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2020-12-06 中國經濟網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

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布置暑假作業的本意

是讓孩子學會數據整理

孫老師當初布置暑假作業時,是這樣要求的:

作業一:每天同一時間測量自己的體溫、記錄,並用折線圖整理數據,開學交兩個月的體溫折線圖。

作業二:暑假中找一天,隨便哪一天。從早上八點開始隔兩個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並記錄,用柱形圖或曲線圖整理出一天的體溫情況,開學上交圖表。

還特別提醒,要使用水銀體溫計,因為這也是課本上的知識點。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

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

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這個暑假作業,也是想讓孩子們知道,製作合理的圖表可以讓實驗數據更容易分析整理。

孫老師沒有統計,但保守估計,想讓孩子用「備孕表」完成作業的家長,不止10人。這讓她哭笑不得。

「按照我的初衷,由孩子自己畫體溫折線圖,這份暑假作業才有意義。」孫老師說,「可爸媽們都說,暑假日程排得太滿,讓孩子自己畫浪費時間,因此才想到用現成的備孕表來代替。」

越來越多的家長

想越俎代庖幫孩子做作業

孫老師的孩子也在上小學,因此對於家長們的反應表示理解,但並不贊同,「我能理解媽媽們的想法,總想幫孩子把作業的輔助工作都做好,孩子只要負責具體操作就可以了。可是她們往往忘記了,孩子的整理和分析能力才是科學學習的重要內容。」

在孫老師看來,很多小學生家長寧願孩子多刷幾道奧數題,多背幾個英語單詞,也不願意孩子把時間浪費在科學觀察上。

上學期,她布置過一項「整理月相」的作業。結果大部分家長把表格畫好,孩子只要完成填空就行了。「事實上,我當時想考察的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觀察,觀察到的月亮長什麼樣,這些東西都要孩子在每天的觀察中慢慢地去潤色,做得越來越好。但是家長一插手,完全達不到這個效果。」

又比如,她曾要求學生用磁鐵做一個簡易指南針,作為期末實踐的考核內容,還反覆提醒了許多遍,照樣有孩子沒有完成。

家長要重視小學科學

也要學會放手

這讓錢報記者想起了前些日子聽來的另一位科學老師的抱怨:

三年級下學期的科學課本,要求學生養蠶寶寶、種鳳仙花,並觀察記錄。期末老師收作業時,這部分的題目有孩子壓根沒做。有家長先買個空盆,讓孩子抱著拍一張照;然後買一盆盛開的鳳仙花,讓孩子抱著再拍張照。以此應付了事。只是,老師明眼一看就知道這是在做假:兩張照片裡,孩子衣服都沒換。

「歸根到底,是不少家長認為小學科學就是浪費時間,卻忽略了沒有紮實的基礎,等到初中再補,要花多少額外的時間和金錢啊!」孫老師說。

她的建議是:除了重視小學科學的學習,家長也要學會放手。

「做家長真的很累,我懂,因為自己也是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女兒讀完一年級,所有的課文我都會背。感覺不陪著她,她做啥都很慢,或者乾脆不做了。但一直陪著,又會不自覺地插手,因為這樣她會很快做好。但事實上,這違背了老師布置作業的初衷。所以,作為家長我也在不斷調整;作為老師,我也會慢慢等家長學會如何正確地陪著孩子學科學。」孫老師說。

硬性作業太多

彈性作業還要嗎

對此,錢報教育微信號「升學寶」後臺也有很多家長留言表達了看法。

一位家長說:道理自己都懂,但是現在社會節奏極快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們能夠自己獨立觀察,在小時候就在心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然而現實就是縱使種子埋得再多,不具有分數,照樣很少會有人賞識。而這也意味著別人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而自己則沒有,這在當下社會總體環境上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失敗(無論我們是否願意否認這一點)。所以說實話,我們也真的很糾結,作為家長進退兩難。

網友怡然:孩子辛辛苦苦做的東西,不如那些父母幫忙做的得到的認可度高。明明孩子自己的創意以及跟爸爸一起做的手工,然後被其他家長網上買的成品秒成渣渣。

網友麗麗:老師的想法是美好的,作為過來人說一句,現在的孩子確實沒有時間自己去整理,硬性作業太多這些彈性作業很多家長就只能自己動手幫忙了。

網友和煦的風:每天都要做的作業,本身就不是很科學。你想想無論去哪裡都要帶著溫度計,暑假也許會出門旅遊,也要帶,方便嗎?

原標題:硬性作業多,彈性作業還要嗎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各位家長,科學暑假作業從七月五日開始做到八月三十日。
  • 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 | 字號:A+ | A-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硬性作業多,彈性作業還要嗎暑假過半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有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老師布置體溫折線圖作業:孩子畫浪費時間 家長想到用現成備孕表代替
    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小學家長的焦慮源自何處?
    作為一名小學家長,孩子的一年級和二年級第一學期,我的焦慮感極強。儘管我不斷調整心態,但問題始終不能夠得到徹底解決。直到現在,我終於把幾方面促成家長焦慮的因素拼湊完整了。一、周邊家長釋放的焦慮感這方面的不是我出問題的地方,但這是不少家長出問題的地方。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學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 科學作業本身或許存在科學常識漏洞,這難免讓人遺憾;不過,也有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對幼小銜接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萌發孩子熱衷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的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資料)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晚上7時至9時找到月亮的蹤影。
  • 小學和初中有兩點很不相同,一線老師的建議,初一家長了解一下
    老楊的兒子六年級剛畢業,下學期上初一,這應當是孩子唯一一個沒有作業的暑假,但看看孩子桌子上擺滿學習資料,可以看出孩子這個暑假並不輕鬆。「沒辦法,」老楊說,「孩子班上同學都在上初一銜接課程,我們也給孩子報名了,學數學和英語的銜接課程。」我翻閱了孩子的補習內容,實際上就是在上新課。不過這倒很正常,現在小學補初中內容,初中補高中內容,似乎成為一種常態。
  • 暑假作業孩子變看客 三年級孩子做水鍾全家總動員
    暑假漸入尾聲,許多學生與家長開始為暑期作業煩心。  放假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暑假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學校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研究布置學生暑假作業。嚴禁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 愛閱讀|你的暑假科學作業做完了嗎?大禮包來了!老師選了三道難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暑假眨眼過了大半,各位小主的作業進度條是啥狀態?即將大功告成,還是隻字未動?有沒有被又要動腦又要動手的科學作業難住?我們在朋友圈手機了三道有點難的暑假科學作業題目,請來幾位科學老師,給大家指點迷津。
  • 蘭州市小學生暑期作業花樣百出 勞動類「新」作業讓學生快樂過假期
    我市小學生暑期作業花樣百出勞動類「新」作業讓學生快樂過假期暑假開始了,作業問題又成為家長與孩子最常爭執的焦點。不過,今年我市一些小學的暑假作業讓親子關係和諧了許多。假期作業裡書面的內容減少了,而做家務、逛超市、旅行、看電影等這一類邊學邊玩的「新型」「綜合」作業多了。由此,孩子們對這個剛剛啟動的假期充滿了憧憬。數學作業是進超市購物剛放假,城關區的陳女士問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假期作業是什麼?「假期數學沒作業!」小姑娘挺開心。
  • 「小學三年級現象」引共鳴 學生開始讓人費心
    而且,孩子從三年級開始還變得更讓人費心:壞習慣多了、膽敢和大人頂嘴了……家長們總結,這是讓人煩惱的「小學三年級現象」。  「三年級現象」不僅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在杭城老師中同樣廣為流傳。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杭城幾位小學班主任,他們也在關注「三年級現象」,並給出了他們認為管用的化解方法。
  • 滬小學"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重要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  啟蒙孩子科學素養  「10多年前,每年中秋節前的半個月,我們總會讓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觀察每天的月亮長啥樣,然後把它畫下來。『月亮婆婆一邊做衣裳,身體是不是一邊長胖了……』伴隨著講述《月亮婆婆做衣裳》的故事,鼓勵孩子們每天晚上看看月亮的形狀有哪些變化,並記錄下來;如果沒有看到,那就空著。」
  • 中學老師布置「坑人」生物作業:有學生利用食材做植物細胞圖
    中學老師布置「坑人」生物作業:有學生利用食材做植物細胞圖­  這幅腦洞大開的「植物細胞模型」,液泡是大米,細胞核是紅豆。仔細看,裡面還有綠豆、黑豆、花生米……­  把它們淘洗乾淨放鍋裡一煮,再加點冰糖,怕不是一鍋極好的八寶粥?­  這個有趣的模型,其實是杭州第十一中學高二(8)班學生餘烜燁上交給老師的生物作業。
  • 壹點音頻|杭州家長投訴老師:有幾個家長能批改高中數學作業?
    這兩天,杭州一所中學高一數學老師被家長投訴。家長投訴稱:高一數學老師從開學至今,要求周末作業家長批改,作為孩子家長,對於高中數學,根本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試問,有幾個家長能夠批改得了高中數學作業?對此,這所中學相關負責人做了回應:這個事情是個誤會,因為這個班級的同學周末數學作業完成得不好,因此老師請家長督促學生完成作業,並沒有讓家長輔導作業。據了解,近期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昆明小學踩踏事故細節:海綿墊翻倒引踩踏 老師墊子下抱出10多個學生
    今日(27日),媒體披露了昆明小學踩踏事故細節,目前各方需要做的不是一味譴責,而是靜下心來反思無論是校方還是家長或者更多是的社會,認清問題的嚴重性,對症下藥。10多名學生」昆明小學踩踏事故發生後,哭聲和喊聲在午休樓的樓道裡此起彼伏。
  • 小學學霸曬暑期計劃表 精確到每一天每一個時段
    ,叫鄭熙錸,長壽橋小學三年級學生。媽媽笑說,「孩子這樣的暑假節奏,說實話我也心疼,覺得辛苦,但是兒子馬上要進入高年級了,焦慮戰勝心疼,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一切學習都能愉快進行。」 很多尖子生 沒有一天是空閒的小學學霸,暑期生活安排緊湊,中學的尖子生又是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