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去朋友老楊家,老楊的兒子正在埋頭刷題。老楊的兒子六年級剛畢業,下學期上初一,這應當是孩子唯一一個沒有作業的暑假,但看看孩子桌子上擺滿學習資料,可以看出孩子這個暑假並不輕鬆。
「沒辦法,」老楊說,「孩子班上同學都在上初一銜接課程,我們也給孩子報名了,學數學和英語的銜接課程。」
我翻閱了孩子的補習內容,實際上就是在上新課。不過這倒很正常,現在小學補初中內容,初中補高中內容,似乎成為一種常態。
看得出,老楊和很多家長一樣,心裡隱隱有一絲焦慮情緒。畢竟這座城市中考公辦高中錄取率不到50%,家長著急,孩子壓力大。
2
從小學升入初中,究竟有哪些不同?不僅僅是學業壓力增大,家長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適度增加孩子的壓力是可以的,但同時更要舒緩孩子的壓力,畢竟很多時候,樂觀健康的心理可能比分數更重要。
(1),學業壓力增大。
以老楊孩子所在的城市為例,小學的學科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四門學科。初中學科數量大增,僅僅是中考科目就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體育、地理、生物。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倒黴」的時候,孩子每天晚上可能要完成六七課作業甚至更多。
學業壓力大,這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有效率的學習就是關鍵,如果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不專注,磨磨蹭蹭,或者一邊看手機一邊做作業,這些壞習慣都要利用暑假進行改變,否則初中的時候,完成作業將會拖延到很晚的時間,睡眠時間會嚴重不足,給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2),孩子心理壓力加大。
這是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問題,中考錄取率較低,尤其是公辦高中錄取率不高,這會給老師,給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都造成壓力,而如果我們不去舒緩這種壓力,孩子的心理負擔就可能加重,就可能出現一些我們不想看到的情況。
我剛才說了,積極上進同時樂觀健康的心理,比單純的分數更重要。不少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期望值太大,報了無數的培訓班,孩子每天都在低頭刷題,走出學校的門就走進培訓班的門,孩子真的很辛苦。而我們看到的是孩子表面上麼辛苦,我們忽略的是孩子內心的辛苦。
所以我建議,假期終究是假期,我們在給孩子報滿培訓班的同時,也規劃出孩子的休息時間,有條件的話,我還是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在假期外出走走,去親近一下大自然,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徒步,爬山,走進鄉村田園,或者讓孩子有足夠的閱讀時間,聞到書香,心裡自然就會平靜很多。
不要試圖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學霸,做孩子最好的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
想讓孩子完全輕鬆愜意,這是不可能的,提醒孩子,為未來打拼,就是要付出汗水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重要。
但同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儘可能給孩子營造輕鬆愉悅的時間和空間,釋放孩子的心理壓力,是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