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校長劉顯洋——跳出「濃茶變淡」的慣性...

2020-12-05 教育信息速報

入隊儀式上,劉顯洋為新中隊頒發中隊旗。趙松濤 攝

上善若水,敬天愛人。

——劉顯洋

小檔案:

劉顯洋,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校長,首批北京市中小學名校長發展工程學員、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校長、北京市督學,國家特約督導員,曾獲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勞動模範、十佳校長、人民教師獎等榮譽。

「撐起竹竿跨黃河,這是我看到的一個人的網名。你可以相信他,也可以付之一笑,但是我很敬佩他的大膽,欣賞的是這種跨越的勇氣!」這是11年前,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下文簡稱「花城分校」)建校之初,校長劉顯洋寫給老師們的一封信。11年後,學校又發生了什麼?

三篇文章引發辦學思想大討論

北京小學豐臺萬年花城分校成立於2009年,是豐臺區落實品牌戰略引進的第一所公辦學校。

劉顯洋到現在都記得這個情景:2009年的7月10日,因為還沒有辦公室,所以就在萬年花城小區的車位銷售中心,他為學校招聘和面試新教師。7月19日,開學前的第一次家長會,音響是借來的,家長坐的塑料凳是自捐的,家長們都擔心:還能開得了學嗎?

在不可想像的緊張籌備下,學校倒是如期開學,但更大的壓力遠不止這些。「接手北京小學豐臺分校對自己的壓力是很大的。在傳承與創新之間,在思想與實踐之間,在分享與增值之間,在品牌與加盟之間,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如何讓花城分校成為鮮明的『這一個』,如何找準我們的定位,如何讓北京小學先進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在花城這塊土地上落地生根?這個問題時時困擾著我。」劉顯洋說。

2007年,劉顯洋受命到北京小學跟崗學習兩年。一位老教授在他學習的第一天就鄭重告訴他:「這兩年,你要思考兩個問題:你向北京小學學習什麼?你的學校怎麼辦?」這兩句話在劉顯洋心頭揮之不去。

一份錯投到劉顯洋家的報紙,上面的兩篇文章《為什麼加盟總是少那麼一點點》《城鄉:如何突圍公主墳商圈》觸發了他,文章講到的「加盟店」「直營店」的差異讓他想到分校的發展,想到學校的未來……

於是,他把這兩篇文章和一篇名為《少講空話,多幹實事》的文章,推薦給老師們,請他們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由此在學校引發了一次辦學思想的討論。

在擔心「老師們對此無所謂、麻木」中,劉顯洋卻收到了18位老師的讀後感,質樸而真誠,內心變得明亮起來:「原來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在承擔著同樣的壓力,每個成員都在思考著學校的未來。」

經過辦學思想的討論活動,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辦學實際,在11年時間裡,劉顯洋和團隊形成了學校自主教育理念下的辦學體系。

「做工作切忌方向不明幹勁大、思路不清點子多,我們最終確定了學校的核心表達——讓學生擁有自主的人生。這寄予了辦學者的理想,也是辦學者對社會的一種表達。」劉顯洋說,應試取向的教育,很難造就凡事自有主張、做事有決心的人。自主教育的理念,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尊重兒童發展規律,順應兒童的自然天性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自主的健康人格包括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為自尊、健康自強。

基於自主教育理念,學校確定了辦學目標、教師發展目標、教師團隊建設等一系列的辦學體系,並在實踐中落實。

「辦學11年來,劉顯洋校長將北京小學先進的教學理念與豐臺區實際情況相結合,帶領學校幹部、教師團隊,逐漸形成了自主教育理念下的學校辦學體系,實現了『學校面向未來,教師卓越發展,學生自主成長』的良好局面。」豐臺區委教工委書記房書勇這樣評價學校的辦學成果。

「盤」了十一年的最大財富

「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永遠不會超過教師隊伍的質量。」這個感悟,是劉顯洋在花城分校辦學中錘鍊出來的。他說,要說這11年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培養了一支得力的教師隊伍。

來自某家電視臺的一名導演深入了解學校後,用了一個「盤」字形容劉顯洋這11年:你把這學校「盤」得不錯——「盤」,古玩界多用,反覆摩擦,讓其更有質感和價值。

劉顯洋「盤」一個習慣:讓老師們每周堅持寫一篇教學反思。一個學期18周,刨去考試等,按15周算,一篇教學反思1000字,一個學期就有15000字,一個學年就有3萬字,堅持5年,就有15萬字。

「有人說,一件事情你堅持做5年,5年之後就是別人堅持跟著你走。在這麼豐厚的專業成長積累中,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劉顯洋深信這種日積月累。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需,學校為老師們搭建了「且行且思」交流平臺,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借鑑他人的經驗,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發現自己的價值、承認自己的價值,同時要敢於放大自身的價值。有一次,學校出版了系列叢書,下面有一行字:北京小學花城分校名師叢書。三位市級骨幹教師跟劉顯洋說:要不改為教師叢書得了。劉顯洋不同意:「你都是市級骨幹了,都不敢承認自己是名師,別人更不會,要敢於放大自身價值。」

「一展示就自信,越展示越自信。」為了放大骨幹教師的價值,劉顯洋為骨幹教師搭建更多的展示交流平臺,如青基會、宋慶齡基金會舉辦的教師培訓,他都會推薦老師們去上課、作講座。

劉顯洋是北京市首批特級校長,是豐臺區自己培養出來的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在他的培養下,又一批骨幹教師成長起來。如最近就有以該校丁豔茹、劉紅燕等7位名師命名的工作室掛牌成立。

花城分校還與全國十幾所學校成立了「全國尖毛草學校聯盟」,自發地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教學研討。學校開展的「變教為學」教學方式的研究,在聯盟中發揮了引領作用,帶動了國內多所學校教學改革的進程。

「多看老師的長,多念老師的好。多想老師的難,多給老師的利。」劉顯洋用這樣一句通俗的話,概括他跟老師相處的心得。李嘉祺老師本來是教數學的,但是組織課堂教學能力偏弱,劉顯洋發現了他的輪滑特長。正好,學校是全國冰雪運動基地校,就讓李嘉祺帶輪滑社團。兩年後,他轉為體育教師。現在,學校輪滑運動風生水起,體育成了一道亮麗風景線。「人才就是把人放對了地方。」他說。

劉顯洋認為,一所學校發展由諸多要素構成,其內涵因素基本集中在課程、課堂、學生、教師、管理等5個方面,「可是分析這5個要素,其關鍵點聚集在教師上,教師才是學校最大的財富」。

構建學校自主開放的課程

「沒有自己的課程,學校就會空心化。」劉顯洋說,「在課程建設上,我們一直堅持以國家課程為主,這是基礎,不能走偏。我跟團隊有個共同認識,就是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就佔了那麼一點,做再多文章也不是基礎,要做牢做實國家課程,同時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發展空間。」

有關課程創新,劉顯洋有很多這樣的心得體會。學校也請來了外援,首都師範大學的教授來學校22次推門聽課、研討後,幫助學校構建了自主開放的課程理念:

以「自主」為核心,以「菜單式課程」為推進方式,努力構建三級課程一體化的學校課程體系。在設計學校課程體系時,圍繞「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藝術素養」「健康素養」四個核心素養,對國家、地方、校本課程進行分析、統整,形成相對穩定的課程結構。如將「專題教育」課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班會」等課相融合,按專題、年段,統整在相應學科開展教學;將「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與「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相融合……

在學科改革的推進過程中,老師們也在大膽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構建著學校「開放、自主」的課堂文化:教學組織過程中,倡導每個學生都有活動和展示的機會。教學設計時,要突出學科本質屬性,實現關聯。老師的作用是:導學、診學、助學。

實際上,教與學改革是否取得成功,取決於科學的評價標準。「學校堅持開展增值性評價,主要是看基礎、看發展、看進步,注重學生發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不用統一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由原來的橫比變為既橫比又縱比,橫比看標準,縱比看發展。」劉顯洋說。

在實施過程中,學校以「七彩花少年」增值性評價為載體,自主爭集七彩花五級獎章,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生綜合素質增值性評價體系。學生通過爭集五級獎章的形式,開展自評、互評、師評和家長評價。通過花城少年七色花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有人說,教育是慢的藝術,但我覺得既不是慢,也不是快,教育應該是有節奏的,該快就要快起來,該慢就要慢下來,人的成長是有節奏的。我們應該期待,尊重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底色。」劉顯洋認為,這是把握增值評價的核心要義。

「劉校長不是亦步亦趨去辦學,而是在釋放自己的能量,不斷地創新發展。有的人曾經擔心『名校辦分校』會不會使『濃茶變淡茶』?實踐證明沒有,而是成為了『多味茶』。」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總結道。

作者:本報記者 趙秀紅

《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25日第6版 版名:校長周刊·人物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棒壘球成為北京豐臺校本課程
    日前,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生棒球比賽在豐臺體育中心正式開賽,賽事吸引了全區13所中小學的23支球隊、260多名學生參賽。作為豐臺區傳統優勢項目,豐臺棒球後備人才培養體系正隨著「進校園」的不斷推進而得到逐步強化,進而助力豐臺打造棒壘球運動之鄉目標的實現。
  • 教育| 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分校:讓物理變成「魔法」
    但是在北京教育學院附屬豐臺實驗學校分校(以下簡稱「教院附分」)的開放日上,物理竟然搖身一變,成了趣味十足的魔術節目,甚至還有一個「魔法基地」等待孩子們去探索。4月20日一早,淅淅瀝瀝的春雨沒有阻擋大家參加開放日活動的熱情,很多家長早早地帶著孩子來到教學樓門口籤到。
  • 北京中古小學校長印象:吳小瑜(圖)
    ■中古小學校長:吳小瑜吳校長是有影響力的校長。她以「以人為本,至和至美」為理念,營造出了「和合而生」的教育生態系統,使中古不僅成了北京孩子嚮往的名校,也成了古巴駐華使館孩子們嚮往的樂園。吳校長格調優雅,富於良好的情操,在創造業績的同時享受著工作帶來的快樂。工作中她是中古的靈魂,生活中她也是同學、朋友圈中令人尊敬、讓人喜歡的「快樂因子」。
  • 北京口腔醫院將遷建到豐臺區 投資13億
    近日,我們期待多時的北京口腔醫院遷建北京南城的計劃終於敲定,投資13億的新院項目已開始啟動。北京口腔醫院未來將遷建到豐臺區花鄉樊家村地區,緊鄰新天壇醫院、首都經貿大學、國家法官學院等單位,周邊還有萬年花城、懋源釣雲臺、怡海花園等小區。遷建計劃無疑將為樊家村甚至豐臺區注入新的發展活力。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全球貨幣條件向常態回歸的過程,意味著寬鬆貨幣政策空間日益狹小。特別是依靠貨幣寬鬆並不能自動形成內生經濟增長動能,反而還會延緩經濟結構性改革進程,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全球結構化改革正在凝聚共識,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如期推進。
  • 豐臺棒壘球在傳承
    豐臺棒壘球在傳承 2018-08-06 16:34  fm1025北京體育廣播
  • 北京中小學300位校長3年內退休,這意味著什麼?
    記者採訪獲悉,今年至2011年,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區中小學的正職校長和書記均將有二三十人退休;朝陽、豐臺即將退休的正職校長和書記均為八九十人;海澱區約50人;石景山區在任的校長、書記則相對年輕,未來三年退休者不到10人。初步統計,北京城八區未來3年即將退休的正職中小學領導大約300人;也就是說,3年後,約三分之一的正職校長、書記將是新任領導。
  • 2012北京豐臺區實驗學校計劃統一招生208人 豐臺招生201人
    中國教育在線訊 中國教育在線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2012北京豐臺區實驗學校計劃統一招生208人,其中豐臺招生201人。據了解,今年豐臺普通班招生186人,招收擇校生15人。是否加試合計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陽豐臺
  • 北京豐臺國康中西醫結合醫院
    北京豐臺國康中西醫結合醫院 時間: 2017-04-19 15:0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萌萌 北京豐臺國康中西醫結合醫院始建於1992年,是一所集臨床、科研、預防、康復為一體的中西醫結合醫院
  • 中關村豐臺園成為北京豐臺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近日,記者從中關村豐臺科技園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豐臺園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人均產出、地均產出均位列全市示範區第二位,豐臺園已成為豐臺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搭建產業協同服務平臺按照「市區聯動、政企共贏」的思路,豐臺園聯合京投公司和中發展集團於今年5月21日註冊成立了北京中關村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公司
  • 北京驚現「南城五道口」!
    南城君,近日研判發現,在北京南城的南三環到南四環之間,驚現一條「金融科技走廊」(南城君原創名詞:麗澤金融商務區—花鄉豐臺科技園):這條走廊以首都經貿大學為中心,連接麗澤金融商務區——花鄉豐臺科技園,成為黃金咽喉要道,未來的天壇醫院、口腔醫院也都在這個走廊上。
  • 北京口腔醫院落戶北京南城!2023年竣工!
    【微信公眾號:南城這些事兒】 掌獲北京南城新鮮資訊 【南城君解讀】:今天(2019年9月26日)北京口腔醫院在豐臺花鄉樊家村舉行了開工奠基儀式
  • 陳曦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高新區菁蓉小學順利召開
    為凸顯高新區「三名一特」工作室的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養協創型幹部隊伍,根據《成都高新區中小學及幼兒園「三名一特」工作室建設與管理辦法》,2020年11月19日,陳曦名校長工作室啟動儀式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小學順利召開。
  • 「能量金字塔」追蹤:北京豐臺警方、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
    新京報訊(記者 陳奕凱)今日(4月8日),新京報刊發調查報導《能量金字塔神秘功效支撐的「傳銷」迷局》,揭露了威海瑞宏能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北京鴻正科技有限公司銷售
  • 北京實驗二小青島分校迎來開學複課
    25日早上七點多,位於青島高新區泰祥路7號的北京實驗二小青島分校校門外,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長龍」,期待著進入新校園,開啟新的學習徵程。七點二十分,由任課老師組成的歡迎隊伍開始為入校學生進行體溫測量、發放「防疫愛心包」、指導學生進行手部消毒⋯⋯在做好一系列防疫工作後,三年級複課學生踏著紅色地毯,走進了「海螺城堡」教學樓。
  • 六大板塊特色活動激活消費,約「惠」豐臺亮相北京消費季
    6月6日,北京消費季之約「惠」豐臺將正式啟動,豐臺區精心組織的具有區域特色的六大板塊消費活動精彩亮相,打造消費狂歡節。作為北京消費季的重要組成部分,豐臺的消費季活動將從6月6日持續到國慶黃金周結束,貫穿端午節、七夕節、暑期、開學季、國慶節、中秋節等多個重要促消費節點。豐臺區將「京彩」「京券」「京品」「京韻」「京味」「京炫」六大板塊活動與區域資源緊密結合,推出了更具鮮明豐臺特色的節慶活動。
  • 華師一附中光谷分校換帥,校長:名校是永遠垮不了的學校
    楚天都市報8月24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魏忱 陳煥然)新學期,新校長。8月24日上午,華中師大一附中光谷分校舉行執行校長離到任交接儀式:華中師大一附中校長助理、2020屆高三年級主任甘祥生接任華一光谷分校執行校長;華一光谷首任執行校長吳晨光四年任期結束,回華中師大一附中另有任用。
  • 北京青少年自然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原標題:北京青少年自然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11月5日,北京青少年自然科學研究院與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攜手在研究網際網路教育學習模式創新方案,推進青少年科學素質和示範實驗
  • 北京豐臺區長王力軍調任天津薊州區委書記
    早期曾在北京師範大學工作,曾任北師大後勤管理處處長,後歷任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副書記、西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紀委書記、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等職。2018年,王力軍調任豐臺區區長,至此番調整。
  • 肇慶花城都匯在哪裡?告訴你花城都匯不為人知的價值!
    肇慶花城都匯項目位於肇慶市城西區大鼎路東則睦崗實驗小學旁,在設計中掌握了景觀的時間性,而且不斷地直至主動地、充分地利用和把握自然性的天時之美,使「良辰」和「美景」互相融合,時間和空間相互交感,共現「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的美。