼曼(化名)告訴天府早報記者,「我家小區的孩子很多都會養蠶,兒子兩年前看到小區比他高一級的好朋友養蠶,他就纏著我要養蠶。」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曼曼從網絡上買來蠶寶寶,「那時候為了找桑葉真是全家總動員,爺爺奶奶每天吃完晚飯出門的首要任務就是找桑葉。」孩子也很給力,「清水河公園有些大桑樹,孩子就是那時候學會爬樹的。」

  去年,讀三年級的兒子有了學習任務,「老師給了蠶蛋和桑葉,要求孩子們觀察蠶寶寶的一生,我記得當時還交了幾十元錢,老師每周都會發一些桑葉。」

  除了尋找桑葉的苦惱,餵蠶也是一件讓曼曼很惱火的事情,「蠶寶寶最早就是些小黑點點,非常小,隨時需要給它們換上新鮮的桑葉。」曼曼回憶說,「我記得去年還是前年留下來的6個蠶繭,生下來密密麻麻的一片,雖然學校老師發了桑葉,但是那麼多寶寶根本不夠吃,於是中途送了很多給小區的其他小朋友,最後養活了40多隻。」想起去年春天,曼曼搖頭苦笑說,「太累了,孩子什麼也不會,就只是偶爾看看,餵養的任務都是大人幫忙完成的。」她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我就把去年結的蠶繭全部送人了,這事兒孩子至今都還不知道,等他想起來肯定又是一頓哭鬧。」曼曼笑笑說,「無論如何今年不養了。」

  媽媽看到蟲子頭皮發麻

  婆婆只好半夜起床餵桑葉

  「我看到那東西都怕!」家住雙豐西路的李女士女兒芮芮(化名)也在讀四年級,「科學老師除了讓孩子養蠶,還會讓孩子種鳳仙花,都很麻煩,但我最怕的還是養蠶。」李女士告訴記者,「我有輕微的密集恐懼症,看到密密麻麻的幼蠶就怕得要命,但為了孩子還是生生地接受了它們。」

  值得一提的是,李女士家所在的小區種植了一顆桑樹,「桑葉一長出來,很快就會被大家採摘完。」她笑言,「感覺家長們每次去摘桑葉都恨不得把葉子都摘光,我也會多摘些,我記得去年春天,還幫了不少芮芮班上的同學。」李女士感嘆說,「我們算是幸運的,但大多家長都是一片哀嚎,桑葉難找啊!」

  家住東三環的王女士也和李女士一樣,對蠶寶寶很頭痛,「我看到蟲子就頭皮發麻,尤其是那些軟體動物,簡直讓人毛骨悚然。」但是為了女兒的課業,王女士去年還是用鞋盒為孩子養了蠶寶寶,「自從這盒子放在陽臺上後,我連衣服都儘量少洗了,因為不想去陽臺晾。」因此,王女士的婆婆承擔了養蠶的主要任務,「每天找桑葉、洗桑葉、晾桑葉。」她特別提到說,蠶子在結繭前進食非常快,「兩三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婆婆半夜都要起來餵桑葉,說起來還是我這個兒媳不孝順,但我是真怕啊!」

  去哪兒找桑葉?

  淘寶一斤9元月銷3萬筆

  天府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成都一些公園種植有桑樹,例如清水河公園、蘇坡公園,還有一些小區有種植桑樹,但是每年春天,仍然有不少家長一葉難求。

  此外,在電子商務平臺上也有售桑葉,一家網絡商鋪售賣500克一份的桑葉,售價8.99元,月銷量超過三萬筆。店主表示,桑葉是當天採摘當天發貨,不過有買家表示,「5天左右才能收到貨。」

  那麼在網絡上購買來的桑葉一次用不完如何保存呢?店家透露說,「桑葉收到後先攤開散熱5-10分鐘,然後裝回保鮮袋放到冰箱的保鮮層。」他特別提醒說一定不要放到冷凍層。

  「如果收到的葉子有些幹的話,可以灑點水再放冰箱。」店家表示,一般情況下桑葉可以保存20天左右。他提醒說,「從冰箱裡拿出來的桑葉一定要先在室溫下放置30分鐘左右再餵食,以免蠶寶寶吃了拉肚子。」此外,如果葉子表面有汽水,也需要先擦淨後再餵食。

  此外,記者發現,電商平臺還有賣幼蠶,一家售賣「學生養蠶套裝」的店鋪,大號飼養箱、桑葉、活蠶卵的組合套裝售價59元,裡面海報蠶卵孵化盒、蠶沙清理網、彩色蠶噴劑、放大鏡等工具。其月銷量達到了200多筆。

  科學課為何養蠶?

  培養孩子觀察學習的能力

  為什麼科學課要求孩子們養蠶、觀察蠶的一生呢?擔任小學教師10年有餘的劉老師坦言,「這堂課的本意是要孩子們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培養愛護生命的道德觀念以及觀察學習的能力。」據了解,蠶的一生就是一個完全改變形態的過程,總周期大約是40天,「所以用蠶來講昆蟲變態的四個過程是比較合適的。」劉老師表示。

  雖然認為養蠶對孩子是有一定意義的,但劉老師同時也表示,「現在城市中桑葉難尋,強制要求家長養蠶的確沒有太大必要。」他坦言,「有些學校在要求養蠶的同時,會提供蠶卵和桑葉,甚至會提供一些相關工具,這種做法是值得借鑑的。」

  「孩子一開始是歡喜的,看到蠶寶寶一天天長大,也會很興奮,了解生命從生到滅的一個過程。」曼曼告訴記者,「但是養蠶的過程也是很折磨家長的,孩子畢竟還小,很多事情他不可能親力親為。」在她看來,「值不值得,就要看家長有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了。」

  老師看法

  這堂課的本意是要孩子們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培養愛護生命的道德觀念以及觀察學習的能力。蠶的一生就是一個完全改變形態的過程,總周期大約是40天,所以用蠶來講昆蟲變態的四個過程是比較合適的。」(記者 馮濜)

相關焦點

  • 杭州2萬多名小學生被要求養蠶體驗生命,家長滿城找桑葉
    小朋友拿著放大鏡觀察蠶寶寶吃桑葉。  視覺中國 資料圖傳說,每年春暖花開的四五月份都會讓一批杭城家長為之色變……家長陳媽就狠狠地體驗了一把這四五月養蠶時間的「桑葉荒」。前幾天,她又在某寶上下了一單「桑葉」:「家裡的蠶寶寶又快沒口糧了!」
  • 孩子養蠶桑葉難覓 家長疑惑「為何不拿桑樹做綠化」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哪裡有桑葉?我們家的蠶寶寶嗷嗷待哺呢!」「小區旁的那棵桑樹被摘得全裸了。」……春暖花開,正是春蠶生長的好時節。這幾天,記者的朋友圈裡被蠶寶寶的口糧——桑葉給刷屏了。在19樓等本地論壇,也有諸多家長「求桑葉」的帖子。  在寧波,很多小學生會養蠶寶寶。對家長來說,上哪找桑葉可是件頭疼的事。
  • 孩子養蠶結繭三千 眼看蠶蛾破繭而出
    愁壞全家人,最學科學老師「回購」發給別的學生解難題   記者 周靈芝 孩子養蠶能培養動手和觀察能力,現在不少孩子都會養幾條近日,市民徐淑君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她家中空盒子、空筐子,只要是閒著能裝東西的物品全用上了,3000多個彩繭眼看又要破繭而出,家裡再也騰不出空處養蠶了。  兒子喜歡養蠶全家支持  徐女士的兒子胡騰今年11歲。去年他上科學課時,老師給了他幾粒蠶繭。他像寶貝一樣放在一個空煙盒內,隔三岔五要拿出煙盒看看。
  • 如何陪孩子養蠶,秘訣全在這兒啦!
    今天,準備了這份養蠶技術貼,就來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支招解憂了。01怎麼給蠶寶寶備「糧」安家?哪兒有桑葉?1. 到公園和校園裡摘。2. 在學校門口的萬能小賣部買。3. 淘寶買大包裝。桑葉怎麼儲存桑葉?摘到或者買回來一大包桑葉的話,記得灑點水、儘快放到冰箱裡哦,不然桑葉很快就會幹。
  • 10元買的蠶寶寶結繭又下籽,50元買的桑樹卻不見結果,太尷尬了
    如今,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比如科學課,裡面有好多課程都要求家長跟孩子一起參與,做實踐。就拿養蠶來說吧,絕大多數城市裡的小學生家長肯定都最有感觸,為了搞到足夠的桑葉可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有的家長為了方便採摘,乾脆在小區綠化帶裡偷偷種上了一棵桑樹。
  • 科學老師為什麼要我們養蠶
    但今年因為開學推遲,所以配合科學課下發的蠶卵也就遲了。目前,基本是蠶寶寶們吐絲結繭的時候,所以,《成長讀本》最近收到的關於蠶的問題特別多。  這期科學話題,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科寵」(科學課寵物)——蠶。  如何肉眼區分公蠶母蠶  蠶,敢作為三年級(下)科學課本「動物的一生」這一章節的動物代表,當然不會是簡單的傢伙。
  • 我國人工飼料養蠶技術研發觀察(圖)
    「養蠶環節並沒有實質性的進步,像是被縷縷蠶絲『裹』在了農耕歷史的記憶裡。」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魯成感嘆,現在幾乎所有的養殖業都有飼料,唯獨蠶的飼料還沒有產業化。  「家蠶是寡食性動物,只能吃新鮮的桑葉。但桑葉受季節影響大,且不耐儲存。」
  • 小學科學課內容豐富有趣 就是有的材料不好找
    於是,王女士約上群裡的幾個家長,半夜趕到附近的沙湖公園碰運氣,「總算解決了科學課的材料問題。」王女士說,時間寬鬆的家長可能好準備一些,自己工作忙,準備這些材料就有點手忙腳亂,但看著孩子興趣大,又覺得這麼折騰是值得的。  「小學科學課有一些需要觀察的動植物,有的的確很難弄到。」
  • 科學網—蠶吃桑葉我吃葚
    中國是種桑養蠶的發源地,絲綢技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創造,是獻給世界的禮物。元代有一部農學著作叫作《農桑輯要》,其中記載了大量種桑養蠶的生產技術。書中提到:「桑種甚多,不可遍舉,世所名者,荊與魯也。荊桑多椹,魯桑少椹。」山東地區的桑樹桑葚較少,但是桑葉質量高,是養蠶的好品種。該書與其他農書也都記載了加工桑葚種植桑樹的技術。
  • 花兩千買保溫箱養蝸牛 "花式"親子作業"坑死"家長
    (原標題:花兩千買保溫箱養蝸牛"花式"親子作業成家長負擔?)剛剛過去的萬聖節,家住錦江區人民南路一段的李先生夫婦倆忙得團團轉。他們的孩子就讀的幼兒園老師給他們布置了親子作業:手工製作帽子、魔杖、披風、南瓜燈。
  • 紹興新昌550畝可摘桑葉受損 幼蠶只能活活餓死
    550畝可摘桑葉受損 再曬下去基本都完了宋家村最大的桑蠶養殖戶,就是華興商業專業合作社的宋六華家。他也是村裡養蠶的帶頭人。我們找到他時,宋六華正在辦公室裡抽悶煙。一聽說我們的來意後,他掐滅了菸頭,嘆了口氣說:「村裡合作社一共有1250畝的桑葉地,直接受災的有550畝可摘桑葉。
  • 一年級的科學課該怎麼上
    浙江在線杭州8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知道一年級要開科學課後,許多新生家長對此既好奇又忐忑,唯恐孩子太小,接受不了高大上的「科學知識」。昨天,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多位一線科學老師,幫大家找答案。
  • 今年9月我省小學一年級開設科學課·都市快報
    做個實驗來看看 小朋友從小要學會觀察、記錄和做實驗 教育部最新消息,2017年9月起,小學一年級要單獨開設科學課,每周安排不少於1課時。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同時公布。 昨天,快報記者從浙江省教研室了解到,今年秋季開始,浙江一年級小學生確實要上科學課了,而在之前,小學科學課是在三年級開始上的。
  • 農村養殖家蠶,好養又好賣,教你高效實用的養蠶方法!
    我的答案是養蠶!儘管今年上半年初期,蠶繭單價普遍過低,後來到了中期,單價略有提高,每公斤由11元漲到了14元,我相信在下半年,蠶繭價格還會有大的改革,畢竟現在各大行業都逐步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養蠶這行業也不落後。在我們廣西,養蠶是一個大項目,我家就養了近十年的蠶,在這方面略有經驗。對於在家務工的農民來說,養蠶是他們經濟的來源之一。就算是價格有點偏低了,維持柴米油鹽總還行的。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
  • 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私信她: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
  • 孵化蝴蝶卵、養蚯蚓…… 一年級科學課都上些啥
    上周,經教育部確認,從2017年秋季開始,所有小學一年級都要開設科學課。錢報教育微信升學寶第一時間報導了這條新聞,引來眾多家長和學校負責人的關注。   家長關心的是,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太小,科學課會不會聽不懂?會不會給家長和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   也有些學校負責人給我們留言。
  • 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這個暑假作業,也是想讓孩子們知道,製作合理的圖表可以讓實驗數據更容易分析整理。
  • 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有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
  • 老師布置體溫折線圖作業:孩子畫浪費時間 家長想到用現成備孕表代替
    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這個暑假作業,也是想讓孩子們知道,製作合理的圖表可以讓實驗數據更容易分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