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跟北京學生比?小學六年級學大學線代,老師:這算進度慢的

2020-12-05 排頭觀察

當今社會,人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許多家長在孩子尚在襁褓之時,就開始謀劃學區房買在哪、早教班報哪個。等孩子到了適齡階段,各類培訓班一個不少地報。這類做法被網友戲謔為「雞血式學習」,也折射出父母們一種普遍的教育焦慮,擔心孩子比別人家孩子差,在起跑線就落後於人。但其實,這種擔心不無道理。

日前,一張北京初中學生的期末考卷引起了網友關注。除了常規的中學課程內容,整張試卷的後半部分內容為大學線代,就是說,在考試前,北京的初一學生已經學完了大學線性代數的內容。據發布這張照片的老師稱,他所教的學生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接觸線性代數,這還算進度比較慢的,人大附中同齡的早培生已經開始學微積分了。

許多網友聽後不禁為之驚訝,初一,我都在幹嘛呢?逃課去網吧,還是桌底下看小說,雖然這是一句玩笑,但同齡孩子的差異卻是顯著存在的。北京大部分孩子都3歲起就開始接受系統教育,小學畢業前學完初中全部知識,初中畢業前英語達到研究生水平,雖然這樣的超前教育屢屢被媒體批評為「揠苗助長」,但它背後所反映的問題卻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經說過幾句大實話:「像我這種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我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很多網友聽完後不禁感嘆,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永遠有人生在羅馬。

的確,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設施,在全國都是頂尖水平,而從小生長在這裡的學生享受著優越的教育資源,擁有開闊的眼界,自然在學習上更勝一籌。但在一些貧困山區的學校,教學環境差,師資力量弱,甚至有的學校連一名專業的英語老師都沒有。

不同地區教育資源差異如此之大,背後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就單拿師資力量這一項來說,地區之間參差不齊,像深圳、廣州這些地方,教師年薪在20萬以上,普通城市卻只有3000元左右,有的甚至更低。

這也使得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對名校師範畢業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自然趨之若鶩,師資力量強大了,教學水平也跟著上去,也就衍生了所謂的「超前教育」。

那麼,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現實就是,沒辦法解決。這些年,國家一直在推動教育資源平均分配,但高質量的人才往大城市集中的趨勢沒人能改變。消費得起優秀教育資源的家庭都在北上廣,讓優秀的老師去貧困山區教書也不現實。

通過線上教育?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更多情況下,我們只能默默接受這種不公平。也許再過20年,你的孩子能通過不懈努力在大城市安家,等到那個時候,可能他的孩子,就能在小學六年級學習線性代數和微積分了吧。

相關焦點

  • 六年級學生,現階段在家該做什麼?看看老師的建議
    因為疫情影響,孩子們都只能在家中「閉關修煉」,國家也一再推遲開學時間,因此學校開設了網絡授課督促學生學習。那麼現階段六年級學生在家該做什麼,才是合適的呢?老師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 ...疫」精神 蘭州兩小學老師手繪連環畫 線上美術課與學生共贊逆行者
    黑白色調+圖文並茂生動再現戰「疫」精神兩小學老師手繪連環畫 線上美術課與學生共贊逆行者3月17日,甘肅省援助湖北第二批、第三批醫療隊圓滿完成各自任務,共202名醫護人員搭乘航班,返回蘭州。12幅黑白色調的圖畫,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組成一部回顧抗「疫」鬥爭的連環畫,生動再現了面對疫情,眾多「逆行者」義無反顧衝鋒在前的感人義舉,創作這部連環畫的是南河小學孔垂黎、浮陽兩位美術老師,他們為這部連環畫取名《八方支援》。在學校線上教學的美術課上,這部連環畫讓學生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麼是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逆行而上的抗疫精神。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老二幼兒園畢業了,李女士的計劃裡,原本是沒有讓孩子上銜接班這一項的。7月上旬,是小學報名的時間。李女士聽朋友說報名時老師要問孩子拼音、加減法,還要標上優良差的情況,一下就猶豫了,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給孩子報個幼升小銜接班,「孩子班裡,沒報銜接班的只有五六個,其他的都報班了。」其實,即便是這五六個沒報銜接班的,其中還有兩三個是年齡不夠上小學,打算再讓孩子上一年學前班的。
  • 這幾道小學題目,難倒很多大學生,老師:全對的人智商200以上!
    許多小學考試題目也高深莫測,難度堪稱高考試題,讓許多家長也束手無策,21世紀的小學生可真不得了,每天的作業堆積如山,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就連作業都不是一般的難度。一般的小學生的題也不能拿我們成年人的思維做,而這些題的解題方法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有些看似很簡單的題總是難倒大部分家長,不知從何下手,對於不懂得變通的的家長更是燒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難倒大學生的小學題目。
  • 老師「主播化」,學生「兩極化」,網課的代價是什麼?
    「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全程陪同學生,而且對於部分青春期的孩子來講,家長起到的作用很有限。」班主任方老師班上就有一位學生曾缺席線上課堂,聯繫家長後得知孩子早上睡過頭,平時上課也是開著直播做其他事情,是典型的「網課學困生」,面對這樣的情況方老師只能做提醒,而這也是她此時唯一能盡到的教師義務。
  • 「小學三年級現象」引共鳴 學生開始讓人費心
    「一二年級主要以基礎為主,學生記記就可以了;而到了三年級以後,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學習難度一下子提高了,就要求學生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學生在這個階段出現不適應,是正常的。」  「表現在成績上,學生一下子有了七八十分的低分,家長就接受不了。」李琳說,這也不怪家長,孩子在一二年級拿95分以上很輕鬆,於是有了一種慣性思維。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 作業幫「新匠師」熊娟:讓學生課上不走神,就要「高頻互動」
    初高中時,印象最深的是身邊不遵守紀律或小聰明的同學被脾氣暴躁的老師簡單粗暴地管教,這些學生在老師的嫌棄和批評中,漸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最後沒能考上好的高中或大學。這讓熊娟意識到,老師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從那時起,她便想,也許以後可以試著做一名好的老師。   懷揣這個目標,高考後她進入本省的師範院校就讀,隨後又考上清華大學研究生,從江西到了北京。讀研期間,越發對教育產生了興趣。
  • 楊東平:學生逃離自己的學習領域,是教育的失敗
    我有一個親戚在日本,老想把他的孩子轉學到北京來,覺得孩子在日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他自己是一個學霸,後來到日本生活。我一再跟他說,你不要懷疑日本的教育,日本小學和初中是沒有競爭性的,這是為了給兒童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和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在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真正的競爭性學習是從高中才開始。
  • 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校長劉顯洋——跳出「濃茶變淡」的慣性...
    「撐起竹竿跨黃河,這是我看到的一個人的網名。你可以相信他,也可以付之一笑,但是我很敬佩他的大膽,欣賞的是這種跨越的勇氣!」這是11年前,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下文簡稱「花城分校」)建校之初,校長劉顯洋寫給老師們的一封信。11年後,學校又發生了什麼?
  • 沙坪實驗小學學生為老師頒發「獎狀」
    「宇宙最佳校長」、「最有趣老師」「最美老師」「最有耐心老師」「最可愛老師」「暖心工作者」……9月10日,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長沙市開福區沙坪實驗小學的老師收穫了這些珍貴的榮譽。
  • 小學吊兒郎當,大學倒數第一,這個拿了諾貝爾獎的「差等生」走了
    他曾在諾獎發布會上,他曬出了一張倒數第一的成績單,讓所有人意識到,眼前的這位76歲的諾獎得主,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好學生」。小柴昌俊出版的自傳《我不是好學生》更是記錄了他作為「差生」的往事,許多為成績單感到喪氣的年輕人在他的鼓勵下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 老師變身「主播」後:檯燈當支架、紅包代點名,我太難了!
    由於學校自身的直播平臺暫未搭建完畢,李楠便將微信群變為了自己的線上課堂。「我把我教的兩個班級學生都拉到這個群裡來,成為一個學習小組。每天我會將課程所用到的PPT和提前錄製的教學視頻發到群裡,並監督大家的學習進度。各個學科都有這樣的群,平均一個學生要加12個。」
  • 初二初三學生英語高分實用秘訣分享
    江蘇學員陸禹良,六年級學初中1600詞彙,快速進步,多次榮獲單詞王。不管是單詞閱讀在線課程還是線下面授課,既可以讓孩子主動學習,還可以提升英語,完全不用父母操心。這套英語高效學習方法可以解決了英語低分難題,做到了這三點:1、 讓學生一看就跟學2、 讓學生一學就上癮3、 讓學生一考就自信一、單詞是基礎單詞對於學好英語到底有多重要?很多同學對英語缺乏清晰的認識,英語學習什麼最為基礎重要——單詞。
  • 研究所考研 VS 高校考研,這十二點不同你要知曉!
    生源都說科研院所的生源要差一點,哪個學校來的都有,競爭相對小一些,這是真的嗎?其實覺得不提數據就作對比都是耍流氓。就跟高校有好有壞一樣,科研院所也是有優有劣的,如果是老牌的、強勢的研究所,生源並不比某些985差,甚至很多985院校的學生也更願意保研/考研去研究所。
  • 為什麼說當小學老師要求高學歷,是為了教好學生嗎?
    其實考小學教師資格證的學歷門檻並不是很高,只是現在學校招聘教師的要求都很高了。我是2017年考下的小學教師資格證,我記得當時的要求是統招全日制專科就可以報考。不過現在基本所有小學招聘教師的學歷門檻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師範專業的本科可以。我說的是北京大部分小學的情況。
  • 上海老師遠赴英倫教數學 英國孩子「顫抖」了嗎?
    面對這群兩年級的英國孩子,來自上海浦東南路小學的徐穎捷老師妙招不斷。發現孩子們有點跟不上,徐老師又緊接著拿出餅圖、色塊等道具,一點點的引導、示範。很快,孩子們領會到了分數這個概念。 來自七寶明強小學的老師楊麗給五年級的學生們帶去的是巧算課程,這可是英國小朋友從未接觸過的運算方式。楊老師還自創了一些小朋友容易明白的「英文名字」,目標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聽得懂、跟得上,並且愛上數學。 課堂裡聽課的不僅有小學生,還有來自英國各地,乃至歐洲其他國家的老師或學者,有時候他們的聽課態度甚至比學生們更認真。公開授課結束,他們還要和中國同行舉行一次課後交流討論。
  • 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學生:我們及格了,老師:繼續努力
    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學生:我們及格了,老師:加油,繼續努力期中考試結束,每個老師都要對所教學科進行試卷分析和學生成績分析。找出自己所教學生欠缺的環節,查漏補缺。我們是一所鄉村學校,考試前,我曾問學生:你們這次數學想考多少分?學生齊聲道:我們考及格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