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學生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都要學的主科之一,也是一門基礎性學科。
隨著學業層次的不斷升高,所學數學的難度、深度也在不斷增加。
那麼,即將升入初中階段的你,是否想要了解一下,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
希望下面的內容能夠為你指點迷津,讓你在已學完的小學數學的基礎之上,對初中數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的相同點
兩者都離不開數和計算、代數式、方程、平行線和相交線、多邊形、圓、統計學這幾大模塊,並且都離不開「數的計算」和「幾何圖形」兩大主題。
而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之間的區別和差異,則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總體差異
小學數學更側重於一些基礎知識和計算法則、運算定律,並最多用兩三步來解一些簡單的應用題;而初中數學則更側重於理論層面,用數形結合或函數建模的方法來解一些綜合的、複雜的實際問題。
二、各大模塊內容的差異
在「數和計算」這一模塊,小學數學所研究的數有整數(最高研究到千萬位)、分數、小數和百分數,並更加側重於「計算法則」和加法、乘法常用的那些運算定律;初中數學則把小學數學所研究的大部分的數(無限不循環小數除外)統一歸類為有理數(整數和分數),且在有理數範圍內引入「負數」的概念,後又引入「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的概念,從而把數的研究範圍擴展到「實數」的範圍;至於數位,初中數學則引入「科學計數法」的概念,從而能夠簡略表達數量級在千萬以上的任何數字;關於「運算方法」,則引入了「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和乘方相關的一些公式,則更便於化簡和計算的過程。
在「代數式」這一模塊,小學數學則側重如何用代數式來表達應用題中的一些數量概念;而初中數學則在代數式的基礎之上,引入「同類項」的概念,並把研究範圍由「代數式」擴展為「整式」;當帶未知數x的整式作為分母時,便有了「分式」的概念;當整式進入到根號中時,便有了「二次根式」的概念。
在「方程」這一模塊,小學數學中只有方程一邊帶有未知數x的一元一次方程;而初中數學中,則增加了方程兩邊帶未知數x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些經典解法。
在「平行線和相交線」這一模塊,小學數學則只是提到了平行線和相交線的意義以及平行線、垂線的作圖方法;而初中階段則引入了平行線的一些性質和判定方法(多用於證明題)。
在「多邊形」模塊,小學數學更加側重多邊形的周長、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三角形、梯形的作高方法;而初中數學則更加側重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一些性質和判定方法(多用於證明題)。在「正反比例」模塊,小學數學則更側重用實際生活中的兩個量來判斷到底是正比例關係還是反比例關係;而初中數學則把這兩種關係用「函數」來表示,並把「正比例函數」擴展到「一次函數」,還引入了「二次函數」的概念。
關於「圓」這一模塊,小學數學更側重圓的畫法、周長和面積的求法、圓、圓心角、圓周率π的概念,且π在計算結果中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初中數學則更加側重和圓在位置上相關的一些特殊線(例如切線、垂直於弦的線等)的性質和判定方法,引入圓弧、弦、弦所對應的圓周角的概念,並說明同一個圓的同一條弦所對應的圓心角和圓周角之間的數量關係以及兩個圓周角之間的數量關係(兩者互補);在一些計算題的計算結果中允許保留π。
在「統計學」這一模塊中,小學數學更側重統計表、統計圖的概念、作法,並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而初中數學中則引入了「抽樣調查方法」、「頻率分布圖和直方圖」、「眾數和中位數」、「方差和標準差」的概念、作法(求法),並初步引入「概率」的概念、求法。
三、初中數學相對小學數學所新增的一些內容
1、兩個三角形全等關係的性質和判定方法。
2、關於「解直角三角形」所用到的勾股定理和銳角三角函數。
3、投影與視圖的相關知識。
四、關於「數的計算」和「幾何圖形」兩大主題之間的關聯
關於這兩大主題之間的關聯,小學數學中僅僅在求周長、面積中體現出;在初中數學中,則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形式和「數形結合」的方法,把兩大主題緊密結合——讓函數能夠在坐標系中得到呈現(函數圖像),讓幾何圖形能夠在坐標系中得以解答,讓「方程」在坐標系中能用「函數」的觀點來看待並求解。
五、考試題型上的差異
小學數學考試則更注重基礎知識、計算能力、解簡單應用題的能力的考查,判斷題和應用題在試卷中佔有一定比例;而初中階段的數學試卷中,判斷題則以選擇題形式出現且更少,應用題同樣更少並更複雜(多用來考查函數知識),幾何證明題、探究題往往佔據試卷中「大題」的主要地位。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讓大家對「初中數學」有一個簡單、大致的了解,大致體會一下初中數學的難度,以便更好地實現「從小學數學到初中數學的有效過渡」並逐漸適應初中數學的知識結構,讓自己更好地在數學這個重要的科學分支進行深造和探索,並從中找到更多的趣味和快樂!
關注教育,我們一起提高,四海興家教永遠與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